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海明威《一天的等待》中父亲硬汉性格对儿子成长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0-28 共3425字
论文摘要

  一、前 言

  《一天的等待》是海明威一篇着名的短篇小说,描述了一个 9 岁的男孩儿因为不懂华氏度与摄氏度的区别,误以为自己要发烧烧死了,为了不让父亲担心,默默地忍受痛苦,经历了等死的一天的折磨.海明威一直以硬汉着称,他作品中的男性也都充满阳刚之气,喜欢打猎、钓鱼、露营等粗犷的活动.《一天的等待》中的父亲,也希望儿子能够继承他勇敢、不妥协、"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的硬汉性格.

  但是笔者认为,过分地强调培养硬汉,压抑痛苦,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这可以从海明威的子女及其孙辈所经历的自杀悲剧中看出(笔者将在本文稍后部分加以讨论).笔者将从对话和情节设置两个方面来讨论作品中体现的父子关系.

  二、父子对话造成的误解

  海明威作品以语言简洁、表现力强着称,这与他年轻时在《堪城星报》做记者的经历有关,报社要求记者报道句子要写得简洁,避免叙述陈冗,用强有力的字眼表达正面的思想.这种风格在《一天的等待》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文中,父亲是海明威作品中典型的男子汉形象,严肃、话不多,喜欢打猎.或许受到父亲教育的影响,9 岁的儿子也是一个小男子汉,懂事,体谅父母,虽然发烧到"浑身哆嗦,脸色煞白,走起路来慢吞吞,似乎动一动都痛"的程度,但仍然想着替父母关窗,以免他们生病.父亲一眼就看出孩子生病,却没有在言语上表现出过多的关心,只说:"你上楼去睡觉吧,你病了."儿子也轻描淡写地回答:

  "我没事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儿子一定是平时得到父亲的真传,认为男子汉要坚强,有痛苦不能轻易地流露出来,以免被人耻笑,要懂得压抑自己的情感.这也展示了海明威作品中最常见的主题:"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一种精神,即敢于承受痛苦,蔑视死亡."作为硬汉的父亲自然而然地将这种人生观传递给儿子,使儿子在幼儿时期就具备"铁人"的特质,敢于独自面对死亡.

  小说中,在医生看过,确认儿子没有大碍之后,父亲并没有察觉到儿子的异样,而是出去打猎.回来之后儿子对死亡的恐惧升级,但仍然不忘记为别人考虑,为了不传染家人,他说:"你们不能进来,你们千万不能拿走我的东西."出于对儿子的担心,父亲给儿子量了体温,于是有了以下对话:

  "几度?""好像是一百度."我说.其实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是一百零二度."他说.

  "谁说的?""医生说的.""你的体温还好,"我说,"没什么好担心的.""我不担心",他说,"不过我没法不想".

  "别想了",我说",别急".

  "我不急."他说着一直朝前看.显然他心里藏着什么事情.

  "把这药和水一起吞下去.""你看吃了有什么用吗?""当然有啦."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父亲已经察觉到儿子心里隐藏着什么事,但是作为硬汉父亲,绝不能教孩子表现出软弱,即使内心恐惧,也要面带笑容,像勇士一般无所畏惧,只说:"没什么好担心的."儿子为了不让父亲担心,更是为了不让父亲失望,虽然内心极度恐惧,但极力掩饰,努力表现坚强,说"我不担心""我不急".正是这种父传子承的坚强、不示弱、不轻易流露内心情感的男子汉作风引起了父子之间深深的误会.如果父亲在儿子生病之初给予温暖的话语安慰,轻柔的动作抚摸,而不是冷冰冰地念象征男子汉气概的《海盗集》助他入睡,或是在他打猎回来为儿子测量体温,儿子对结果表示敏感,说"不过我没法不想"时问他为什么,那么这个可怜的儿子可能就不会被自己就快要死了的想法折磨一整天,而在"第二天一点也不紧张了,为了一点小事,动不动就哭了".

  《一天的等待》取材于海明威和他儿子的一次真实的乡村度假经历.因此文中刻画的父子关系也正是现实中海明威和儿子关系的真实写照.海明威有一个儿子叫格里高利,经常得不到父亲的关爱.在受到保姆虐待之后,格里高利就会从母亲留下的丝袜中寻求温暖和安慰,这导致格里高利患上了异装癖,进而导致海明威父子关系破裂.这不能不说是严父硬汉教育造成的悲剧.

  三、情节设置中体现的面对死亡时的坚强与希望

  由于海明威从小在多瓦隆湖的农舍中度过,因此长期与大自然的接触令他对与大自然相关的运动如打猎、钓鱼、在森林和湖泊中露营等深深地着迷,这些爱好其实也是海明威从父亲那里承袭而来的.

  对打猎、钓鱼等的热爱也是海明威作品中描写的硬汉特点.

