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11 共7118字

  第 2 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概述

  2.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及其中国化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它是如何形成以及在我国兴起的?本文将做出如下的科学探究。

  2.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

  人学就是关于人的哲学,对人的哲学的思考古已有之。但是,人学在现代才正式地成为一门学科,而在此之前,仅仅存在着人学思想。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人性的觉悟发生过三次。

  古代神本论人学思想。公元 500 年左右是世界文明比较发达的时代,今天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几个国家就是在那个时代创造了辉煌的思想。印度的佛教思想在当时产生,中国的百家争鸣也发生在那个时代。这一时期的思想家的最大贡献就是发现了人性,并对人类第一次进行了启蒙教育。但这一时期的人学思想却把人看作了神,成神成圣是这个时代人学思想的最高目标。对于人能否成神,或者说人是否具有神性暴露了这一时期人学思想的根本缺陷。

  近代人本论人学思想。14 世纪到 17 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人本论人学思想的产生。这一时期的思想家都普遍提倡人的价值、人性的解放,认为追求幸福才是人生活的意义之所在。反对各种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和禁锢。此时,是否具有理性,是否追求个人幸福是当时对人的价值评价的标准,同时也表现出了这一时代对人的价值期待。这一时期的人学思想也暴露出了它的缺陷:人的理性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经过后天环境的熏陶和教育的培养,人生来就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本性。这种人本思想虽然起到了对人性解放的作用,但是在当时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下还是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缺陷。

  现代生成论人学思想。19 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剖析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得出人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中始终是处于被压榨的状态,个人的价值和需要都被异化了的结论。在后人看来他们的很多设想都没有办法实现,但他们提出的很多思想证明他们也在对人性进行着反思和探索,只是不太成熟。20 世纪 60 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再一次站在人性的角度,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近代的人本思想认为人的理性是先验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这一时期的思想家普遍认识到,人所具有的理性、追求幸福的动力都是在后天生活中逐步形成或培养的,这就体现了这一时期人学思想的特征:生成性。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进步之处在于,它从实践的角度来观察分析人,从而得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生成论人学。他认为"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对真正的人的生活这种人的不可剥夺的财产的要求,就是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生成。"[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蕴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费尔巴哈开辟的人类学道路上,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批判,并对理想社会做出了科学的论证。马克思主义人学代表着人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对人类社会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研究,才能找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科学道路。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中国化

  1919 年俄国十月革命,使在黑暗中苦苦追寻救国之道的有识之士看到了希望,在俄国封建农奴制下马克思主义给他们带去了曙光,中国先进的思想家们也开始探索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来拯救黑暗的中国。经过一步步地探索学习,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并开始指导中国的革命,最终革命取得了胜利,马克思主义也成为了我国的指导思想,并在随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方面是理论转化为实践。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中国革命建设成功的经验也证明了这种方法是正确的。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13]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国情,要想让马克思主义发挥指导作用,唯有结合本国国情。另一方面是实践上升到理论。中国取得了革命建设的成功以后,不能就此结束,还应该认真地总结经验,整理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这个过程就是由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毛泽东指出:"我们反对主观主义,是为着提高理论,不是降低马克思主义,我们要使中国革命丰富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14]

  在应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了我国的问题之后,必须要把通过解决问题得到的经验加以总结概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理论创新,以便为以后解决新的问题提供可以借鉴参考的经验。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中国化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充分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涵和精髓,在实践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来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人学和中国不同时期的人学状况相结合;二是在实践中会遇到不同的人学问题,在应用马克思主义人学解决了问题之后,必须要把通过解决问题得到的经验加以总结概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样就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完整过程。

  毛泽东强调,在阶级社会中人是有阶级性的,人的本质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指出,人的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在阶级社会里,人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阶级性。所以他强调要把握人的本质,必须从人的阶级性出发,这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毛泽东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在革命战争中他始终坚持"人民战争"的思想,这表明他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毛泽东在其论述中也提到过人权的问题,他指出,人最基本的权利就是生存权,然后才有发展权等各项权益。毛泽东坚持并不断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解放的科学理论。他强调,中国进行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推翻一切阶级压迫就是为了获得人民的自由与解放。他十分认同《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6]的观点。

  邓小平人学思想更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他把人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有机的统一起来,提出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质上是解放和发展人,并以此实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他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点,"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人才强国"战略说明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这些无一不体现出他的人才观;他还提出了培育"四有"新人的人才塑造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邓小平还提出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对人权的保护的思想。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继承和发展。他指出,广大人民的利益是现阶段必须始终加以保障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划分为不同的阶级,站在不同阶级立场上的人因为利益的不同发生阶级矛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已经不存在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强调,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观念,做到始终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他还指出要依法保障人权,中国进行革命斗争、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保障人权。针对霸权主义国家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他提出只有先保障了主权,个人的人权才能得到保障。此外,他还提出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发展教育来提升各个阶层的素质。在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还要注重人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提倡人的全面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承的。

  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中"以人为本"是党的执政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尊重,这是他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继承和发展。他强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努力保障人民的正当权益,这样才能保障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他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了人民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在其本质上与人的幸福、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一致的;在关于人的发展问题方面,他强调要明确人是世界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在执政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尊重和保障人权,在了解民情的基础上制定能够反映民意的政策方针,减轻人民的负担。他还强调要尊重劳动和创新。在宪法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条款,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他还提出"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使得在贯彻这一理念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他的这些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人学收获了中国化的历史成果,形成了体系较为完整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这些思想在体系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都必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

  2.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精神内核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主要是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批判的主要对象是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关于人的学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性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其主要内容如下。
  
