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师论文

经济学模型的隐喻实在性及其本质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作者:殷杰;祁大为
发布于:2019-05-08 共11803字

  摘    要: 经济学主流研究与现实世界相互脱节的状态一直饱受诟病。在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 经济学修辞学和经济学批判实在论各自提出了“回到实践”和“关注理论本体”的主张, 同时两种经济学方法论共同关注到了隐喻方法对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分析的重要性。本文在探讨经济学隐喻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础上, 得出经济学隐喻在经济学研究中所特有的说明优势, 并为化解经济学研究与现实世界相脱节的困境提供了可靠的实在性基础。

  关键词: 经济学隐喻; 实在性; 模型; 经济学方法论;

  Abstract: The mainstream study in economics has been denounced for its detachment between study and real world, for which both economic rhetoric and economic critical realism have respectively claimed“back to practice”and“focus on theory itself”. At the same time, both economic methodologies have noted importance of the role metaphors played in analyzing economic theories and practice. Based on the economics of metaphor as update economics methodology, the author found out in this paper that economic metaphor was of particular explanatory advantage in economic study and was able to offer reliable reality basis for bring economics out of the dilemma of detaching itself from the real world.

  Keyword: economic metaphor; reality; model; methodology of economics;

  由于经济学不能提供对事件的具体预测[1], 而经济学家主要支持的却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准则[2], 因此, 这导致了经济学研究内容和方法论之间的矛盾。有关经济学知识如何构成及其获取方式的探讨, 直接关系到这门学科的认知地位和知识的合法性问题。在经济学方法论的近期研究中, 经济学修辞学和经济学批判实在论的研究在化解上述困境方面有所贡献, 然而也形成了新的矛盾。经济学修辞学的代表麦克洛斯基 (Deirdre McCloskey) 认为, 因为波普尔传统在科学哲学中根深蒂固, 所以由其所形成的方法论不能合理地解释那些实践经济学家所做的研究, 她主张回到“实践”, 尤其是要关注经济学家的实践带给方法论的启示。经济学批判实在论的代表人物劳森 (Tony Lawson) 认为, 方法论者专注于认识论问题时, 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经济学理论的本体论意义, 即这些理论忽视了关于社会经济现实本质的预设[3]52。劳森主张要找寻经济学理论的本体论前提, 并对经济实在的本质进行概念化, 也就是要对经济学研究中的本体论构成加以探讨。在面对经济学方法论究竟应该是“理论导向”还是“实践导向”这一问题上, 科学隐喻作为一种说明框架逐渐引起了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方法论者的关注。此外, “模型”作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辅助工具, 在经济学理论建构和实践中有着频繁的运用。本质上说, 经济学隐喻和经济学模型在实在性上有着很多的共同点, 甚至一致性。因此, 针对上述两个“导向”的争论, 本文跳出传统方法论的规范性和非规范性争论的态度, 在探讨模型这一经济学研究对象本质的基础上, 采用隐喻话语分析的方法来化解经济学的困境和方法论的分歧, 进而说明隐喻分析方法不仅是更新经济学方法论的可行方案, 而且还深深“扎根”于“实在性”之中。

