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疏远型和契约型叙述在《星期六》中的体现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05 共739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运用不可靠叙述解读《星期六》 
【绪论】疏远型和契约型叙述在《星期六》中的体现绪论  
【第一章】疏远型叙述的不可靠性:“时远时近”的叙述者与人物 
【第二章】契约型叙述的不可靠性:曲折的“不可靠” 
【第三章】人物视角:不可靠的人物眼光之疏远式与契约式效果 
【结语/参考文献】 《星期六》文本中的深层主题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绪 论

  本论文试以不可靠叙述研究对《星期六》文本进行深层解读,不可靠叙述已然成为叙述学和小说创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运用不可靠叙述的方法进行文本的解读更多的是一种试验,一种尝试,应该说任何批评学家抑或读者只能尽最大可能的去接近最佳的阐释位置,成为隐含作者理想的“隐含读者”,并期待从中有所获益。

  (一) 不可靠叙述研究概述

  “不可靠叙述”由韦恩 布思在《小说修辞学》(The Rhetoric of Fiction,1960)中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叙事学领域的核心概念。针对“不可靠叙述”,主要有两种研究方法:修辞方法和认知(建构)方法。由于国内外对两种研究方法依然存在争议和混淆,因此有必要在此进行厘清和区分。修辞方法聚焦的是叙述者和隐含读者即隐含作者的读者之间的关系,以隐含作者的规范为标准衡量叙述者的叙述是否可靠;而认知(建构)方法更关注的是读者的阐释,以实际读者作为衡量不可靠叙述的标准。认知(建构)学的代表人物安斯加 纽宁提出“不可靠性与其说是叙述者的性格特征,不如说是读者的阐释策略”1.以实际读者作为标准,则不同的读者依其不同的性别、身份、性格、经历、信仰会有各自不同的阐释,相对于某一位读者的伦理标准,叙述者是可靠的,但相对于另一位拥有不同伦理标准的读者来说,叙述者则是不可靠的。纽宁列举了纳博科夫《洛丽塔》中的叙述者亨伯特为例,假如读者本人是一个鸡奸者,那么在解读亨伯特的人物形象时,就会倾向于认为这位虚构的恋童癖者是可靠的。认知(建构)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塔玛 雅可比也提出隐含作者的规范可以由实际读者本人去假定,任何阅读假设都可以被“修正、颠倒、甚或被另一种假设所取代”.由上可知,如果按照认知(建构)学派的理论来解读文本,以读者作为判断不可靠叙述的标准,则有可能会曲解、遮蔽、模糊作者或者作品的规范,会失去合理的衡量尺度。

  鉴于认知(建构)学派在不可靠叙述判断标准上的难以确定性,笔者将尝试修辞学派的方法进行文本的解读,以下对几个仍有争议的的修辞叙事学理论中的概念及修辞叙事学派在研究不可靠叙述方面的长处和不足做简要的介绍。想要借助修辞学的方法来解读不可靠叙述,首先就要明确同样由布思首次提出的“隐含作者”的概念。“我把按照作品规范(即隐含作者的规范)说话和行动的叙述者称为称作可靠叙述者,反之称为不可靠叙述者” 2.“隐含作者”的概念既涉及作者的编码又涉及读者的解码,根据布思的界定,就编码来说,“隐含作者”是处在某种创作状态,以某种创作立场进行写作的创作者,相当于作者的“第二自我”;而就解码而言,“隐含作者”是文本的“隐含读者”推导的作者的形象。所谓“隐含读者”,就是隐含在作者心目中的理想读者,也可以说是文本预设的读者,这是一种跟隐含作者完全站在统一立场的理想化的读者,在实际阅读中,需要区分文本本身隐含的作者形象和不同读者对这一形象的推导阐释。因此作品是隐含作者“选择、评价的产物”,他是“自己选择的总和”3.要注意的是,作者在创作不同的作品时,“隐含作者”的形象都会因为创作立场和状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由此可见,在实际的文本解读中,因为需要从文本中找寻“隐含作者”的规范存在一定的难度,因而使用修辞学派的方法相较认知(建构)学派的更具难度,并且学界至今也没有对不可靠性究竟是存在于读者、文本、作者之中,还是存在与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有一个定论,甚至对于隐含作者究竟是有助于对不可靠性的理解还是妨碍了对不可靠性的理解也没有统一意见。

