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自我欺骗行为的形成机制及其积极心理效应

来源:心理月刊 作者:于琳,阴山燕
发布于:2021-09-08 共8494字

  摘    要: 自我欺骗是一种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自我欺骗的机制主要从认知、额叶、多巴胺、记忆四个方面展开综述。既有研究常将自我欺骗与其负面效应联系起来,却忽视了它的积极效应。个体内的自我欺骗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幸福感、自信心等主观感受;人际间的自我欺骗可以促进团体的合作,产生赢家效应。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自我欺骗存在的合理阈值,以及自我欺骗与欺骗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      自我欺骗;防御;机制;积极效应;欺骗;

  Abstract: Self-deception is a healthy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The mechanism of self-deception is mainly reviewed from four aspects: cognition, frontal lobe, dopamine, and memory. Existing studies often associate self-deception with its negative effects, but ignore its positive effects. Self-deception within the individual can improve subjective feelings such as happiness and self-confidence to varying degrees; interpersonal selfdeception can promote group cooperation and produce a winner effec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urther explore the reasonable threshold of self-decep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deception and deception.

  Keyword: self-deception; defense; mechanism; positive effect; deception;

  自我欺骗每天都在发生,人们经常会做一些与事实相矛盾的事情。总结前人对自我欺骗的研究,哲学家、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等都有过对自我欺骗的探究[1],并在自我欺骗产生的原因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见解。如果自我欺骗利用得当,不仅能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还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若利用不当不仅会给个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时还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探讨自我欺骗的产生机制及积极心理效应有重要意义。

  1、 自我欺骗的概念

  对于自我欺骗是否存在的问题曾在心理学界和哲学界产生过分歧。进化生物学家Trivers提出自我欺骗是一种强化和保护自我不受外在信息威胁的内在过程[2]。Kurzban等[3]认为自我欺骗是可能存在的,因为符合心理模块性理论。但有的哲学家认为自我欺骗不存在,所以用一些近义词来替代自我欺骗,比如否认[4]、过分自信[5]、认知失调[6]等。哲学家在质疑自我欺骗概念的同时,也在探究自我欺骗产生的外部条件。

  自我欺骗是复杂且多维的[7],根据achkirova等的研究可以得出自我欺骗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第一,自我欺骗是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指个体无意识地相信与事实相矛盾的、被证明是错误的心理状态[8]。第二,自我欺骗是为了达到某个期待的特质或动机,个体意识的信念和实际行为、生理反应产生分离,在主观报告中表现出对实际行为、生理反应的否认[9]。第三,自我欺骗是尽管在面对相反证据时,个体仍会坚持自我的一种积极信念[10]。

  迄今为止,学者对自我欺骗的内涵有不同的观点,但普遍认为它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表现出的一种积极信念,因此积极信念是自我欺骗的具体外在表现。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认为自我欺骗是个体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欺骗他人、保护自己而保持的一种积极信念。

1.png

  2、 自我欺骗的测量工具

  最初对自我欺骗的测量是通过自陈量表完成,常用量表有自我欺骗量表(self—deception questionnaire,SDQ)、自我欺骗性否定量表(self-deceptive deny questionnaire,SDDQ)、社会称许性行为量表(Marlowe-Crowne socially desirable,MCSD)、社会赞许行为均衡量表(balanced inventory of desirable responding,BIDR)。SDQ是最早的自我欺骗量表,SDDQ与SDQ两个量表都是直接测量自我欺骗程度。但是由于SDDQ与SDQ量表中存在有争议的伦理性题目,同时答题效果受被试情绪状态影响比较大,存在较多的额外变量,因此SDDQ与SDQ逐渐被淘汰。MCSD和BIDR严格上说并不是完全测量自我欺骗的量表,这两个量表主要是测量被试社会期望值的高低,但是最早的研究者认为自我欺骗是社会称许效应的一部分。BIDR包括2个维度:自欺性拔高与操纵印象,自欺性拔高量表是建立在个体是诚实的基础之上所做出的正向性偏向的量表,主要用来测量个体的自我欺骗水平,注重对正性认知态度的夸大(对自己的判断与理性过分自信)。该量表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研究自我欺骗的测量工具。

