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师论文

阿里金融业务布局机理与启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06 共673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的发展探究
  【第一章】互联网金融产品建设研究绪论
  【第二章】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影响
  【3.1】典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
  【3.2 - 3.4】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机理分析
  【第四章】阿里金融业务布局机理与启示
  【结论/参考文献】互联网金融典型业务发展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案例应用--阿里金融

  本部分以阿里金融为研究对象,在对阿里金融的发展历程、经营现状与商业模式的创新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上一章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机理分析,剖析阿里金融业务布局的逻辑和经济特征,并对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未来发展机遇进行探讨。

  4.1 阿里金融的发展历程

  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于 1999 年,当时是中国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也是电子商务崛起的时代。阿里巴巴集团抓住时机,迅速进入了中国当时的电子商务市场。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迅猛发展,阿里巴巴集团在商业模式上不断创新,开辟了产业链的多元化方向。下图 4-1 列示了阿里金融的发展大事记:

  阿里巴巴集团从成立之初起的业务主要是服务于中小企业,为这些企业提供从线上至线下的一体式服务,其盈利的来源主要是注册会员费与相应的业务服务增值费用等。随着网络购物模式渐渐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该市场由原来单一的 C2C 模式逐渐朝着 B2C 市场渗透。到 2008 年,B2C 市场对于垂直市场的划分日益细化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该时期快速成长起来的企业代表有京东、当当、卓越亚马逊等等。同年,阿里巴巴也上线了淘宝商城,与其 C2C 业务模式相互衔接,共同致力于发展网络购物业务。2010 年,阿里巴巴为淘宝网和淘宝商城统一了导购口径,并引入了平台垂直搜索功能。2004 年 10 月,第三方支付业务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为了拓展第三方支付的业务范围,阿里巴巴集团在 2010 年设立了阿里小贷公司,目的是为集团平台内部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服务。截至 2013 年 12 月底,阿里金融为 B2B 平台上超过 65 万家小微企业提供了上下游的产业链贷款,贷款规模超过了 1600 亿元,户均贷款余额不足 4 万元,户均授信约 13 万元,不良贷款率控制在 1%以下。

  除了业务领域上的不断创新,阿里巴巴集团在组织架构方面先后也进行了三次重要的调整。

  2008 年,阿里巴巴"大淘宝"战略出台,该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以淘宝网为中心,对其线上的产品搜索和交易支付环节与线下的仓储物流配送进行统一管理,力求构建一个系统的销售网络。

  2012 年 7 月,集团 CBBS 大市场成立,即将集团内部分为七大事业群,分别包括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天猫商城、聚划算、一淘网、淘宝网和阿里云。

  2013 年初,为了集团的可持续化发展,马云宣布对集团的所有业务进行重新组合,将阿里巴巴集团拆分成 25 个事业部,至此该平台上的 C2C 模式和 B2B 模式得以相互分离。值得思考的是,本次集团的机构分拆并没有遵循一个统一的标准,即有的依据 B2B、B2C 的业务模式拆分,有的依据数据处理功能划分,有的是依据业务的空间范围划分。

  阿里金融始于 2004 年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于 2013 年又继续推出了"信用支付".该产品只能对支付宝的签约用户开放,其使用方法和收费标准与传统的信用卡相类似。阿里金融的服务构成。

  作为阿里金融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阿里小贷,于 2010 年和 2011 年分别在杭州和重庆成立了两家小额信贷公司,其经营模式是线上开展业务,线下从事技术服务管理。阿里金融利用自身的大数据平台累积的客户信息,结合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的相关技术研发出适合小微企业的贷款产品,而后根据信用体系内的评估分类,并结合申请者的经营情况和申请金额予以授信,在这一环节中无需任何担保抵押物。据阿里小贷的资料显示,小贷业务现增速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间。截至 2014年 2 月,阿里小贷累计投放贷款规模已经超过 1700 亿元,服务小微企业超过 70万家,户均贷款余额不超过 4 万元,不良率小于 1%,而 2013 年新增贷款近 1000亿元。

