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民间文学论文

敦煌变文中的业报轮回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05 共605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敦煌变文中的儒佛道教化思想探析
【绪言】敦煌变文中的多样教化思想研究绪言
【第一章】敦煌变文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2.1】敦煌变文中的孝道思想
【2.2】敦煌变文中的忠君思想
【2.3】敦煌变文中的节烈思想
【3.1】敦煌变文中的业报轮回
【3.2】敦煌变文中的地狱审判
【4.1】敦煌变文中的修仙成道观念
【4.2】敦煌变文中的符箓神功
【5.1】敦煌变文中教化思想的特点
【5.2】敦煌变文中教化理论的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敦煌变文中蕴含的教化思想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三、敦煌变文中的佛教教化思想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发源于印度。敦煌为华戎交会之处,是最先接触外来文化的地方之一。楚王刘英为史料记载中第一个汉族佛教徒。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 67 年),明帝认为梦中所见的金人就是西方的佛陀,于是派遣蔡愔、秦景等人到大月氏,得到佛画像和佛典四十二章,于三年后,和中天竺僧侣摄摩腾、竺法兰一同返回洛阳,此为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史料记载。佛教自东汉时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土。地处西域的敦煌是较早接触佛教的地区之一。

  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更迭频仍,战乱四起,百姓朝不保夕,只能寄希望于来世,佛教因而迅速地发展。由于敦煌居于丝路的交汇处,是进出中国的重要门户,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每逢中原地区改朝换代、局势动荡不安之际,地处偏远的敦煌因远避战祸,吸引许多人到此避难,这些移民同时带来大量的资金和中原先进的文化、技术。伴随着热闹的商业贸易活动,从印度、西域东来的传法僧人也陆续抵达敦煌传教。繁荣的社会经济供给宗教事业的所需经费,使敦煌的佛教得以发展,除了蓬勃兴起的传教、译经和造窟活动之外,各种由佛教经义演变而来的文学作品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敦煌讲唱文学作品籍着佛教经典讲述果报轮回、地狱审判、造功德等佛教思想,宣扬佛教,将世俗人情与佛教思想融为一体,达到了惩恶劝善的效果。

  无论是信仰者所做的功德,还是他们对净土世界的向往,亦或是对地狱的恐惧,都是以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为常识背景。在这种信仰的影响下,为善成德的观念深入民心。

  (一)敦煌变文中的业报轮回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发展,隋唐以来,佛教信仰已经传播的相当普遍,在这一传播过程中,世俗佛教信仰也逐渐发展流传并成熟起来,特别是佛教的教义,也通过佛教僧讲、俗讲等传播方式,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

  从敦煌文献及敦煌艺术中的相关资料来看,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业报轮回思想“.因果报应”是印度原始宗教与佛教的基本理论,“因果”的梵文为Hetu-phala,“因是种因,果是结果,由此因而得此果,是因果义。又因是所作者,果是所受者,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果。”①“业”是佛家因果学说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梵文为 Karman,人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②“业”分为身、口、意三个方面,又称“三业”,身业是指身体做出的各种行为动作,口业是指嘴巴说出的言谈话语,意业是指头脑产生的思想意念,此三业都被视为招致种种善恶果报的根本原因,《大方广佛华严经》有云:“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业皆从习起。”

  而各种因果报应都是通过六道轮回来实现。“轮回”的梵文为 Samsàra,“谓众生自无始以来,即辗转生死于三界六道中。”④“六道轮回”,又名“六趣轮转”,即所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恶鬼道以及地狱道;前三者为“三善道”,分为上中下三品,为前世积德行善所致的善报;后三者为“三恶道”亦分上中下三品,为前世恶业感召所致的恶报,作恶多端的人死后必会堕入地狱、恶鬼、畜生之“三恶道”,长期受苦,直至业障消除。“轮回”的观念源自于早期印度宗教文献《吠陀》和《奥义书》,佛教将这一概念纳入自身的体系内并加以引申,《长阿含经》中的“十二因缘”即是佛教果报轮回观念的雏形。

