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政治批判创作的多维展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30 共1031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政治批判角度下索尔仁尼琴及其作品探析
【引言】索尔仁尼琴政治批判作品研究引言
【第一章】政治批判主题的形成
【第二章】 政治批判创作的多维展开
【第三章】政治批判主题的文本特点
【第四章】政治批判文学的升华
【结语/参考文献】索尔仁尼琴作品中的政治批判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政治批判主题的多维展开

  作为一名无政府主义者,索尔仁尼琴的作品具有积极入世的特点,政治批判主题无时无刻不充斥于其作品之中。同时,作为一名俄罗斯文学传统的继承者,索尔仁尼琴认为:"通常,为了艺术的艺术是存在的,但是这偏偏不是俄罗斯的传统。在俄罗斯,这样的艺术不会留下感激的记忆。这是因为我们国家有着另一种传统,即我们总是要求本国的天才置身于人民的灾难中".

  索尔仁尼琴作为一名有使命感与正义感的作家,总是把自己置身于揭露现实的"苦难"之中,为的是还人民一个光明、公正的现实,使他们认清现状,从混沌中醒悟。索尔仁尼琴认为写作是他进行批判的最好方式。因此,政治批判主题成为其创作的主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一节 对"国家"的恨与对"祖国"的爱
  
  索尔仁尼琴的政治批判主题是爱恨交织的,其间无不充斥着对"国家"的不满与对祖国人民的爱。在索尔仁尼琴的词典中,祖国与国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国家是冷冰冰的斯大林集权统治时期权力机构的代名词,而祖国则更多地代表着俄罗斯广袤无垠的大地以及生活在这大地上朴实的俄罗斯人民。索氏反对的仅仅是斯大林模式下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政治意义上的国家,而对于俄罗斯母亲却有着深深的眷恋与不舍,而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状态正是索尔仁尼琴反叛诗学的主要内含。

  诚如别尔嘉耶夫在《俄罗斯思想》中所言:"俄罗斯人不喜欢国家,也不愿认为国家是自己的,他们或者造反反对国家,或者顺从的承受国家的压迫,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俄罗斯人比西方人更强烈地感受到各种政权的罪恶与灾难。"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索尔仁尼琴对待"国家"由爱转恨也是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索尔仁尼琴虽生活艰辛,但也是苏维埃政权的第一代新生儿,迎着苏维埃的春风,沐浴着苏维埃的阳光,曾积极加入共青团,从小就是"红苗苗",并且在二战期间,他亦是积极参战,于 1942 年底上了前线,因作战英勇,曾作两次获得勋章,还一至晋升为大尉。此时的索尔仁尼琴可谓是意气风发,同时为了国家宁愿牺牲自己,与国家惺惺相惜,同呼吸,共命运。也有大好的前途在等着他。但也正是在他最辉煌的时候,阴霾悄然而至,他因在与友人的信中说了一些对斯大林不敬的话于 1945 年 2 月 9 日在东普鲁士前线被捕,而此时的索尔仁尼琴却浑然不知其所以然。他更不知的是八年劳改另加三年流放在等着他,而这正是他接下来的命运。殊不知,正是"国家"与索尔仁尼琴开的这一个小小玩笑让他有机会体会到俄罗斯底层社会的人间疾苦,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俄罗斯社会中的黑暗面。也正是这一个小小玩笑,使索尔仁尼琴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无政府主义"作家。

  进入劳改营之后,索尔仁尼琴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他们中有好有坏,但好人占大多数,他们中的很多都是善良的普通民众,许多人都是无辜入狱,甚至连自己犯有何罪或被捕的理由都无从知晓。同时他也碰到了各种不合常理的事情,恶人在劳改营中称雄称霸,善良的人们却受到他们的任意践踏,而当权者却总是站在恶人一边,让索尔仁尼琴不得不进行反思,而他反思的结果就是对斯大林模式下权力的厌恶,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与对社会黑暗的斗争。是不公的命运和黑暗的现实改变了他对"国家"的态度。

