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防灾减灾论文(精选6篇)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12-16 共6519字

  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主要的解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有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篇关于防灾减灾论文的范文。

  防灾减灾论文范文第一篇:苏北地区桃园防灾减灾策略初探

  作者:赵玉峰 周梅芝 凤舞剑

  作者单位:丰县首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基于苏北地区桃园"晚霜、雹害、风害、水涝"四大灾害,分析其灾害为害现状,并探究针对各种灾害采取的应对策略,旨在为苏北地区桃树安全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桃园;灾害;为害现状;防灾对策;

  作者简介:赵玉峰(1972-),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凤舞剑(1976-),男,副教授,从事设施蔬菜高效栽培管理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教学工作。E-mail:fwjedu@126.com;

  桃树是北方重要的传统落叶果树之一,2018年在北方地区总产量已达1 430万t.近3年来,桃树生产因受不良的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霜害、雹害、风害、水害四大灾害频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挫伤了果农生产积极性。笔者长期从事桃生产工作,在防灾减灾策略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总结经验旨在为桃园防灾减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防灾.png

  1 灾害为害现状

  1.1 晚霜为害现状

  在北方果树中,桃树开花较早,常遭遇晚霜为害,花蕾露红期的临界低温为-1.7℃,幼果期临界低温为-2~-1℃,在此温度下持续30 min即可出现危害[1].苏北桃产区,3~5月初常有寒流来袭,轻者减产,重者绝产,给果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1.2 雹害为害现状

  雹害是北方桃区常发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果园多在5~9月频发雹害。连续多年来,雹害发生表现出新的特点,降雹期延长、降雹范围加大、降雹频率增加、降雹强度加重、大雹粒比例大,给桃园生产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1.3 风害为害现状

  由于风总朝一边刮,树冠常呈"飘旗形",导致迎风面不出枝或出枝后被吹弯,整个树冠偏向一侧,整形难度加大。风大时,柱头易被吹干,而且尘土覆盖在柱头上,阻止花芽分化,影响授粉、受精,进而影响坐果和产量。采收前遇风导致大量落果,直接影响当年收成。大多落果跌破果面,不能食用也无法进行深加工,经济损失巨大。冬季大风及早春旱风会加强树体的蒸腾作用,由于失水多,从而导致树势衰弱等后果。大风会关闭叶片气孔,致使光合作用受阻,生长量变小也导致树势衰弱。

  1.4 水涝为害现状

  苏北桃区虽然总降雨量偏少,但分布不均,部分桃区6~8月雨季期大雨成灾,低洼地排水不良,极易造成水涝。轻者导致早期落叶,树叶变黄引起落果或裂果,出现二次生长或二次开花等现象,重者根系被迫进行无氧呼吸导致烂根,从而增加了根癌的发生概率。果实成熟前灌水易造成裂果,秋季灌水易造成贪青早熟[3],降低抗寒能力。

  2 防灾减灾策略

  2.1 晚霜灾害应对策略

  2.1.1 推迟花期

  (1)灌水。在萌芽至花前通过灌水2~3次,可有效推迟花期2~3 d,成功避开了霜冻发生危险期。(2)树干涂白。早春用7%~10%石灰液喷布树干,可减少对光热的吸收,树温随之降低,因此可推迟花期3~5 d.

  2.1.2 提高树体自身抗冻能力

  (1)喷布PBO.花前7~10 d全树均匀喷布150~200倍液华叶牌PBO,较强势树体喷150倍液,弱势树体喷200倍液,可有效减轻花期霜冻,又具有保花、保果效果。(2)喷施碧护。花期受冻前喷施,可有效预防霜冻[4];受冻后6~10 h内喷施,7~15 d后可恢复生长。共喷施3次,第1次在花蕾露红期,用量3~4 g/亩,兑水量60~80 kg;第2次在落花70%~80%后,用量3~4 g/亩,兑水量60~80 kg;第3次在幼果迅速生长期,用量4~6 g/亩,兑水量80~120 kg.(3)喷M-JFN叶面肥。该产品原产地为美国,具有预防霜冻、增强树势、保花保果、拉长果形、增产提质的功效。在桃树展叶后喷施1 200~1 500倍液效果较好。