  3 、自我欺骗的产生机制

  现实中的自我欺骗行为往往发生在社会交互情景或需要进行决策的情况下,涉及许多执行过程的参与。在自我欺骗产生的过程中,主要涉及生理机制与心理认知机制,它们相互联系、交互依赖,促成最后的自我欺骗行为。

  3.1、 认知加工产生偏差

  在信息搜索或感知自我的过程中,个体由于接触到的信息与自己的目标、想法不相符,会避免进一步的信息搜索甚至自动质疑这些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个体更加倾向知觉、提取积极信息,而选择性忽视、抑制消极消息。Lord等人[11]也做过类似的实验研究,被试首先预选对死刑反对或支持的态度,然后让被试针对死刑利弊进行讨论,按照普通的逻辑,被试在死刑利弊信息的共同影响下,他们预选的态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事实相反,他们实验后的态度立场比预选的态度更加坚定。支持死刑的被试会接受有关死刑有利的信息,怀疑甚至拒绝有弊的信息,反对死刑的被试则相反。这种选择性的搜索信息就是一种自我欺骗,个体可以通过选择性搜索、提取信息来减少认知负荷,最终达到自我肯定的目的。上述研究表明,自我欺骗是人们维护自我信念正确性的一种保护性方式,也是行为动机的本质需要[12]。

  3.2 、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的分离

  自我欺骗在人际交往中有时会被人识破,因此人体内必须有一种机制,在自我欺骗期间暂时对自己隐瞒真实的信息,并在欺骗后重新获得这些信息,记忆系统可以为这种机制服务[13]。在自我欺骗中,记忆是如何有选择地保留或阻断对意识访问的?一种可能性是由于复述错误信息会使信息的来源更加难以确定,因此人们倾向于认为对事件的描述是真实的[14]。根据这种可能性,人们在知道他们传播的是一个谎言时,开始不自觉地说服自己相信谎言的真实性。这种自我诱导错误记忆的过程可以通过其他因素来增强,而这些因素通常是伴随着故意欺骗他人而产生的。因此,人们最终可能会像实际发生过的那样回忆那些谎言,同时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在记忆中保持事件的准确顺序[15]。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的分离,结合检索性遗忘和识别错误记忆的困难,通过促进欺骗信息在有意识记忆中的存在,同时在无意识记忆中保留准确的信息,使自我欺骗成为可能。

  3.3、 额叶的激活

  研究发现自我欺骗在神经机制方面与印象管理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当人们有意识进行自我欺骗时,将会激活内侧前额叶皮层和左腹侧额叶皮层的激活。这是由于人们进行自我欺骗时,内部处于矛盾对立的状态,因此需要激活额叶调用更多的认知资源对自我欺骗进行控制。而无意识的自我欺骗类似于一种诚实行为,则显得更加自然,较少需要认知控制的参与。这一观点可以从自我欺骗认知神经科学视角的研究结果中得到印证。有研究发现自我欺骗导致额叶有更多的激活[16],主要是额叶内的执行功能对是否自我欺骗做出决定。执行功能主要是用来协调决策之间的冲突,当人们放弃诚实进行自我欺骗时,额叶内的执行功能就会产生反应,大脑对于刺激内容的加工时间就会变长[17],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自我欺骗时反应时间要长于诚实反应。有意识的自我欺骗是个体有意识压制真实的想法,最终将真实想法定向遗忘,在定向遗忘的过程中,背外侧前额叶区域被激活的程度越高,就越能抑制海马体中正在进行的活动(海马体通常是记忆储存的地方),真实的想法就能够越快被遗忘[18]。

