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民间文学论文

哈萨克族文学的精神生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4-12 共11277字

  第三章 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精神生态

  精神生态探讨的是人与自身的问题。鲁枢元指出精神生态是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关联的一个学科,主要研究的是个体精神领域的平衡、健康和稳定。曾繁仁认为精神生态是人与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笔者认为精神生态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处于和谐美好的存在状态,它不是人自身的一种完美状态,而是个人努力趋于完美、尽可能地接近本源的态度和行为。精神生态具体体现在个人致力于追求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努力完善自身的思想和行为。精神生态是人的内心安定而平和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笃定的精神信仰。

  3.1 家园意识的自然流露。

  家园意识是生态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最早是由海德格尔提出来的。他在《存在与时间》中指出只有在自己的家园才会有"在家"的心理感受,又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中提到:"诗人的天职是返乡,唯通过返乡,故乡才作为达乎本源的切近国度而得到准备。守护那达乎极乐的有所隐匿的切近之神秘,并且在守护之际把这个神秘展开出来,这乃是返乡的忧心。"海德格尔在这两篇文章中非常明确地阐释了家园意识的内涵,他认为只有故乡才是那个接近本源的获得存在感的地方。曾繁仁在《生态美学导论》

  里也有相关的专门论述。总之,学者们一致认为,家园意识不仅指人所处的物质家园,还包括人赖以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这是家园意识更为深刻的一个层面。

  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很多作品都把自己的家乡作为重要的抒写对象,从中可见哈萨克族人民对家乡寄予的深厚情意,在《美丽的伊犁》、《富饶的家乡》、《向往的地方》、《富饶的阿勒泰》、《美好的地方》、《七岛》、《努尔兰》、《三条河》、《沙吾尔山》等习俗歌中人们对美丽而富饶的家乡进行了深情的赞颂。除了对物质家园的描述,哈萨克族民间文学还大量地体现了精神上的家园。单从谚语来看就有很多,比如"千里马不会忘记自己生长的地方,好男儿不会忘记自己亲爱的家乡"、"千里马行千里,还会回到故群。

  海东青飞千尺,还会向栖架降落"、"尽管家乡贫穷,也能养活众人"、"马想群腾蹄嘶叫,人想家内心烦躁"、"贬低家乡的人最卑贱"等等,这些谚语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浓郁的返乡情结。这里的家园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可以容身的窝,更渗透了哈萨克族人民的个人情感。

  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对精神家园的这种追慕之情深受哈萨克族独特的地理、民族变迁及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哈萨克族独特的气候、地貌特征产生了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这种脆弱的游牧经济导致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常常需要举家搬迁去寻找水草丰富的地方。加上原始社会部落之间纷争不断,为了躲避敌人的侵袭,哈萨克族人民被迫不断地迁徙。而且自然灾害的袭击也迫使人们不得不常常踏上遥远的征程。每踏上一片陌生的土地,哈萨克民族就要适应一次不同的环境和人群,无形中会产生一种漂泊无依的心理感受。物质家园的衰落必然导致精神上的无根。因为失根,才会去寻根,牧民们需要摆脱那种亲人分离的迁徙之苦,需要一种安稳、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因此他们比谁都渴望拥有自己的家园,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家园意识。以下是笔者通过嫁女、英雄和游子三种不同身份的人来展现他们的家园意识。

  3.1.1 嫁女的含泪回望。

  人的生存环境从大的方面讲是"家园",从小的方面讲就是"场所".美国环境美学家阿诺德·柏林特在《环境美学》中对"场所"发出这样的感慨,说它是人们成长过程中熟悉的地方,是最容易识别和记忆、渗透了人们情感的地方,是使人获得温馨、愉悦和舒服的内心体验的地方。哈萨克族民歌里的出嫁歌中体现了哈萨克嫁女深刻的场所意识。歌里所不舍的故乡是哈萨克嫁女生活的特定场所,那个家园里有自己的情感依托。

