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小说《跳房子》的叙事学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08 共401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跳房子》的叙事特点分析
【绪论】科塔萨尔小说创作中的叙事艺术研究绪论
【第一章】《跳房子》“反结构”的结构形态
【第二章】《跳房子》多重性的叙述视角
【第三章】《跳房子》陌生化的叙述话语
【结语/参考文献】 小说《跳房子》的叙事学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20 世纪的拉丁美洲文学高潮迭起,新一代小说家们在博尔赫斯等人的先锋实验的基础上再拓新路,创作出一大批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手法新颖的作品,科塔萨尔的《跳房子》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新星。作为拉美结构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科塔萨尔立足于拉美特定的文化语境,并一直以其明确的文体意识为指引,竭尽全力开拓小说的创作技法,这种努力在其他很多重要作品如《中奖彩票》、《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游戏的终局》中也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尽管他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受到乔伊斯、博尔赫斯等大家的影响,但他并不是在简单地沿袭前人的技法,而是将形式创新与主题反思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新的形式。在《跳房子》里,科塔萨尔提出了反小说和反语言的"壮志雄心",他将繁杂的叙述形式同小说主题巧妙结合,使作品变成不可捉摸的迷宫般吸引着读者,显示出极大的魅力,也给后世的创作者们带来不少启示。

  在这部作品中,科塔萨尔始终坚持对形式的执着追求,决不囿于传统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段,敢于冲破传统的文学理念,敢于独树一帜,在小说结构和语言等方面大胆改革试验,努力追求具有拉丁美洲特色的文学表达形式。即使说他是文学创作新技巧、新结构、新语言、新读法不屈不挠的创造者和探险家,也决不过分。创新是文学进步的不竭动力,文学史上每一次大的潮涌无不来自于对旧有文学传统的反叛和革新。对创作者来说,只有对小说创作保持不懈探索的态度,才有可能写出真正具有影响力的经典之作。

  《跳房子》的文学启示还在于科塔萨尔对读者世界的关注和挖掘,而这正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所缺少的。尽管接受美学以降,读者的地位已经有大幅度的提升,但还仅限于文学批评领域,真正带着"读者意识"的文学作品是少之又少。当然,说到底,这也是科塔萨尔文学革新的一种尝试。不过这种尝试却相当成功,小说很受读者欢迎。对于读者而言,则应该与阅读的对象保持一种批评的距离和警惕的态度,如此才能真正读懂、读好作品。

  几乎所有的拉美作家都热切地关注着拉丁美洲独特的社会现实和发展走向,这种关注集中投射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马尔克斯如此,略萨如此,科塔萨尔也是如此。正如歌德所说的,"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拉美文学的万千气象正是顺应着拉美社会发展的步伐,充满了民族性的因素。诚然,坚实的民族特色促进了拉美文学的崛起,但要取得世界文学的话语权,还应考虑世界性的因素。

  《跳房子》对拉美自身发展道路的追求和对拉美文学语言危机的关照,乃至对西方没落的"理性王国"的思考、对人的价值的探寻以及创作技巧方面的实验,正是兼具了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特性,才会广受读者的好评。集民族性与世界性于一体,这是《跳房子》为中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提供的又一条宝贵经验。

  20 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兴起之后,新的文学样式层见叠出,世界文学大花园欣欣向荣。而繁荣之后,似乎作家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随之衰退,文学逐渐退化为作家们对现实生活的琐碎书写,优秀的作品几乎乏善可陈,让我们无限缅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大师林立的"光辉岁月".现今,人们已经很难看到那相互颉颃、万紫千红的盛况,对于今天的文学爱好者来说,我们身处的时代多少显得有些荒凉。通过对《跳房子》的叙事学研究,窥见科塔萨尔这位阿根廷作家那特立独行的小说形式、自由多变的叙述话语以及慷慨激昂的创作热情,或许能使我们再次遭遇久违了的文学激情,并在他的小说中重温已然消逝的文学时代。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按作者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1.作品专着类:
  
  [1][古巴]阿莱霍·卡彭铁尔。小说是一种需要:阿莱霍·卡彭铁尔谈创作[M].陈众议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2][美]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陈众议。拉美当代小说流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4]陈光孚。拉丁美洲当代文学论评[C].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
  [5][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M].卢丽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6]龚翰熊。文学智慧--走进西方小说[M].成都:巴蜀书社,2005.
  [7][联邦德国]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C].周宁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8][阿根廷]胡利奥·科塔萨尔。跳房子[M].孙家孟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9][阿根廷]胡利奥·科塔萨尔。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M].范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0][阿根廷]胡利奥·科塔萨尔。科塔萨尔论科塔萨尔[M].朱景冬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11][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哥伦比亚]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两百年的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谈创作[M].朱景冬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13]李德恩。拉美文学流派的嬗变与趋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4][英]罗杰·福勒。语言学与小说[M].於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15][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6]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7]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8]盛力。阿根廷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9]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20][俄]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方珊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9.
  [21]徐岱。小说叙事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2]赵德明等。拉丁美洲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3]赵德明。20 世纪拉丁美洲小说[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24]朱景冬,孙成敖。拉丁美洲小说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5]朱景冬。当代拉美文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论文期刊类:
  