  2.1.3 改善桃园花期小气候

  (1)吹风法。在辐射型霜冻期,土壤表面和树体温度最低,随高度增加气温显著上升。因此,为了防霜害,国内外都采用吹风机搅动空气法来进行,能防止强度达-8~-6℃的霜冻。吹风机装置运转高度为6~8 m,桨叶长度为4~5 m,吹风机为内燃机或电动机驱动。该装置可保护1~8 hm2的桃园。(2)熏烟法。在环境温度濒临-2℃时,可选用熏烟法使土壤散失热量减少,同时空气中的烟粒可吸取大量湿气,水汽凝结成液体从而释放出大量热量,以提高环境温度,通常能有效提高温度2~3℃[5].常用的熏烟方式有普通法和烟雾剂法。普通法:将干草、秸秆、刨花等易燃材料与湿润的锯末、落叶等分层叠放,在最外层覆以薄土,堆高不超过1 m,在柴堆中间插一根木棍,以利于发烟。在有霜冻危险的夜间至凌晨3:00~4:00,当园区温度降至5℃左右时点燃烟堆;烟雾剂法:常用配方选用70%锯末、20%硝酸铵及10%废柴油,先把锯末过筛并烘干,再将硝酸铵研碎,锯末越细腻则发烟越持久。霜冻来临前,先将原料按比例逐一混合均匀,然后放入桶内,置放于上风向待用。在温度降到2℃时即可点燃,可有效增温2.0~3.5℃,烟幕可维持1 h左右。使用加热器。通过加热空气来提升温度是现代果园防霜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在园区内均匀分布10~15个/亩,可使果园气温上升4~5℃。此方法在规模较大的果园使用效果佳。

  2.2 雹害灾害应对策略

  2.2.1 预防策略

  (1)避开雹线建果园。冰雹常打一条线,在雹线上受灾概率高。因此,不要在雹线上建园。(2)大面积造林。改善大区生态条件,是减轻雹灾的根本性措施。(3)人工消雹。在果区配备消雹火箭炮,"黑云压城"即将降雹时发射消雹火箭炮,效果十分显著。(4)防雹网。在果园搭建防雹网是防雹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建立防雹网一次性投入可以多年使用,安全可靠[6].

  2.2.2 挽救策略

  (1)轻微雹灾策略。加强肥水管理,地下根灌注M-JFN或蒙力28,兑水100~200倍液;叶面增施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提升营养,利于恢复树势;喷洒药剂,雹害后会出现大量伤口,为防止感染病害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WP 600~800倍液。(2)重雹灾策略。及早剪除破损的枝条,清扫落叶及落果,以减少发病条件;有明显外伤大枝,选用松香合剂或桐油涂抹其伤口。常规配方选用松香1份、桐油1.2份、酒精0.05份。熬制方法:先将桐油倒入锅中煮沸,边加松香边搅拌,开锅10 min待松香溶解后加入少许酒精搅匀,冷却后即可装瓶备用。用时用毛刷蘸取少许合剂,均匀涂抹枝干脱皮处即可[7].晚秋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摘心,去除嫩梢部分,冬剪推迟到芽萌动前进行。雹灾后及时喷施杀菌剂,防止病原侵染。加强叶面施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高钾型肥料,以利于枝条成熟,减轻春季抽条现象发生。

  2.3 风灾应对策略

  2.3.1 选好园址

  桃园应安排在背风向阳处,尽量不在山顶、风道及风口处建园。

  2.3.2 建防风林带

  根据不同栽植环境建造不同防风林,山丘地应建水土保持林,沙滩地应建防风固沙林,平原地区应建网格林带。风大地区要加大林带行数和宽度。

  2.3.3 降树高

  树高易招风,为了减轻风害,桃树冠不宜太高,一般要求在2.5~3.0 m.树体过高时,上部果实易被吹落,而且给田间管理造成难度。

  2.3.4 设支柱

  现代化桃园建设,栽植后即设立柱或篱架,防止树体被吹歪或吹倒。一般间隔8~10 m设一支柱,上横拉3~4根铁丝,在每株树旁立一竹竿或铁管,将树体缚牢。在无篱架的情况下,7~9月用竹竿将树体撑直,防止被风吹倒。

  2.4 水涝应对策略

  2.4.1 预防措施

  桃树是苏北落叶果树中最怕涝灾的树种之一,故园址要选择在地势高、背风向阳的地方,并注意做好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工作。雨水偏多地区,可选用深沟高畦或梯田栽培模式,以利于积水排放。易积水地段要事先修好排水设施,平原地区采用起垄栽培。若底土有不透水层,应进行客土换沙[8].