  布思的学生兼朋友詹姆斯 费伦是当代后经典修辞叙事理论中的领军人物,他针对布思提出的两种不可靠叙述类型:事实/事件轴、价值/判断轴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认知/感知轴,扩充为不可靠叙述的 6 个类型,即错误的报道,错误的判断,错误的阐释,不充分的报道,不充分的判断,不充分的阐释。不同于认知(建构)学派过分的关注读者的作用,费伦把修辞看成是作者代理、文本现象和读者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借鉴和发展了拉比诺维茨的四维度读者观:1、有血有肉的读者;2、作者的读者,即作者心目中的理想读者 3、叙述读者,即叙述者为之叙述的想象中的读者;4 理想的叙述读者,即叙述者心目中理想的读者。由于第四种理想读者和第三种之间难以区分,相较前三种读者位置不够清晰,因此批评家们往往将第四种读者类型剔除。可以看出,费伦的第二种读者类型即是布思提出的隐含读者,也是本论文试图达到的理想的阅读位置。与多层次的读者观相对应,费伦提出了多层面的阐释经验,并用“进程”将之命名。“进程”指的是一个叙事建立其自身向前运动的逻辑的方式,而且指这一运动邀请读者作出各种不同反应的方式“4,尽管费伦在这里强调的是在时间维度上运动对读者阐释经验的重要影响,但其实我们可以与隐含作者在时间维度上的动态进程相联系。众所周知一部小说的创作可能历时经年累月,期间创作者的立场有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作品中隐含作者的立场也有可能是前后矛盾不是一以贯之的,隐含作者由此可能是多重人格。由此,我们再来对照读者的阐释也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小说阅读的进度动态变化着。

  所以,本文对《星期六》文本中主人公性格复杂性的揭示和内在主题的挖掘的重点就在于抓住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进程“中的动态变化,以求更加全面的把握人物主题的丰赡和文本深层的内涵。另外费伦总结了不可靠叙述中的两类叙述效果:疏远型叙述和契约型叙述。疏远型不可靠性指的是叙述者的报道、判断或阐释与隐含读者对这些因素的推断之间产生的差异,使得两者在交际过程中相互远离;契约型不可靠性指的是叙述者的报道、判断或阐释与隐含读者对这些因素的推断之间的差异不但没有使两者在交际上疏远,反而缩短了叙述者与隐含作者在情感伦理上的距离。这两种叙述效果可以涵盖上文提到的 6 种不可靠类型,本论文前两章将分别论述这两种叙述效果在《星期六》中的体现。

  布思在界定”不可靠叙述“时认为这一叙述技巧主要存在于第一人称小说,有关第三人称小说的探讨相对薄弱,也缺少相关有力的总结能概括出不可靠叙述作用于第三人称小说的规律。但综观小说发展史可以发现,20 世纪以来的第三人称小说中,叙述者常常采用一种”人物的思维风格“的叙述手法,实际上就是叙述者暗暗采用了人物的视角去观察和感知,这种方法往往能够使得不可靠叙述发生,并取得不一样的主题效果,不啻为我们用不可靠叙述阐释文本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因此笔者专门另辟一章即第四章讨论人物视角在《星期六》中取得的不可靠叙述效果。