  2.2.1 人的存在论

  马克思主义人学以前的人学理论形态主要是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他们研究的出发点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上来说的,认为人是非社会性的。文艺复兴时期宣扬人性,否定神的价值,把人理解为"自然人".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把人理解为"理性的人",把理性作为万物的尺度。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则把人归结为抽象的自我意识。费尔巴哈认为不能把人归结为抽象的自我意识,主张回到现实的人、感性的人,但他仍然仅仅从生物角度看人,仍然是抽象的人。费尔巴哈谈道:"不是上帝按他的形象创造了人,而是人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如果人使自己的本质在宗教里对象化了,那么这一点就清楚地表明,对于人来说,人自身是最高的本质".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说,"每当面临变革现实的时候,费尔巴哈从来不谈人的世界,而是每次都求救于外部自然界,而且是那个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15]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研究思考得出了结论。

  他写道:"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6]97这里的人指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为了自身得以存在和发展,人们从事着物质生产活动。因此,这里的人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现实的人还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人要发展,社会不会自动地提供人发展所需要的所有条件,所以人们就必须在固有条件的基础上,主动去改造自然与社会,使之能为我们人所服务,这就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2.2 人的本质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是,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45人不仅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还要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制约。人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而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但是马克思也指出,人的实践活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等等。所以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的人,必定是各种关系的集合体。

  人的本质体现在它的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正是体现了人的本质。从实践活动中去认识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人学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的方法和途径。

  2.2.3 人的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就是客体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中,社会要发展,人就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体现了在社会发展这一主流要求中人的价值。这里的人是作为价值的客体,人的价值体现在其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中,人通过不断地劳动创造,使生产力得到了提高,社会文明进程也在不断地前进。要注重对人的潜能的发掘,通过对人进行科学的教育以及培训,人能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但是,不能一味地要求人们进行劳动创造来满足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作为价值主体的人,也有着自己多方面的需要,当自身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也不会有什么创造性的活动。因此要充分认识到,人即使价值的客体,同时也是价值的主体。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都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因此要时刻关注需要的层次和类型,这样才能使个人和社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作为个体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个体价值,即社会对于个人需要的满足,固然重要,但社会价值,即个人对于社会的贡献是个人应该首先坚持维护的。只有个体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才能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当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发生矛盾时,应该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这是我们需要树立的一种价值观念。

  2.2.4 人的发展论

  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获得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其归宿。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分析人的方方面面,目的就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包括人的能力、需要、素质以及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处于十分低下的状态,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还不够,认为在自然界面前自己无能为力,此时的人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依赖自己的同伴,共同抵御自然灾害,这就是原始人群居的原因。第二个是物的依赖关系阶段,这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有了提高,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有了提高,各种技术条件、物质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了人的需要,此时人的发展就表现为对这些物质的依赖。第三个阶段是人的自由个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社会生产力已经极度发达,人的活动不会再受各种物质条件的制约,这时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处于第三个阶段的人才是真正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2.3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部分,其本身就包含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2.3.1 为解决现代人的生存危机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

  自 19 世纪以来,人的生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首先,资本主义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暴露了它的弊端。无产阶级遭到了资本家残酷的剥削,世界一些弱小国家也遭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而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虽然今天的世界进入了全球化,但是这样的弱势群体还依旧存在于广大的第三世界及其他地区。他们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其次,三次工业革命大大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创造了极大的方便,使人类有了强大的生产能力。但由于对这种生产能力的不合理运用却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生态环境的失衡、生活环境的恶化等等造成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贫富分化日趋明显、南北差距日益拉大,局部冲突、军备竞赛愈演愈烈。整个人类的生存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最后,资本主义社会所宣言的民主、自由、法制都是虚伪的、相对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有拥有一定的财富才可以获得所谓的民主和自由,他们所标榜的民主是建立在对物的依赖的基础上的。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就会造成道德缺失、信仰迷茫,人的精神找不到寄托,从这个意义而言,个人生存也面临着危机。

  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解决现代人所面临的一系列的生存危机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引导人们从自身出发去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所产生的矛盾,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加快步伐、创造条件去实现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去解决整个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从而引导人们解决自身的生存危机。从现实的人出发,是解决上述种种危机的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一次飞跃。

  2.3.2 为实现现代人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

  现代化是二战后全球性工业化高潮阶段形成的社会变迁的理论构架,它不仅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人这一主体的现代化。所谓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作为主体的中国人也必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体。要达到改造人、重塑人的目的,就离不开实现现代化的实践活动,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人们通过发展生产、投入市场经济、接受现代化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从而来转变生活方式、转变传统观念,从传统型人向现代型人转变。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给现代人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它警示人们不要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自由市场经济、政治自由化使现代化的进程遭遇挫折。让资本进行统治、使人彻底异化最终引起社会两极分化、人的片面发展,这些都违背了现代化的初衷。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够理解人的个性解放和发展对于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性。

  2.3.3 为现代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人学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人的自我实现的社会目标,人存在的价值就是要不断地超越自己、完善自身。人的全面发展,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单个人的发展,而是现实个人的全面发展,它应该包括:每个人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每个人的社会关系的普遍发展,使人在普遍的社会交往中建立并完善的各种关系;每个人个性的充分体现,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每个人的个性都应该得到发展和展现。

  马克思主义人学为现代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首先,作为现代社会的人应该知道,物质需要的满足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目的,因为这并不符合人的本质的发展。人的存在不仅要追求物质条件的满足,更要追求精神方面、道德境界的提升和发展。其次,现代社会的人要尽量使自身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片面发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本质要求。最后,作为现代社会的人要明白,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全面发展来获得。

  2.4 本章小结

  综上所述,本章通过论述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当代价值等主要内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时代价值,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通过本章理论性的叙述,为下文深入分析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联系奠定基础。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