经济学模型的隐喻实在性及其本质

  一、作为理论建构和实践工具的经济学隐喻

  在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解释学和修辞学三大转向过程中, 传统上作为修辞手法的隐喻进入到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关研究者的视野之中。此后, 隐喻在哲学上的价值也逐渐体现在了认知的内在性、本质性的本体论层面;认知功能实现的认识论层面;以及跨学科、跨视域的方法论研究层面。与此同时, 经济学方法论也发生了两个研究路径上的转向, 分别是以仔细探查经济学家实践而不是专注科学哲学“教义”的经济学修辞学, 以及旨在修正波普尔理论对经济学理论影响下对本体预设忽略的经济学批判实在论[3]51。两个理论分别在经济学研究者的话语实践, 以及经济学假设的、未被观察到的经济实体 (economic entities) 和机制进行概念化的研究对象投入认识的过程中都着重强调了隐喻分析方法。传统上仅作为修辞手法的隐喻由此进入了哲学基础的阐发以及寻找其本体论意义的活动中, 这对于经济学理论建构和实践的实在性分析, 乃至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 语用学为经济学隐喻分析提供了基础。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写道:在语言的起源时, 几乎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比喻, 每个短语都是一个隐喻[4]。而经济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以语言为媒介并辅以假设、图示以及数学符号等的系统表征。传统上作为“手段”的经济学隐喻, 其“目的性”也在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越发凸显, 尤其是有关类比、模型、寓言以及语用上的语境转换带给隐喻意义方面的探讨, 给予了经济学方法论研究强烈的“指引”意味。根据格赖斯 (Paul Grice) 标准二分法, 在我们得到语义含义 (semantic meaning) 后, 通过“语用推理” (pragmatic inference) 推导出语义的语用含义。在这一过程中, 其一, 语用学强调在语法和语言意义研究过程中语境因素的作用, 通过设定语用学讨论语言交往过程的普遍性前提, 事实上是构造言语可能理解的先决条件, 以反思该设定的有效性, 进而对言语行为的规则提出质疑或展开辩护。其二, 要让指称词所指有意义也须借助语用学的语境理论。在经济学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过程中, 隐喻与指称相互作用确保了意义的必然性, 由此, “所言”进入到了“所含”, 经济学隐喻就此到达了语用层面。

  我们都知道,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境对话语解释的影响[5]51, 经济学则研究人类针对价值交换和彼此相互作用过程中对某种规律性进行解释的尝试, 语言的运用为这一切提供了交流机制。另外, 经济学试图将社会制度解释为某些函数的最优化过程中所衍生的常规性[5]6, 隐喻的使用无疑会使这种尝试成为可能, 并且有效。

  其次, 经济学隐喻是经济学理论建构的可行方式。从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来看, 经济学研究对象客观实在的样态往往超出主体所有可能经验观察的范围, 这使得经济学语言在指称或表征一些特殊概念方面常常陷入某种困境。有鉴于此, 隐喻的理论建构功能越来越被经济学方法论者所重视。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 长期活跃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构建及使用过程中。其一, 隐喻被视为发现新知识的工具。隐喻方法对于经济学理论未确定的解释和证实对象构成了一种微妙的“指引”, 为确定的解释和证实对象提供了明确的借鉴, 针对新理论意义的探讨也因此获得了可能。其二, 经济学隐喻为经济学理论赋予意义。隐喻的解释力涵盖了所有其他相关的比喻, 通过对众所周知事物的描述, 把已知事物的现有洞察和语词用作新的, 已转变的经济学语境中的理论描述, 进而形成了对新理论的建构。其三, 隐喻深深扎根于经济学理论的描述和评价过程。在经济学理论建构过程中, 具备隐喻特质的联系定义了经济学概念。与此同时, 隐喻将我们的关注点从承载者 (基体) 转移到了隐喻本身, 经济学隐喻中的“联系”定义了知识, 由于持续性“联系”的变化, 达成了不同的结构、组织、技术或者其他有关经济学的认知, 新理论由此形成。

  最后, 经济学隐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实践”指的是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 通常由经济学家在研究和分析过程中使用的观点、理论、研究策略、测量技巧、说明假设和对象描述等组成[2]96。上述的每一种实践方式都与隐喻密不可分, 甚至还需要借助于假设和隐喻建模来展开相应的说明。实际上,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也是人类借助于一事物对另一事物进行诠释或理解的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 隐喻的存在方式已不局限于修辞手法或语言游戏, 事实上隐喻已经成为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的有效方法, 甚至已经成为经济学家概念系统的“加工厂”。进一步来说, 隐喻的存在方式已渐变为, 如何使用经济学语言来描述经济实在“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

