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太极拳的社会学解读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26 共314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太极拳的社会功能探究
【导言】基于社会学的太极拳研究导言
【第一章】太极拳概论
【第二章】社会学分析的理论视角
【3.1 3.2】太极拳与人的社会化与社会行为
【3.3 3.4】太极拳与社会互动及其初级社会群体
【3.5 - 3.7】太极拳与社会分层、控制及问题
【3.8 - 3.10】太极拳与和谐社会及其自身发展
【结语/参考文献】太极拳的社会学解读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本论文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分析这种承载丰富文化思想的太极拳,通过细致地分析我们可以推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1、在人的社会化中,太极拳文化确实可以成为一种型塑人的方法。通过对太极拳文化的感悟,使人们尤其是困惑的人们可以寻找到一种情感的慰籍。

  2、肯定了太极拳群体的社会行为大多是非工具理性行为。

  3、一般来说,太极拳群体内的社会互动是一种比较和谐的互动。

  4、在建构太极拳初级社会群体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太极拳的这种情感型群体对人们寻求归属感提供了方法论的参考。

  5、太极拳的伦理道德规范对社会控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6、太极拳虽然不可能直接解决社会问题,但可能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方法论的参考。

  7、太极拳文化中的某些品质与后现代思想中的某些方面是吻合的。

  8、和谐社会是举国人民关注的大事情,党和政府已经在积极做出努力,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由于太极拳文化具有多种优秀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品质,所以可能为建构和谐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当然,太极拳文化中也有一些保守、消极的特点,但只要在理解上正确对待即可。需要指出的是,对待负的一面一定尽力去克服,力图使这种人们喜爱的太极拳运动蓬蓬勃勃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一、书籍:
  
  1、栗胜夫主编:《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2、谢立中:《社会发展二重奏》,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3、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4、谢立中:《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导论》,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5、唐军:《蛰伏与绵延--当代华北村落家族的生长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版。
  6、人民体育出版社编写组:《太极拳全书》,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8 年版。
  7、[清]王宗岳等著,沈寿点校考译:《太极拳谱》,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年版。
  8、孙叔容等:《孙禄堂武学著作大全简注》,海燕出版社 1992 年版。
  9、张肇平等:《论太极拳》,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10、张山主编:《中国武术百科全书》,1998 年版。
  11、张耀庭主编:《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12、[美]杰,科克利著,管兵等译:《体育社会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3、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4、李芹主编:《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5、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16、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17、谢立中主编:《二十一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 2002 年版。
  18、[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9、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20、《武术》教材小组:《武术》,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1 年版。
  21、梁敏滔:《东方格斗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
  22、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6 年版。
  23、清玄散人:《拳经洞极》,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24、李成银:《中国武术咨询大全》,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
  25、徐伟军:《武术裁判必读》,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26、曾钊新等:《伦理社会学》,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27、陈昌明译注:《论语》,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
  28、张风阳:《现代性的谱系》,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29、[英]齐尔格特,鲍曼:《通过社会学去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0 年版译出。
  30、张德福主编:《中国古代体育史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31、谷世权:《中国体育史》,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32、弓云武主编:《习武练功 500 问》,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33、邱泽奇:《社会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34、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35、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36、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二、期刊杂志:
  
  1、邱丕相:《对武术概念的辨析与再认识》,载《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 年 5 月。
  2、栗胜夫等:《传承武术文化精华与批判封建糟粕》,载《体育学刊》,2002,06.
  3、栗胜夫:《门户之见、宗派主义是影响武术的重大障碍》,载《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02.
  4、栗胜夫等:《少林寺的历史及演变》,载《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01.
  5、唐军等:《对村民自治制度下家族问题的理论反思》,载《社会学研究》,2004,03.
  6、张林艳:《关于太极拳运动的思维方式及其民族文化精神的研究》,载《中国体育科技》,1996 年 12 期。
  7、高 谊 :《论太极拳理的哲学基础》,载《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 年 9 月。
  8、耿希联等:《中国传统文化与太极拳理论》载《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 10 月。
  9、王俊法:《论太极文化对其竞技的影响》,载《山东体育科技》,2003 年 3 月。
  10、邓金等:《论太极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载《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 4 月。
  11、孙刚等:《太极拳起源辩》,载《体育文化导刊》,2003 年 3 月。
  12、孙刚等:《太极拳生命意境论》,载《山东体育科技》,2003 年 3 月。
  13、乐国安:《中国社会变迁进程与社会稳定》,载《社会科学研究》,1997 年 5 月。
  14、高丙中:《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载《社会学研究》,1997 年第一期。
  15、谢立中:《困境与冲突: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的再诠释》,载《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1 年 4 月。
  16、杨少雄等:《试析中华武术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 变成因》,载《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 年第一期。
  17、田金龙:《太极拳诞生前的创造历程》,载《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 年 2 月。
  18、姜义华:《人的尊严:启蒙运动的重新定位--世界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变迁》,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5 期。
  19、卫香莲:《日本国神奈川地区太极拳运动的社会学研究》,载《福建体育科技》,1998 年 10 月。
  20、吕韶钧等:《中国。日本太极拳练习者锻炼效果主观评价的比较分析》,载《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 年 9 月。
  21、程梅玲:《太极拳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载《体育文化导刊》,2002 年 3 月。
  22、杨祥全:《21 世纪武术发展战略述论》,载《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 年第四期。
  23、邹映辉:《论太极拳的休闲文化性》,载《海南师院学报》,1998 年第一期。
  24、徐才等:《21 世纪太极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太极拳国际论坛主题发言纪要》,载《体育学刊》,2004 年 9 月。
  25、周伟良:《析中华武术中的传统武德》,载《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 年 8 月。
  26、徐伯然:《传统武术的伦理追求》,载《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 年第 2 期。
  27、刘玉增:《太极拳的哲理与文化底蕴》,载《体育学刊》,2000 年第 6 期。
  28、张林艳:《论"天人合一"思想对太极拳运动的影响》,载《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 年第 1 期。
  29、叶伟:《浅析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载《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7 年 6 月。
  30、冉学东:《论太极拳的自然和谐理念》,载《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 年 7 月。
  31、谢文华:《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体系的比较研究》,载《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 1 月。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