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公民观对于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启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3-29 共971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公民思想探究
【第一章】马克思公民观理论内涵研究绪论
【第二章】马克思早期公民观及其困境
【第三章】马克思公民观历史性超越理论基础
【第四章】马克思公民观理路的内在展开
【第五章】 马克思公民观对于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基于公民观的公民素质教育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五章 马克思公民观对于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启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理念。"党的十八大提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注重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可见,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对我国公民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而公民素质的培养最终需要落脚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将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实践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内在契合了马克思的公民观中闪耀出的对于人的价值的弘扬。为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以马克思的公民观为现实启示,立足当下,依据国情,积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1 彰显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既认识到资本主义公民观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与历史进步性,又意识到资本主义公民观的历史暂时性和过渡性。马克思公民观的历史性启示我们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仍然需要进行相应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

  5.1.1 马克思公民观的历史性特征。

  历史性是马克思公民观的基本特征之一。马克思对人类的社会生活的整体做出全面的理解,抛弃了以前的哲学家们以片面的自然因素来解释历史的传统,他将全部社会运动的总和纳入自己的考察范围,突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实践性和历史性。

  "现成性的终结和历史性的恢复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或整个理论的重要特征。"马克思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持续深入的、历史性的过程,并且这种过程是立足于实践之上的,以一定的感性具体的形式呈现在人类的面前,而之前的旧哲学对历史性进行了狭隘的理解,例如费尔巴哈认为他身处的感性世界是一直存在的,一成不变的。马克思据此对费尔巴哈展开批判,马克思指出,现存的世界是物质生产造就的,是历史的产物,连同社会制度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人类社会的全部运动依赖于现实社会中历史性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性不能简单理解为客观事物连续不断发展着的历史活动,历史性表现在正在生成的人类实践活动中。马克思视野中的人,处在人类历史活动中,既是人类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本质体现。人类的历史性的生产实践本身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没有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的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人的解放是现实的、历史的,要抛弃人停留在理论上的解放,因为人在理论上解放的再彻底,在现实中的人都没有得到多一分的解放,解放需要立足于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离开现实性和历史性谈人的解放问题,必将走入唯心主义的泥沼。

  马克思公民观是马克思在无产阶级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无产阶级在政治价值层面的诉求,立足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本身。马克思公民观的历史性特征表现为实践性特征和现实性特征。马克思视野中的人的解放和公民权利的实现,与过去抽象人性论及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公民观划清了界限,马克思公民观保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品质,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升华出马克思公民观思想,在正在生成的人类实践活动中践行价值观追求,此是为马克思公民观历史性的实践性特征。同样的,具有现实性特征的实践活动只有在一定时间、空间状况条件下才能进行,马克思公民观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生成,不可能略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从封建生产方式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而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息息相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为马克思公民观的诞生创造了现实的历史条件,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这种使社会社会化的过程。资本主义既摧毁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时空壁垒,也摧毁了不同等级之间的法律壁垒".

  马克思公民观历史性的现实性特征正是体现在当时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之上的人类主体主导的历史情境中,此为马克思公民观历史性之现实性特征。

  马克思公民观的历史性启示我们,马克思公民观取代资本主义公民观是历史的进步和必然趋势,符合生产力的进步要求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我们需要顺应马克思公民观的历史性,实事求是,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发展我国公民素质教育,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5.1.2 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在当代的开展是马克思主义历史性的体现,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历史必然性体现为四点:第一,符合社会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性,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第二,符合社会个体本身发展的客观趋势的必然性;第三,体现社会进步和人本身发展的相互关系的必然性;第四,我国当前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的必然要求。然而,人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公民素质教育的历史必然性最终也可归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要求上,人类社会历史说到底就是每个个体发展的历史,"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历史必然性首先体现在社会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上。人类自身不断发展,日益克服自身的自然自在性,随着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们的社会关联越来越趋向普遍性,整个历史越来越发展成为人类的历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的发展,而人的更好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根本条件,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有机体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势必要求我国公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其生存发展的主观要求提供助力。

  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历史必然性体现为符合社会个体本身发展的客观趋势的必然性。