  2013 年初,阿里集团、腾讯公司和平安保险相互结盟共同合作成立了"众安在线"互联网保险公司,平安主要负责线下的产品研发和保单售后管理, 阿里巴巴主要负责保单的线上销售、办理和理赔等相关事宜。随后,阿里金融逐渐涉足为用户提供理财产品的服务,在自有平台上销售基金等理财产品,同吋为基金购买客户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等服务。图 4-2 简要介绍了阿里小微金融的组织架构:

  据艾瑞咨询数据统计,2013年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占该市场规模[17]的48.3%,同 2012 年占市场规模的 58%相比,同比下降了 9.7%.下降的主要原因包含两大方面:一是出于阿里集团业务重心转型的因素,由 B2B 逐渐转向 B2C 平台。阿里集团在 2013 年的业务战略布局主要向"平台+数据+金融"的模式转型,而平台方面则以 B2C 平台为主。另一个方面是其他 B2B 网站开始涉足 B2B 市场,竞争的加剧也抢占着阿里巴巴的 B2B 市场份额。据易观国际数据统计,2013 年阿里巴巴的B2C 业务占该市场规模的 49.08%,远远高于第二名京东占比的 18.16%和第三名腾讯占比的 5.68%,凭借产品的丰富度和品牌知名度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据速途研究院数据显示,2013 年阿里巴巴第三方支付产品支付宝的市场规模占据 51.6%,同 2012 年市场规模的 49.3%相比,同比上升了 2.3%,支付宝以淘宝和天猫商城等电商平台为基础,具有显著的优势,而 C2C 业务也占具 95%的绝对优势,稳居国内电商企业的龙头的位置。

  从业务构成来看,阿里巴巴已经初步完成了以支付、贷款、理财和保险业务为主的网络布局[18].阿里金融在 B2B、B2C、C2C 平台积累的大量客户为其金融业务提供了强大的客户粘性, 信用体系的建立即依托其强大的数据分析技术,而支付业务充当所有业务的桥梁作用将彼此联系起来,为下游用户提供统一的接口,阿里巴巴金融生态系统即可建立。

  此外,阿里金融结合云计算的数据开发处理服务,提供数据挖掘技术支持,将其平台对外开放。阿里集闭十多年来对小微企业信息的数据积累,是传统金融征信系统所缺乏的部分。因此,阿里积淀的民间信用记录能够弥补传统金融信用体系的不足,使其成为可以提供服务的中介平台。下图 4-3 展示了阿里金融的生态圈系统:

  4.2 阿里金融业务布局的机理分析

  (一)业务布局的内部逻辑

  阿里金融业务发展布局是基于阿里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体系,其金融生态圈也是围绕着"平台+数据+金融"的逻辑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纵观阿里金融的发展历程,2002 年推出的"诚信通"基于为国内中小企业解决网络贸易信用问题而成立,要求在该平台上交易的企业建立自身的信用档案以提高交易的透明性。阿里巴巴集团利用"诚信通指数"建立了交易双方的信用状况量化综合评分体系,把平台上诚信通会员的认证状态、交易状况、客户评价及商业纠纷信息纳入数据统计系统,作为阿里巴巴数据及信用体系建设的开端。随着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业务的不断扩大,基于淘宝网交易双方存在的信任问题,作为独立第三方支付的支付宝实现了在线支付领域的创新。而凭借着 B2B 业务、淘宝 C2C 业务里大量的客户信息以及这些客户的交易习惯和数据记录,这种基于平台化的双边市场无论是从自身的经营扩张角度还是从维护自身生态圈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看,都为阿里小贷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平台和数据基础。

