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持续动力因素与动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13 共1176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志愿者持续志愿服务的动因探究
  【第一章】长期志愿者的质性研究绪论
  【第二章】国内外志愿服务的持续动力相关研究
  【第三章】志愿者持续服务行为研究方法
  【第四章】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持续动力因素与动机
  【结论/参考文献】志愿者长期参与志愿活动的调研结论与参考文献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访谈、观察记录和网站资料的分析,获得了一下关于志愿者持续服务的动力因素。在这一章中,将分别从参与志愿服务的初始动机和志愿服务过程的持续动力因素两个部分呈现研究分析结果。

  4.1 志愿服务的初始动机

  4.1.1充实休闲生活,满足人际交往需求

  多数访谈对象开始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并非是以帮助他人为目的,而是为了扩大交际范围,让自己工作之余的空闲生活更加充实。

  平时都是我一个人在家,除了在老年大学上课以外还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就想出去做点事情,多接触一些人……我对在家做针线活没兴趣,想出去做跟人接触的事情,而且做义工时间上比较自由,有时间就去,很随意……不存在特别想要帮助人或者想做雷锋的想法,只是想空余时间想做些事情。(FL-初动-人际、充闲、非利他)我没有多伟大去帮助别人,让别人觉得我多么崇高……不让自己生活那么单调,多一点和别人的交流。(MT -初动-非利他、人际、充闲)我们那个圈子一散,然后就没什么活动,就我工作也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然后闲余时间,包括周六周日啊,下班之后的时间也比较多……应该做一些事情可以打发时间……想通过这个扩大一些交际范围,多认识一些人。因为我交际圈太窄了。(MR-初动-人际、充闲)
  
  4.1.2 避免自我封闭

  T先生从小是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工作岗位是技术岗(三班倒),交际范围比较狭窄。他在大学时代和比他年长的同学聊天时,曾受到一些触动,意识到需要改变自身自我封闭、特立独行的状态,于是T在工作期间加入义工联,希望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改善自身的不足。我是比较内向的人,生活的交际圈子相当狭窄……上班的时间有11个小时,如果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上班上面,可能又会回到以前所说的自闭状态……一直忙碌在这一件事情上的话,感觉脑袋也笨了,见识也少了。(MT-初动-免自闭)
  
  4.1.3做有意义的事情

  W先生18岁参加工作,至今工作快10年了,W对工作内容和周围的分为都很熟悉。W意识到两点一线的生活容易让生活变得乏味,于是且希望能够激发自己对生活的热情。

  想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而且时间比较多,可以去做一些事。(MW-初动-意义)
  
  4.1.4 价值观

  H女士小时候就喜欢警察和律师这一类的职业,从电视里面看他们“很帅”,能够维护公平正义,H也向往成为这样的人,希望走这条“正路”.因此H大学毕业之后,受到“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引导,她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她经常关注弱势群体,安 “一种社会责任”,因此空闲时间会参加志愿服务或者法律援助之类的公益活动。

  有一些最深处的原因吧,小时候喜欢看关于推理、破案、侦探的电影和电视剧,当时觉得像警察、律师、法官那样的人很帅,维护公平正义,我向往着要成为那样的人,我觉得这样是一条正路。(FH-初动-价值观)工作的时候也想要去做法律援助之类,我觉得这是一种社会责任吧,(来武汉这边)做志愿者可能和这个也有一点点的关系,都是去关心弱势群体。(FH-初动--利他)
  
  4.2 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持续动力因素

  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与服务对象和其他志愿者建立了情感联系,一部分满足了志愿者的初始动机。在经历中初始动机受到情感联系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类型的持续性动机,为志愿者长期致力于志愿服务提供的精神基础,以下分为两个层面来叙述: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和志愿者朋友之间
  
  4.2.1 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互动过程中的动力因素

  (1)移情

  L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动机开始发生变化,看到那些服务对象,继而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进行体验和思考,引发内心很多的感触:我们都是人,但是命运开始对那些人是不公平的,他们生来就缺少优越的物质环境,更加缺乏精神上的关怀,心里怜悯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进一步且务对象,自己生活条件是比较好的,能够吃饱穿暖,有能力养活自己,这样简单的生活已经足够幸福,而且L奋 去拥抱那些需要帮助和爱的孩子们。