  但是此类果报思想的源头不仅限于佛教,中国传统观念中也有相似的观点,《周易》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⑤这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与佛教“因果报应”之说相类似,但是这种简单的理论却难以使人信服:其一,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的例子;其二,是否存在灵魂尚有争论,人死之后形神俱灭,便失去了承受果报的主体。东晋的名僧慧远着有《三报论》、《明报应论》及《形尽神不灭论》,三篇文章建立起一套完善阐发佛教因果报应理论的系统,他认为“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后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

  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 ⑥现报就是今世受报应,生报就是来生受报应,后报就是几世之后必受报应,没有人能够逃脱,这种业报轮回体系为佛教教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因果报应思想自南北朝以来就在敦煌地区普遍流行,并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佛教把业报轮回观念同鼓励人们信仰佛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建庙修塔,可得千倍报,虽不是僧侣,亦可得百倍报;诋毁佛像则要受到惩罚,堕入地狱,永不超生。因此,民众认为只要遵循“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的原则,多做诸如写经、诵经、开窟、造像、布施之类的善事,就可以广积功德,抵消罪业,获得今世或来世的福报。佛教的业报轮回观念,将造成人生诸多苦难的种种复杂因素全部归结为人自身的所作所为,或归咎于前世业报所致,认为应虔诚行善修道,消除罪孽,以祈求获得来世幸福,所以重视今世修道行善。

  “艺术来源于生活”,敦煌讲唱类文学作品本就属于“俗文学”的范畴,因此也最能呈现当时的社会面貌。变文和单纯宣讲佛教经义的讲经文不同,是真正源自民间世俗社会的“讲唱”艺术。虽然是讲唱故事,但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引人入胜,能够为一般市井小民所理解和欣赏,所以故事中隐含的宗教涵义,便具有化民成俗的显着功效。从政治角度出发,宣传果报观也是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因而历史上大部分统治者都提倡佛教,试图通过佛教思想达到稳定其统治的目的。

  1.《庐山远公话》中所呈现的业报轮回

  敦煌本《庐山远公话》特别宣扬了佛教的因缘宿命、果报轮回,情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将夙债难偿和因果报应的宗教观点加以故事化。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十分兴盛,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名僧大德。故事的主角庐山远公即东晋高僧慧远法师,其生平相关记载可见于《世说新语》和《高僧传》。慧远,俗姓贾,雁门郡楼烦县人,居庐山修行,为净土宗始祖。慧远生于书香门第,天资聪颖,十三岁时跟随舅父外出游学,二十岁时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豁然开悟,出家修行,为道安上座弟子,为避战火入庐山,在庐山东林寺广传佛法。慧远与刘遗民等一百二十三人设誓发愿同修净土,因东林寺有大片白色莲花,故又称“莲宗”,后世净土宗尊其为始祖。慧远定居庐山后,影不出山,迹不入俗,迎客送友均以虎溪为界。即使是权倾一时的桓玄相邀,慧远也称病不出,潜心研究佛法。义熙十二年(公元 416 年)慧远法师在东林寺圆寂,弟子和信徒将其安葬于庐山西岭。

  从内容上来看,敦煌写本中的《庐山远公话》则在慧远真实事迹的基础增添了一抹神话传说的色彩,并将活跃于三国两晋时期的朱士行、道安、竺道生、竺法汰等几位僧侣的事迹附会于慧远一人身上,变文的情节内容归纳如下:

  慧远舍俗出家,自觉修行很有进境,想要下山,师父旃檀指引他前往庐山修行。慧远来到庐山,在此结草庵念诵涅盘经,感得天降祥瑞。山神在一夜之间为其建好寺庙。慧远立誓作涅盘经疏抄,花费三年时间完成,此书水火投之而无损,符合佛心佛意。而此时,寿州盗贼白庄前来劫寺,将慧远掳为奴。慧远弟子将涅盘经疏抄转交给道安和尚。慧远得神佛托梦得知自己与白庄的前世因缘,因此逆来顺受,安守本分,后被转卖给东都崔相公为仆。其后慧远随崔相公听道安和尚讲经,趁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解说了自己与崔相公、白庄三人的前世因果。崔相公大为感动,上奏晋文帝,皇帝迎慧远入宫,慧远谢绝并返回庐山修行,后皈依上界。