  经济学隐喻的实践价值具体体现为:其一, 隐喻为经济学实践提供了话语媒介。由于实践经济学家无法做出对研究对象的全称判断, 也不可能做出经济世界与经济语言完全一致的描述, 通常经济学家采用的策略是将经济世界和与之相应的语言置于约定的定义之下, 运用隐喻的“连接”, 将二者的相似点和一致性设置成为衔接点, 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 使经济学话语的逼真度逐渐接近经济世界的本质。其二, 隐喻化解了经济学实践与理论间的冲突。理论化并非经济学本质, 理论之外的实践也并非缺少意义。经济学实践和经济学理论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即便是搁置了理论优位视角, 在实践过程中也常常发现经济学理论系统内以及实践与理论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乃至冲突。那么, 如何理解这种相互作用呢?用黑格尔的话来说:“相互作用”已经达到了具体概念的“门口”, 但它还属于“本质”论中的“反思范畴”, 尚未达到对立统一的认识———“概念” (“具体概念”) [6]。这也就是说, 在试图找寻经济学实践与理论谁决定谁这一问题的答案时我们发现, 经济学所用的概念往往存在问题。要么是概念过于抽象不明确, 要么是它们在经验中的适用范围缺乏明确界定。隐喻允许我们依据一个经验领域去理解另一个经验领域, 这表明理解是依据经验的整个领域, 而不是孤立的概念[7], 而概念化经验的方式正是隐喻功能的实践价值所在。

  通过审视经济学实践与理论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 概念作为经济学实践与理论的本质性存在, 其精神内涵是借助于隐喻来实现其具体表征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 隐喻本身就是经济学概念的“精神”。另一方面, 从实在性角度来讲, 隐喻作为科学说明的重要方式, 其为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之间提供了意义转换的媒介, 同时, 隐喻还是由科学共同体约定的一种对客观世界特征具有洞察力的描述, 以及对社会世界实在性的结构表征, 而科学思考的特征是模型的使用[8]。事实上, 模型可以利用隐喻, 均衡就是一个例子, 但是如果把模型应用于理解社会实在, 模型本身也就成了隐喻[9]。因为, 模型在本质上是要排除掉干扰因素, 把变量用可衡量的值隐喻地表达出来, 并依据隐喻的非定义性固化指称模式 (non-definitional mode of reference-fixing) 来构造模型变量变动本质的可捕捉的前提, 在经济学模型建构过程中这种隐喻的使用尤其凸显了其实在属性的重要性。

  二、经济学模型的隐喻实在性

  作为经济学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学模型一直是经济学家与经济世界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 对于经济学模型实在性的探讨也关系到其自身合理性存在的前提。通常来讲, 经济学家仅仅把模型视为诸如启发式的工具、理论的解释或预测的方式。然而, 随着有关经济学模型事实和虚构对立关系研究的深入, 其讨论的实在性指向日益明显。

  对于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来讲, 模型的运用早已司空见惯。尽管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方法论者对各类模型的评价不尽相同, 但模型与建模作为经济学中具有主导地位的认知方式, 却是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事[10]。在通常情况下, 经济学建模做的工作就是从一个截然不同的学科或建模传统中选择一些新的隐喻元素, 将它们做一系列改进并应用在经济学家现有的理论框架上。因为, 一个足够好的经济学模型能够做出准确的进程简化, 还可以通过使用少量的因果性箭头而获得大量的知识[11]。

  由于模型的工具属性早已在经济学共同体中获得认同, 因此, 针对经济学模型的有效性进行解释, 进而对经济学模型展开基于隐喻实在性的说明, 这对于澄清经济学隐喻和模型的关系, 揭示经济学模型的实在本质就具有重要的本体论意义。

  1. 经济学模型的实在性

  经济学刻画的是人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及其对这种关系内在结构实在性的表征。而经济学模型的本质属性就是为描述人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以及为描述这种关系的内在结构提供一种途径, 一种可能。那么, 一个恰当的经济学模型就应该具有描述真实与虚构联系的可信性、本体论承诺下的信念、表征抽象的经济要素等特征。本质上讲, 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其他事物的模型。经济学模型成立的核心问题体现在, 建构所获得的经济实在在多大程度上与含有虚构成分的模型相一致, 也就是模型实在性的说明问题。

  首先, 经济学模型描述的是某些事件的可信状态。经济学模型的可信性来自模型中假设之间以及模型与真实世界因果结构之间的指称一致性[11]12。因为, 经济学模型是一种与真实世界并行不悖的抽象概念, 而且模型世界要比真实世界单纯得多。模型世界的建构过程是从真实世界出发, 去除干扰因素, 并指称真实世界与之对应的指称物的这样一个过程。尽管模型描述的与事实有出入, 但却是可以置信的世界。这种可信性使得我们的研究从模型世界归纳推论进而来到了真实世界。