  敬老院院里面的老人很可怜……我遇到一个婆婆,我跟她说她的被窝太薄了,叫她女儿给她送一床。她说,我有被窝,但是在老家。所以女儿不舍得从自己家拿,等有时间回老家拿。女儿没有说救急先从家里拿床被窝来盖着,我听着很心酸,这个婆婆虽然有儿女,但不是可以拿 FL-续动-移情)冬天的时候福利院里面,那个门也是开着的,孩子们用不起尿不湿,护工给他们换尿布片子,脱了裤子光着屁股露在外面,我就想着这些孩子都是这样熬出来的,很可怜。我知道那不是虐待,那是他生长的环境,他生来就是受苦受难,但是他生命力极强,他不爱生病,他就是需要人关爱,抱抱他,触摸他。(FL-续动-移情)当我看到这些小孩的时候,我很想帮助他们。(FL-续动-利他)因为我觉得跟正常的孩子相比,福利院的孩子们还是很缺爱,缺少一些关怀和关爱的东西。老师在这方面,做不过来,因为一个老师要面对很多孩子。(MW-续动-移情)
  
  (2)责任

  (a)照顾与教导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形成一种稳定的依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服务对象更加依赖志愿者,志愿者感到自己身上有一种照顾他、保护他、对他好的责任,是一种义务照顾自己亲人的责任。

  当服务对象叫W“爸爸”的时候,W内心顿时变得柔软,感到有照顾这个孩子的责任。W认为志愿服务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开心,让他们学会走路、说话,与人交流,让孩子感受温暖和爱;因为福利院的老师人数少,不可能每个人都照顾周到,W安因为第一次去他叫了我一声“爸爸”,我就感觉到有一种责任……当我们志愿者一走进教室,就会有孩子过来抱着你,就相当于跟你形成了一种关系,很自然而然的那种关系。(MW-续动-责任-照顾)我一直抱着一个想法,去的时候让孩子们开开心心的……既可以帮他们把身体上的一些关节啊,手从跟他们交流,让他们学会说话……让孩子感受到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让他感受这方面的东西,我觉得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基本上我去的时候,我都会想办法跟他们多一点亲近。(MW-续动-责任-照顾)认为对待年纪大的服务对象,其责任是:尽量减少他们的消极情绪,让他们开心乐观地生活;对待年纪小的服务对象,其责任是:不仅仅让他们感到开心愉快,还要引导他们学习正确的社会规范和简单的礼仪,不能因为他们身体或者智力情况不良就纵容和溺爱他们。

  有老人如果想得蛮消极,就把他往另外一个话题引导。比如说当他抱怨说,他在那个院子里出也出不去啊什么的,他刚刚抱怨了两三句,我就开她一下玩笑,或者说是赶紧把这个(话题)往其他方向引导,比如我会说:“你看看天上的太阳晒得多好啊,咱们就在院子里面转一转也不错啊,外面车跑那么多,你岁数都这么大了,出去了你把别人的车给撞坏了怎么办啊?”然后就把老人逗乐了。(MT-续动-责任-照顾)我叫熊略,说:“地上是不是很乱,要不我们一起捡起来。”他就说好呀,然后我拿了个框子,让他往地面捡,熊略一个人捡了不少。虽然说他们那个状态(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是你能让他学一点就让他学一点好,不要放纵了。(MT-续动-责任-教导)
  