  她们割舍不下故乡的人们,她们的父母、兄弟姐妹、部落的族人、儿时玩伴和懵懂的恋人等都已经深深地融进了她们的生命,仅告别歌里就有专门对父亲、母亲、哥哥、嫂子和乡亲们等唱的歌。除了亲戚朋友这些人,家乡高耸的山峰、广阔的草原、潺潺的河流、可爱的羊群,也都成为她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下面这首告别歌里这样唱道:"门前是绿色的大草原,我家的门框,请不要放走我。我不哭泣怎能支撑,悲伤快要碾碎了我的心。空中飞翔的是云雀,它的绒毛松软似绵。想自己就要离开这里的草原,心里是多么悲伤。再见了,我家的门框,祝你平稳,我亲爱的故乡。"这首歌是哈萨克嫁女单独对家里的门框唱的告别歌,她们这种对故乡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歌颂和祝福都显示了对家乡深厚的眷恋之情。

  除了哈萨克嫁女对家乡有着本能的场所意识,一些社会因素也促成了她们对家乡产生格外深厚的依恋之情。为了防止同一氏族的近亲结婚,哈萨克族女性必须要嫁到很遥远的地方,男女结合时有"七水之隔"的说法。从熟悉亲切的故乡嫁到一个陌生遥远的环境中,哈萨克族嫁女的内心是忐忑的,尤其在早期落后封建的社会里,嫁女可能从没见过自己要嫁的人,没有任何感情基础,有的姑娘甚至被父母当做换取财产的交易品。

  她们不知道将要走进的是怎样一个家庭,对前途深感迷惘和悲观,因此更加怀念那个能带给自己安全感的家乡。而且由于当时交通的不便,出嫁后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次回到生养自己的家乡,难以割舍下这份情感纽带,哈萨克族嫁女的分离之苦竟大于新婚之喜。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她们只好把这种复杂的情感以歌的形式表现出来,仅出嫁时的歌就分出嫁歌、劝嫁歌、哭嫁歌、离别歌、诉歌、告别歌等诸多形式,每种形式的歌里不仅表现了哈萨克族嫁女内心的悲痛,也渗透了她们浓重的思乡之情。

  从下面的一首哭嫁歌来看,字字句句都流露出吟唱者强烈的悲伤和无奈的心情。比如"泪水滴答流个不停"、"父亲母亲的心真狠呀"、"父母为何要把我出嫁"、"我是一个不幸的人"、"我心里充满了悲痛"、"我的心象针扎似的疼"等等,诗歌一咏三叹的形式强化了哈萨克族嫁女感伤和凄凉的心境,读来使人感同身受,痛心不已。它深刻地体现了哈萨克嫁女出嫁时的漂泊无根感和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不作异乡人,不知故乡亲",这里的家乡,不仅是具象的家乡,更是精神层面的家乡。它是一个渗透了个人记忆、情感的地方,它带给人心灵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它是独特的,是任何地方都不能替代的。

  哈萨克嫁女用这种回望的姿态体现了对家园深深的眷恋。

  3.1.2 英雄的悲壮回戈。

  早期社会的国家、民族、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草场、牲畜、妇女等不断征战,弱小的一方常常遭到被奴役的命运。强大的侵略者手段野蛮残暴,被压迫民族的生命安全遭到严重的威胁,民族英雄就在敌国对本民族的肆意践踏中产生了。他们有着强烈的部落意识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面对战争对自己家园的"促逼",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为抵御外敌的侵略浴血奋战,为家园和民族的和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哈萨克民族生活在欧亚大陆的腹地,这里的战略地位十分显著,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哈萨克民族没有征服其他国家的野心,因此在历史上哈萨克族常常处于被外敌侵略的状态。《喀孜别克和洪台吉》里面讲哈萨克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从不欺凌别人也不受人随意欺凌。他们特别渴望国家间能和平共处,自己的故乡能独立发展。哈萨克族英雄史诗产生于"大灾难"时期,当时的哈萨克民族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侵略者对哈萨克族人民进行血腥镇压、残酷杀戮。当时哈萨克民族的家园满目疮痍,哀嚎遍野,人们的生命和尊严遭到了严重践踏和蹂躏。多少代民族英雄为了保卫家园,浴血奋战,壮烈牺牲。哈萨克族英雄史诗以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哈萨克民族遭受外族欺压的深重苦难和被迫迁徙、征战的悲壮情怀,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和平家园的向往之情。