  当时的苏联社会表面上一片祥和,实际上却处于极权统治的高压之下,斯大林的专制带来的是整个苏联社会的灾难,使无论党内外人士还是高官与普通群众无不处于痛苦之中。政治上的大清洗运动、经济上的全盘集体化方针给国家及人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苏联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索尔仁尼琴以其敏锐的观察力与洞察力看透了政府这一系列的阴谋,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证实了自己与群众们的苦难生活。对于这样的"国家",索尔仁尼琴是痛恨的,但这种恨中失望与失落占有很大的比重。他何尝不想自己的国家开明,统治阶级变得睿智,整个生活充满阳光与人性,只不过索尔仁尼琴年轻时的梦在现实面前如此不堪一击,一触即破。正如 19 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不能忍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一样,20 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也经不起极权统治的压制,而在这种文学中暴露性成分的感染力是很强的。索尔仁尼琴认为要想治"癌",就应该让人们知道社会病症所在。因此,索尔仁尼琴决定书写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让群众知道自己的生存环境,及时找到"病因",让祖国变得更好、更强。这正是索尔仁尼琴对祖国的一种特殊的爱。

  "俄罗斯的苦难让他的作品充满咄咄逼人的力量,闪耀着永不熄灭的爱火,故土的生活给他提供了题材,也是他作品的精神实质。在这些雄壮的叙事诗中,中心人物便是不可征服的俄罗斯母亲。"对于代表着大地与人民的祖国母亲,索尔仁尼琴是深深热爱着的。

  索尔仁尼琴总是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他对祖国的爱。1970 年索尔仁尼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怕因出国领奖可能无法回到祖国,他最终放弃了这次出国的机会。这次,他放弃了诺贝尔奖金与至高无上的荣誉,选择了祖国大地母亲。虽然索尔仁尼琴选择了大地母亲,但国家并没有因此而包容他。随着 1973 年 12 月《古拉格群岛》第一部在巴黎的出版,索尔仁尼琴也即将陷入绝境。1974 年 2 月 12日,他再次被捕,13 日便被驱逐出境。在离去的飞机上"索尔仁尼琴又看了一眼逐渐远去、越来越小的祖国大地,深情的画了画十字,他向养育他 50 余年的母亲大地致以虔诚的敬礼……"可见,对于俄罗斯大地母亲他是如此的不舍。

  索尔仁尼琴的国外生活大多是在美国的福特蒙德州度过的,住在用园木搭起的俄罗斯式的小屋中,在索尔仁尼琴心中这便是祖国的缩影,故土的象征。索尔仁尼琴说:"我讨厌大城市空虚忙乱的生活。我喜欢这里简朴的生活方式和这里的居民;我喜欢这里的田园风光和漫长的冬天。这里飘扬的雪花,常常使我想起故乡俄罗斯……"可见,索尔仁尼琴一直深沉地爱着俄罗斯这片广袤的大地。这不禁让人想起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祖国母亲与索尔仁尼琴就犹如这广袤的土地与深沉的爱。

  索尔仁尼琴虽然对"国家"失望,但对于祖国的善良人民却未曾绝望。他认为,无论生活环境与生存条件多么恶劣,在大多数人身上人性终将会大放异彩。

  索尔仁尼琴在小说中通过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表达出自己对人民的爱与信心。

  在《马特辽娜的家》中,马特辽娜虽然生活凄苦、孤独,每天只能吃最小的土豆,但她依然乐观面对生活,主动帮助别人且不求回报。就算有时因办事受挫而心烦,她也会用劳动去消解愁云,她认为干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恢复良好心境的方法。

  在马特辽娜身上我们看到了她乐观积极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了她对生活的渴望。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中的舒霍夫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劳改营的恶劣环境中,在每日干苦活的重担下,在口粮不足的饥饿中,在生存受到威胁的压力下,舒霍夫挺过来了。他积极而又勇敢的面对生活,从不装病,不怠工,爱惜粮食,热爱劳动,在苦难面前保存了做人的尊严。因为索尔仁尼琴对人民怀有信心,对人民怀有深深地爱意,所以才能将舒霍夫刻画的如此真实、到位。西蒙诺夫说的好:"小说的题材是同如此骇人听闻的、血迹斑斑的创伤联系在一起的,而这种创伤只有同热衷于描写恐怖与刺激的文学毫不相干的伟大艺术家才能真正地加以描写。只有对苏维埃的人民怀着无限的爱,对他们的道德力量具有无限信心的艺术家,才能够将这种主题提升到真正的高度".