  H认为尽管孩子们大部分都只能待在固定的地方,无法进入社会,但H没有因此放弃对孩子的基本的社会化教育。古田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错过最佳的康复治疗时间,古田各方面条件不太健全,只能保证孩子的基本生存,H认为不能因此放弃孩子们生理和心理的康复治疗。还会经常提醒新来的志愿者不能带零食过去,乱吃零食可能会加重孩子的病情,其实在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去纠正他们的行为习惯,最简单的:不能捡地上东西吃,不能吐口水,不能骂人。当孩子们不听话的时候我个人会比较严厉,但是新的志愿者可能不太理解,会想孩子们挺可怜的,你怎么还这么凶。(FH-续动-责任)-教导)我觉得有些孩子长这么大是很难康复的,有时候只能减少孩子的那种狂躁,如果有减少就是一种进步。对于(这些孩子的)康复,我觉得很困难,但是不要放弃(他们)。(FH-续动-责任-照顾)
  
  新人可能想着对孩子们好点有时会给他们带东西吃,其实一些有病的孩子,给他吃甜食会加重病情,我会给新来的志愿者强调这些事情。(FH-续动-责任-保护)R是桃花鱼活动的负责人,因此有责任每周参加服务。在社会福利院服务的时候R发现孩子虽然真诚单纯,但是也有很多人性的弱点,如自私、嫉妒、懒惰等等,和社会上的成人一样,因此志愿者不仅仅要关爱他们,更要且妹一样平等地对待他们,对于他们一些不好的习惯和行为需要耐心的教导,及时指出他们的不对,让他们改正,不能放纵孩子们的错误;对于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志愿者不能越粗代庖,让孩子自己去动手做事情,志愿者在一旁一步步指导他们完成,因为孩子遇到事情时会产生恐惧和抵触的负面情绪,志愿者需要耐心的引导,让他们经历正面的经验,逐渐克服恐惧,发展出自尊和自信;如果看到有其他志愿者过于宠爱孩子,他会尽量制止这样的行为。

  队长架在那了,这个星期如果不想做义工了,但是那边的话你又找不到带队的,没有办法,我就必须得去。(MR-续动-责任)我觉得是社会上有的毛病啊,在社会福利院里他一样没少。比如说自私自利,比如说懒惰,说一些脏话。他们这些毛病都有,甚至更突出,比如如果他很喜欢你,他会一直搂着你,其他的弟弟妹妹想和你亲近的话,他就会打人什么的……如果我们总是表现出爱护她的那个样子,总是护着他的那个样子,这样反而对孩子不好,我们要是对自己家里弟弟妹妹那样,不会那么呵护,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了我们就会直说……在我视力范围内能看到的义工,如果有人对孩子说“你不要这样啊”或者说是“姐姐来帮你怎么怎么样啊”,我也会尽量制止,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然后他有不好的地方就直接说,不要就是因为他有一些生理或者智力的问题,然后他做错了一些事情,我们就可以含混过去。(MR-续动-责任-教导)小孩子们有时候很气馁,对于一些东西他们也有畏难情绪,他直接就说“我不会,我做不了,这个东西我看不懂”.我觉得这时候要鼓励他们,我们需要把那些手工的步骤进行拆解,让他一点一点地做……第一次他画不出来,他会有害怕和抵触的情绪……通过引导以后,一个东西他们也能做得七七八八了。(MR-续动-责任-教导)
  
  (b)关注需要

  志愿者及时发现服务对象的需要,能够进一步了解服务对象,稳固和加深彼此的情感联系。不管是儿童还是老人,服务对象一般都需要被关注。当W在上课时面对一个调皮捣蛋又聪明的孩子,一开始完全没有办法,又不忍心对他严厉的说教,只能无奈地看着他闹。后来经过一次偶然的经历,把孩子抱到自己身上坐着,他就不闹了。W知觉到孩子不是故意捣乱、不好好上课的,而是一种引起关注和爱护的行为,孩子需要有人重视他,关注他,给他温暖(如肢体的接触)。W的这一觉察使得他对孩子越来越感兴趣,越来越有感情。