  (二) 伊恩·麦克尤恩研究综述

  伊恩 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 年 6 月 21 日-),是当今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严肃文学家之一,其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First Love,Last Rites,1975)即获得毛姆文学奖,此后多部小说先后提名布克文学奖并由 1998年发表的《阿姆斯特丹》(Amsterdam,1998)首次折桂。麦克尤恩与马丁 艾米斯(MartinAmis)、朱利安 巴恩斯(Julian Barnes)一齐被视为英国文学界的”三剑客“或”三缪斯“,直至长篇小说《星期六》(Saturday,2005)的发表,终使麦克尤恩独步英伦。麦克尤恩由发表第一部作品以文惊世伊始,便获得了来自严肃评论界的关注,之后发表的短篇小说集《床笫之间》(In Between the Sheet,1978)、中篇小说《水泥花园》(The Cement Garden,1978)和《只爱陌生人》(The Comfort ofStrangers,1981)作为伊恩早期作品的代表,由于对”人性阴暗面“、”道德禁忌区“和”题材敏感带“的大量着墨,为其迎来了”恐怖伊恩“的称号。不满于评论界为其扣的帽子,伊恩中期的小说主要包括《爱无可忍》(Enduring Love,1997)、《黑犬》(Black Dogs,1992)、《无辜者》(The Innocent,1990)中,虽然依旧有涉及暴力、乱伦、变态的性爱等阴暗的内容,但写作的深度广度有所提升,更多的将视野转向更广的社会、政治和历史空间而非仅仅是个人痛苦的狭隘。后期的小说以《阿姆斯特丹》(Amsterdam,1998)为转型标志着伊恩小说创作风格和技法的逐步完善和成熟,不仅驾驭得了黑色喜剧小说,涉及的题材也更加的多元更具挑战力,体现了伊恩近 30 年小说创作的沉淀与蜕变。2015 年伊恩出版了他在写作技艺上的又一高峰--《甜牙》(Sweet Tooth,2015),因而他也被国内评论家誉为”我们自己的国民作家(NationalAuthor)“.

  西方对伊恩·麦克尤恩的研究自 1978 年开始直到现今持续了近 30 年历史。其研究现状可大致概括为两个阶段,”早期以主题研究为主,这些研究为麦克尤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是缺乏现当代文论的支撑,批评方法单一、评论文章数量较少,没有形成规模。进入新世纪,西方麦克尤恩研究逐渐升温,无论从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的数量上看都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以往。而且由于文学批评理论的迅速发展,批评家们把麦克尤恩的研究与当代文论广泛结合起来,呈现出一种综合化、多元化的研究趋势“.

  截至目前,西方出版关于麦克尤恩的学术着作 30 余部,其中一部是 2010 年出版的访谈集,一部是 2014年关于伦敦当代小说从城市心态角度出发对《星期六》的专章讨论,一部是 2013年采访集锦中的其中一节访问以及 2009 出版 2013 年再版的一部学术论文集。除却学术着作,其他批评文章包括书评则将近 700 篇,其中麦克尤恩官网还收录了13 部博士论文。主题方面,学者对伊恩早期作品中暴力、死亡、乱伦和性爱等方面投入较多关注,随着作家本人创作的愈发成熟,写作视野愈发拓展,评论者的眼光也逐渐关注到其作品中的两性关系、历史、政治、宗教、文学、科学、青少年等等。杰克 斯莱(Jack Slay)专门撰写了《伊恩 麦克尤恩》(Ian McEwan,1996)一书,集中论述伊恩小说中的两性关系主题,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透视是伊恩小说创作的重要出发点和目的。主题研究之外,在后现代理论发展的浪潮下,学界纷纷在女性主义、心理学领域和伦理学上对伊恩分别展开专章论述。伯妮 伯恩斯(Bernie C.Byrnes)在心理学方面研究麦克尤恩十分权威,出版过三部专着《伊恩 麦克尤恩作品中的性与性欲》(Sex and Sexuality in Ian McEwan's Work,1995)、《伊恩 麦克尤恩作品:心理分析》(The Work of Ian McEwan::APsychodynamic Approach,2002)、《麦克尤恩的唯一童年:一个元情节的发展》(McEwan's Only Childhood:Development of a Metaplot,2008)。”她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麦克尤恩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俄狄浦斯情结、对男性气质的认同困难、被排斥的感觉、不能解决的悲哀、向童年的倒退、性倒错和性暴力等问题,认定作家本人通过创作来释放内心的压力。在这个意义上说,麦克尤恩早期作品中那个反乌托邦的世界,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背景的回声;而他后期作品中对家庭价值的回归和认同,也是多年累积的内心深层渴望的投射“.

