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对卡斯托里亚迪斯批判思想的反思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27 共250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卡斯托里亚迪斯对革命理论的重建
  【第一章  第二章】卡斯托里亚迪斯其人
  【第三章】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审视
  【第四章】对革命理论的重建
  【第五章】对卡斯托里亚迪斯批判思想的反思
  【结束语/参考文献】卡斯托里亚迪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5 对卡斯托里亚迪斯批判思想的反思

  5.1 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继承

  卡斯托里亚迪斯对于马克思理论批判性的解读,看似是要与马克思划清界限,但实际上他正是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卡斯托里亚迪斯也正是延续了马克思本人的研究方式。因为马克思的理论正是他通过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等不同角度,对当时占据着主流地位的理论进行分析和批判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马克思曾明确地指出“如果我们的任务不是推断未来和宣布一些适合将来任何时候的一劳永逸的决定,那么我们便会更明确地知道,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我指的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1]

  在早期的作品中,马克思就揭露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神秘主义,指出在黑格尔那里“逻辑的泛神论的神秘主义在这里已经暴露无疑”[2].他批判了黑格尔将政治国家作为市民社会现实基础的观点,从而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着名结论;同时他还批判了黑格尔的英雄史观,指出了国家和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他否定了黑格尔提出的国家发展中存在缓慢质变的进化论,阐明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来建立新的国家。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试图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分析,在肯定古典经济学家们劳动价值理论的同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古典经济学家们忽略了劳动者及劳动者们的处境,从而接受了私有制被作为给定的前提,这使得国民经济学成为了扞卫资本主义制度(及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而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将批判与实际斗争结合起来,他将人类的彻底解放与异化劳动的消除挂钩,而理论之谜和历史之谜的答案在他看来都隐藏在人的现实劳动中。这一切,都表明马克思正在努力与当时的主流哲学概念进行抗争。

  德国哲学家霍克海默曾经说过,“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这种批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必须让人类看到他的行为与其结果间的联系,看到他的特殊存在和一般社会生活间的联系,看到他的日常谋划和他所承认的伟大思想间的联系。”[1]

  哲学的社会功能正是在于对现实的批判和超越,在这个标准上来说,卡氏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实质上正是在马克思的感召下努力行使着哲学的真正功能。

  尽管卡斯托里亚迪斯不顾一切地要从马克思主义中抽离,但他的批判性解读正是来源于马克思。还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这里所说的批判,就是要发现和解决矛盾。它需要怀疑的精神,需要广博的学识、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所以无论卡氏的批判中存在多少成熟与不成熟的思想,在本质上它都具有某种进步意义。

  5.2 历史语境发生改变的必然结果

  任何思想都是时代的思想,对任何思想的考察都不能离开它的历史语境。而马克思本人在 1872 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的序言中也早已强调:“原理的使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日渐加深,进而欧洲发生了如火如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马克思将共产党人的理论概括为消灭私有制,因为在他看来,这就是阶级对立产生的根源。

  在马克思之后,世界历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了卡斯托里亚迪斯生活的时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固然存在。但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里,即便是消灭了私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国有化,也无法证明这个国家就已经成为了工人阶级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先锋党已经遭遇了官僚化,在卡氏看来,他们某种程度上已经构成了一个统治阶级,对革命的阻碍和破坏更加可怕。而马克思也早已申明“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

  而这个统治阶级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这就促使了卡斯托里亚迪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进行重新审视。在这种情形下,对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解读也属于必然。也许卡氏的理论并不完善,但他的理论本身却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5.3 人的解放与人的自律

  卡斯托里亚迪斯认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建构是以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为起点的,他认为马克思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并非见物不见人。因为这个经济分析期望揭露的是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对人性的压抑,对人的束缚。

  唯物史观创立的最终目的在于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解放和自由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尽管在卡斯托里亚迪斯看来,马克思的理论依据不那么可靠,但无可否认的是马克思的理论孕育了卡斯托利亚迪斯对革命的重建,也孕育了卡斯托利亚迪斯的自律理念。

  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理论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他认为“人的解放”要做的就是把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要让人类摆脱盲目而强大的自然力以及异己对立的社会关系对人的限制和束缚,让人类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要实现对人的解放,就要通过实践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关系,同时还要改造人自身。是实践,让人类成为“自身的主人”.马克思还说过“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己。”[1]

  在马克思眼中,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唯一可能的方式正是人类的实践活动。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体系里,对人的价值的肯定。而马克思建构一切理论体系的目的在于“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卡斯托里亚迪斯提出的自律构成了历史,也就是在强调人们要求完全支配自己的生活,这种理性诉求构成了历史。而其中的内涵与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解放”是何其相似。只不过,在马克思那里,人的解放,是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人的自律,在卡斯托里亚迪斯那里,是一切历史发生的源泉。但两者背后围绕的轴心都是对人类价值和幸福的实现。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