  3.4、 多巴胺的过度分泌

  多巴胺是一种能够影响人们情绪的神经传导物质,主要用来帮助细胞传递大脑内部的信息,人们在分泌多巴胺的过程中会有兴奋、开心的积极情绪体验,多巴胺与个体的冷漠情感、动力缺乏、沮丧和焦虑等多种心理状态息息相关[19]。多巴胺受体数量增加后人们更容易进行自我欺骗,因为多巴胺增强了人们的乐观偏见,使人们产生快乐的感觉,随后对周围事物评价时产生乐观的偏见,乐观偏见使得人们注意力分散[20],这时便产生了自我欺骗。理性和欲望之间的调节依赖于前额叶皮质和多巴胺神经传递之间的平衡[21],一旦多巴胺数量增加,前额叶皮层抑制行为的能力就会相应减弱[22],理性与欲望之间的天平便会倾向于欲望,人们就会产生自我欺骗,最终在决策方面表现出偏差。

  4、 自我欺骗的积极心理效应

  自我欺骗并非只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理由有两点:第一,从个体来说,自我欺骗可以调节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加心理效益[23]。第二,从人际关系来说,自我欺骗能够帮助个体增加社会效益,促进合作共赢[24]。基于上述理由,本研究将依据“个体内/人际间”维度对自我欺骗的积极心理效应进行归纳和总结。

  4.1、 个体内的积极心理效应

  4.1.1、 自我欺骗有利于提升自信和个人魅力:

  自我欺骗在两性交往过程中可以帮助男性提升自信,增强个人魅力。在BIDR中得分高的人比得分低的人更加自信,从而更容易获得异性的关注,促进交往成功[25]。研究人员对106名年龄在18~40岁之间的男性大学生进行了一组测试。结果发现,自我欺骗得分高的被试认为个人魅力高,从而性行为频率和性伴侣数量比自我欺骗得分低的人多。因此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自我欺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两性繁衍,保证人类的绵延。

  4.1.2、 自我欺骗有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

  自我欺骗能够使人们乐观,提升个人主观幸福感。乐观和自我欺骗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而且后者有助于保持前者[26],具有自我欺骗倾向的人更加乐观,因此自我欺骗是人们提升主观幸福感的途径之一。Z.Chance和Norton[27]在研究中提到自我欺骗是积极信念与乐观的代名词,具有自我欺骗倾向的人通常对生活持有乐观的态度。自我欺骗存在于应激源对个体产生作用的每个阶段,并在个体对应激事件做出反馈的过程中间接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4.1.3、 自我欺骗有利于维护和提升自尊:

  自我欺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自尊,并且对自尊有一定预测作用。蒲小波[28]研究显示自我欺骗与自尊呈显着的正相关,人们通过自我欺骗策略维持自己的形象,从而提升自尊水平。Paulhus和Reid[29]证明自我欺骗包含自我增强和病理性否认两部分。自我增强与自尊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即自我增强程度越高,人们对于提升自尊的需求也就越高,这就验证了自我欺骗在提升自尊水平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4.1.4、 自我欺骗有利于心理健康:

  自我欺骗可以缓解人们的焦虑情绪,促进心理健康。Sheridan等[30]曾探讨自我欺骗是否可以减轻人们的焦虑。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欺骗程度较高的人焦虑得分较低,而那些自我欺骗程度较低的人焦虑得分较高,对这个结果有一种解释:焦虑往往与未来的不确定性有关,而这种不确定性是基于现实的模糊性。Schneider[31]认为,现实的模糊性产生了灰色区域,而正是在这些灰色区域内产生了自我欺骗。自我欺骗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它通过允许一个人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保持一种幸福感。

  4.2、 人际间的积极心理效应

  4.2.1、 自我欺骗有利于促进团体间的合作:

  作为模块化的一种有目的的产物,自我欺骗可以通过将威胁性的想法从意识中分离出来,进而促进合作[32]。在相互合作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或他人的真实意图,进行自我欺骗。Michele等[33]的研究发现容易自我欺骗的个体更具合作精神。采用符合囚徒困境游戏形式的问卷,测量女性和男性在三种不同情境(家庭、交配和中性)下的合作或背叛的倾向。结果发现,高水平的自我欺骗者比低水平的参与者在家庭或者两性关系中更容易选择合作,自我欺骗的水平与合作意愿的相关性达到0.38。自我欺骗水平高的人可能会通过增加乐观、个人控制或内部控制的自我感觉来促进囚徒困境游戏的合作[34],因此具有自我欺骗特质的人更有利于维持家庭和谐。