  我记得有一回,我去学前组,我带班里唯一的一个男生,那个孩子非常聪明,教他什么,他如果想学、肯学,一学就会。但是特别调皮,上课总是拿这个玩具玩一下,玩得不要了往地下一丢,然后又玩其他的玩具,有时上课还吃东西,反正就是无视课堂纪律。我镇不住他……有一次,那个孩子实在是不听话,我直接就把他抱在我腿上坐着,然后他就乖多了……后来我就把他抱到我身上坐着,然后他就不闹了。从那件事之后,我就发现他们可能只是想引起关注,可能多陪陪他们,多抱抱他们,抱着他们玩一下也就好了。(MW-续动-责任-关注)靠窗的一个孩子哭得厉害,W赶紧去拍拍她的背,好不容易哄安静了,W刚一离开就哭了起来,W赶紧又回到窗前拍拍她,原来孩子需要的是陪伴。(观121028-续动-责任-关注)L发现智障成人是需要关爱和依靠;虽然老人的需求很简单,但是L发现不引起注意就会伤害到老人的身体。老人在不熟悉的志愿者面前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需要,因此长期志愿者才会更加了解老人的需求和习惯。

  课堂上我站在一个男孩的后面,自由活动的时候那个男生站起来靠着我的肩膀,我在想他应该是被大人抛弃的,他肯定很希望有个大人,爸爸妈妈那样的的可以依靠一下。(FL-续动-移情)我第一次去长航敬老院的时候,有个老人跟我们一起坐了2个小时,我们走的时候他拉凳子,示意要上厕所,我就跟他说以后你想上厕所早点跟我们说,千万不要憋着,他点头。然后跟年轻的义工说我们以后要注意这些事情,先问下老人要不要上厕所,如果要上的话,就跟他们把椅子拖出来。(FL-续动-责任-关注)H认为长期志愿者对孩子更加了解,和孩子的关系比较融洽,孩子对志愿者的反应也比较敏感一些。H在自己的经历中也体会到长期服务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的效果的。

  我觉得孩子的话还是在慢慢的成长,要找到一个适合他们的方式,因为很少有固定的志愿者,大部分都是来了一次就不来了,对孩子缺轻 ……所以我更希望有一些长期的义工,这样对某一个服务对象会更了解一些.(FL-续动-责任-关注)
  
  (c)牵挂

  志愿者发现服务对象普遍缺少关爱,和服务对象接触之后与他们建立了稳定的情感关心,对于服务对象来说,长期志愿者就像他们的亲人一样,给予他们温暖和爱,容易对志愿者产生依赖的情感。因此在某个志愿者的非活动时间,服务对象对安 念和牵挂服务对象的情况,尤其是已经离开服务地点的对象。

  有次奶奶说“那个家伙又没来了!”……就是感觉别人认识了我,记得我,知道我跟她在一起,她是比较开心的,这种感觉比较惬意吧。(MT-续动-责任-牵挂)我几个月都不去,他会一直念叨我,我再去的时候,他丝毫没有不理我,然后就会喊我花花姐姐啊,然后会一直抱着我啊。我会感受到他还是有点想我的吧,那种感觉很好。(FH-续动-责任-牵挂)如果下次来没看到这个孩子,说明他已经出康复(教室)了,我会问他的情况,我会有舍不得,这里面还有一份责任、一份牵挂,一份温暖。(MW-续动-责任-牵挂)L一直担心敬老院里面一个婆婆的被子太薄,晚上睡觉会冷;再次去的时候发现婆婆的床上多了一床被子才安心。

  ……第二次去看到这个婆婆床上加了一床被子我就放心了(FL-续动-责任-牵挂)浩浩曾经是古田康复中心的孩子,腿有问题无法正常走路,后来回家休养。H且 H一直关注浩浩,希望他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H在对待其他离开中心的孩子利用一切能够动用的资源去帮助有困难的孩子,希望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的孩子。

  相处长了之后,好像对他们感觉好像家里人一样,很在意的感觉……我时间长了没见着孩子们,其实也很想他们的……我会一直关注浩浩,然后这边有机会的话或者有一些好的康复机构,我会告诉他的父母。(FH-续动-责任-牵挂)
  
  (3)积极的互动过程

  当志愿者陪服务对象聊天或者给他们表演节目,服务对象会开心地笑,自然这种快乐的情绪会传递到周围,志愿者也会觉得愉悦,这种愉悦是自然的,身心舒畅的;当服务对象给志愿者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志愿者也会觉得很开心;当志愿者教会服务对象一些技能之后,会得到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当服务对象关心志愿者时,志愿者心里感到惬意和幸福。