  在《第一圈》中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们,生活在较为优越的劳改营,处在地狱的"第一圈".他们不用每天出去干苦活,只需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他们也不用担心口粮的问题,因为每天都有保障他们能很好活下去的粮食。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比普通劳改营中的人们拥有更多的权利与自由,"第一圈"是普通劳改犯人眼中的天堂,是他们渴望的地方。但身处"第一圈"中的知识分子们却没有因为优越的条件而失去自我,他们虽然爱自己的专业,渴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一些贡献,甚至为了自己的事业付出自己的生命,但是当他们知道自己从事的是让更多的人走进劳改营的事业时,以涅尔仁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放弃,选择了艰苦的普通劳改营。正如涅尔仁所说:"由于轻而易举的胜利,由于欲望的满足,由于成功,由于饱餐而产生的幸福,实际上这是痛苦,这是精神上的死亡,一种道德上的永久型消化不良。"为了良心上的安宁,精神上的自由,以涅尔仁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们选择了身体上的受难。《第一圈》中的涅尔仁具有自传的特点,索尔仁尼琴假借涅尔仁之口,表达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选择。通过对知识分子们的正面描写,表现出索尔仁尼琴对知识分子的信任,这是一种正面的、伟大的爱。

  "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作家,索尔仁尼琴对俄罗斯土地深厚真挚的眷恋使他无法面对祖国和人民的蒙难而沉默不语。"对国家的不公与黑暗的揭露,不仅表现出对国家的关注,同时也是对人民的一种负责的态度。索尔仁尼琴正是用其政治批判主题的书写来表达他对国家现状的不满,让人们看清现实并勇于面对真相,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祖国大地与人民的深深眷恋。

  第二节 开拓性主题--劳改营文学
  
  在索尔仁尼琴的一生中,劳改营处于不可磨灭的地位。在索尔仁尼琴的写作生涯中,劳改营也无疑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正如索尔仁尼琴在其自传中写到的:"被捕之前我对此中许多奥妙全然不理解,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就倾心于文学,并不明白我为什么需要文学和文学为什么需要我。只是因为很难为小说找到新鲜的题材而黯然神伤,如果不是把我拘禁起来,我是无论如何不会想到自己成为一名作家的。被捕之后,经历了两年的监狱集中营生活,我已在不可悉数的题材面前锥心泣血了。"是劳改营促使索尔仁尼琴成为一名作家,同时也是劳改营文学促使索尔仁尼琴一步步走向辉煌。劳改营文学贯穿于其创作的始终。索尔仁尼琴的成名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是在苏联第一部公开发表的以苏联劳改营为描写对象的文学着作,开了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劳改营文学"的先河。《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不仅勾勒出索尔仁尼琴之后的创作发展轨迹,也为其作品风格奠定了基调。索尔仁尼琴之后发表的小说,无论是《癌症楼》还是《第一圈》,无论是《红轮》还是《古拉格群岛》,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对劳改营题材的扩大与深化。

  可见,劳改营文学不仅是开拓性的主题,并且在索尔仁尼琴的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 极端条件下的劳改营主题书写。

  正是劳改营成就了索尔仁尼琴,劳改营的经历也为索尔仁尼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也正是他在劳改营中的亲身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政治批判主题的创作,索尔仁尼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写的东西可能永远也不会出版,书中的每行字甚至是每一个字都可能让他深陷囵圄,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他写作的目的很单纯,"只是在于不忘怀之一切,指望有朝一日为后人所知晓。"20 世纪 20 年代末,在对党内反对派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斯大林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知识分子,"窃听、告密、诽谤、跟踪、逮捕、监禁、流放以至枪毙,都是极常见的,一方面展开群众运动、大审判,一方面加强秘密警察力量,致力于制造恐怖,毒化社会风气,使每个人从中学会顺从。"生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身为作家的索尔仁尼琴步履艰难。而索尔仁尼琴的劳改营主题又带有政治批判性,更是让他的创作日益艰辛。要知道,当时的劳改营生活因政府的干预是鲜为人知的,成了一种舆论"禁忌",而索尔仁尼琴的劳改营题材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暴露性,是对当时劳改营非人生活的一种揭露,这种逆时代潮流的做法必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仅仅是政府的干预已经让索尔仁尼琴倍感压力,而索尔仁尼琴的亲身经历更是让他的创作环境变得更加"阴暗".是劳改营成就了索尔仁尼琴,也是在劳改营中索尔仁尼琴真正开始了他的创作之路。在劳改营中,"恶"的足迹遍地都是。

