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形意拳与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29 共626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近代社会因素对山西形意拳的影响探讨 
【第一章】山西形意拳发展的社会作用前言 
【第二章】形意拳与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近代山西形意拳推广研究方法 
【第四章】近代山西形意拳发展历程阶段分析 
【5.1  5.2】晋商商业的繁荣是形意拳发展的驱动力 
【5.3  5.4】地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的文化因素 
【结论/参考文献】近代形意拳发展的社会动因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 相关研究综述

  本课题研究通过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等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的书籍,并且走访了山西晋中地区老拳师和相关学者进行了实地考察,收集了相关史料和拳谱。通过网络检索中国期刊网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下载查阅了相关论文。现将与本课题有关的内容称述如下:

  2.1 关于形意拳的研究

  吴殿科先生主编的《形意拳术大全》中:从形意拳的起源和传承方面,解释了一些误传和错误,对一些形意拳史实、形意拳师的生平进行了事实求是的评价,并对形意拳拳术理论和套路功法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形意拳起源于山西祁县戴氏心意拳,是我国近代发展最为迅速的传统拳术。在武术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对形意拳历史源流、拳术理论、桩功、形意母拳,拳术套路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从“形意拳概论”、“形意拳入门”、“形意基本拳式”、“形意拳单练套路”、“形意拳对练套路”、“形意拳技法”六个方面,由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由入门到套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对形意拳进行了论证[2].

  周永祥在《中国形意拳》中,认为形意拳是形意并重、内外兼修、以防御为能的一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从形意拳的桩功、套路、身形、步伐、技击以及形意拳的养生保健功能进行了阐述,得出形意拳的形意并重外形体现在动作的出与收,套路的进与退,身形的起落与进退。其内涵是人体精气神与自然相统一,形意拳的内外兼修是指求外是内意之所向,以防御为能是指敌欲动我先动的技击特征[3].

  姬上兵在《对形意拳起源、流派与发展的思考》中,从形意拳的起源、对起源的思考、形意拳和心意拳区别的思考、形意拳和心意拳流派渊源的思考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得出形意拳与心意拳要摒弃成见,共谋发展,搁置无意义的争议,同心协力,排除干扰,为传统武术的传承共谋发展。希望政府做好引导工作,社会民众积极参与,为形意拳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奋斗[4].

  康德强在《形意拳的健身价值初探》中,从中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了形意拳对人体的健身价值,中医角度:长期习练形意拳可以达到内壮、外强的健身功效。心理学角度:练习形意拳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增强自信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让形意拳更加科学化的建议[5].

  董新亚在《对形意拳形成与发展的研究》中,从形意拳的创立与传播、心意拳与形意拳、形意拳的发展与传播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形意拳的形成与发展,是在戴氏心意拳的基础改革创新而成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受当时社会经济、地域特征、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 15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形意拳是形意拳师共同努力的结果[6].

  李成银在《试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对形意拳的影响》中,先从哲学的角度:研究形意拳拳理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关系,认为阴阳五行学说是形意拳的哲学基础,对阴阳八卦和五行学说分别进行了探讨,再从美学的角度:研究形意拳与“三才”、象形的关系,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对形意拳与自然的融合理论进行了研究。习武者长期习练形意拳,使人体周身协调,心情愉悦,强身健体,心理健康[7].

  刘玉泉在《形意拳与中国传统哲学》中,论述了形意拳与中国传统哲学“五行学说”和“天人合一”的渊源,认为形意拳是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为指导的基础上创立而成的。是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指导而创立的。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拳术的影响力,哲学思想与拳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国人的思维特征。也使形意拳术更好的发展[8].

  王文清,马成亮在《形意拳拳学理论之研究》中,认为形意拳蕴含古代古代哲学和美学理论,以五行为根本、美学为思想、以形意并重、内外兼修、形神合一的古代优秀拳种。功法修炼以道为指导思想,套路以直线进退为纲。围绕形意拳拳学理论、套路、技法特征进行探讨,并对形意拳的技击技术和实战能力进行探讨,旨在为形意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9].

  杜福生在《试论形意拳形神合一的养生功能》中,从形意拳基本拳法、基本拳理、形神合一、精气神虚的修炼进行了论述,基本拳法:形意弹腿、五行拳、十二形拳;基本拳理:象形取意,六合为法、阴阳为母、四象为根、三节为用;精气神虚:精为先,气为导,神为注,虚为极;其对三方面关系进行了论述。并对形意拳的健身功能做了分析[10].

  劝黎明在《近代形意拳传播的特征研究》中,从形意拳形成的渊源、近代形意拳传播的特征展开论述,传播特征从传播范围、传承关系、传播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近代社会环境的急剧变革、政治动荡不安,近代形意拳的传播有着独特的特征。从传播地域、传承关系、传播渠道和传播对象的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些新变化的出现,这些都促进了形意拳在近代的传播[11].