  我国公民素质教育在教育内容上与个体本身的发展追求具有一致性。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历史必然性,作为一种否定性的辩证存在,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落在现实的人上,内在契合了社会个体本身发展的客观趋势。

  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历史必然性体现社会进步和人本身发展的相互关系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马克思公民观取代资本主义公民观,具体的人取代抽象的人,这些本身都是历史的进步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公民素质教育正是历史进步性和人类自身发展要求相互作用的产物,中国公民素质教育符合顺应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人类自身进步的趋势。

  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历史性必然性体现为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国内复杂环境对公民素质教育工作强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当前处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面临的问题和诸多挑战,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工作关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担当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传播工作,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毁灭。"这就是说,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会对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一旦意识形态出现安全问题,会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既表明了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也表明了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和历史必然性。

  ***曾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我党的极端重要工作,突出强调了现阶段应根据国内外情况,重视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充分理解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功能和性质,将其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切入点和主要工作阵地,有利于国家精神动力的建设,使公民素质教育工作更好得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重担。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是历史和现实的双重选择。

  我国的革命和改革的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我国不断提升的人口素质更直接证明了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素质教育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无产阶级政治立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方向。

  5.2 彰显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教育不是超阶级的,教育最基本的属性是意识形态性,教育体现阶级意识、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素质教育要坚定无产阶级的立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公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彰显社会主义性质的优越性。

  5.2.1 马克思公民观的意识形态性特征。

  不论是资本主义公民观还是马克思的公民观,作为历史的产物,都是一个阶级在其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反映。资产阶级的公民观是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上的政治反映,刻意抹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马克思的公民观是对资本主义抽象人性论及市民社会理论背后经济动因的深刻批判的过程中形成的,揭示出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马克思秉持无产阶级的立场,其公民观是无产阶级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在观念上的诉求,代表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马克思的公民观表达了无产阶级在公民权利上的诉求,其无产阶级立场必然使其天然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

  马克思没有给意识形态下过明确的定义,但马克思已自觉站在无产阶级立场看待问题,在包括公民观思想在内的理论研究中已明确表达了意识形态原理,"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级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国内学者在研究马克思意识形态问题过程中也尝试依赖马克思文本要义,为意识形态下定义:"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社会意识形态是直接或间接反映社会的经济及政治特点,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力图保持或改变现存社会制度的思想观点的体系。"国内学者在概括意识形态思想时主要以马克思文本为启示,自觉站在唯物史观立场看待问题,揭示了意识形态理论背后的经济根源,并强调了其阶级性。马克思的公民观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内容,其也具备了"观念上层建筑"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特征和功能。

  阶级性是马克思公民观的本质特征,也是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马克思的公民观作为无产阶级统治思想的部分内容与资产阶级公民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是马克思公民观得以在现实政治国家中实现的根本保障和经济前提,马克思的公民观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无产阶级对公民权利的要求的集中反映,马克思公民观的阶级性表现为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

  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是马克思公民观的基本职能,也是其意识形态性特征的表征。在阶级社会中,客观存在的阶级对立在社会意识领域表现为多种思想的并存,然而只有统治阶级的思想才能占据统治地位。作为无产阶级公民权利集中表现的马克思公民观思想,不仅要面对其他阶级在经济地位上的挑战,还要面对本阶级以外的其他思想的攻讦,因此,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也就是说,无产阶级要牢牢占据经济和思想上的统治地位,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是"意识形态的灵魂",维护无产阶级的公民权利也是马克思公民观的灵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公民权利实际上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粉饰自身剥削本质的工具,将本级阶级的特殊利益虚假夸大为全社会的普遍利益和共同利益,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平等的公民思想即是被夸大为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这带来的后果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越来越抽象化。意识形态的正负作用的根本在于,到底谁占据了经济和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只有无产阶级占据统治地位下的意识形态才能发挥正面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可以通过刻意教化从而深刻影响人的思想,而在现实存在中又表现为非强制性国家机器,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我国在开展公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坚定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方向,将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职能有效结合起来,积极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借助柔性的道德伦理和教育手段,向全社会成员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要求其维护和遵守统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从而更好的维护和巩固无产阶级的统治,在公民素质教育过程中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5.2.2 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的内涵包括两点:第一,在我国公民素质教育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由我国革命和改革的历史传承和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第二,在我国公民素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本身的功能作用,这是由意识形态工作的功能决定的。

