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制作探析序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18 共360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探究 
【第一章】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制作探析序言 
【第二章】国内外关于微课程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构建的研究前分析 
【第四章】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的开发 
【第五章】中学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信息技术微课视频创建研究参考文献


  1 序 言

  1.1 研究的源起

  1.1.1 微课程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新着力点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教育方式,而微课程就是其中一种,微课程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其信息传播速度快、课程参与度高,同时,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同传统方式的教学课程有也有很大不同,微课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上更加注重模式的更新。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以及在 Flipped Classroom(翻转课堂)等都是微课程的典型代表,其借助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将课程制作为视频应用于教学,并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赢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

  1.1.2 微课程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平台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微课程与传统课堂课程相比,课程时间短,内容更易掌握,学时安排更加合理,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的同时,可以从微课堂中学习到很多有价值并具有实用性的知识,并且微课程的制作也非常简单,在课程的制作方面门槛低,使用互联网,可以实现整个网络微课程的共享,使教学突破地域限制,让学生学到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1.1.3 信息技术课程尴尬现状需要微课程作为传统课堂的有益补充

  虽然微课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现状却不容乐观。虽然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已被教育界所认同,但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与融合却仍是差强人意。尤其是在中学,由于中学生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学校间竞争激烈,所以很多学校并不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安排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大多也被忽视甚至直接被占用甚至取消。

  即使有些学校极力开展信息技术课程,但是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比如计算机、网络、手机、平板等现代信息设备和技术无不让青少年学生们痴迷,但是信息技术课程将这些感兴趣的知识放入课本中,只用语言和晦涩的图像进行教学,自然会出现学生不感兴趣,在课堂上做其他事情甚至旷课的情况。

  加上各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存在差距,学生的素质也存在差距,所以各地区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也不同,对于有些地区来说,课本的内容也许已经很难掌握,但是对于一些地区的学生来说,课本内容早已掌握,所以对课本内容没有兴趣,对于课堂老师的讲授更是觉得无聊。加上学生课本具有更新慢、内容不变的毛病,而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特点就是时效性,信息技术内容每年都在发生巨大变化,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如果课本讲述的一直是过时的信息技术,那么其实用性也就大大降低了,学生们自然没有兴趣学习已经淘汰的信息技术,老师们每年都讲同样的内容,也会逐渐缺乏动力和激情。比如对于操作系统的学习,在课本上还保留着对 winxp 系统的介绍,大部分的操作也都是在 windows xp 环境下完成的,而目前,windows xp 系统已经正式退出了市场,win7 和 win8 系统已经成为主流操作系统,如果还是一味的讲 windows xp,其实际意义已经不大了。

  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短期内不能解决,因为涉及到体制问题,所以通过微课程的方法让学生们接触学习前沿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生的微课程进行开发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以及推广方法,结合初中课堂学习的特点以及所需知识的内容特点,从实际出发,探索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特色的微课程的开发,构建合理的开发设计方案,为改善初中生教学现状提供建议。

  以下几项为本研究要达成的目标:

  1.经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剖析,了解微课程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应用现状。

  2.对现有的微课程进行实例分析,借鉴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融入先进的教学模式,构建适合初中生的课堂开发架构。明确初中微课程的设计方向、设计理念、研发策略、理想效果等等,为微课程的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3.以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借鉴先进的教学理论,制定适合初中微课堂开发设计的一套理论作为基础,以理论为依据开展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工作,在微课程的制作中始终坚持该理念,制作出对初中生真正有价值的微课程,并对微课程开发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做出研究。

  4.通过微课程的设计并实际应用总结初中课堂使用微课程的可行性,并做总结分析,为以后课程的开展做准备。

  1.3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至今,一直存在着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脱节的问题,虽然教育理论和教育观点相对先进,但是在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实践操作中却相对落后。近年来,随着综合课程的改革,综合课程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微课程的相关理念同综合课程不谋而合,将微课程纳入综合课程实践中恰到好处,同时还能大大完善综合课程理论,对于基础教育体制的改革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微课程所教授的先进信息技术同生活联系密切,将传统课堂中不涉及的大部分实用知识放入课程之中,学生可以在课程中学习到最新最实用的理论知识,并且微课程的发展还丰富了初中课堂现有的课程模式,为教学事业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

  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非常重要,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草案)》中,就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需要。在 21 世纪,知识的力量被充分显现了出来,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为提高国民素质,实行普及全国的义务教育事业非常重要,除了义务教育外,还需要在教育内容、教育质量上加快步伐。教育部颁发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通知也指出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必须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教学,培养中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实践和创新,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中小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中小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微课程在中小学课堂上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提供灵活的教学方式,同时促进了微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微课程质量的提高和思路的开拓。微课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还会对传统课堂产生影响,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微课程的开发应用,主要对微课程的开发理念、设计方法、使用途径等方面做了探讨论述,给出了一套完善的应用微课程的模式,并制定了初中课堂开展微课程的具体可实行方案,在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方面意义重大。

  1.4 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课题使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用于分析微课程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主要用于对初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分析,通过向学校学生和教师发放问卷,可以准确了解到目前我国初中教学中带有的问题,通过对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趣的了解,可以准确把握初中课堂出现的问题,并为初中微课程的设计提供有帮助的建议。根据初中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设计合适的开发设计方案,使制作的微课程更适合初中教学。

  3.观察法:通过对教学课程的实际观察,发现初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想办法在微课程教学中解决,做到传统课堂同微课程的优势互补。

  4.访谈法:访谈法是最直接的了解问题的方式,通过面对面的访谈,能够在充分的沟通中对现状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通过访谈,还可以学习到新的理论和方法。

  1.5 论文主体研究框架

  第一章为序言,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研究源起、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价值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研究内容和论文基本框架。

  第二章为理论研究综述,也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归纳国内外学者有关微课程的概念界定以及相关特点解析,通过比较,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分析,首先概述了本文对微课程的特征;其次界定分析了本文中与信息技术课领域中微课程的一定特殊性进行分析。对本文研究课题进行定位,并辨析相关概念以较为透彻地介绍微课程的概念。

  第三章为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的前期分析,主要分析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现时状态、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理念以及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原则。

  第四章为微课程的设计及应用模式建构,为本章的创新点和主要研究结论,通过整体到局部框架的逐步构建形成了适用于学科领域的微课程设计组合策略模型框架及综合微课程设计表。

  第五章为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个案开发设计与应用,首先笔者通过相关案例的研究对设计的微课程设计模板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相应的简单论证分析,其次笔者根据自己所设计的微课程组合策略模型和应用设计表开发设计了具有针对性和教学意义的微课程,逐步的对相应内容进行了论证,从而论证了组合策略框架的可行性和实际教学意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