  相比女性主义,心理学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有后起之势。在女性主义方面,大卫 马尔科姆(DavidMalcolm)有着其独到的见解,在其研究伊恩的着作《理解伊恩 麦克尤恩》(Understanding Ian McEwan,2002)中,他提出麦克尤恩在早年积极致力于女性运动,因此对麦克尤恩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和女性主义的发展联系起来,伊恩早期作品中的短篇很多都描述了在男权控制下女性的压抑和被动状态,同时处于弱势地位的男性也受到男性强权文化下的压迫和扭曲。”安吉拉·罗杰(AngelaRoger)也曾经对麦克尤恩《黑犬》(Black Dogs,1992)及其之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聚焦性别问题。她认为随着麦克尤恩的不断成熟,他对女性的态度和立场也发生了变化“.

  叙事伦理角度也是学界热衷的研究方向之一,在众多叙事伦理分析的作品中,琳恩·韦尔斯(Lynn Wells)的专着《伊恩 麦克尤恩》(IanMcEwan,2010)是相对具有新意的论着。她以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EmmanuelLevinas)伦理学理论为基础来研究麦克尤恩及其主要作品。琳恩指出经历 80 年代”伦理转型“之后,伊恩更加关注道德的基本范式,设置开放的结局,给予读者更多自我建构的空间。 ”塔米·埃米尔豪则(TammyAmiel Houser)在“伊恩 麦克尤恩小说中的他异性伦理”(The Ethics of Otherness in Ian McEwan's Saturday)一文中也应用了列维纳斯的理论。

  中国学界也对麦克尤恩的主要作品做了相对全面的研究。中国对伊恩 麦克尤恩的研究比西方晚了将近 20 年时间,直到 1998 年才有针对伊恩作品的专门论述,但基本涉猎寥寥。2008 年由麦克尤恩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赎罪》(Atonement,2001)在中国正式发行后,麦克尤恩始在中国学术界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影响力。

  早期对伊恩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赎罪》(Atonement,2001)、《水泥花园》(TheCement Garden,1978)和《时间中的孩子》(The Child In Time,1987)这三部小说中,并且以成长主题为主要研究视角。张和龙对《水泥花园》(The Cement Garden,1978)进行了评析,认为小说深刻透视了青少年难以言说的欲望世界,揭示了青少年成长的艰难和迷误,这不是一部青少年走向成熟与和谐的“成长小说”,而是一部心理走向迷误和畸变的“反成长小说”.随着伊恩作品不断被介绍进国内,学界在主题研究上也逐渐向更多角度发展如两性关系、死亡、时间、儿童等等。后现代理论的运用也是研究伊恩的主要手段之一,一方面是伊恩在自己小说中对后现代叙事技巧的自觉运用,另一方面后现代理论也是国内的研究热点,因此国内学者各自用女性主义、存在主义等理论来分析伊恩的小说。黎轩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论证《时间中的孩子》(The Child In Time,1987)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权中心主义的反叛,承认女性自我独立和接受男性对女性存在依赖的生态女性主义两性观。生态主义角度的尝试,除了与女性主义的联姻外,生态主义伦理学视域也进入到学者的研究视野中,其中伦理学角度的研究还包括了叙事伦理学、传统道德伦理批判和科技伦理批判等等。张洁将叙事手法和伦理学相结合,通过叙事来分析文本伦理道德基础的理论和现实上的可行性,分析了伊恩·麦克尤恩《星期六》(Saturday,2005)中所体现的忠贞的伦理道德、审美的伦理道德、“他者”存在感的伦理道德以及“性本善”的伦理道德。叙事学角度的分析是目前国内研究麦克尤恩作品最为热门的角度之一,叙事学角度不仅包括前面的伦理叙事角度,还包含诸多如叙事视角分析、陌生化分析、反讽、叙事结构分析、互文性、元小说、不可靠叙述和空间叙事理论等等。林莉利用空间理论从物质层面、社会层面和主客体互动中对后 911 语境中的一个普通伦敦市民--贝罗安--所处的家庭、城市和国家空间状况进行分析,指出麦克尤恩“通过精心安排的富有层次的空间结构,细致入微地描述了一位当代伦敦人一天的家庭、娱乐和职业生活,而且通过对这位普通当代人多重生活空间的多维叙述,…成功地向读者展示了 21世纪西方社会生活的常态以及心理精神的困惑”8.李菊花则利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分析了越来越工具化的、缺乏理性的现代交往模式存在着潜在的暴力。