  其次, 经济学模型的本体论信念 (ontological convictions) 具有实在性。在一个社会中, 一个信念只有属于某个社会团体或社会群体 (social party or group) , 它才有存在的前提[3]3, 在经济学共同体内也是如此。在经济学领域, 熊彼特最早使用了“洞察力”一词来描述经济主体的信念实在性, 这是经济学中本体论信念的早期形式。众所周知, 经济人这一概念有着长期的、变化的历史。在历史上经济人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目的、认知或更多其他的能力、以及对他人采取的态度等等[11]19, 信念的实在性伴随着“经济人”这一术语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 本体论信念作为经济行动者 (economic actors) 的本质属性就有了经济学建模的可能基础。本体论信念通常表现为有关本体的世界观, 例如, 在模型建构的过程中, 假如我相信决策是经济人做出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效用最大化的理性原则作为建模的基本信念。假如模型中存在消费者偏好, 市场失灵等不确定性的变量, 那么我们就会采用与之不同的建模策略。最后, 模型是经济实在结构抽象的表征。抽象, 意思是用单方面或片面的方式看待某一事物, 这种方式在经济学中是不可或缺的。其目的是使一个具体实体 (entity) 某个部分或方面的特点更加鲜明, 从而更好地理解该实体。在建模过程中, 当抽象被巧妙地运用时, 它能够让我们接近或理解一个结构化的、动态的、整体的实在。[1]231劳森认为, 关注一个经济学对象的某些特征而忽略其他特征是一个典型的抽象化过程。当然, 选择一个关注点会带来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分析观点、概括水平, 以及与二者都有联系的时空延展问题等。

  在经济世界中, 虽然模型具有实在性, 而且还可能帮助我们把研究对象看得更加通透, 但是, 它们仍然会留下一些盲点, 因此, 我们不应只靠一套模型来理解未可知的未来。那么我们如何来克服这个问题呢?经济学隐喻中的新隐喻向我们暗示了理解实在的一个新的概念框架, 可以使我们摆脱看待隐喻和模型问题的惯有思路[9]106。

  2. 经济学隐喻与模型的同构实在性

  随着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 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所强调的模型的清晰化、精确性、客观性和形式化等特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而恰当的经济学模型应该依据事实来进行建构, 把通过分离出现实中关键的因果联系作为目的。由于科学思考的特征是使用模型[12], 还因为经济世界不仅是由经验中直接给出的事件构成, 还包括尚未被观察到的或者也许是无法被观察到的实体、结构和机制等等, 基于此两点, 经济学隐喻的本体实在性在经济学建模过程中就被日益清晰地阐发出来。

  按照罗姆·哈瑞 (Rom Harré) 的思路, 我们可以用两个特征来描述一个模型:模型主体 (model subject) , 即模型表征了什么;原型领域 (model source) , 即这个模型的基础 (basis) 。模型来源于主体之间的关系, 可被用于区分两种类型的模型:拥有相同主体和来源的模型为同胚模型 (homeomorphic models) , 而主体和来源不同的模型为变形模型 (Paramorphic models) , 批判实在论认为变形模型对于科学具有根本性的作用[8]497。科学通常使用的是变形模型, 因为理论构建的任务通常是更好地说明我们尚未充分理解的事物, 而不是为那些我们已经熟知的实体或事态构造模型。

  回到经济学领域, 变形模型利用我们对于模型来源的理解来启发人们做出存在的假设, 去思考那些可能解释主体行为的各种推定实体 (putative entities) 、关系和因果机制。也就是说, 变形模型提供了尚未被人们观察到的推定实体、联系和机制, 并把它们作为存在的侯选答案, 这激励着经济学研究者从复杂的研究中确定那些假设的实体是否存在。通过这种方式, 变形模型为经济学提供了一种因果框架, 还提供了进行说明所需的理论术语和假设实体。