  把握公民素质教育意识形态性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意识形态性是教育最基本的属性,我国公民素质教育作为社会主义中国教育事业的一部分,相应的具备教育的基本属性,即意识形态性。我国公民素质教育工作是推动社会和谐重要手段,其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公民",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高素质现代公民基础。自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谈公民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公民素质教育工作发展的历史必然。然而我国有一小部分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出现了"去意识形态化"错误倾向,他们的"去意识形态化"实际上是在我国公民素质教育中"去马克思主义化"、"去社会主义化",而倒向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骗局中,因为他们在接受西方发达国家"公民","公民教育"这些包含了西方价值观念的舶来品时,没有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教育经验时,以他们的话语权来代替了我们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公民素质教育的话语权,这种消化不良的拿来主义的直接后果就是这小部分学者自己在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上走入了西方价值观的圈套中。理论工作者在我国公民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开展学术研究中首要的素养是坚定社会主义信仰,这关系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研究理论的价值取向和性质,在面对西方世界林林总总的公民素质教育素材时,学者们要有甄别是非好坏的批判力,清醒的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作用是我国公民素质教育取得成果的重要保证。意识形态工作是意识形态的生产、传播和管理,我国公民素质教育工作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对象化本身就包含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正如***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的:"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而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致力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民。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导向价值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当今世界复杂多变,资本主义阵营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分裂、西化之心不死,我国国内也有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作祟。当前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提出挑战,这也是我国公民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这要求我国公民素质教育工作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性前提下,吸取其他国家优秀经验,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工作。意识形态的淡化和"去意识形态"的公民素质教育最终会走入资本主义国家围剿社会主义阵营的圈套中,在开展公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这一根本原则,就一定能团结全党全国人民,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民,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5.3 注重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实践践行。

  马克思立足于对现实物质生产实践的考察,最终超越了资本主义公民观,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观点,也是马克思公民观最显著的特点。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方向的同时,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展开实践践行。

  5.3.1 马克思公民观的实践性特征。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也是马克思公民观的最根本特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与旧哲学产生了根本分歧。在对过去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中,马克思始终站在实践的立场上。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抛开实践,仅仅从理论的活动出发去探究真正人的活动,在涉及实践问题时又狭隘得从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马克思指出黑格尔"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写道:"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可以得知,马克思看待世界的方法与他之前的哲学家们有本质区别,他强调实践先于感性直观,先于理论思辨。因为马克思始终立足于现实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也正是因为马克思这种始终以现实为权威,以实践为基准的理论态度,才使得马克思最终超越资本主义公民观的狭隘性,最终提出了具有科学实践性的马克思的公民观。

  马克思公民观的实践性特征在其批判资本主义公民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马克思公民观之所以具有科学实践性是因为马克思在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下考察人及此关系下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笔者看来,马克思公民观的实践性归根到底是基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下权利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马克思公民观之所以能超越资本主义公民观就在于其立足于实践来考察和认识人学这一理论基础,马克思抛弃了双脚离地只凭大脑思考的抽象人,马克思公民观中的人,不仅仅是有血有肉有理性的自然人,更是基于现实物质生产实践的社会人,实践使人的本质得以实现,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在马克思这里,人第一次以一种科学的姿态出现在人类哲学思想的舞台上,以此为人学基础的公民观必然具有毋庸置疑的科学性。在经济实践上,马克思公民观摆脱财产私有制的束缚,通过对物质生产实践的考察,重新确立起人与人的关系,并衍生出对权利的规定性,生产实践活动的自由必然带来人身的真自由,经济地位的平等必然带来权利的真平等。真正的平等和自由的公民权在马克思的实践观中成为可能。在政治实践上,马克思揭露出资本主义公民观只致力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虚伪性,资产阶级宣扬的所谓自由与平等权利充满了欺骗性。立足于生产实践的剖析以及对生产关系上的人的考察,马克思的公民观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紧密相连。至此,马克思的公民观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带来的是马克思公民观科学实践性的必然。