  小说主人公贝罗安与巴克斯特之间充满着欺骗、恐吓和表演的人际交往是导致他们相互冲突的主要原因,而要避免这种人际之间你死我活的紧张关系,语言交流是最重要的解决手段,人类只有相互承认,相互理解,即利用内在理性进行交流,才能到达真正的和平。郭先进在对伊恩作品展开叙事学研究上论述颇丰,在叙事伦理、叙事话语、后现代叙事艺术、互文性、叙事结构等方面均有研究。

  综合中西方对伊恩麦克尤恩的研究,可以发现在主题、伦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女性主义研究方面均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西方的研究层次和研究方向相对更为宽广,纵贯伊恩的 11 部主要小说均有不同程度的论述和分析,而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赎罪》(Atonement,2001)、《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FirstLoe, Last Rites,1975)、《水泥花园》(The Cement Garden,1978)、《爱无可忍》(Enduring Love,1997)几部主要小说上,对《阿姆斯特丹》(Amsterdam,1998)、《星期六》(Saturday,2005)、《在切瑟尔海滩上》(On Chesil Beach,2007)的研究论述相对薄弱,研究的角度主要集中于主题、伦理、心理学和叙事艺术研究。

  针对《星期六》的研究文章,除了伦理学视域和主题研究方向之外,空间叙事学上的研究有后起之势,是一个较好的研究方向。但从文本研究和生平研究出发,国内的研究较少,是值得开展并深入挖掘的方向。叙事学研究中的不可靠叙述研究只局限于伊恩两部小说集中的单篇,并且均是第一人称小说,主要是王悦对《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First Love, Last Rites,1975)中的<立体几何>、《床笫之间》(In Between the Sheet,1978)中的<即仙即死>以及长篇《水泥花园》(TheCement Garden,1978)的不可靠叙述研究,针对《星期六》(Saturday,2005)的不可靠叙述研究还未受到重视。

  《星期六》(Saturday,2005)延续了伊恩在小说创作中对人性、伦理、文化、政治和科学等主题的关照,在 21 世纪恐怖主义笼罩西方世界的时代背景下,以主人公贝罗安一天中的经历为线索描述了 911 事件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冲击,透视了其内心的挣扎、困顿及自我反省。小说将个人、家庭、国家和世界的联系用一系列心理描写、多重视角和省略断裂等叙事技巧紧密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当下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困境等重大问题。《星期六》文本中容纳了丰富的内容,包含了政治、文化、文学、战争、历史、音乐、宗教诸多元素,饱含了作者极大的野心和充分的自信力,并且这些元素都被揉杂在了短短二十四小时的变化中,而所有这些元素似乎又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共同的东西是什么,文本到底蕴含着怎样不为轻易所鉴别的主题,以及作者设置了怎样的叙述交流技巧,引导读者进行层层解码是本论文需要做的工作。上文对不可靠叙述研究方法的厘清已然概述了从修辞叙事学角度的层次区分:疏远型叙事,契约型叙事和人物视角。从文本角度出发,则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中,分别又都各自蕴含着若干小的论述主题。第一章疏远型叙事首先对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不可靠性做出区分,继而对人物叙述不可靠性这一新的类别做重点探究;第二章则侧重于父权思想和生活理念;第三章则是文学、战争和救赎的角度。三章中各有侧重点又有相互连结之处,通过不可靠叙述研究的主线串联起来,并通过对其中各个小主题的探讨来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细读。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