  随后,阿里巴巴通过与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合作推出企业信用度贷款服务,优质客户可以通过阿里巴巴向银行申请贷款和融资。阿里巴巴通过自身强大的信用评级体系和大数据库,得以与银行实现风险共担和资源共享。电商企业与银行经营模式的结合,提高了金融业务的运作效率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大降低了融资贷款成本,使得许多小微企业能够迅速的得到资金支持并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然而,阿里巴巴对客户数据的提取与分析,贷款风控模型建模的复杂性、程序开发规模的庞大以及网站架构调整等问题也大大增加了自身的运营成本。同时,阿里巴巴与银行双方的信贷理念和客户群体定位也存在较大的分歧,致使合作没有进行下去。阿里巴巴在本次合作中对贷款流程以及风险控制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阿里小贷的成立奠定了基础。随着小额信贷牌照的发放,阿里金融于杭州和重庆先后成立了浙江小贷公司和重庆小贷公司,通过这两家小贷公司,阿里金融在阿里巴巴 B2B 业务、淘宝 C2C 业务和天猫三个平台上可以分别提供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两项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移动终端设备提供支付工具的手段却很薄弱。阿里巴巴在此利基市场中发掘出机会,为更多的手机应用软件提供商提供支付渠道,推出了"信用支付"产品,大大加快了无线支付的效率。阿里金融的"信用支付"是通过银行资金向个人消费者提供服务,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识别风险和管理风险,风险由阿里金融和银行共同承担。为此,在重庆成立了"商诚担保公司",主要从事于数据挖掘和识别客户风险业务,为"信用支付"提供担保责任,阿里金融的担保业务主要作用也是使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能够更加便捷的获取贷款。此外,阿里巴巴还与中国平安和腾讯等 9 家公司筹建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拓展保险业务,进行专业网络财产保险公司业务的尝试,目前众安保险还处于筹备阶段。

  阿里金融依托庞大的客户数据资源,将自身网络内的客户交易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同时引入外部数据,包括海关、税务、电力等数据加以匹配,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风险管理体系。阿里金融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将此标准应用于被排除在银行贷款融资门槛外的小微企业,向其提供极具性价比的短期贷款产品服务。

  阿里金融在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担保和保险等领域全面快速的发展,为其业务发展布局不断地开拓创新,进而为其打造出更加完整的阿里金融平台生态链做努力。

  基于上述阿里金融内在业务之间的紧密联系,第三方支付平台为阿里小贷提供了大数据基础和客户资源,并为担保和保险业务模块提供了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技术,使其能够优化风险控制管理。图 4-4 展示了阿里金融内部业务之间的逻辑联系。

  (二)发展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1)优势分析

  阿里金融在原电子商务业务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开拓了金融业务,将传统金融行业的融资经验与互联网技术相互结合,既创新了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又探索出网络金融的新模式,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最突出的优势在于低廉的成本和较大程度地降低贷款风险。

  ①较低成本。第一,阿里巴巴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很容易搜索到活跃的网商,同时利用大数据平台找到最需要贷款和最匹配的贷款客户,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同时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原则能够做出预期授信的判断,既节约了营销成本,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第二,阿里巴巴的 B2B 营销团队视贷款产品为一项服务,在贴接客户的一对一营销模式下,将其推向需要贷款的细分市场;第三,基于后台的大数据系统和云计算技术,在评估系统中运用既定模型并结合小微企业在平台上的信用记录、交易状况等多项指标信息计算其涉嫌欺诈的可能性,并从网站的点击活跃性等方面判断出客户的融资需求,综合网站的行为数据和企业的经营状况,就可以精确地评估客户的风险;第四,阿里金融的审核流程较传统金融行业更简易,从客户申请贷款到贷前调查、贷中审核和批准放款和还款整套流程全部采用网络化、无纸化操作。

  ②降低贷款风险。第一,在风险防范方面,阿里金融从贷前、贷中以及贷后三个环节建立了层层风险预警体系,利用大数据采集和模型计算等手段,可以较准确的评估企业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第二,在贷后检查方面,阿里金融凭借其后代庞大的平台优势可以轻易实现全时监控,这是传统金融体系无法做到的。

  在贷款到期日前,阿里小贷会提前对客户发出预警。如果客户恶意拖欠,将会对其实施"全网通缉" 、公布信用黑名单、封杀网店等惩罚措施等等,甚至付诸法律手段解决。

  (2)存在的问题

  阿里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行业代表,它的发展必定要经历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通过分析其现有业务的内部作用联系,可知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①缺乏相应法规规范。目前,基于我国对小额信贷体系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尚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框架来界定其法律地位,虽然小额贷款公司目前正在经营着一些金融业务,但却没有取得相应的金融牌照,属于《商业银行法》法律体系之外的范畴,无法纳入央行结算系统,也无法获得央行征信系统中的信息。并且,在纳税管理、抵押手续和财务监督等方面也缺乏规范性。