  哈萨克族叙事长诗《阿布赉》产生时的社会生境是哈萨克草原受到准噶尔叛军和沙俄的双重进犯,人民苦不堪言,只好进行"磨破脚板的大迁徙".阿布赉为了百姓安居乐业和部落的繁荣发展,和噶尔丹可汗进行谈判,希望停止战争。后来又和清朝谈判,最终带领三玉兹归顺清朝。阿布赉一生都致力于调解民族间的纠纷,渴望实现卡尔梅克人、哈萨克人和柯尔克孜人和平相处的美好愿望。哈萨克族叙事长诗《少女姬别克》讲述一群来自远方的卡尔梅克人带领士兵占领哈萨克族女性姬别克的家乡,三年间,他们滥施淫威、蛮横无理、侵扰民心,最后终于在哈萨克族人民共同的努力下杀死了这群强盗,保卫了家园,守护了百姓。哈萨克族叙事长诗《英雄贾尼别克》《英雄哈班拜》《英雄博甘拜》这些故事讲的都是在哈萨克汗国时期这些英雄追随阿布赉为保家卫国、抵御准噶尔叛乱或柯尔克孜人等外敌的入侵作出的杰出贡献。其他这类具有代表性的叙事长诗还有《阿勒帕米斯》《英雄塔尔根》《英雄霍布兰德》《英雄哈姆巴尔》等。这些哈萨克族英雄史诗都讲述了英雄们为了使家园不受外敌侵犯,勇敢抗战的感人事迹。

  哈萨克民族在历史上长期处于水深火热的征战状态,在战乱中,哈萨克族人民不仅身体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精神上也是颠沛流离的。因此,他们誓死守护自己的家园,守护的不仅仅是可以安身立命、休养生息的处所,更是在精神上给人以放松,不用整日提心吊胆过日子的地方。正如 15 世纪哈萨克族著名诗人阿山海戈一生致力于为百姓寻找没有天灾人祸的人间乐土一样,他们所追寻的是平安、宁静、不受人践踏的世外桃源,是在精神上可以栖居的家园,是水草丰美、牲畜成群、人民安居乐业的天上人间。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的战争题材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对非美状态的强烈控诉和坚决反抗,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态型社会的殷切渴望和不懈追求。

  3.1.3 游子的深情回归。

  鲁枢元认为诗人都有"怀乡症".他认为故乡是一个存在于内心、被情感和记忆浸透的精神属地,而怀乡意味着人们对生命开始、血缘根源、情感依存的追寻和怀念。笔者觉得拥有怀乡症的诗人大部分都体验过独在异乡的复杂心境,只有身在异乡的游子才会对故乡有深刻的体验,才会产生浓郁的思乡情怀。因此说得准确点应该是游子都有着"怀乡症".

  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的游子所怀念的理想家园是那个生养自己的地方,他们最大的梦想和成功就是可以回到家乡,和乡亲们过着平静安乐的生活。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有大量关于返乡的情节,呈现的基本上都是主人公为了战争、寻找人生伴侣或是增长见识,出远门历经各种奇遇,最后历经千辛万苦也终要返回故乡的故事模式。哈萨克族民间故事《骑黑骏马的肯得克依勇士》中,国王承诺只要主人公肯得克依勇士留下来就可以继承王位,但他还是放弃荣华富贵,回到他的故乡黑山脚下和黑水河边。哈萨克族叙事长诗《英雄阿布赉》中阿布赉为了寻根不惜离开安逸的生活和自己的母亲,他说他宁愿当家乡的一只鞋垫也不愿做异乡的苏丹。这两个故事中主人公对家乡的热爱超越了家乡发展状况的影响,任何金银珠宝、权力地位的诱惑都比不上家乡带给他们的安心和快乐。

  哈萨克族叙事长诗《少女姬别克》里托列甘和爱人度过三个月的美好时光后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说:"那儿从来不下一场雪,那儿从来不结一块冰,在阳光和煦的湖面上,鸭子和天鹅也会度过冬天。候鸟的对阵在天空嘎嘎地鸣叫,候鸟们开始向南方飞迁。春天它们依然会飞回,找到明媚宜人的夏天。我要与候鸟们一起离开,我要走那条捷径。

  候鸟们从来不曾遗忘,自己要度过冬天的故乡。"托列甘饱含深情地描绘出自己温暖美好的故乡,并和候鸟作比较,即使一只鸟儿尚且明白飞回故乡,何况一个满腔热血热爱家乡的人呢?即使爱人做噩梦预见他有去无回,竭力苦劝他,他也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

  "月是故乡明",只有自己的家园才是最美好的,才能获得最审美的感受,家乡在哈萨克游子眼里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不管在外面生活有多优越,有多少诱惑,他们的内心始终是一种孤独无依的存在状态。而有家才有归属感,才会找到身份的认同。它是哈萨克族人民分享快乐、治愈伤口、凝聚感情的地方,是他们一生牵扯不断的精神纽带。