  帮助了别人,得到了快乐,这种快乐是身心愉悦的。(FL-续动-互动)那个李奶奶,被我逗乐了,眼角都有泪花了,笑的那个声音真的是好清脆,80几岁的人,笑的还那么好,以前真的是不知道什么是银铃般的笑声……我很享受这样的氛围,李奶奶也很享受,周围屋子的义工也很享受(MT-续动-互动)有个徐晓璐,她还画了一张画给我,我当时刚去不知道怎么做,她对我傻笑,我也对她傻笑,真的是蛮逗的。(MT-续动-互动)我们带他学走路,从两个手牵着他们,然后到一个手牵着他们,最后到松手。这是一个慢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你也会有一个满足感,成就感,因为是你把他带会的。(MW-续动-互动)去帮他们也是一个蛮开心的事情……有一些还是很温暖的,比如说他看到我满身是水,他会拿毛巾过来给我擦,虽然擦的手法很次,呵呵。(FL-续动-互动)
  
  我听他们这样说,我觉得也蛮有趣的。(MR-续动-互动)一般儿童在社会化早期与人交流的方式是比较单纯、真诚,言语和动作都没有虚假的成分。志愿者感觉到与儿童的交流是比较简单和纯粹的,精神上情感上和完全社会化的成人有着很不一样的感受,这种单纯真诚交流氛围让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感到轻松自在。

  他虽然不会跟你交流,但还是会有一些肢体语言会表现出来,然后我觉得这种肢体语言,在如今的现实社会里面是个很单纯的,很难看到的。(在社会中)
  
  很难接触到这样的一种情感上的,精神上的东西……因为这种(肢体语言)交流沟通多了之后,然后慢慢地,我就觉得他们越来越可爱啊,越来越希望他们康复得越好。(MW-续动-互动)我觉得就是和他们在一块的话,他们有一点是蛮好的,就是该笑的时候就笑,该哭的时候就哭。小孩子,就是感情这方面,不会去伪装,喜欢你就确确实实粘着你,不喜欢你的话跟你的距离就会挺远的……那边的孩子呢,玩一点很小的东西,义工随便一个小小的夸奖,他都能觉得很开心很快乐……我很羡慕他们那种状态,就是能随时随地,开心的时候就能笑。(MR-续动-互动)
  
  (4)对志愿者角色的认同

  H一直在关注那些情况不乐观的孩子,尽可能给予帮助,在这个过程中,H得到了快乐和满足,她认同了志愿服务这一类的公益服务活动,还将公益作为自己事业的发展方向,这是她能够坚持投入志愿服务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因素。

  我觉得一个人能够持续的做一件事情,一个很大的动力,就是自己所做事业的一个认同感。(FH-续动-认同)
  
  4.2.2 志愿者与志愿者互动过程中的动力因素

  (1)爱与归属

  (a)互助互爱

  义工联里志愿者之间的人际氛围比较真诚、友好和温馨。第一次活动结束后,在轻轨站里面,L不会买票,同行的志愿者非常耐心的帮助她,然后L发现自己有月票,可以不用买票,有些自责,这时两位年轻志愿者丝毫没有表现出不满;上车后其中一个资深志愿者把心事和L分享,非常信任L.L发现志愿者朋友对自己很耐心也很尊重,让L感觉到这个氛围很温馨。

  有次活动结束我和另外两个志愿者一起去坐轻轨……那个女孩就说她有零钱,她就跑到pos机上买票……在机子上反复倒腾了10多分钟……那个男生一直在旁边站着陪着我们,检票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的月票可以用,我就说:“对不起啊,我有月票,害你们给我弄半天,还出钱。”男生说:“没关系,不要紧。”他们两个没有一点不耐烦……上车有? ……她跟我聊天直到下车,她跟我讲了很多事情,都是很私密的话……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我感到被人关怀……他们很耐烦,还很高兴……我上网看到别人写帖子说我这个阿姨人很好什么的,蛮喜欢我呀,然后我就回复说他们让我感到很温馨。(FL-续动-归属-友爱)他没有经过太多考虑就脱口而出,他是情不自禁的说出来的,那个男生是很真诚的,我连忙说谢谢你,谢谢你!这件事儿让我感到非常温馨。(FL-续动-归属-友爱)
  