  2.4.2 挽救措施

  (1)及时排水。在桃园区内,每隔2~3行挖一个深50 cm、宽40 cm的排水沟,及时排除根际积水。(2)清淤疏果。彻底清除树盘根区的覆沙和淤泥,对外漏的根系要进行培土养护。先将树体用支架固定扶正,防倾斜。对于果量大的果树,要迅速疏除多余幼果,减轻负担,更利于树势恢复。(3)加强营养。灾后可叶面可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以补充营养。同时加强有害生物的防治,保护好叶片,增强叶片功能。10月中下旬可选用蒙力28加1倍水,涂刷树干。

  3 结语

  基于桃园常见"晚霜、雹害、风害、水涝"四大类灾害,在桃园管理时既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又要做好灾后减灾救助,从而有效地减少灾害带来的一切损失。果农还要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发布的灾害性天气防范信息,要着力于灾害预警预报,全力做好救灾应急工作,确保桃树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徐秋良,张丽玲,张晓英设施桃树速成丰产栽培技术规程[J]现代农村科技, 2018(11):34-36.

  [2]任生兰,董建文,石建业等北半千旱区春雪桃日光温室快速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 2017(8):355-358.

  [3]广平,唐占英桃树整形修剪中的误区及调整措施[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0(12)-:12-15.

  [4]张成功,唐英桃树定植第2年丰产技术要点[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0(3)-:14-15.

  [5]赵广杰桃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北京农业,2015(25):84-85.

  [6]邓冬生桃树优质丰产修剪技术[J]现代园艺, 2018(7);:74-75.

  [7]陈吴海,李淑鹏,崔莹莹,等。老龄桃园更新改造技术[J].果农之友, 2019(11):6-8.

  [8]刘方新,于福顺,功强,等桃树高效栽培管理技术探究[J].现代园艺, 2019(4):19-20.

  文献来源:赵玉峰,周梅芝,凤舞剑。 苏北地区桃园防灾减灾策略初探[J]. 农业科技通讯,2021,(12):322-323+329.

  防灾减灾论文范文第二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提升路径探析--以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为例

  作者:靳超 詹清流 王桂峰 覃思柔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应急管理局

  摘要: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通过在辖区内组织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活动,切实提高了坪山区防灾减灾能力。本文以坪山区为例,针对防灾减灾能力检查和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基础设施、气象预报、思想认识、宣传活动等方面,总结基层防灾减灾能力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国家的防灾减灾大局关键还在于基层,而基层的防灾减灾各项工作措施更需要落细、落小、落具体。以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为例,鉴于辖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坪山区始终抓实基层防灾减灾工作,努力抓好设施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及队伍建设等。

6.png

  坪山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实践

  坪山区处在华南地震区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中西段,从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看,地震活动水平较低,不具备中、强地震的地质条件,具有一般地震的地质条件;坪山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锋面低槽、热带气旋、季风云团等天气系统的影响,经常出现暴雨、雷暴、台风等灾害性天气。

  提升避难场所应急能力。一是根据当地调查摸底情况,选取符合条件的场所,合理规划室内外避难场所,坪山区共建成了72个室内外避难场所,完成了室内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任务。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应急物资商业化代储,确保物资适时更新和热食供应。二是为提升应急避难场所指引牌、功能分区及仓库管理规范化水平。坪山区推进了室内外应急避难场所专项检查项目,编制了《应急避难场所专项检查工作方案》,对避难场所基础设施、功能区划及台账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三是加强应急避难场所救灾物资管理,方便物资信息查询和调配,做好应急物资战略储备。坪山区推进了救灾物资信息化建设工作,组织各应急避难场所负责同志开展"坪山区应急物资管理系统"培训,并下发相关通知,要求全区各应急避难场所负责人将救灾物资储备情况录入系统,严格在系统上进行出入库操作。