  它出没于逮捕与审讯之中,出没于告密者的举手投足之间,它伴随着监狱工作人员的麻木不仁与当局者的腐败无能而无孔不入。在劳改营中,恶甚至成为一些人的生存法则。置身于万恶的劳改营之中,连生存都是何等艰难,更不用说创作,为了保存这些作品不被发现,与此同时也为了保全自己,索尔仁尼琴不得不把诗背诵下来,要知道,这些诗有几万行之多,为此,他想象着诗的格律,在押解途中把火柴棍折断弄碎练习着摆来摆去。最终索尔仁尼琴凭借超强的记忆力,将这些作品得以保存。

  祸不单行,八年劳改之后,索尔仁尼琴被流放三年,在流放之初又发现自己得了癌症,他的生命连同他在劳改营中记诵的一切全都面临毁灭的危险。索尔仁尼琴深知苏联书刊检察机关的特点,他的作品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发表的,但他也不能向外界的任何人呼救。患病期间,索尔仁尼琴仍得继续学校的工作,留给他的只有由于病痛而彻夜难眠的夜晚。夜间,他总是匆匆忙忙地、零敲碎打地忙个不停,而为了避免书刊检查,他把纸页卷成筒状,把一个个小纸筒装进香槟酒瓶中,然后把它们埋入土中,只希望有朝一日后人们可以看见。最终,索尔仁尼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在耽误了诊治,医生断言仅有三个月可活的情况下,却没有死掉。"没有死掉这是上帝创造的奇迹。归还给我的生命,从这时起在完全意义上说已经不是我的生命了。他被注入了新的宗旨。"从此,索尔仁尼琴意识到写作不是他一个人的事,而是替无数劳改营同胞们道出他们的心声。"献给没有存活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经无能为力。"在流放地的日子,虽然生活很艰辛,还有病痛的折磨,但是索尔仁尼琴却能拥有自己的书桌,自由自在的写作,心灵上得到自由与升华。正如索尔仁尼琴自己所言:我更多的不是属于和依赖于俄罗斯文学,而是属于和依赖于俄国的流放,我在流放地受到教育,并且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伴随着政治上的解冻,索尔仁尼琴于 1956 年恢复了荣誉,并于 1962 年因《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而家喻户晓。但索尔仁尼琴的春天犹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成名后的索尔仁尼琴日子并没有好过多少,作品出版频频受阻,就因他的作品主题过于阴暗,带有浓烈的政治批判色彩。为了出版作品,索尔仁尼琴多方积极奔走,但总是无疾而终。加之书刊检查制度的压迫以及当时言论的不自由,使索尔仁尼琴的作品面临随时被搜查、销毁的噩运。种种压力,使索尔仁尼琴喘不过气来,他不得不把作品多印几份,藏在自己信得过的朋友家里,索尔仁尼琴自己也成为了一名地下作家。即便是如此小心谨慎,他的许多作品还是被抄走。

  索尔仁尼琴觉得自己的作品在国内发表的希望已经不大,一味的忍让与躲避也不是办法,他决定主动出击,扞卫自己的权利。在索尔仁尼琴看来,如果有谁向当局者们微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会被他们碾死,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自手稿被抄走之后,他主动接受采访,发表演讲,并且在国外发表自己的小说,主动地出击也得到了回报,索尔仁尼琴获得了 1970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