  (b)矛盾和解

  志愿者之间偶尔也会有一些矛盾,但是彼此相互理解之后,关系变得更加亲密.由于一些原因Y事先没有和R商量,怕R没时间参加活动,就将那次活动的负责人改成另一个志愿者,事后R认为Y没有充分信任R的能力,让R觉得心里很不舒服,于是和Y争吵起来。后来R觉得这件事其实是件小事,开始理解有些事情没有且中那么简单,Y领导义工联确实很不容易。R的原则性很强,个性直爽,不喜欢领导越分 R和领导之间有一些争论,但是及时化解,通过这件事情,R和Y彼此更加了解对方,让R和义工联的联系更加紧密。桃花鱼这边有什么活动,Y(领导的简称)没先跟我说,她就已经组织好了,我说:“要不然就不要让我当这个负责人,你让我当负责人你就必须得和我商量,义工联整个的东西统筹布局是归你管,但具体的落实到(桃花鱼)这个点上,那是我这个负责人的事情,你就算要做什么,也应该跟我商量下。”但是Y说:“我年龄这么大,我负责这么多的事情……”

  其实是很小的一个事情,我当时就是拗不过来那个弯,我就是硬要争和Y争这个,如果Y不放心让我(做),不如就不要我这个负责人,然后跟她吵起来了。现在想想我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该那个样子。Y管理这么大的摊子,她有些地方是要比较强硬一点,专制一点,有些事情如果全部都商量的话,可能这个事情很难做下去。(MR-续动-归属-矛和)J和Z曾是义工联里关系要好的朋友,有次因为一些矛盾闹得有些僵,刚好T与两人的关系都比较熟悉,有一次和J聊天的时候谈到J与Z的关系,T就用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去劝导安慰朋友,懂得换位思考,珍惜对你好的人,J觉得很受用,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

  J跟Z闹了一点矛盾,然后我就跟她聊了一下,她和Z两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别人对你这么好,你就应该知恩感恩,你一生难得碰到一个对你这么好的人,该珍惜的时候就要珍惜……她好像说过,我对她说的话是刻骨铭心的……后来她们又和好了,感觉比以前更好。(MT-续动-归属-矛和)
  
  (c)单纯真诚的人际关系

  义工联里面的人际关系简单、真诚,这种真诚单纯的氛围也是志愿者长期致力于志愿服务的动力之一,在真诚的氛围下做事会变得轻松愉悦,有一种归属感。H和许多志愿者朋友建立了亲密和谐的关系,感觉很幸福。R认为这样一种氛围能够提高组织的凝聚力;W认为志愿者朋友有共同话题,有缘聚在一起,一起做事是很开心的事情。

  它展现了人最美好的一面,有点乌托邦,它会让人觉得是一个很舒适的地方,因为打交道的人会相对简单一点,然后大家的信任程度会高一点,然后就不会考虑太多……我觉得还是很幸福的,找到一些好朋友,平常生活中其实我和他们之间有的人,关系都非常的好,他们有的有过生日啊,逢年过节啊,都会聚一下。(FH-续动-归属-纯真)那个社会的志愿者就经常一起吃饭,如果大家没有私底下的活动话,那个凝聚力就没有那么强的。(MR-续动-归属-纯真)先一点就是大家都很善良,都在做善事;也有很多很好玩的人,有很多谈得来的,基本上就是大家在一起都很开心。(MW-续动-归属-纯真)
  
  (2)榜样的力量

  志愿者认为有很多其他优秀的志愿者值得学习,他们不怕辛苦,在一个点坚守,投入很多精力和情感,从中志愿者自己也获得了鼓舞和力量;一些年纪较小的志愿者干劲特别足,让年纪大的志愿者非常欣慰;服务点队长也有责任心,主动带领新来的志愿者熟悉环境,让新人尽早融入到服务氛围中来。志愿者之间的鼓励和互动,给彼此带来了正能量,激发了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