  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的游子无意识地流露出的这种家园意识,已经不仅仅是对地理意义上的家园的怀念,更渗透了漂泊者们的个人情感,是人们为了实现心灵本真的精神追求。

  只有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都得到满足,人的心灵才得以回归与解放,人们才会达到平和宁静的审美状态。在这里,故乡在哈萨克游子的记忆中被升华了。

  3.2 人生价值的自我追求。

  在生态美学中,除了人与他人要建立和谐的社会生态,人与自身的和谐才是最本质的,它直接影响人对周围世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只有人格高尚了,人性完善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才会朝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鲁枢元指出人类对于自身的衡量不仅需要通过外部的标准,更需要一个内部尺度。这个内部尺度就是要把人类的精神世界作为人的价值追求,通过信仰、道德、仁爱等良好品性完善自身的人格建设,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最后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他提出通过价值的再颠覆、低物质能量的高层次转化、艺术消费、精神治疗等这些方式来开发自身的精神生态,倡导人们要致力于开发生态系统中的精神生态资源,告诉人们不要沦陷于对物质的过度贪恋,而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使自身逐渐趋于完善。笔者从哈萨克族民间文学里体现的简单的生活方式、丰盈的精神世界和一些高尚的个人品质这三个方面进入到哈萨克族人民的精神世界,分析在当时落后的环境中哈萨克族人民是怎样提升自身精神价值及诗意地栖居于世间的。

  3.2.1 简单的生活方式。

  鲁枢元在《生态文艺学》里讲到了"低物质能量的高层次转化",就是希望通过简单的"低物质"的生活方式最后转化为心灵满足这种"高层次能量".他认为精神世界的丰富能够削减物质能量的需求,并通过大量例子阐释那种清贫、简朴、自然的生活带给人的审美体验和精神满足,最后他通过美国生态学家艾伦·杜宁的观点鼓励人们回归到悠闲的生活节奏,回归到记忆中的古老家园。他提出了一种回归于自然,回归于简单,回归于本真的生活方式。哈萨克族民间文学里体现了一种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告诉人们不要过度贪恋金钱而要在劳动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这与鲁枢元提倡的观点不谋而合。

  哈萨克族人民认识到金钱不是万能的,过分贪恋金钱只会腐蚀人的内心,使健康的人性变得扭曲。因此,哈萨克族民间文学常常以故事的方式对过度追求金钱的行为进行批判。这类民间故事里爱财的人最终都没有好下场,这是哈萨克族人民金钱观的直接体现,它倡导人们不要舍本逐末,把追求金钱看成人生最重要的目的,而要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这对人们的价值观起到一种良好的教化和警示作用。《流浪汉的故事》

  讲述了一个小伙子周游世界遇到各形各色的人,他们由于对待金钱的不同态度而遭遇不同命运的故事。第一个遇到的是一位女汗王,她的经历是这样的,国库和老百姓家里的很多钱财都被一位德高望重的毛拉盗了,由于找不到失主,汗王就把钱财分给所有穷苦的百姓。遇到的第二个是一位王子,王子在他父王在世时特别富有,他用自己的金钱养活了一群朋友,在他落难后朋友们不仅没有伸出援助之手,甚至被嘲笑并遭受一顿毒打。

  后来在他重新富有后,宁愿把所有的宝石碾为灰也不送给那些狐朋狗友。第三个瞎老头有着这样的经历,一位老人让瞎老头帮他去驼二十麻袋金子,答应平分给他一半,结果贪财的瞎老头违背了诺言,把所有的金子都据为己有,最后老人把他眼睛弄瞎作为惩罚。

  故事歌颂了那种重义轻利,造福百姓的行为,而对错误的金钱观做出了严厉的批判,也间接地体现了哈萨克族人民寡欲恬淡、心性清淡的生态智慧。《阿合买提江的故事》《孤儿与国王》《吐拉西和吐拉普》的故事都反映了贪恋金钱会丧命的主题,告诉人们对金钱的贪欲只会给人带来无尽的灾难。《金尾蛇》和《神秘的皮口袋》的故事都揭发了人们为了钱不顾亲情的扭曲心灵,批判了贪婪导致人情冷漠的可耻行为。