  4.2.2、 自我欺骗有利于产生赢家效应:

  赢家效应是指之前的胜利可以增加赢得当前竞争的一种能力。根据Bateson等[35]的观点,自我欺骗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并不违反自己的原则,那么如果能够说服自己,就可以诚实地表现出道德,从而避免被发现自己的真实意图,而不必付出真正坚持原则的代价。自我欺骗使个人能够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应对其心理后果,从而获得相对于潜在对手的竞争优势,因此自我欺骗可以解释公共关系中的虚伪现象,从长远来讲自我欺骗可以产生集体赢家效应[36]。

  5、 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已经增加了很多新的方向,比如自我欺骗发生的过程,自我欺骗产生的认知神经机制等。这些为未来研究自我欺骗提供了新方向。

  在进化心理学看来,自我欺骗之所以能够从人类一出生就存在,不仅仅是因为它能够帮助人们适应周围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积极的心理健康,更是因为大脑对它的促进作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也有很多研究证明了自我欺骗在诸多方面的缺陷,例如采用自我欺骗的人们会失去信息的完整性,从而致使个体做出不适当的行为,因此今后测量自我欺骗存在的合理阈值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自我欺骗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它控制在合理的阈值内,更好地利用自我欺骗来调节心理健康状态,将自我欺骗发挥最大的效益。

  自我欺骗与欺骗是共生存在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通过让被试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生成两种类型的欺骗行为[37]:自我欺骗与欺骗。根据脑成像结果发现这两种欺骗行为都发生在前额叶前部、海马旁回、右侧楔叶前部和左侧小脑。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详细区分欺骗行为和自我欺骗行为,而是将两者混为一谈。因此未来可以尝试使用上述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同时测量欺骗与自我欺骗,也可以利用先进的仪器例如功能性核磁共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功能性近红外成像等来帮助我们探测两者的生理机制有何不同。此外,欺骗与自我欺骗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探究两者深层关系可以作为未来的研究研究方向。

  目前心理学界对于自我欺骗的理论性研究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仍缺少相应的实证性研究。因此展望自我欺骗的研究方向,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讨论自我欺骗是如何对自尊、主观幸福感等心理变量起作用的。

  参考文献

  [1]HrgovicJosip,Hromatko Ivana. Self-deception as a function of social status[J] Evolutionary Behavioral Sciences ,2018, 13(3):223-234.

  [2]iliam von Hippel;Robert Trivers. The evolution and psychology of self-deception[J]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011,34:1-16.

  [3]Kurzban Robert Why everyone (else) is a hypocrite:Evolution and the modular mind[M]. Princeton,NJ,U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0.111-114.

  [4]Philip M.Fernbach Y.H. Steven A. Sloman Effort denial in self-deception[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14,123(1):1-8.

  [5]Anderson C,Brion S,Moore D A. ,et al.A status-enhancement account of overconfidenc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2,(103):718-730.

  [6]Pongs K. The influence that dissonance reduction,instinctive self-deception and the imagination have on understanding concepts:A resolution through Carl Jung's active imagination and clay modeling[J.Pro Quest Information&Learning.2018.79):36-42.

  [7]Bachkirova T.A new perspective on self-deception for applied purposes[J.New Ideas in Psychology,2016.43.1-9.

  [8]Sackeim H A. ,Gur R C. Self-deception, other-deception,and self-reported psychopathology[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79.47:213-215.

  [9]Sloman S A.,Fermbach P M.Hagmayer,Y. Self-deception requires vagueness[J].Cognition,.2010.115.268-281.

  [10]van der Leer L.Mc Kay R.The optimist within?Selective sampling and self-deception[J]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17.(50)-23-29.

  [11]Dings R Social strategies in slf-deception[J.New Ideas in Psychology.2017.47:16-23.