  加强隐患工程治理。一是坪山区积极开展隐患督导检查,及时将发现的隐患问题转交相关单位处置,发出隐患整改督办函,派出督导组对各街道和重点职能部门单位开展督导检查,建立隐患问题台账,及时整改有关问题。二是根据督导检查情况,推动三防隐患工程治理,加快消除各类隐患。充分利用非汛期有利时机,抢抓水毁风毁工程修复治理和除险加固小型病险水库,加快积水易涝点、阻洪点、危险边坡等三防风险隐患整治,确保消除隐患各类危险隐患,为汛期打下坚实基础。

  信息化提高智慧减灾能力。一是推进三防信息化建设,依托应急指挥系统,加快制作三防信息化底图,将全区各类三防隐患点和物资仓库、应急救援队伍、应急避难场所等融合制作成一张三防信息化底图,实现自主更新,并配套作战指挥沙盘功能,用以研究防汛防台风应急救援方案,组织协同动作,实施战术演练,提高三防指挥信息化水平。二是不断推进信息化水平,将全区的视频监控、应急智慧"大喇叭"等基础设施和三防风险隐患一张图,建成集"气象信息、预警信息、综合查询、辅助决策、指挥协同"等功能于一体的三防应急指挥信息化系统,基本实现了事前快速上报、事中迅速处置、事后回溯总结的智能化应急指挥功能。

  开展气象精准化预报。一是通过坪山区远程智能预警"大喇叭"系统190个点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实现辖区23个社区全覆盖,打通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统筹指挥各街道、各部门全面开展危房、危险边坡、在建水务工程等危险区域排查。二是在全市率先开展区级气象服务保障能力项目建设,组建4人气象服务小组(含两名气象工程师),开展精细化、精准化预报工作。三是气象服务小组加强预警信息发布,24小时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每3小时更新滑动日常天气预报,并每日向市民播送天气预报及安全提示。

  开展宣传活动。创新开展在线"云科普".在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通过《"坪安"探险记》品牌直播栏目开展防灾减灾知识"云科普";强化重点人群宣传培训;及时发布防灾减灾预警信息;营造辖区防灾减灾良好氛围。以"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建生命安全防线"为主题,组织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宣传日活动。通过流动宣讲的方式在社区、工业园区开展防灾减灾安全宣讲17场,累计2300多人参加。

  基层防灾减灾能力缺陷原因分析

  在坪山区防灾减灾建设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管理维护避难场所,在督导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室内外避难场所指示标识牌缺失损坏,救灾物资摆放混乱等问题,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破坏性强的灾情,同时无法适应新时代大应急、全灾种救援处置要求;在部分社区存在防灾减灾资源缺乏统一管理,库存、缺口不清楚,出现滞留或挪作他用的现象。

  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识有偏差,个别成员单位政治站位不够高,"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理念贯彻不深入;衔接不到位,部分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变动频繁,工作的连续性难以保证。

  工作能力水平还不够高。业务研究不深入,个别基层力量对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学习不够深入,对广东省建立的工作机制研究不透彻,在落实防台风"五个百分之百"、工作"十个检视"、工作责任人履职"十一个至少一次"等方面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落实规定行动效率有差距,个别基层力量在灾难现场工作执行指令效率较低,响应速度偏慢。

  提升基层减灾能力对策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协调各部门、各街道、各社区认真落实避难场所管理工作,全面清点防灾减灾物资,形成信息化管理。确保基础设施齐全,能够保障供水、供电、供食、供住等基本生活条件,并努力提高避难人员居住质量。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坚决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坚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措施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遵守工作纪律,坚决服从上级指挥调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职责,落实专人负责。

  切实提升工作能力水平。一是加强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工作制度学习和培训,特别是各街道减灾工作人员出现变动,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加强业务能力学习;做好物资设备维护,整理清点物资仓库,制定采购计划,及时补充完善各类物资;及时梳理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救援队伍日常训练和实战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提高公众防灾避灾意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设面向社会公众的教育培训课程,积极向公众普及避难场所的功能位置和基本救援物资的使用方法等,切实从思想和行动上提升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防灾减灾氛围。

  文献来源:靳超,詹清流,王桂峰,覃思柔。 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提升路径探析--以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为例[J]. 中国应急管理,2021,(09):58-5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