  正是因为过度的贪欲会给人带来无尽的纷扰和痛苦,所以哈萨克族人民鄙夷那种不劳而获、贪婪无度的生活态度和作风,崇尚积极、健康、简单、遵循生态规律的生活方式。他们这种朴素、无欲、热爱劳动的生态思想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传统美德。在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由于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匮乏,当时的哈萨克族人民只关心自身的温饱问题,对额外的物质资料没有过多的想象。在劳动过程中,他们并不觉得艰苦,牧放着一群可爱的牛羊,寂寞的时候对着吃草的牛羊、盘旋而过的雄鹰高声歌唱,休息的时候喝一杯亲手酿造的马奶酒,吃一口自己做的奶疙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怡然自得,他们在充实的劳动中领悟到了快乐的真谛。哈萨克族人民摆脱俗世的诱惑带来的情感纠纷,在宁静的自然和淡然的心境里得到诗意的回归。

  哈萨克族谚语和民间故事里很多内容歌颂的都是劳动人民和劳动的快乐,而绝不是富有的人群和好吃懒做的恶行。如谚语"自食其力的贫民,比坐享其成的皇帝可贵"、"经常劳动的人,知道劳动的乐趣"、"俯屈的身躯,劳动使它直起"、"蠢人的幸福是钱和官,聪明人的幸福是劳动和贡献"等都告诉人们劳动是光荣的,劳动可以创造幸福的道理。"劳动的歌声是火热的"、"庄稼要好,天天起早"、"要去荒滩上掘井,要去河床上搭桥,要去大路旁栽树"、"是农民就在田间,是牧民就在草原"、"山坡上的羊群凝结着血珠,田野里的麦苗凝结着汗珠"等奉劝人们要热情地参与到劳动中,启发人们智慧是劳动人民用汗水浇灌出来的人生哲理。"香甜的果实来自苦涩的汗水"、"辛勤园丁的瓜果甜"、"春天多流汗,秋天羊满山"这些谚语展现出劳动可以带给人收获的愉悦体验。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由亲身体验获得的劳动感受是美好而和谐的,这种生态实践不仅使人身体得到放松和愉悦,更使人内心达到心境澄澈的境地。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的这些人们过着无忧无虑、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简单朴素却也诗情画意。他们不会为金钱太多而提心吊胆,不会为金钱匮乏而整日忧伤,在充实的劳动中他们的灵魂洗却繁华,人与自身达到了理想的生态境界。哈萨克族民间文学倡导的这种淡泊、节制、无欲的生态哲学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所缺乏和大力发扬的。

  3.2.2 丰盈的精神世界。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专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的"金字塔",他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人在基本物质条件实现的情况下才会有的意识。马斯洛的这一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基本物质资料的制约中解放出来,开始关注自身的精神世界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那么,自我实现的途径是什么呢?

  鲁枢元提出了"艺术消费是精神的再创造",即通过艺术消费的方式达到精神的丰富和自我的实现。而艺术消费主要是人通过对艺术(包括知识)的消化来完成的。因此,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是对精神生态的一种观照,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深刻关怀。它指引人们不要迷失于物质层面的满足,而要注重人的精神追求,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使人在精神世界里实现诗意的栖居,最终达到内心世界丰盈充实的生态境界。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很大部分内容都体现了主人公通过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来丰盈自身精神世界的。

  首先,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很多作品中都体现了哈萨克族人民对知识的重视,凭着对知识的吸收和转化,人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盈,人格更加完善,道德情操也随之升华,最终生命的底蕴变得更加深厚。比如"骏马是男子的翅膀,智慧是思想的光芒"、"不要用颜色装饰自己,要用学识武装自己"、"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没奶的牛"、"不愿思考的人,脑袋就像戈壁滩上的卵石"、"知识是大河,能解干人渴"、"有才智的人修养好,无学识的人脾气暴"、"知识是穿不破的皮袄,智慧是采不尽的矿山"、"与其积攒金子,不如积攒知识"等这些谚语都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启发人们通过对知识的积累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后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净化。这种有意识地丰富内心世界的行为,对于当时的哈萨克族人民来说已经非常不易了。