  王攀峰在《形意拳源流考》中,研究形意拳的起源介绍姬际可的生平简介、创拳时代、创拳构想研究起,形意拳的流向分为三个方面技术体系、理论体系、师承脉络进行论述,得出以下结论:心意拳是明末清初山西永济人姬际可所创,牛希贤、戴伯苗等不是形意门人,郑氏、马学礼可能是姬际可的直系传人,河南洛北心意拳,山西祁县戴氏心意拳,李洛能在戴氏心意的基础上创新而成的形意拳是形意拳发展史上的三座丰碑[12].宋伟在《山西形意拳的现代传承方式分析》中,从传统的传承方式、现代的传承方式、近代的传播模式、传统传承方式的弊端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山西形意拳传播的特征,得出传统师徒方式的传承,保护了功法的流传,但是也一定程度的阻碍了形意拳的发展。要形成师徒制为主的多元化传承方式,形意拳必须走进教室,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提出广泛传播,多元传承,竞技交流,理论研究的建议[13].

  2.2 关于武术与社会关系的研究

  王黎惠在《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发展研究》中,从传统武术社会化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发展的时代契机及策略等方面研究传统武术的社会化问题,得出传统武术社会化发展首要地位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国家的政策和社会的需要对其具有重要的作用,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争取政府部门重视、加强传统武术的科研、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和谐发展建立健全传统武术组织的建议[14].

  唐立成在《我国武术社会化及其推动因素的研究》中,论述了武术社会化的概念,武术社会化的意义,武术社会化的有利条件,武术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武术社会化推动因素,武术社会化发展对策等问题,并推出社会参与武术,武术服务社会的模式,推进武术产业化和市场化建设,建立武术表演市场,做好武术的宣传工作,培养武术消费人群,加强武术社会化的理论研究等结论[15].

  王明建在《武术发展的社会生态和社会动因》中,以村落武术为研究个案,以三个村落作为个案研究,分析村落武术变迁与启示,武术发展的社会生态研究,武术发展的社会动因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由点到线到面的研究武术人类学文化版图,当前村落武术的发展应当注重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国家政策应当具有引导的导向作用,提出了以村落武术为视角,引入人类学的研究。拳种和村落武术研究相互交融的建议[16].

  刘秀平在《地方文化政策与地域武术发展的研究》中,以武当武术为例,首先解读文化政策:文化政策的背景,发达国家与我国的文化政策,论述了地域武术的形成和发展:地方特色的文化动态,鲜明的地域特征,传承与现状分析。又从政策对武当武术的扶持,武术发展与政策相结合的必要性,地域武术发展的思考等方面,认为武当武术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打造地域武术的发展模式。制定政策,发展武当武术,完善武当武术理论体系,开发其产业链的建议[17].

  田阿魏、薛良磊在《竞技武术发展的社会因素研究》中,分析了现阶段竞技武术发展现状,竞技武术发展的竞赛规则和竞技武术发展的方向三个方面的内容,得出竞技武术要融合奥运理念和国际体育的发展方向,培养竞技武术专业型人才,在国际化发展中,改变传统观念,提倡教育性和竞争性,突出武术运动的竞技特征[18].

  刘映海在《清代武术、镖局与晋商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中,从三者的互动模式构建,武术、晋商对镖局的作用分析,以形意拳为例分析三者的互动关系,武术、晋商和镖局关系分析,武术价值个案分析等方面讨论武术、镖局和晋商的关系。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镖局成为清代武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则是镖局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社会需求是镖局产生发展的社会因素,武术是镖局的技术支撑,镖局是武术的发展载体,武术以保镖的形式为晋商保护镖路的畅通。晋商通过镖局为武术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晋商和武术又促使镖局产生与发展。武术、晋商和镖局实现了共赢[19].

  李建英在《略论明清时期晋商对武术的贡献》中,研究晋商对武术的贡献,把武术放在晋商商业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研究,晋商孕育了武术新拳种的萌芽、分析了晋商尚武的缘由,晋商文化对武术理论体系完善的影响,晋商推动了武术拳种的交流和传承、推动了武术传播的变革、也为拳师提供了物质保障,镖局是推动武术发展的载体,论述了晋商和镖局对武术的作用的同时,也论述了武术对镖局产生和晋商商业发展的帮助。晋商与武术的这种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现象,是当时山西社会经济、民俗和区域文化等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当今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课题,更是当今武术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扩大了武术研究的范畴,讨论了经济对武术的影响,对今后中国武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20].

  宿继光在《明清山西武术发展的社会因素探析》中,首先论述了明清时期山西武术的发展概况,分为五个方面,形意拳创拳及其在山西的开展,洪洞通背拳的起源与发展,傅山创傅拳及流传,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的形成,武术家的大量出现,然后从社会因素的角度分析,人文地理因素,尚武精神,商业的发展,武术结社四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山西地区的武术的发展与山西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各种社会因素或直接会间接的促进了山西武术的发展[21].