  马克思公民观的科学实践性为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培养活动指明了方向。我国公民素质教育要遵循马克思公民观科学性的指导下,一手抓理论推进,一手抓实践践行,两手都过硬。

  5.3.2 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实践践行。

  公民的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建构。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现代公民是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国家对公民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民主政治的建设需要由具备相应素质的公民来实现。虽然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理论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但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实践现状与理论发展水平存在较大脱节,我国公民的素质目前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社会公德意识淡薄。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客观上为公民素质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西方腐朽思想也在国门大开之时乘势在社会主义的土壤中滋生,一定程度助长了我国个人道德滑坡现象。另一方面,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公平正义、契约精神等等伦理建设相对滞后,目前我国法制建设有待完善,失信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太低,客观上促使道德层次较低的市场主体为了利益最大化而主动放弃道德的行为。除了经济因素外,我国文化传统更偏向个人私德的培养与修为,而相对忽略了公德的提倡,这也是我国公民公德意识相对薄弱的原因之一。

  其次,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缺失。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国家法制逐渐完善,公民的自由民主意识也逐渐增强,个人自由意识的增强需要与自律精神为伍,过分是强调个人自由必然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沼,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也无从谈起。民主需与法制相伴,法制为民主保驾护航,也是民主的底线,超越底线的民主与自由必然是对民主与自由的戕害,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同样沦为空谈。

  再次,权利与义务相分离。权利与义务是紧密相连的,享有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

  目前存在部分人,只谈享受权利,拒绝或逃避责任的承担。他们要求充分享有各类权利,但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却极力逃避个人应对社会和他人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他们只醉心于拥有权利,于是,很可能在实现自己的权利过程中侵犯着别人的权利。

  最后,人文素质教育欠缺。人文素质教育应是道德教育和美学教育的内容的一部分,在日常家庭熏陶或学校教育中将人类人文类优秀成果灌输其中。其目标是培育人良好的人文素养,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由于重知识教育而轻素质培养,导致公民的人文素质欠缺较为严重。

  公民素质教育的提升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政治进步、经济发展、学校教育等等,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公民素质教育的重担,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多方面的综合合力才能有所裨益。正如威尔?金里卡说的:"似乎没有任何一个制度可以单独地充当'公民品德的苗床',而公民们必须通过一系列交叉的制度去学习一系列交叉的品德。"马克思的公民观有鲜明的实践特点,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也在实践,只有在公民素质教育中真正落实实践才能避免单纯的理论说教,使公民素质教育的实践发挥引导人们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作用。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公民,但在公民素质教育的实践践行中有侧重点的展开能使公民素质教育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大学生是全体公民中最有活力的群体,是国家的直接储备人才,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和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前途,将高校作为开展公民素质教育的重点既是我国公民素质教育工作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高校的公民素质教育在实践践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更新教育理念,将社会主义的民主理念渗入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平等尊重大学生,在学习交流中把他们当作独立的主体对待,出现问题以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营造校园内良好的民主、平等的学习生活氛围,使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得到良好的熏陶,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理性精神,慢慢培养出他们积极的,理性的,富有责任感的公民素质。

  第二,在教学中做到实践与理论并重。科学的实践观不能仅仅作为一种理论停留在课本上,必须走出课本,走向实践活动中。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不仅包括社会主义公民知识和社会好主义公民意识的教育,还有社会主义公民技能的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技能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获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中央文件强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一直遵循课堂理论灌输加期末随堂测试的方式,这种不接地气的教育方法在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公民素质培养上收效甚微。教师应当将实践引入课堂,关心当下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培养理性分析精神和关注国计民生的情怀。

  第三,为大学生创造条件进行提高社会主义公民素质的实践。高校可以根据具体校情,酌情在某些管理、服务部门为大学生设立公民实践小组,让大学生切身参与到公民实践中,有助于他们学习公民行为的技能,也在服务他人的同时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学校可以适当搭建平台,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体验基层,积极主动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