  其次,哈萨克族民间文学崇尚智慧和知识,不仅为了提升哈萨克族人民的个人素质,充实他们的内心世界,更看重的是知识带来的实际收益。在当时哈萨克族人民的意识里,知识主要被作为一种对抗困境的工具。面对恶劣的自然生境和社会生境,知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因此人们对那些能灵活应对生活中的难题的人十分敬重和依赖。哈萨克族民间故事《智慧的姑娘》中姑娘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真理,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答对了小伙子出的所有问题,终于和小伙子结成草原上最幸福的伴侣。民间故事《机智的老头和巨人》中的老头靠着自己的机智战胜了巨人和恶狼,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其他如《公公聪明还是儿媳聪明》《最聪明的女人》《好妻子》《聪明的大臣》《聪明的牧羊工》《汗王与"最无用的人"》等故事中知识丰富的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并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推崇。这些故事通过对智慧的人进行歌颂,告诉人们知识的力量是伟大的,它可以创造人类的幸福,可以改变人类命运的道理,体现了哈萨克族人民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哈萨克族民间文学里的主人公有着获取知识的主动意识,他们为了寻求真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可见哈萨克族人民对知识的重视以及探索知识的坚定信念和莫大勇气。其中一类民间故事的故事情节是主人公为了得到几句有益的人生哲理,不惜花费大量钱财买下这些真理来提升自己。比如民间故事《百灵鸟》猎人为了听到百灵鸟有益的哲理,答应放了到手的猎物。民间故事《三句话》里的木沙以一群马换回三句箴言。民间故事《格言的故事》中的主人公竟以一千枚金币换得一句格言。还有一类民间故事讲述了主人公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离开安乐的家乡,历经了种种考验,最后终于学有所成。比如《骑黑骏马的肯得克依勇士》《秃儿子的命运》《三个王子》《白脸小伙子》《技艺使你向上》《铁匠的三个儿子》《格言的故事》《神仙汗王》中的主人公都离开家乡去学习本领,为了理想他们发挥了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一路历经磨难,披荆斩棘,斩妖除魔,最后终于学到了技艺。他们这种寻求知识的坚定决心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这些故事的结局都是主人公通过对知识的学习使自己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虽然寻求知识的初衷逃脱不了明显的功利窠臼,但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思想渗透到民众的心里,这对当时的人们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而且通过知识的学习也间接地丰满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对个人精神生态的建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2.3 其他的个人品质。

  面对人类精神生态的一些"疾病", 鲁枢元提出了"精神治疗"法,他赞同马斯洛提出的"EUPSYCHIAN",即"好的灵魂",它要求人们在当下的物质社会里找回人身上久违的善良、正直、尊重、信仰等美好品质,以及找回人与宇宙最初的和谐。塑造"好的灵魂",塑造人的心灵美德,这是精神生态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可以使人的精神生态变得更加健康,而人类的精神素质有所提高了,那么人际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哈萨克族人民非常重视对自身内在修养的建设,在他们的精神生态领域,道德被看成衡量自身品质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发掘并树立人性中的真善美是他们一直追求的生态思想,也是一直以来根植在哈萨克人民心中的文化精神。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精神生态思想具体表现在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和恪守礼节这三个方面。

  首先是诚实守信的品质。诚实守信的生态思想在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有着重要的体现,这是哈萨克族人民的原始品质,是受个体自觉约束的道德规范,是民族成员一种普遍的精神信仰。大量的哈萨克族谚语体现了这种精神生态,比如"给别人做证人,首先要别人信任"、"诚实的人长得不好看,也受人夸赞"、"好汉不食言,好马不择鞍"、"不幸的真理,要比漂亮的欺骗好"都渗透着哈萨克族人民深刻的生态智慧。有些作品揭露出失信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危害,对那些不守信用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比如"胆小的人爱猜忌,失信的人爱发誓"、"使人失去信任的语言,等于砍去了自己的双手"、"服毒的人只死一次,食言的人死千百次"、"早上撒谎,晚上欺骗会来找你"、"欺骗无情,会引入火中"等谚语对失信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和诅咒,《幸福鸟》《瘙獾》《叶德盖勇士》等民间故事讲述了不守信用造成的恶果,倡导人们努力恪守着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诚实守信是根植于哈萨克族人民心中的核心生态意识,对于他们来说守信有时候比生命还重要,违背诺言在他们看来是十分羞耻的事情。哈萨克族叙事长诗《少女姬别克》