  经济学隐喻在这种变形模型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其一, 关于经济学模型的说明离不开隐喻。如果从一个经济学对象或事态与其他对象或事态的相似程度来看待这个对象或事态, 不管是真实的还是假设的, 那么它就是一个经济学模型。经济学隐喻与模型的这种密切的联系在于隐喻的说明需要建立在底层模型 (underlying model) 之上;当我们在隐喻的基础上讨论事物时, 我们就有了一个经济学模型, 因为隐喻意味着受众 (audience) 会用其他事物来理解当下谈论的经济学领域中的事物。也就是说, 经济学隐喻暗示了一个模型, 而经济学家可以通过这个模型尝试说明他们的研究对象。换句话说, 当我们在模型基础上说话时, 我们就是在用隐喻的方式说话, 因为我们使用了体现经济学模型来源的术语来谈论模型主体。其二, 模型的反身性依赖于经济学隐喻的运用。个体的经济学知识会反馈到他们的经济行为中, 而经济学家的经济学知识也会反馈到经济政策的建议中, 这就使得经济学具备了反身性特征, 这种特征是自然科学所不具备的。最近的文献关注的就是这种反身性特点带给经济学的各种操演 (performativity) , 特别是在金融模型的语境中[10]50。经济学的各种基于模型的研究策略虽然与自然科学研究策略颇为相似, 但同时经济学也与其他社会科学在解释学特征方面有着一致性。由于经济学部分上是基于日常概念的, 而作为经济学研究主体的我们却或多或少地对于各种经济学现象有着某种程度的先在的理解。另一方面, 经济学隐喻提供了一个模型, 经济学家可以利用这个模型理解和建构他的研究主体。隐喻在经济学建模中的任务就是确定我们观察到的行为中那些未知的实体和机制, 这时, 隐喻的作用在于它并未去重新命名模型中通过其他的常规方式可以确认的部分, 而是通过提出新的解释性范畴和假设新的实体和机制等来促进经济学家对模型的研究。由此, 我们对模型的认识就成了对隐喻的认识, 反之亦然。

  科学思考是通过模型来进行论证的, 模型的应用借助于一种外部事实和一种想象事件或一个尚待解答的问题。由于经济学对象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很难由准确、清晰的科学话语来表达, 因此, 经济学对存在的表达不得不向具有模仿功能的隐喻求助。从模型与世界关系的角度来看, 隐喻就是典型的科学思考方式, 经济学家用经济学模型来理解或说明经济世界的事实, 隐喻描述在有关事实的展开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是故事的呈现方式, 这正是典型的隐喻实在性存在的一种体现。因为故事既不“仅仅是启发式的”, 也不“恰好是修辞的”, 而是把模型贴上标签在使用过程中来发现模型本身的基本组成部分, 隐喻“故事”式的呈现方式让理论经济学研究者把研究聚焦在具有描述性的模型上。这种描述方式使得模型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真实经济世界的描述, 而非“理想的”模型[11]178, 这同时也是隐喻实在性存在的一个典型说明。

  三、经济学隐喻实在性的本质

  经济学修辞学和经济学批判实在论都将隐喻视为分析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重要方法, 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视角来探讨经济学隐喻的本质, 经济学修辞学认为:经济学就是漂浮在隐喻之上的[13], 经济学批判实在论则主张“类比和隐喻的逻辑”[8]487。那么, 从探讨经济学方法论的合理性角度来讲, 更好的方法论应该能使我们用一种明确的方式确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本质。该本质应尽可能地独立于经济学理论对各种研究对象想当然的表征, 从而被当作社会实在的一部分来看待[1]45。因为, 在社会实在这个问题上, 人类主体成为了核心概念, 而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更具层次化的本体论图景[2]92, 在经济学方法论多元化发展趋势下, 将经济学隐喻进行实在性分析, 对经济学本身乃至经济学哲学无疑具有重要的本体论意义。

  1. 经济学隐喻的指称实在性

  语言与世界的一致性关系是社会实在研究的主流方向, 并且研究通常聚焦在符合论真理观基础上的语言与存在实体相对应的指称问题。经济学批判实在论在主张类比和隐喻逻辑的同时也强调了这种指称的趋同性, 由此, 隐喻的指称问题就成为了有关经济学隐喻实在性问题探讨的核心部分之一。