  ②资本规模有限。根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内、外部集资或变相募集公众存款,其资金来源的范畴只能是股本金、捐款资金以及少于两家银行的融通资金。这就局限了小贷公司的融资渠道,无法获得低成本的社会闲散资金,致使其营运资金不足,资金周转率、利润率降低。

  4.3 阿里金融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启示

  阿里金融通过不断的产品业务创新,依托网络平台便捷性的优势,运用云计算技术建立系统的信用评级体系,以确保网络金融服务的安全性。阿里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一)发展大数据金融

  大数据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目前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作用未能完全发挥,这包含着客观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也包含数据获取、数据积累和数据处理的问题。小微客户的信审和风控难度较大,相关信息数据获取的困难重重且成本较高,因此对于数据获取端的需求较高,互联网金融在此方面的创新可以涵盖数据获取流程标准化和数据获取方式多样化两个方面。根据客户类型选择标准化的步骤和多样性的数据获取方式进行调查,得到标准化的数据用于分析,这样数据获取的效率必将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如何低成本的持续更新用户数据、如何高效扩充用户量和数据量以及如何提供个性化的评估算法等问题都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问题。

  (二)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的构建

  目前的金融网络总体上是集中式的,主要交易是通过网站及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这种集中式结构的抗风险能力较差,同时加重了平台运营方的负担。在去中心化思想的引导下,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可以尝试所有用户节点之间共享信息,即作为客户端又作为服务器,汇总成整个网络的交易信息列表,挺高了平台的透明度。但是构建的技术难度较大,涉及到数据同步及安全防范等技术问题。目前,美国 Invictus 公司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尝试。未来,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新型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将涉及巨大的开发量和潜在的商机。

  (三)发展自金融

  阿里小贷就是一种自金融的模式,它主要为阿里平台上的用户服务,在实践上它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与数据金融的融合。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企业有了更多的自金融工具。例如,大型企业在自身的产业链布局上可以通过搭建自身的P2P 借贷平台;大型制造业为设备购买者筹资也可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来实现,而为自身筹资可通过众筹实现。这种多方位的资金筹集渠道必将带来融资成本的下降和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企业利用自金融模式获得快速发展。因此,为企业统筹、安排各种融资渠道,帮助企业实现自金融,将是互联网金融面临的又一商机。

  (四)发展后台金融

  随着数据的完备和智能技术的提高,金融服务将日益表现为平台与算法的结合。平台用于展现交互界面、承载服务聚合,算法反映具体服务实质,包括信用评估、交易撮合、交易管理、风险测算、风险控制、资产定价以及资产配置等等。

  后台金融的主要任务是开发相关算法,依靠这些算法提供服务。由于算法要不停的聚合,因而接口尤其重要。因此,算法的可移植性和接口的灵活性将决定着服务范围的广度和竞争力。

  (五)互联网资产管理

  虚拟货币是目前互联网资产的主流,由于虚拟货币大多由算法发行,不与实物资产、国家信用挂钩,价值缺乏客观度量,价格变化很大,各种虚拟货币之间的价格联动机制尚未明确。除此之外,虚拟物品的价格评估也存在困难,流通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这都要求互联网资产管理职能应尽力促进虚拟物品流通环境的改善,相关从业者也应具备横跨线上、线下的资产管理与资源配置的能力。这一领域的高成长性有待于互联网金融日后发展的证实。

  (六)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目前,在我国形成了与互联网金融相关联的创新型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的集聚态势,未来互联网金融客户需要将所有相关业务融为一体的全面综合服务。

  为了丰富产品的多样性,实现客户的投资理财需求,涉足于互联网金融的企业也应加快兼并与重组的节奏,不断丰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发,促进各类资源的相互融合,打造一体化的服务平台,使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得以健康有序的循环下去。

  4.4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就阿里金融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现状进行梳理,然后对阿里金融的业务发展布局进行特征分析,梳理出内部业务的逻辑关系,并就其存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加以分析,最后就阿里金融对发展大数据金融、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的构建、发展自金融、发展后台金融、发展互联网资产管理及发展金融生态圈的未来发展方向得出了启示。

相关标签:金融市场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