  他们社会那边的,几个做得很长时间的义工,而且一直在那个点固定地做。那就是一份责任,那就是真正的真情实感,真感情。他们很让我佩服。他们是让我觉得很尊敬,很佩服,要向他们学习。(MW-续动-榜样)我觉得只要是一群人冲着一个目标去做事,去努力,然后就会非常有力量。(MW-续动-榜样)我接触的一些年纪较小的义工当中,觉得他们都很能坚持,并不是说做了一两个月就算了,有的是真的做了几年,是真的融入进来,很热爱这个事情,让我觉得这群人是真的很不错。(FH-续动-榜样)做义工这个事情,你自己要有很强大,像师者是“知十教一”,我觉得做义工也是。你可能做这个义工的时候才会更有力量,或者带给别人一些力量……我觉得认识了一些义工的朋友,包括有时候得到的那个快乐,比身体累可能要多一些。(MR-续动-榜样)因为做负责人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特别冷落了一个人,也不能对一个人特别热情,尽量是要一碗水端平,有些人确实是比较内向,要他说话比较难,但是需要尽量去引导。如果引入了几次,他还插入不进来,那就算了。但是如果说,连这个引入的动作都不做的话,那就是负责人的问题了。(MR-续动-榜样)
  
  4.2.3志愿者个体内在的动力因素

  (1)心境完善

  志愿服务期间L变得更加自信,在人际交流沟通过程中没有防备,没有刻意地关注自己的表现,把真实的自己自然的呈现出来,更加自然。L和陌生人之间的对话,L感到无比的“畅快”和“舒服”,这是自我最自然的体现,这种变化对L来说是一种“跨越”,是对以往人际交往的一种超越,自我真实而无形,好像达到了道家所主张的“无为”和“顺其自然”.研究者认为,L无意识地将自己与服务对象以及其他志愿者之间的互动模式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L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所感知到的是一种真诚、亲密、信任、温馨的人际交往氛围,这种氛围是自己以往在家庭以及工作环境中几乎很难体会到的,L体会到当自己来我的时候,并不会受到歧视和不平等的对待,反而会受到他人的尊敬,他人会同样以真诚的心态对待L,这样的人际交往是非常和谐的。

  很明显的改变是,做完志愿服务之后感觉说话变得轻松,变得自信,自然而然的……和售货员交流很自然,很畅快,整个人很舒服……感觉到我这个老人和别人交流(特别这个电子方面的)也没有任何的负担,以前有怕别人瞧不起的想法,现在感觉该怎么说就怎么说,所以我觉得这种东西(交流)对我来说是种跨越……以前和女儿说话可能会有些严肃和拘谨,做了志愿服务之后我们之间好像更加像朋友.我觉得我的改变也让她变得更愉快,减轻了她思想负担,她不用担心我过得不好什么的。(FH-续动-心境)
  
  (2)人格升华

  (a)发自内心尊重与理解他人学会和古田的服务对象沟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很多耐心和悟性,H的形容是“磨人”的,意思是非常锻炼和考验人的耐心。在H和服务对象沟通磨合的过程中,H自身的个性行为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的H是出于一种礼仪和责任而去关注他人、尊重他人,现在的她对待他人的态度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友善,这是一种“应该做的”到“主观安 ”的转变。

  我觉得我跟天华之间是有沟通的,但这是一个很磨人的过程,因为我以前的个性可能更自我一点,会关注别人的感受,是那种出于礼貌,出于应该这么做。到后来我觉得是出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不仅仅对小孩子这样,对周围的人好像都是这样……现在会多一点耐心,更宽容一点,更容易接受别人的错误,这种变化是很微妙的。(FH-续动-人格-同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善挺多的,因为我觉得以前自己身上有一些,比较强势的一面,不是特别容易去容忍别人的错误,会很急躁。到最后,这一些问题都有改观,我觉得对于我自己来说是一种成长。(FH-续动-人格-同理)L看到路边的残疾儿童,内心一下子变得柔软,这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情感,好像这些孩子就是自己的亲人,他们的境遇和伤痛L感同身受。