  《庐山远公话》将慧远塑造为具有神异法力和神佛庇佑的修道者,其背后的目的与意义,除了慧远本身具备良好的形象及对佛法的钻研颇有成就外,应与《庐山远公话》是佛教徒以汉族僧侣慧远的神异事迹作为其宣传佛教的代表有关。因此讲唱类文学作品也必须考虑到故事内容的趣味性、神异性及能否吸引听众的注意力等因素,即通过塑造慧远这个广为人知的典型人物来吸引听众,达到宣传佛教教义的目的。除了歌颂神佛和宣传涅盘经之外,文中充满着浓厚的业报轮回观念,远公庐山修行时遭遇强盗白庄,被掳为奴,十方诸佛告诉远公:

  汝心中莫生怅忘(惘)。汝有夙债未常(偿),缘汝前世曾为保儿,今世令来计会,债主不远,当朝宰相,常邻相公身,是已后却卖此身,得钱五百贯文还他自(白)庄,却来庐山,与汝相见。①远公知晓与白庄的前世因缘,在白庄要释放自己时断然拒绝,并建议白庄将自己发卖换钱:

  远公曰:“舍身与阿郎为奴,须尽阿郎一世,中路抛离,何名舍身。

  阿郎若且要伏侍,万事绝言。若不要贱(奴)之时,但将贱奴诸处卖却,得钱与阿郎诸处沽酒买肉,得之已否?”②在帝释天神的帮助下,远公被卖身至崔相公家,他恪守佛教因果报应之教义,没有丝毫的怨恨和不满,任劳任怨地工作:

  相公买得贱奴,便令西院佳(家)人领于房内安下。远公曰(因)自知常(偿)债,更不敢怨恨他人。出入往来,一任鞭镫驱使。①一日崔相公带远公去福光寺听道安和尚讲说涅盘经,慧远认为道安所讲不合佛经的真谛上台与其辩论,趁机表明身份,并向崔相公诉说前世因果:

  远公曰:“相公前世作一个商人,他家白庄也是一个商人,相公遂于白庄边借钱五(百)贯文。是时贫道作保,后乃相公身亡,贫道欲拟填还,不幸亦死,轮回数遍,不愚(遇)相逢,已是因缘,保债得债。”于是相公闻语,进步向前,雨泪悲啼,自责愆过:“弟子自负他人债,即合自己常(偿)填,劳使上人之身,弟子若愚(遇)此身死后,必沈(沉)地狱。”

  远公曰:“今债已常(偿)了,勿致疑。从今已(以)后,更不复作苦。

  劝门徒弟子欠债,直须还他。贫道为作保人,上(尚)自六载为奴不了。

  凡夫浅识,不且罪愆,广造众罪,如何忏悔。”②敦煌本《庐山远公话》通过远公以身为奴、卖身为仆的故事情节,表现高僧恪守佛教教义的风范,也使听众感到活生生的现实报应,从而达到勉人向善的目的。这是佛家的基本思想,种什么因必得什么果,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远公、白庄及崔相公三人今世交集皆由前世种下的“因” 崔相公向白庄借钱,远公担保,崔相公和远公因相继去世而未能还钱,而有了此世的“果”

  白庄掳远公为奴,远公又卖身给崔相公为仆,得钱还给白庄。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变文中的远公身为得道高僧都无法摆脱因果报应的影响,更何况是属于普罗大众的自己呢?!因此,唯有一心向佛,才可免去轮回之苦及人间折磨。变文中远公偿还夙债后皈依上界,乃是佛家的最高境界,亦是颂经敬佛之结果。

  2.《丑女缘起》中所呈现的业报轮回

  《丑女缘起》的故事见于佛经者有《贤愚经》卷二《波斯匿王女金刚缘品第八》、《百缘经》卷八《波斯匿王丑女缘》、《杂宝藏经》卷二《丑女赖提缘》、《经律异相》卷三十四《波斯匿王女金刚形丑以念佛力改姝颜二》等,诸经内容一致,率皆言同一事,变文云:

  有一善女,也曾供养罗汉,虽有布施之缘,心里便生轻贱。不得三五日间,身死……向于波斯匿王宫内托生,此是布施因缘,得生于国王之家。 ①变文一开头即叙述前因后果,讲述一女子因供养罗汉,积德行善,死后投生于帝王家,成为波斯匿王的公主;然而因为她曾对佛不敬,故而生来貌丑:

