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组织行为学论文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组织行为学的作用

来源:才智 作者:丁海娣
发布于:2021-05-28 共2240字

       摘    要: 从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到高职院校将从应届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以及农民工中扩招100万人,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将面临起点不同、年龄不同、目标不同的学生群体,学生的管理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作为职业类院校的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学生的个性发展,旨在结合组织行为学,分析人与组织、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人的行为规律,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同时,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中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

  关键词: 组织行为学; 高职; 班级管理;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以及计算机等各类学科形成的,以行为学为基础,系统地研究人在组织中所表现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学科,在不断探索中总结发现规律,激发组织内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群体性关系与学生的行为等,都需要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研究提升个人的行为能力,强化班级群体的凝聚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创造力, 简而言之,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科学合理运用,对实现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概述

  1.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理论的精髓强调创造性、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培育,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斯洛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积极倡导人的潜能的实现。人本主义思想关注的不仅是关于人的认知发展,更关注一个人的情感、动机、兴趣的发展规律,强调在管理中更注重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以达到激发学生的潜能的作用,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人本理论重视组织文化的培养来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通过完成组织目标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组织行为学的作用
 

  1.2、激励理论:

  激励是以满足个人的某些需要为条件而使其产生去做某事的意愿,组织行为学提高激励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对激发动机的探索,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归纳为三大类:一是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是激励内容的研究,二是过程型激励理论,对动机形成过程的研究,三是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主要是关于调整和转换人的行为的研究,将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运用到高职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班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2.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班级管理强调制度的管理而忽视了思想上的引导。

  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以往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强调“管”,面对问题主要靠“堵”,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甚至会产生逆反的心理,影响了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造成班级管理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团队意识不强,班级管理流于形式,达不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2.2、招生方式发生改变,管理制度相对滞后。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途径逐渐实行多元化,学校将面临起点不同、年龄不同、目标不同的学生群体,原有的学生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整的问题日渐凸显。制度以执行力为保障的。"制度"能对个人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前提条件是要确保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即有强制力保证其执行和实施,否则制度的约束力将无从实现,对人们的行为也将起不到任何的规范作用。学生管理制度要具有强制力,致力于规章制度要符合时代的特征,要体现出不同人群的需求,可操作性要强,并确保制度制定的严谨性以及执行中的权威性。

  2.3、学生自我管理、责任意识较差。

  大学生一般正处于青少年初期,智力发展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增强,但是由于缺乏社会实践与对自我的正确认识,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较弱,情绪波动较大,面对复杂的环境和事件时,容易迷失自我。其次是责任意识不强,对于班级事务都报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缺乏主人翁意识,这需要管理者在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加强教育和引导,在不断的实践中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培养责任意识。

  3. 组织行为学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3.1、 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逐渐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方向转变,建立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突出 “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以学生为本, 就是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2 、以目标为导向,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人因为有目标才伟大,班级也因为有目标才能有前进的方向,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树立班级目标和学生个人目标,目标要有可操作性,在不断达成小目标的同时向大目标靠近,让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不断追求进步的热情,才能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才更有利于班级学生的成长成才。

  3.3、以文化为引领,提高班级凝聚力。

  组织文化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组织成员逐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并具有区别与其他组织的独特性,起到导向、激励、规范行为的作用。一个组织必须有共同目标、共同行为准则,才能营造良好的氛围来提高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组织更具有凝聚力。可见,组织文化对一个组织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将组织文化建设渗透于班级管理工作中,增强班级管理的内聚力和持久力,保证了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突出组织文化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凝聚的意识形态,营造积极、向上,团结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发展成才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友庆.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管理研究,2018.

作者单位: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原文出处:丁海娣.组织行为学视角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研究[J].才智,2020(15):16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