  因为作品中对劳改营现状的揭露,使索尔仁尼琴经历了重重磨难,但他却顶住了压力,开创了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中所谓"劳改营文学"的先河,索尔仁尼琴一直坚持着劳改营主题的创作,劳改营主题也成为他的一大特色。劳改营文学是在一种极端条件下书写的,索尔仁尼琴为此付出了更多的艰辛,但这种付出是值得的,正是因为对劳改营生活深刻、细致的描述使他作品中的政治批判主题更加独特、尖锐和露骨。

  二、对劳改营极端条件的描写。

  索尔仁尼琴不仅开创性的描写了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劳改营文学",而且劳改营主题也贯穿于他创作的始终,索尔仁尼琴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围绕劳改营展开的。他的作品中真实地讲述了劳改营的极端条件,揭开了劳改营的神秘面纱,让人们了解到了鲜为人知的劳改营真实情况。

  《古拉格群岛》对劳改营的极端条件进行了全面的描述,从逮捕、侦查、审讯、监禁,到递解、极刑等无一不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逮捕是进入劳改营的第一步,一切灾难都是从逮捕开始的。"逮捕--这是瞬息间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惊人的变动、转变。"当一个声音向被捕者说:"你被捕了"之时,被捕者对此什么也回答不出来,发出来小绵羊似的咩咩叫声:"我吗?为了什么?……"从此,现在变成了过去,而不可能的事却成为真实的现在。这就叫做逮捕。"我国几十年政治逮捕的一个特点,恰恰在于被捕抓起来的人是清白无辜的。因此,他就是在不准备做任何抵抗,造成了一种谁都是在劫难逃的共同感觉,一种不可逃脱国家政治保卫局--内务人民委员部的观念。在逮捕流行病蔓延时期,人们每次上班,甚至都先向家里人告别,因为不知道晚上还能不能回来。"人人适应逮捕,就如同适应气候一样。

  逮捕过后就是给被捕者定罪,因为他们大多是无辜入狱,定罪就成为一项困难的工作。实在找不到罪名,只好指控该罪犯的姓是假的,在定罪这个环节上,他们上演了一幕幕的闹剧。定罪过后紧接着就是审讯,审讯的严密与复杂足以让人叹为观止。检查的细致让人哭笑不得,甚至连肛门都不放过。在这里,没有任何东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对人性的摧残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审讯结束后,被捕者被投入到劳改营中,开始了真正的劳改营生活。进入劳改营的劳改犯们首先要攻克的第一个敌人就是环境。牢房中阴暗、潮湿、拥挤,空气中还有一股股恶臭,根本不是人类生存之地,要适应这种非人的环境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走出牢房这个封闭的空间,将进入另一个封闭空间,四周都是高高的围墙,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这种封闭的空间不仅限制了犯人们的自由,而且增加了他们的不自由感,使心理空间也变得相对狭小。不仅仅是封闭的环境,超负荷的工作量和永远吃不饱的食物也对劳改犯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犯人们有时在零下 35 摄氏度的极寒条件下还要被迫出工,出工之前要进行全身搜查,到了干活的工地会有永远干不完的活在等着你,等你收工回来,还要进行两到三次搜查。不管你干多少活,创造了多少价值,得到的只有烂菜叶汤和发了霉的黑面包,并且你永远都不可能知道饱是什么感觉。疲惫与饥饿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劳改犯们,这也使他们的生存面临巨大的危机。

  进入劳改营还要遭受扒手们的"光顾",扒手们会毫不留情地拿走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让"新人"们从此一无所有。接下来的就是告密者,你的一举一动都受他们监视。告密在当时苏联是极为常见的,在劳改营中更是成为一部分人的生存方式,无数人死于告密者的嘴下。所以,在劳改营中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至于自由,有的只是思想的自由,精神的自由,身体的自由则无论如何成为惘然。此外,还有劳改营的官员与工作人员,他们像"监控器"一样,让劳改犯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每天被劳累与饥饿所困,像"狗"一样活着。人们在这种人为压力下,渐渐失去了战斗力,失去了人的本性,只能像行尸走肉般苟活。

  环境的困扰和人为的压力使劳改犯们在极端环境中面临生与死的考验,索尔仁尼琴记录下了重重的艰辛与困难,正是这些劳改营中游离于生与死的极端体验丰富了索尔仁尼琴政治批判主题的素材,提供了新鲜的血液,使政治批判主题有据可依。