  (大王)才见之(时)非常惊讶。世间丑陋,生于贫下。前生修甚因缘,今世形容转差。……尔时波斯匿王自念世(女)丑,由不如人,遂遣在深宫,更不令频出。②波斯匿王看到女儿生得丑陋,深觉可憎,并担忧其婚事,命人好生看守,莫教人看见丑女。丑女长大后,夫人提醒国王应该替丑女婚配;国王认为女儿相貌丑陋不会有男子愿意迎娶;夫人建议国王派宰相找一个落魄儿郎,赏赐金银财宝,授予官职,招为驸马;国王接受了夫人的建议,让宰相依计行事。宰相找来一个穷困的男子王郎,王郎得知竟有这样的好事,喜不自禁,但一见到公主真容吓得昏了过去,众人以水泼淋乃醒。公主的姐姐劝诱王郎,以丑女正当青春,又善于缝纫,好说歹说,王郎才勉强成婚,然终以妻子形容丑陋而闷闷不乐。一日丑女因容貌无法参与丈夫朝官宴会,复致其夫埋怨,乃焚香发愿,求告世尊。佛见其诚,乃现真身,丑女忏悔罪孽,变文有云:

  自叹前生恶业因,置(致)令丑陋不如人。毁谤圣贤多造罪,敢昭(感招)容貌似烟熏。生身父母多嫌弃,姊妹朝朝一似嗔,夫主入来无喜色,亲罗未看见殷勤。时时懊恼流双泪,往往咨嗟怨此身。闻道灵出(山)三界主,所以焚香告世尊。③最终佛以慈悲之力,使丑女改变了容貌。丑女变美,家人十分欢喜,波斯匿王带领全家到袛园礼拜,酬谢神恩,世尊向其讲述丑女的前世因缘:

  佛道此女前生,曾供养辟支佛。虽然供养,唯道面丑。供养因缘生王家;轻慢圣贤之业,感得面儿(貌)丑陋。④故事中的丑女公主因为容貌丑陋,不仅被亲生父亲厌弃,而且连婚嫁都成了难题,这似乎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之说不相符,实则是从侧面反映出“丑”

  给女子带来的困扰。古往今来,人类对于美貌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对于美的追求却永无止境。《说文解字》有云:“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①孟子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②在古人看来,“美”即是能够带来感官享受的感觉,是可以被物质化的。李泽厚先生认为:

  从一开始,中国传统关于美和审美的意识便不是禁欲主义的。它不但不排斥而且包容、肯定、赞赏这种感性--味、声、色(包括颜色或女色)快乐,认为这是“人情之常”,是“天下之所同嗜”.③中国古代封建思想认为,女性不仅是男性的附庸,而且是缺乏独立人格可以物质化的个体。男性追求女子的容貌之美,即追求视觉上的享受所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感。因此,古代女性的存在价值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操持家务,“主中馈”;第二,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第三,满足丈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容貌丑陋的女子则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正如变文中王郎在各方的威逼利诱之下才勉强同意与丑女成婚。在男子眼中,没有姣好的容貌的女子,即使有公主之尊,也不屑一顾。故事的主旨在此昭然若揭 教化世俗,劝人向佛:

  呵佛骂僧者,身受恶果,容貌丑陋;虔心礼佛、发心忏悔者,求得善果。丑女前世因供养布施的善行,今世投身于帝王家;然而又因其前世轻慢圣贤,故而今世貌丑,这种好坏参半的果报效果,皆由丑女前世有善有恶的言行举止造成,从而彰显了“业力”的公平与公正,增强了业报轮回之说的可信度。正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④,这就是“为善得善,为恶得恶”的因果,以此警醒世人只有避恶向善,来世才能获得福报。丑女礼佛忏悔抵消了前世的罪孽,佛陀显灵使其变美。《丑女缘起》中以丑女前世今生的善恶因果为出发点,将佛教的业报轮回思想完整地呈现出来。民众出于对“面丑”的恐惧,为避免“重蹈覆辙”往往能够顺从的接受佛教的教化,遵守佛教戒律。而世人今生受苦,皆是前世造业所致,因此不能怨天尤人,而应向变文中的丑女学习,诚心忏悔或者多做善事,驱恶向善才能扭转宿命。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