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关于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的思考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作者:沈柏良;李晓钟
发布于:2020-03-27 共3501字

  网络教育论文(标准格式范文8篇)之第五篇

  摘要:网络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网络教育质量亟待提升。在分析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现状及质量提升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互联网+网络教育质量提升的可能路径,研究并提出提升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教育,质量提升

网络教育论文

  网络教育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由于网络教育具有开放、灵活、无时空约束等特征,且可弥补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管理疏漏,质量问题成为制约网络教育发展的瓶颈。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网络教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本文拟在分析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现状及质量提升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质量提升的可能路径,研究并提出提升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现状及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

  网络教育范围涵盖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等各种形式,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尤其是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1999年以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呈加速度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自1998年开展远程网络教育至2010年,全国网络教育注册的专科、本科学生累计1000多万人,毕业约为600万人;2011年至2017年,累计招生达1547.90万人,毕业约900万人。但是,随着网络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部分高校出现了办学不规范、考试舞弊等现象,质量问题堪忧,亟需解决。而影响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1.办学定位不清晰,重视程度不够。

  网络教育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但是自收自支的模式造成了人们对网络教育在认知上的偏颇,致使其在思想上和实践中也缺乏重视。目前,60多所试点大学的网络教育学院主要采用自收自支的办学模式,在办学成本方面没有得到国家的补偿。从2000年至2016年,我国网络教育的学费和普通高校的学费水平都没有明显的增加,但生均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据统计,我国中央直属高校的平均生均成本在2000年是2.35万元,2011年增加到4.652万元,11年内振幅达到98%;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的平均生均成本2000年是1.2216万元,2011年增加到2.0009万元,增幅达到64%。而且,由于许多学校把网络教育作为学校的创收项目,故二级学院和校外学习中心为扩大招生规模,放宽了学生入学条件,从而也导致生源质量下降。

  2.教学内容更新不足,教学方法单一

  尽管信息网络网络技术突飞猛进,但其在教育应用中滞后,教育技术手段仅仅是“计算机+网络”,突出地表现为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在网络教学中,大多是“讲授式”教学方法,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使用不足,学生面对的是学习终端,在线交流很少,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也没有与时俱进,课程录制后往往使用3~5年,甚至更长时间。专职的网络教育教师较少,对网络教育的相关研究也不多,教学效果提升空间较大。

  3.校外学习服务中心良莠不齐,建设欠规范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普遍缺乏严格的质量监控和保障措施。校外学习中心举办网络教育质量良莠不齐,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有的降低招生标准,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有的教学场所、网络设备和学习平台等满足不了办学的需要,影响面授辅导课、网上答疑、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的落实;有的甚至为了降低成本,聘请大学生或兼职教师担任网络在线指导老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等服务流于形式;有的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业务不精;有的考试过程管理不严,教学环节不能落到实处。总体上,教学点建设不规范现象较普遍,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二、基于“互联网+”提升网络教育质量的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应用和发展也日益广泛,为网络教育服务也带来了新的模式。互联网+背景下新型的网络教育服务模式就是在交互、共享、开放、跨界、创新等基因组成的教育生态环境中,整合全社会的优质教学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所有学生的不同需求。

  1.基于“互联网+”,开放教育资料,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超链接技术来建设教育资源,将原有的教育资源数字化并发布到网络平台,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此时,教育中的“精英阶层”,即“名校、名师、名课”可成为网络资源的“生产者”。例如,MIT引导的开放课程计划、我国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以及非正式学习领域中的“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等,其主要特点就是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且“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共享”。

  2.基于“互联网+”,开发教学平台,实现师生、生生互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开始注重教学交互的作用。以Moodle为代表的各类网络教学系统或学习管理系统,除了提供资源,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成为网络教学设计关注的环节,论坛、协作互助工具等支持学习者交互协作的功能成为系统标配,网络教育逐渐从“资源思维”转换为“学习者思维”,从最初的资源共享模式转换为开发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因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成为可能。

  3.基于“互联网+”,建设慕课平台,实现优质课程聚合

  慕课(MOOC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打破了以专业为单位、以校园为场域,只面向少数人的教育服务模式,形成了一种以课程为单位,面向社会全面开放的新型教育服务模式。尽管慕课在技术层面并没有太多创新,但其打破了时空限制,推到了高校的“围墙”,将世界范围内的优质课程聚合在一起,为我国高校网络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机遇。据统计,2018年4月,我国上线慕课数量已达5000门,学习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慕课平台的构建,体现了跨校际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新理念,大大提升了优质教学资源的配置效率。

  4.基于“互联网+”,实现全过程可视化监控和管理

  网络教育学生依靠网络课件自主学习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校外学习中心的学习支持服务、管理和监控的缺失是导致网络教育质量不佳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背景下,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监控,即可以利用互联网记录学生网上学习时间、面授辅导到课率、作业完成程度等,构建学生的学习数据库档案;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校外学习中心的管理和指导,即通过互联网可以掌握校外学习中心对学生教学组织管理情况,监控考试过程,实时抓拍考生考试照片,提高社会对网络教育质量的认可度。

  三、“互联网+”下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

  教学质量是高校网络教育的生命线,亟需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新技术、新思维,进一步提升我国网络教育的质量。

  1.提高对网络教育的认识高度,加强顶层设计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教育要与时俱进,在“办好网络教育”的进程中,一是要树立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规范办学,突出内涵发展,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二是要加强顶层设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高校加大信息网络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互联网+,优化培养方案,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地智能化服务。三是要引入第三方评估制度。为保证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引入第三方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估机构,构建网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做出独立、权威、公正的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高校实施退出机制。

  2.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和优化教学资源

  正如上述分析所知,基于“互联网+”,可以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可以搭建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平台、可以实现优质课程聚合。因此,我国高校一是要积极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及时改进学习平台,优化与更新教学视频、课件、阶段性测试卷、辅学资源等教学资源。二是要积极推进在线课程和慕课平台建设,重视微课建设和翻转课堂运用,引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实验实践环节,推动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

  3.加强对校外学习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校外学习中心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助学服务。因此,校外服务中心一是要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加大经费投入,构建完善的学习支持系统和技术支持系统,确保教学场所、网络设备、学习平台等能满足办学的要求,并能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新技术、新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二是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引进和培养,提高专业教师面授、辅导、网上答疑能力,提升技术人员信息网络技术水平,增强管理人员教学管理业务的责任心,从而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更优质的服务。三是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加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督促、跟踪和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并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成为有主体意识、家国情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丽.“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本质与变革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6,(4):3-8.
  [2]高欣峰,陈丽,徐亚倩,封晨.基于互联网发展逻辑的网络教育演变[J].远程教育杂志,2018,(6):84.
  [3]郝丹,郭文革.中外远程教育学费比较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8,(4):22.

点击查看>>网络教育论文(标准格式范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原文出处:沈柏良,李晓钟.“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提升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40-4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