  2.3 关于形意拳与社会因素的研究

  段丽梅、宋进文、王 梁在《晋商文化对山西形意拳文化传承与制度构建的影响》中,从晋商、镖局与形意拳的关系,晋商文化与形意拳,形意传承的文化底蕴,晋商文化下形意拳传承的制度构建。认为形意拳是经济、人文、区域文化的载体。晋商商业文化中“仁、义、礼、智、信”是形意拳的拳学理论形成的指导思想,指出当代的形意拳已经成为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希望新晋商对形意拳的发展予以帮助。从晋商文化的制度构建中借鉴积极因素,整合有利要素为形意拳的发展做好铺垫[22].

  丁宝玉在《山西地域文化对形意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学审视》中,从形意拳的起源与发展,影响形意拳发展的因素:人文社会因素,习武修德的思想,地理因素,晋商对形意拳的影响,武术结社对形意拳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地域文化对山西形意拳的影响,得出形意拳发展的基础是山西独特的人文社会环境,晋商的需求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动力,武术结社是一个重要因素的结论[23].

  马烨军在《文化社会学视域下山西省太谷县形意拳研究》中,分析形意拳的产生条件,从自然条件、文化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对形意拳发展的历史沿革和未来思考展开了讨论,得出太谷县形意拳的发展是各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太谷形意拳的发展与当地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意拳是依托山西特殊的地理环境、晋商文化的背景下发展的。形意拳的产生融合了天人合一思想、阴阳五行学说、象形学说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与时代文化的碰撞而产生的。其发展特点诠释了各个时代的特征,形意拳作为地域武术发展的典型个案,为地域武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王满福在《清代武术发展的社会学分析--以晋商环境下山西形意拳的发展为个案》中,以山西形意拳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形意拳的传承及其社会活动,晋商、镖局和形意拳的关系到清代武术、镖局与晋商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清朝时期晋商的需求是形意拳发展的动因,镖局是形意拳为晋商服务的载体,三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清代的武术拳种有一百多个,能够发展壮大都有不同的内因和外因,但是其根本原因是有载体实现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社会环境对拳种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25].

  段丽梅,朱继丽在《明清晋商与山西形意拳传承》中,通过分析商业发展与形意拳的传承关系,商业发展与镖局,镖局与形意拳传播之间的关系,同时,晋商促进了形意拳的传播地域的扩大,提升了形意拳的公信力,走镖的形式促进了形意拳开放的拳风,晋商商业发展的需求对形意拳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尚武精神对形意拳的形成有重大的帮助,晋商文化对形意拳的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形意拳的发展促进了晋商商业的兴旺,晋商的繁荣也促进了形意拳的传承、发展与传播,形意拳的产生、发展与传播都是在晋商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完成的,是一种文化现象[26].

  布秉全在《晋商文化研究的又一视角--晋商·镖行·形意拳》中,首先论述了镖行产生的原因,介绍了镖行概貌,镖行是封建社会商业繁荣的产物,是一种服务性的生存方式,诞生在独轮车上,是独立的企业,又从晋商与形意拳进行了探讨,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晋商尚武的性格,太谷众多的商贾都对形意拳的发展具有帮助的作用,得出晋商、镖局和形意拳有着紧密的关系,形意拳的发展得天时、地利、人和,在当时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和发展,形意拳的形成离不开晋商的支持,形意拳也为晋商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7].

  2.4 以往的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在以往的形意拳研究中,多是研究形意拳拳学理论、形意拳的源流、形意拳的健身价值、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形意拳与社会因素的研究过程中,往往是研究明清时期晋商、镖局与形意拳的互动关系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山西形意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为节点,纵向分为形成、发展和变革三个阶段展开论述,横向从近代特殊的社会人文地理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区域文化因素等方面对山西形意拳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探讨近代山西形意拳发展的社会因素。为当代山西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以及当前形势下山西形意拳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5 相关概念的界定

  近代:近代的含义众多,世界史中近代指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为止, 国内文学界中近代是指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近代史中近代指 1840 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1840-1949),也就是通常说的“两半社会”,本文所使用的近代指 1840 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1840-1949)这 110 年的历史。

  山西形意拳:山西形意拳是在姬际可所创心意六合拳传于山西祁县戴隆邦,发展成为戴氏心意拳。在此基础上由李洛能、车毅斋师徒等潜心于戴氏心意拳术研究,先后对戴氏心意拳拳名、拳理、拳法等都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讨,改革、创新,逐渐发展为形意拳。现今流行的形意拳主流就是从李洛能师徒创编的为主,其特点是练法紧凑、动作精巧、技击性强。

  社会因素:中国社会百科全书中指社会上各种事物,包括,政治、文化、经济、制度、人地理环境、国家法律、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等。它们的存在和作用是强有力的,影响着事物的形成和发展。本文只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人文地理、经济、文化、政治等四个方面,对近代山西形意拳发展的社会因素进行分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