  里托列甘回家前向姬别克、她的嫂嫂和百姓承诺过第二年春天一定按时来找她。第二年春天到来的时候,托列甘的父亲预感他会遭到不幸,劝他先等风头过去再回去,他坚决地对父亲说:"背弃诺言的人,就是丢弃廉耻的人。"又对劝他的弟弟说"我怎么能背信弃义?我怎么能有口无信?"最后没办法只能瞒着父亲偷偷离开家乡。即使他预感自己可能会遭遇不测,宁愿把自己的"遗言"交代给弟弟,也无怨无悔地出发了。在他返回姬别克故乡的途中真的遭遇情敌的暗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诗中歌颂了信守诺言对于哈萨克族人民的重要性。叙事长诗《英雄博甘拜》也是同样的情况,小伙子特尼别克答应第二年要去哈尼夏依的家乡迎娶她,即使他染了伤寒病,部落发生纠纷也没能阻挡他按原定时间找她的想法。这种言行一致、恪守约定的做法是哈萨克民族所追求的道德操守,它为人们创造良好精神生态环境提供了一定的道德保障。

  其次是助人为乐的品质。助人为乐不仅是一种道德情操,也是一种精神生态的体现,是人们人性美和人格美的重要表征,它为个人建设和个人与自然、社会的交往提供了一种美学范例。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有一部分内容体现了哈萨克族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叙事长诗《英雄阿布赉》中当阿布赉还是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时,他两次得到陌生人的热情收留,并给他提供吃住、衣服,其中一个甚至收他为义子。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情节大都是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无私地伸出自己的双手。这些故事的结局都是美好的,被救的人知恩图报,使施恩者过上了圆满快乐的日子。故事阐释了好人有好报的生态伦理观,鼓励人们一定要心存善念,救人于危难,发扬哈萨克族人民善良、淳朴、友爱和热情的传统美德和生态智慧。

  再次是恪守礼节的品质。恪守礼节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大力倡导的精神品质,它体现了一种不贪图,知进退,互相尊重,友好相处的生态理想。民间故事《贾克斯与贾曼迪克》中一个叫贾克斯的人几天没吃饭,路过一家毡房,看到摆满美味食物的餐巾,在主人不在的情况下,哪怕饿晕也没有动那些食物。最后他因这些良好的举动受到主人的尊重,最终得到主人的帮助成为一代汗王。而另一个叫贾曼迪克的人也去了那个毡房,趁主人不在私自吃了主人的东西,并把吃剩的东西随意乱扔,还在主人的缎褥上睡着了,最后被主人一气之下杀死。这个故事赞扬了守礼节,懂礼貌的优良情操,同时也批判了自私、贪婪,不懂礼貌的恶行,它警示人们不能做出违背道德的行为,否则会得到报应的生态伦理观。民间故事《两只箱子》的故事讲了同一个道理。一个叫卡拉恰西的姑娘到森林大娘家做客,非常懂礼数。早早起床帮大娘担水、做饭、打扫宫殿、洗衣服等。

  她的良好的品行获得了森林大娘的赞赏,大娘送给了她一个装满金银珠宝的红箱子作为答谢。而另一个叫苏孜白库孜的姑娘同样也来到了森林大娘的家,没看见主人就大摇大摆坐下吃主人的食物,看见大娘后误以为是下人,没有教养地对大娘一顿训斥。得知这个下人就是她要找的大娘后,理直气壮地直接跟大娘要装满金银的箱子,她的无理最终换来的是两只大蟒蛇。故事批判了那些待人粗暴、自私自利、轻礼薄义的不良行径,劝导人们要践行尊敬老人、进退有方、以礼待人的处事方式。这种守礼节的道德观,是哈萨克族人民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哈萨克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象征,也是精神生态美的一种良好呈现。

  除了这些高尚的个人品质,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还体现了哈萨克族人民一些如淳朴热情、重义轻利、知恩图报、正直善良的优秀品质。作品里这种对人性的赞扬不仅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优秀的民族精神,更是生态美学思想的无意识流露。作品中塑造的这些主人公们不断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的内涵。除了努力提升自身的价值,他们还对其他的生命个体进行深刻关怀,他们对人真诚、善良、奉献,最后同样受到别人的回报和尊重,从而使自身达到精神生态的高度和谐与平衡。哈萨克族民间文学里还对一些如自私、贪婪、狠毒等人性的罪恶作出严厉批判,这种违背健康生态观的人最终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作品呼吁人性的善良、道德的崇高,出于本能地渴望建设一个秩序、平衡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智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仍然绽放着独特的生命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