  首先, “指称”是一种经济学研究者的实践。通过隐喻指称, 包括经济学家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任何可行的方式, 将另一个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他们共同熟悉的某个事物上面。同时, 指称也要受到特定语境中说出一个话语的说话者的影响, 而不是受到个别的词汇术语 (词根) 本身的影响[8]488。经济学术语同样包括“涵义” (sense) 和“外延” (denotation) 。一个词根的“涵义”就是它的字典定义。“外延”指的是词根与它在经济世界中所指谓的事物, 也就是指谓实体与事态之间的关系。因此, 在货币银行学的语境中, 词根“流通”指谓的是货币流通。其次, 指称是经济学隐喻获得意义的途经。根据术语学 (terminology) 对隐喻本质的描述, 由隐喻构成的理论术语用来指称研究路线、重要意义、操作规程 (protocols) 等。术语的意义能够为经济学家指出指称所特有的认知路径, 由此, 隐喻指称就成了术语获得意义的可靠方式。例如, “机会成本”是相较于传统“会计成本”而提出的决策分析术语。“会计成本”指称的仅是可还原为单位货币的计算, 而机会成本则指称做出某一决策而放弃其他若干可能收益中最大的那一个, 同时还指称了“机会成本”的成立前提, 即资源稀缺、资源的多用途、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以及资源可自由流动。显然, “机会成本”的指称涵义与经济世界的本质对应的更合理。这样的例子还有“挤出效应”、“边际效应”、“木桶原理”等等。这些例子反映出隐喻在指称上能够适应经济世界的因果结构这样一个互动、辩证的过程, 也体现了隐喻对指称物指称上的成功。另外, 我们发现了隐喻在经济学术语的使用中具有了指称连续性的特点, 这是经济学隐喻指称意义更进一步的说明。最后, 指称是经济学隐喻分析的前提。在经济学家尚未对理论的指称物形成最终描述的时候, 隐喻此时作为一种非定义性固化指称的模式在发挥着作用。进一步来说, 一个指称表达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但是这并不妨碍受众去挑选出指称表达所指称的指称物。在经济学共同体认为指称与指称物发生了较大的偏离 (无论正负) , 也就是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念发生重大变化时, 隐喻指称所提供的认知路径以及指称仍然能够得以维系, 这就是指称实在性的本质特征。例如, 对“资本”一词的理解离不开“资本增值”这一语境。如果我们要说明资本是否有增值属性是一个开放的问题, 那么, 现在假设资本持有者通过使用“血液流动”这个由隐喻构成的理论术语而试图去获得资本运行机制的指称路径, 这里“血液流动”指称的就是类似于资本在流动过程中实现增值的一种假想的机制。我们的隐喻获得了这样一种指称实在性的观点, 并可以解释资本持有者投入到资本保值和增值的经济活动当中, 于是经济学家就会得出下面的结论:资本流动就是血液流动。“流动”这个术语的意义是在人体血液循环这个语境中得到的, 它促使经济学家尝试去用这个词来指称资本运行中的一个假想的部分或方面, 并使我们对指称物实在本质的理解得到了强化。

  2. 经济学隐喻的结构实在性

  无论是在自然科学中还是在社会科学中, 隐喻的价值已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根据结构实在论的主张, 隐喻原则将文化内在的深层结构转换为一种浅层结构, 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恰恰是通过这一方式来实现的。而从本体论出发, 如果知识是可能的, 那么科学家的语言和概念结构必须与世界的因果结构相适应[8]491。在经济学领域, 隐喻在结构化非经验对象, 也就是说在解释不能被还原为经验事件的经济学对象过程中,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 更体现为一种人们对经济学对象进行认知与思维的, 本质性的实在结构。