  《一天的等待》里,尽管医生说儿子只是轻度流感,如果不并发肺炎就没有危险,但是作为一个只有9 岁的孩子,38.9 ℃的高烧仍然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细心照顾孩子.而作为小说中父亲原型的海明威,却设置了儿子生病经受精神煎熬的一天中,父亲狩猎鹌鹑的情节.乍看此处情节的设置,会觉得出现得很突兀,读者以为海明威会详细地描述儿子在一天的等待中经历的痛苦和折磨,却没想到他笔锋一转,浓墨重彩地将父亲狩猎鹌鹑的过程展现给读者.

  但是海明威在小说中也并非没有给读者以暗示.首先,父亲本来觉得"儿子睡觉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当他抬眼一看,只见儿子"正望着床脚,神情十分古怪".对于神情古怪的儿子,父亲仍然没有询问原因,而是再次催促他赶快睡觉,也许父亲前一天已经安排了狩猎计划,此刻潜意识里一厢情愿地希望儿子身体无大恙,早些入睡,因而并没有察觉到儿子神情古怪地望着床脚是因为害怕而不敢入睡的表现.其次,海明威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父亲此次狩猎的不易."那天天气寒冷,……站也好,走也好,都不容易,……我也重重摔了两跤,……想保持身体重心时,它们就飞出来了,这时要打可真不容易."海明威对父亲狩猎鹌鹑的详细描写,除了可以使我们从中体会到严寒逆境中一切生灵的顽强的生命力之外,也让我们看到父亲的硬汉性格:面对困难不低头,排除万难征服世界.尽管父亲狩猎遭遇了严寒天气、行动不便等不利因素,但是仍然在不幸中发现了幸运之处,因为"动身回来时,发现靠近屋子的地方也有一群鹌鹑,心里很高兴,开心的是第二天还可以找到好多呢".父亲这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乐观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他在注意到儿子异常表现之后没有加以重视和关切.在父亲心中认为,儿子生病了也不是坏事,至少可以在逆境中磨炼他的意志.

  海明威这一情节的设置除了他对狩猎鹌鹑这一事件驾轻就熟外,也从另一侧面体现了他对死亡的看法.海明威曾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真的,我并不在意死亡;人只能死一次;我们都欠上帝一次死亡……随便怎么个死法,今年死明年死都一样."小说里以海明威为原型的父亲,也在潜移默化中将这种视死如归的信念传递给儿子,以致儿子在误认为自己快要死的情况下,也没有与父亲进行深入的情感沟通与交流.在"死亡"来临的时候,儿子遵照父亲的教导,没有示弱,也没有恐惧,至少父亲没有发现他恐惧,不需要别人的安慰,不让别人,特别是父亲失望,随便怎么个死法,反正我欠上帝的总归要偿还.

  四、硬汉培养模式培养下的悲剧

  《一天的等待》里父亲对儿子硬汉式的培养模式,造就了儿子勇敢、体贴、独立的性格.儿子以为自己要死了,却没有表现出怯懦,还在"濒临死亡"时担心父亲会烦,设身处地为父亲着想不用陪他,他宁愿选择醒着压抑恐惧,自己独立面对死亡也不愿麻烦父亲,让父亲失望.这样的好儿子多么让父母欣慰和骄傲,是很多父母梦寐以求的懂事的乖孩子.但是,心理研究显示,在童年时期,孩子为了满足父母和成人的期望而过分压抑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会在成年时显露出性格上的缺陷,如犹豫不决、缺乏自我、纠结迷惘,甚至抑郁寡欢,严重时还可导致自杀.

  众所周知,海明威无论是从外表还是从性格上来看,都是典型的美国硬汉形象.同样,海明威的硬汉性格也深受他父亲的影响.但是不幸的是,1928年,海明威的父亲因无法忍受糖尿病和财困的折磨,举枪自杀,这件事给海明威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在父亲言传身教下成长起来的硬汉海明威,也以与父亲同样的方式离开人世.尽管海明威的自杀被认为是疾病、伤痛、家庭生活不幸和丧失创作激情引起的,但是不能排除的是,海明威硬汉形象下长期压抑情感和痛苦而造成的内心孤独绝望也是他选择自杀、独自面对死亡的原因.

  海明威在《一天的等待》中,描写了父亲硬汉性格对儿子成长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海明威的硬汉性格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子孙,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不幸的命运.许多年来,海明威家族成员几乎无一善终.美国公众将这一现象称为"海明威魔咒". 海明威的长子因夫妻感情不和,终日借酒浇愁,而其长子的两个女儿也因压抑的生活环境先后因为吸毒患上了严重的狂躁抑郁症.

  五、结 语

  尽管《一天的等待》并没有使海明威获得大奖,也没有像其他作品那样受人关注.但是该小说中描写的英雄式的孤独,却让人从细微处了解到海明威硬汉性格背后的决绝与落寞.海明威晚年的秘书瓦莱丽写的《与公牛一同奔跑:我生命中的海明威》,描写了硬汉海明孤独悲惨的内心世界,让人生出无限怜悯.

  [参考文献]

  [1][美]贝克.海明威传:二十世纪文坛灵魂人物海明威的一生[M]. 杨耐冬,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1.

  [2]董亚芬.大学英语精读 3·教师用书:第三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爱尔兰]瓦莱丽·海明威.与公牛一同奔跑:我生命中的海明威[M]. 王婧,叶明燕,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