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志愿者长期参与志愿活动的调研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13 共353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志愿者持续志愿服务的动因探究
  【第一章】长期志愿者的质性研究绪论
  【第二章】国内外志愿服务的持续动力相关研究
  【第三章】志愿者持续服务行为研究方法
  【第四章】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持续动力因素与动机
  【结论/参考文献】志愿者长期参与志愿活动的调研结论与参考文献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经过研究者长达数月的文献梳理、研究设计、研究观察和访谈以及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本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帮助他人是中国传统之美德,是中国人民集体潜意识的一部分,在中国这样一个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度,人们生来就有利他的倾向,而且个体需要通过互惠才能获得个体利益,利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进化论中的互惠规范和社会交换理论。研究者对武汉义工联的长期志愿者进行质性研究,通过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志愿者持续志愿服务的动力因素包括三个主题。

  (1)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依恋关系
  
  (a)移情在志愿服务初始阶段,志愿者对服务对象发生移情,志愿者将自己置于服务对象的境况和立场,并以服务对象的角度去体验其所处的环境和情绪感受。根据移情--利他主义假设,志愿者对服务对象发生移情,在认知上志愿者认为服务对象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境况可怜而无助;在情感上志愿者同情心疼服务对象的处境,志愿者希望服务对象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过上简单幸福的生活。

  在服务中期阶段,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依恋关系,志愿者将服务对象视为自己的亲人,志愿者不忍看到亲人受到社会的冷落而持续帮助他们。因此移情是志愿者持续服务的情感动力因素。

  (b)责任长期志愿者在服务期间逐渐了解服务对象的个性习惯,当服务对象对志愿者产生依恋情感时,志愿者知觉自己有照顾、保护和教导服务对象的责任,在防止服务对象受到伤害的同时,身体得到基本的锻炼,并希望他们朝着能够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的方向发展出较为成熟的心智。志愿认为对待年纪大的服务对象的责任在于减少消极情绪,积极面对生活;对待年纪小的服务对象的责任是,让其快乐生活的同时,学会简单的社会规范和礼仪,纠正不良人格品质。志愿者在服务时间外长期关注服务对象,尽可能在生活中挖掘有利的资源来帮助服务对象。对服务对象的责任内化为志愿者自身的一种价值观--帮助弱势群体,成为志愿者持续志愿服务的人格动力。

  (c)积极的关系长期志愿者在帮助服务对象的过程中心情愉悦,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建立积极稳定的亲密关系,尤其是服务对象给予志愿者正面的回馈时,志愿者感受到快乐,并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亲密关系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在亲密关系建立之初,个体认为由这段关系所带来的回报大于对关系的前提投资(金钱与情感的给予),则愿意建立并维持这段关系;志愿者在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关系中获得满足感、服务技能和心灵的愉悦,这些“获益”是志愿者持续志愿服务的情感动力因素之一。

  (d)对志愿者角色的认同Pilliavin(2000)的角色认同理论认为志愿者在服务期间逐渐认同志愿者这个角色,并将这个角色内化为自我概念中的一部分。当个体认同志愿者角色以及身份特征,志愿者则去帮助别人,为社会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因此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是志愿者持续服务的动力因素。

  (2)志愿者群体的归属感志愿者群体彼此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满足了个体爱与归属的需要。志愿者互相尊重、信任与帮助,并获得积极的力量;尽管志愿者之间偶尔发生矛盾与冲突,但是冲突过后,志愿者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事件的发生经过,互相理解进而加深对对方的了解程度,彼此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同时优秀的志愿行为能够让志愿组织更加团结,榜样给志愿者群体带来示范作用,使群体有向上发展的动力。志愿者感知到的群体归属感是其持续服务的情感动力因素。

  (3)志愿者自我提升志愿者服务期间心灵得到净化,心态变得更加放松,人际交往更加自然和顺畅;志愿者能够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他人,更加坚定内心的积极信念;志愿者对自我生涯规划进行了重新选择和修正,自我的职业发展计划更加清晰。由于中国的文化中重视坚持,当个体确定一个目标,便有朝着目标奋斗的“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当志愿者选择了与公益相结合的职业发展目标,则不会放弃一线的志愿服务。因此这三个方面的自我提升是志愿者持续服务的人格与文化动力。
  