  第三节 政治批判与人性挖掘的有机结合。

  在浓缩的时空中,索尔仁尼琴塑造了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生活在极权环境下的人物形象,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大致可分为当权者、农民、知识分子三类,作者对这些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态度。在他的笔下农民和知识分子大多是正面形象,对他们有着更多的宽容与尊重,而他塑造的权力拥有者们大多是反面形象,虽也有像纳杰申少尉、西莫齐卡之类的杰出代表。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我们似乎能够看出,索尔仁尼琴正是通过这种塑造方式来表达他对俄罗斯人民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国家的不满,利用人物形象的塑造使他的政治批判具体化。

  在当权者的阵营中,纳杰申少尉和西莫齐卡是正义的化身,他们身上有难能可贵的人性光辉,他们对待犯人从不粗暴,讲话时总是面带微笑,他们是可爱、真实的,但他们毕竟是当权者中的少数。

  鲁萨诺夫是当权者中的"杰出"代表,他思想僵化,依靠权力而活。鲁萨诺夫僵化的特权思想从他刚进癌症楼时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他看来,作为一般病人进入癌症楼带来的苦恼不亚于癌症本身。但鲁萨诺夫确实拥有一般病人所没有的特权,他是唯一一个不穿"癌症楼制服"的病人,只有他一个人穿着自带的睡衣,戴着绣花小圆帽,正是这身独特的穿着,让他的特权思想稍稍得到满足。

  但这也是鲁萨诺夫在癌症楼中仅有的特权。说到鲁萨诺夫的晋升之路可谓不堪,他凭借随意陷害步步高升,为了权力与金钱,不惜陷害自己的朋友,不仅如此,他还霸占了朋友的房子。看似风光无限的鲁萨诺夫,背后却隐藏着无数"不能说"的秘密。当鲁萨诺夫得知曾被他陷害的朋友得到平反之后,他吓得脸都白了,他倒不怕"朋友"按法律程序起诉他,因为法律程序是奈何不了他的,他只是怕"朋友"回来报复他。鲁萨诺夫并不认为他当年所做的一切是违背道德的,他认为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都是按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行事。这也恰恰是鲁萨诺夫的可悲之处,看不到自己道德的沦丧、良知的丧失、人性的泯灭,一直活在自己为自己编织的美丽幻想中。鲁萨诺夫正是凭借出卖他人,出卖自己的灵魂与人性才走到了今天。这也说明,当时的苏联社会需要的就是像鲁萨诺夫一样铁石心肠、没有良心的人,鲁萨诺夫迎合了社会要求。

  鲁萨诺夫的家庭可以说是"特权"家庭的缩影,在癌症楼中所有的人都穿着朴素,只有鲁萨诺夫的妻子卡皮托利娜·马特维耶夫娜肩上裹着两张褐狐皮,在写有"禁止穿外衣入内"的走廊中往前走去。妻子华丽的穿着代表了鲁萨诺夫家来自于一般群众不同的社会阶级,他们拥有一般群众所没有的地位与权力。鲁萨诺夫的儿子尤拉性格内向,缺乏干劲,能力也不强,但却凭借父亲的权力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女儿阿维叶塔则是鲁萨诺夫家的明珠,从不给家人带来麻烦,总是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生活。在父亲的熏陶下,她有与父亲极为相似的人生观,当阿维叶塔得知被父亲诬陷的"朋友"将恢复名誉时,她同父亲一样的气愤与不解,"再说,'恢复名誉'这个词本身意味着什么?要知道,这并不意味着他完全没有错!问题必定是有的,不过没那么严重罢了。"在阿维叶塔看来父亲的举动是正确的,行为是正义的,父亲是国家的功臣。阿维叶塔已经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同化,所以,她才能同父亲一样"很好地理解和把握生活".