  [12]Hildebrand M. ,Wibbelink C J M. ,Verschuere B. Do impression management and self-deception distort self-report measures with content of dynamic risk factors in offender samples?A meta-analytic review[J].Int J Law Psychiatry,2018,58:157-170.

  [13]Lu H J,Chang L Self-deceive to counter mine detection[J]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011b:33-34.

  [14]Ceci S J.,Loftus EF.,Leichtman,M.D.The possible role of source misttributions in the creation of false beliefs among preschooler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Experimental Hypnosis, 1994,42:304-320.

  [15]Chrobak Q. ,Zaragoza M S. Inventing stories:Forcing witnesses to fabricate entire fititious events leads to freely reported false memories[J] Psychonomic Bulletin and Review,2008, 15(11).90-95.

  [16]Farrow T F D. ,Burgess,J.. Wilkinson,I.D.Neural correlates of self-deception and impression management[J] Neuropsychologia,2015,67:159-174.

  [17]刘洪广,张昱欺骗引起脑加工冲突的反应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3):47-50.

  [18]Trivers R.Deceit and self-deception In P.M.Kappeler&J Silk (Eds ),Mind the gap[M].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2009:373-393.

  [19]Sagna A,Gallo J,Pontone G M. Systematic review 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disorders among older adul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J] .Parkinsonism&Related Disorders,2014,20:708-715.

  [20]Lauria F.Preissmann D,Clement F.Slf-deception as affective coping.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on philosophical issues[].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16,41:119-134.

  [21]Heatherton T.F.Wagner 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slf-regulation failure[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11,15(3)-132-139.

  [22]Crews F T.Boettiger C A.mpulsivtyfrontal lobes and risk for addiction[J] 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and Behavior,2009,93(3):237-247.

  [23]Foster G. ,rjiters P. The formation of expectations :competing theories and new evidence[J]J Behav Exp Econ,2014,53:66-81.

  [24]Lopez J K. Fuxjager M J.Self-deception's adaptive value :ffects of positive thinking and the winner effect[J]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12.21,315-324.

  [25]Linton D K. ,Wiener N L.Personality and potential conceptions :Mating success in a modern Western male sampl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1,31:675-688.

  [26]Zachariah Sheridan,Peter Bomane. Examining well-being, anxiety, and self-decep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 Cogent Psychology,2015,2(1):1-17.

  [27]Z. Chance,M.1.Norton. The what and why of self-deception[J].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2015,6: 104-107

  [28]蒲小波自我欺骗、自尊与情绪自传体记忆的关系研究[J.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2009 (增刊) :56-57.

  [29]Paulhus D L,Reid B. Enhancement and denial in social desirable respond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 ,60:307-317.

  [30]Sheridan Z,Boman P,Mergler A,et al. Examining well-being, anxiety,and self-decep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J] Cogent Psychology,2015,2(1):1-17.

  [31]Schneider S L.In search of realistic optimism:.Meaning knowledge , and warm fuzzines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250-263.

  [32]Michele K. Surbey,Jeffrey J.Mc Nlly Self-Deception as a Mediator of Cooperation and Defection in Varying Social Contexts Described in the lterated Prisoner's Dilemma[J].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1997, 18(6):417-435.

  [33]Michele K. Surbey Adaptive significance of low levels of self-deception and cooperation in depression[J]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011,32(11):29-40.

  [34]Michele K. Surbey Self-Deception:Helping and Hindering Public and Personal Decision Making[J]J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004,23.112-135.

  [35]Batson C D.Kobrynowicz D,Dinnerstein J L. ,et al.ln a very dfferent voice:Unmasking moral hypocris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2(6).1335-1348.

  [36] Lopez J K,Fuxjager M J Self- deception's adaptive value Effects of positive thinking and the winner effect[J].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12,21(1),315-324.

  [37]Ganis G,Kosslyn S M,Stose S,et al.A.Neural correlates of dfferent types of deception:An f MRI investigation[J] Cerebral Cortex,2003,13:830-836.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原文出处:于琳,阴山燕.自我欺骗的产生机制及积极心理效应[J].心理月刊,2021,16(19):225-227+14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