  在做志愿服务期间,我看到路上的残疾孩子(流泪),不是厌恶,是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好像是亲人的感觉,特别心疼那些孩子,他们好可怜.(FL-续动-人格-同理)
  
  (b)心灵纯净与坚定志愿者的内心变得更加纯净,发自内心的去关爱弱势群体;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遇到困难不放弃。L和W感觉到志愿服务能够清除了内心的嘈杂,让心灵变得单纯,能够察 H内心的信念更加坚定:做一些事情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我觉得做志愿服务工作有一种“心灵净化”的感觉。(FL-续动-人格-升华)做义工以后,就觉得自己还是内心单纯、简单一些,这样会更快乐一些,也会让自己释放出很多能量。(FL-续动-人格-升华)通过这样的一个经历(志愿者服务)之后,你会更加坚定之前的一些信念,比如说人应该忠于自己,应该集中精力和时间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不要轻言放弃……如果一个人选择让这个世界更好一点的生活方式或者是这样的一种志向,我觉得是很幸福的。我愿意去做这样的人。(FH-续动-人格-升华)
  
  (3)生涯规划的认定与修正

  H认同公益事业是自己的事业奋斗方向,才会有一直坚持做这个事情的动力,一直在探索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的方式,尽管个人力量有限,事业前进路上的阻力很大,H仍然不放弃公益事业。H认为这项事业能够让自己过得很好,也让周围的人过好,这是条有意义的正路。通过志愿服务经历,更加坚定的把公益作为职业选择一个重要的部分。H最且 碌己的能力和资源发挥到最大程度,然后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改变弱势群体的处境.

  我觉得这个社会有些地方太糟糕了,要能让它好起来的话,其实是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是不能因为很有限,就放弃这种可能。相反,我们要探讨出最适合自己的那种方式。你觉得你走的这条路是正路,是会让你自己过得比较好,但周围的人也会比较好,会有意义,会促进一些进步。我觉得这点对于我来说很重要,所以我会想把做公益作为自己职业选择的一部分……以后可能没有太多时间参加一线的义工活动,可能到后面做管理,也有可能我加入别的公益组织或项目,也是有可能的。我觉得人就是要发挥在自身最大的一个作用。因为比如说像我的专业,我能在一些政策方面做倡导,比如说去推动一些(政策)其实也是很有意义的……更宽泛的谈,公益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愿意做一个法律人,但我更愿意做一个公益人。(FH-续动-生涯)T经过思考,对自我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即继续学习法律,争取做一个律师,能够促进人与人的相互理解,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当时我在想我是继续干我的理工科,还是再干点别的。我觉得比如说像社会学啊,法律啊,可能你影响的不仅仅是你自己……争项,减轻某些罪犯的罪行……有些似是而非的东西通过媒体把一些事情放大了之后,刺激网民的神经,网民就去支持所谓对的一方……其实有的时候这样可能会走入“以暴制暴”的那种循环,我认为那不是一个社会应该要的.(MT-续动-生涯)R是土建工程师,通过志愿服务的经历,尤其是康乐敬老院和桃花鱼的活动,R发现现在残疾人出行是非常不方便的,路上一些无障碍设施很少。因此在以后设计工作中,尤其是室外设计,R会更加考虑残疾人的出行问题,多设置一些无障碍通道。

  我当时在桃花鱼和康乐敬老院服务的时候,推轮椅推得比较多,我就发现整个公共环境还是不够文明,这个社会设施还是不够方便,包括很多的残疾人坡道、盲道啊,包括一些无障碍通道,都不好用,特别不人性化……我觉得我做设计了以后,因为是室外嘛,然后我现在跟设计院要求的话,室外的话尽量做一些无障碍通道,尽量少做台阶,尽量以长的甬道或者通道来代替台阶。现在有点体会,因为太不方便了。(MR-续动-生涯)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