  5.2 研究不足

  本研究采用深入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式对志愿者的持续志愿服务的动力因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虽然在前期阅读文献、中期的研究设计和后期的资料分析环节都付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研究本身还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访谈对象数量有限,访谈资料不能反映问题的各个方面;第二,样本人口学变量分布不均,如其中有两名研究对象是中老年志愿者,其他四名是青年志愿者;第三,由于研究者是第一次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访谈技巧不娴熟和观察记录不客观均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第四,样本所在的志愿组织不是一个具有法律效益和完善制度的组织,因此本研究忽略了组织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希望在以后的志愿服务研究中能够进一步保证研究对象抽样的均衡性和典型性,提高研究者自身的访谈技巧和观察记录的能力,考虑志愿者组织的各方面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5.3 对志愿者和志愿公益组织的建议

  根据本研究的资料分析结果,研究者从个体和人际关系的角度探索了志愿者持续志愿服务的动力因素。志愿者组织通过培养志愿者持续服务的动机,加强志愿者与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提高组织承诺,减少志愿者流失。研究者针对如何提高志愿者的持续服务动机以及如何将志愿者的初始动机转变成持续志愿服务的动力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供预参加或已加入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以及志愿公益组织的管理者参考。

  (1)增加自我卷入度在参加志愿服务的初始阶段,志愿者的动机是扩大交际圈和丰死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不甚了解,因此在志愿服务的活动中,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注意加强志愿者的自我卷入水平,鼓励志愿者主动接触服务对象,探索和发现服务对象的需要,与服务对象建立情感联系,增加自我卷入水平,增进对服务对象的了解,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志愿服务认同感。

  (2)增强组织归属感志愿者持续志愿服务的动力因素中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志愿者之间单纯真诚的氛围,这种人际氛围给志愿者带来心灵的归属感,满足了个体归属与爱的需要,让志愿者自愿为组织奉献个人的时间与精力,安全和谐的人际氛围将志愿者的力量凝聚起来,产生强大的组织吸引力,在组织内部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自然地蔓延开来,志愿者获得来自他人的赞许和鼓励。这种氛围在社会世俗中尤其是充满利益竞争的工作场合中,是很少见的。志愿者彼此珍惜这样的人际氛围,为了持续获得安全与信任的人际关系而持续志愿服务。因此组织管理者应该鼓励志愿者彼此友爱互助,加强心灵上真诚的沟通与交流。

  (3)提供个人成长机会研究结果显示,当志愿者个体获得自我成长的机会,其更愿意持续志愿服务。因为志愿者对人格和能力有着高层次的追求,在志愿服务的经历中会产生自我提升的需求。因此组织管理者应该适当放权,鼓励志愿者组织和策划志愿活动,让志愿者在组织和参与的过程中培养领导才能、组织策划以及协调沟通的能力,在人际交流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我,思考生涯规划。

  (4)培养对服务对象的责任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对服务对象有一定的责任,包括照顾、保护与教导的义务。志愿者刚开始接触服务对象的时候很容易对其产生移情,因为同情和怜悯而对服务对象格外照顾,组织者应该对过分的爱护行为给予提醒和制止,过分的关爱会给年轻的服务对象造成自己有特权的错觉,可能会加速他们不良人格的生长,行为上变得肆意妄为,自私懒惰,不考虑他人且强调志愿者对服务对象的态度是平等、尊重和友善的。平等是最重要的,志愿者不能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就加倍爱护和关照,事事都代他们做,而是应该耐心的引导服务对象自己动手去做,动脑思考,如对待正常的儿童那样对待和培养他们。对于年纪较长的服务对象,一定要保持真诚的态度,积极地关注和倾听,因为老年服务对象长时间缺乏亲人的关爱,心境容易变得抑郁消沉,管理者需要鼓励志愿者对老年服务对象的长期关注,减少服务对象消极的情绪,让服务对象从亲密关系中获得能量和自信。

  (5)构建和谐社会,从内心开始志愿服务的初始动机并非以帮助他人为目的,而是逐渐在与服务对象接触的过程中内心发展出利他的观念,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志愿者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如果志愿者不谋求私利、甘愿帮助他人的精神传递到社会每一个角落,构建和谐社会就能够成为现实。通过帮助他人,个体心灵回归到没有世俗恶劣习性的氛围,个体不再需要强迫自己为了适应社会而改变本真良好的品性,继而不会为获取自身的利益去损害他人的利益,因此参加志愿者,不断扩大志愿者群体的规模,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途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