  [1]《巴黎评论》。胡利奥·科塔萨尔访谈[J].唐江译。书城,2012,06:112-120.
  [2]陈凯。《尤利西斯》语言艺术初探[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6,04:48-52.
  [3]陈众议。 拉美当代小说结构形态管窥[J]. 外国文学评论,1990,01:46-51.
  [4]陈众议。 拉丁美洲文学的崛起[J]. 外国文学研究,1984,04:61-66.
  [5]范晔。向科塔萨尔致敬[J].艺术评论,2010(4):85-91.
  [6]胡旭东。《跳房子》:迟到的馈赠[J].国外文学,1998,01:84-87.
  [7]陆龚同。试论拉丁美洲文学的"爆炸"[J].国外文学,1984(1):10-37.
  [8] [乌拉圭]马·贝内德蒂。论胡利奥·科塔萨尔[J].朱景冬译。世界文学,1998,04:263-277.
  [9]孟堃。不倦的探索者[J]. 当代外国文学,1990,03:168-172.
  [10]潘启雯。在迷失中寻找自我的原点--评胡利奥·科塔萨尔《跳房子》[J].阅读与写作,2008,07:36.
  [11]钱孟悦。略论拉丁美洲文学"爆炸"[D].苏州:苏州大学,2005.
  [12]钱琦。进入"跳房子"游戏[J].国外文学,1995,02:91-96.
  [13]孙家孟。科塔萨尔:不倦的探索者[J].世界文学,1995,06:123-133.
  [14] T.卡尔塔诺。拉丁美洲文学的黄金时代[J].新蔚译。国外社会科学,1985,01:37-41.
  [15]滕威。拉美"文学爆炸"神话的本土重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01:85-91.
  [16]托马斯·埃洛斯·马丁内斯。美洲的第三次发现[J].朱景冬译。外国文学动态,1998,05:12-14.
  [17]王一。走进迷宫--胡利奥·科塔萨尔的《跳房子》[J].外国文学动态,2008,05:4-6.
  [18]吴庆军。《尤利西斯》的叙事艺术[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19]萧平。科塔萨尔:像孩子一样讲话[N].文学报,2008-03-13004.
  [20]赵德明。拉美作家论传统与创新[J]. 外国文学评论,1991,04:64-69.
  [21]赵德明。试析拉丁美洲"新小说"[J]. 拉丁美洲研究,1987,06:41-45.
  [22]郑书九。当代拉丁美洲小说发展趋势与嬗变--从"文学爆炸"到"爆炸后文学"[J].外国文学,2012(3):41-52.
  [23]朱景冬。浅谈《跳格子》[J].外国文学,1994,04:23-25.
  [24]朱景冬。科塔萨尔其人[J].外国文学,1994(4):3-5,9.
  
  二、外文文献(按作者姓氏首字母排序):
  
  1.作品专着类:
  [1]Bressler, Charles E 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M].London: Longman Inc, 2010.
  [2]Brooks, Cleanth & Warren, Robert Penn. Understanding Fic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3] Cortázar, Julio. Rayuela[M]. Madrid: Punto de Lectura, 2015.
  [4]Levenson, Michael.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odernism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5] Martin, Wallace. Recent Theories of Narrative[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2.论文期刊类:
  
  [1]Cosgrove, Ciaran. "Discursive Anarchy or Creative Pluralism? The Case of Cortázar and Puig "[J].Modern Language Review, 1995(90):71-82.
  [2]Heise, Ursula Brigitte Katrina. Chronoschisms: Temporality and Contingency in Postmodern Narrative [D]. Palo Alto: Stanford University, 1993.
  [3]McDonough, Matthew JThe Metafictional Novel: A Comparative Study [D]. East Lans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991.
  [4]Racz, Gregary Joseph. Twentieth-century Novel and Rereading [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4.
  [5]Schroeder, Bianca. From Epic Theater to Literary Weblogs: Reader Participation in Twentieth and Twenty-first Century Literature [D].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2012.
  [6]Sharkey, E. Joseph. "Rayuela's Confused Hermeneutics" [J]. Hispanic Review, 2001(69): 423-442.
  [7]Stavans, Ilan. "Hopscotch at 50" [J].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13(60): 14-15.
  [8]Turner III, Robert L "Fragmented Narration and Multiple Path Readings: Towards the Creationof Reader Driven Texts "[J].Neophilologus, 2005(89): 495-508.
  [9]Valencia, Natalia. Speaking Narratives: Subjects, Voices and Structures [D].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1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