  索尔仁尼琴通过对鲁萨诺夫在癌症楼中的"特权"、他的晋升之路以及"特权"家庭的描写,让我们从多个维度看清鲁萨诺夫人性的扭曲,如同他身上的癌症一般,无药可救。索尔仁尼琴正是想通过对鲁萨诺夫般人物不堪过往的描写来揭示社会的污浊本质,而这污浊的本质正是作者想要批判的。

  劳改营中的大多数官员和工作人员也很好地代表了当权者的丑恶嘴脸。他们的眼中缺乏善良、正义、道德与良知,拥有的仅是在施行暴力后的快感。他们把逮捕、审讯当成崇高事业,并沉浸在其中乐死不疲。正如索尔仁尼琴对他们的概括:"他们在职务上没有需要成为有教养的、有广博的文化和眼光的人--所以他们就不是这样的人。他们在职务上没有需要合乎逻辑的思考--所以他们就不是这样的人。他们在职务上只需要确切的执行指示和对痛苦的冷酷无情--所以他们就是这样的人。我们这些从他们手里经过的人,至今仍窒息地感觉到他们是彻底丧失了一般人类观念的躯体。"劳改营正是因为交给这样的人管理,才变得不堪入目,国家交给像鲁萨诺夫这样的"杰出代表"管理,也会产生不堪想象的后果。索尔仁尼琴正是通过对当权者的批判来表达他对社会的不满,当权者们是索尔仁尼琴政治批判的对象,正是当权者的丑恶嘴脸使索尔仁尼琴的政治批判人更加有理有据,更加深刻、到位。

  索尔仁尼琴对农民、知识分子的描写更多的是欣赏与赞美,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这也让他们的形象更加鲜活,有感染力。

  舒霍夫是农民形象的典型代表,他用一种农民式的淳朴保持着尊严,扞卫着良知。舒霍夫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在劳改营中他毫不起眼,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但就是在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民身上保持着俄罗斯农民的优良习俗。他从不装病,就算是真的病了去看医生都觉得不好意思,像是看见别人的钱财眼红似的。

  他尊重粮食,不管天气有多冷,都不准自己带着帽子吃饭,每次吃饭都是吃的干干净净,决不允许自己浪费,并把剩下的面包裹在干净抹布里,从不随意乱放。

  为了生存,他愿意通过自己诚实的劳动赚点外快。他心地善良,在劳改营非人的环境下,他仍然能无私地帮助别人,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他的友善宽容也得到了狱友们的尊重。他热爱劳动,劳动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在劳动中他全身心投入,使自己忘却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却了时间,"唉,见鬼。干活的时间怎么这么短哪?你刚开始干,就收工了!"在劳动中,舒霍夫感到快乐,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同时也找到了自我价值,在非人的境遇中舒霍夫保持了他的人性。这就是农民形象的代表--舒霍夫。索尔仁尼琴让普通的舒霍夫作为主人公,似乎是借舒霍夫的形象传达出劳改营中人物之命运的普通意义,表达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第一圈》中的科学家们是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们用知识分子特有的方式保持着尊严、扞卫着良知。涅尔仁宁愿回到艰苦的劳改营,也不愿加入密码组,他不愿用精神上的满足与自由换取身体的舒适。在涅尔仁看来:"由于轻而易举的胜利,由于欲望的满足,由于成功,由于饱餐而产生幸福。实际上,这是痛苦!

  是精神上的死亡,一种道德上的永久型的消化不良!"涅尔仁是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身上蕴含着许多知识分子的共性,他们"偏重精神生活,注重自身的道德完善,追求精神理想,不满足于平庸的物质生活……他们觉得,若只是活着--吃、喝、娶妻生子,为生计而终日忙碌,为平凡庸俗的快乐而快乐,就是无意义的随波逐流。"拉西莫维奇也是知识分子的典型,他搞科研单纯是出于热爱,当他得知他的研究只是当局所利用抓人的武器时,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自己的研究,他说:"把人弄进监狱不是我的专业!我不是捕人的野兽!关在监狱里的人已经够多了……"知识分子在苦难面前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良心,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扞卫着尊严,守卫着良知。

  索尔仁尼琴正是通过对当权者、农民、知识分子们身上人性的挖掘让读者更加看清统治阶级的丑恶嘴脸和普通大众的善良,进而表达出自己对"国家"的恨与对祖国的爱。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