  首先, 经济学隐喻是认知结构上的极简表达。由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着多样性和异质性等特点, 人们有限的认知能力无法对经济世界全部知识进行有效的描述, 因此, 根据“如无必要, 勿增实体”的准则, 隐喻呈现出一种类似于“奥卡姆剃刀”的本质属性, 其一般句法形式是“S是P”的主谓结构。例如“市场是看不见的手”、“效率就是金钱”就是典型的经济学隐喻陈述句。无限多样的经济世界由此通过意义映射的连接, 使经济学概念成为可认识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结构。其次, 经济学隐喻结构的“能指”本质。“能指”是语言符号单位“音响形象”指称的替代, 能指并不代表“音响形象”发出的实质性的声音, 也不是一个纯粹物理的东西, 而是声音在我们意识里形成的一种心理印迹[14]。在经济学研究中, 经济学家心理印迹的形成依赖意识中的联想关系, 通过联想关系, 经济学语言展示了其社会性这一内在特征。因为经济学语言离不开社会现实, 经济学语言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同样离不开主体意识和主体意向性, 隐喻在经济学语言与社会实在之间架起了桥梁, 其内在结构的张力在经济学语言与社会实在之间反复作用, 意识中的这种心理印迹所表征的内容因此就与经济事实无限接近了。再次, 经济学隐喻塑造了“因果”机制视域外的可描述性结构。实证主义经济学提倡用符合根本性的因果力或机制的方式对经济学现象进行描述和分类, 而经济学的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均是动态和变化的, 那么, “在世界的连接处断开世界”这种实证主义认知策略便不可能实现经济学的可靠描述。由于隐喻非定义性 (non-definitional) 结构的存在, 在面对经济学研究中诸如理论的重大变革或重构, 以及面对实践中新观察或者新现象出现的情况下, 运用对指称物的指称, 经济学描述依然可以实现, 并且能够使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中术语的指称涵义得到改善。最后, 经济学隐喻的语言结构与施喻者和受众的语境同构。任何科学研究都需要在特定的语境 (社会的、文化的和历史的语境) 中展开, 并且科学研究的结论也需要在语境限定的范围内进行理解[2]3。在经济学中, 隐喻的表达与接受必须基于特定的共同语境, 施喻者在语境中表达某一隐喻, 受众在这种语境结构中调整语词的内涵, 选择描述对象某一属性的相关度, 从而在描述对象内涵的选择与遗弃中建构认知背景, 以理解此隐喻。脱离了这种语境, 我们则无法理解经济学隐喻的所指为何。由此来看, 经济学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词汇的替代, 即一个词取代另一个词, 还是“一种相互的借用和思想的互动, 语境之间的交换”[8]495。

  综上所述, 在考察经济学隐喻的本质结构时, 采取实在性视角可以帮助经济学研究者准确把握杂多的现象, 远离孤立的、暂时的事件, 进而打破经济学领域中对隐喻已有认识的局限。例如, 对溢出效应理解本身就是对个人或者厂商行为所带来外部性的一种描述, 也是决策附带积极或消极后果的一个说明。我们对溢出效应的理解通常是借助于寓言或者故事来辅助的, 其内在结构也是在这种隐喻的展开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 这种结构就是可表达性、可理解性以及隐喻自身的逼真度等特征的各自呈现。从隐喻结构的实在性角度来讲, 经济学隐喻的结构就是其自身内在逻辑的再现和展开。

  结语

  经济学的实证主义在面对复杂动态的社会对象时, 执着于目的导向的解决方案, 这与多元化的视角和解决方案相比, 在本体论的操作上是有明显劣势的。因为实证主义提供的是一个视角, 而实在论则透视了对象, 并抓住了它的结构。实在论为经济学研究者如何认识经验之外的那些未知的、结构性的和不及物的对象提供了一种可能, 而要理解这一点就需要掌握隐喻在经济学理论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经济学隐喻不是为了突出客观描述而可以随手丢掉的语言修辞, 相反, 隐喻在很多方面对于化解经济学研究中的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隐喻为构成经济学说明基础的模型提供了语言语境, 使经济学研究者有可能从中得到新的模型, 并描述这些模型。另一方面, 隐喻在经济学中的关键作用在于它透视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原因, 以及使我们关注到深层存在的、结构性的实在, 特别是作为一种非定义固化指称模式的生成性隐喻, 这为研究隐喻在经济学中的理论作用提供了基础。实在论对于经济学研究的说明是本质性的, 充分理解经济学隐喻的实在性对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Lawson T.Economics and Reality[M].London:Routledge, 1997:14.
  [2]Eleonora M.The Objects of Social Science[M].London:Continuum, 2003:83.
  [3]Lewis P A.Recent Developments in Economic Methodology:The Rhetorical and Ontological Turns[C]//Foundations of Science.Cambridge: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52.
  [4][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M].何兆武, 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22.
  [5][美]鲁宾斯坦.经济学与语言[M].钱勇, 周翼, 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51.
  [6]张世英.黑格尔《小逻辑》译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2:397.
  [7][美]乔治·莱考夫, 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 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109.
  [8]Lewis P A.Metaphor and Critical Realism[J].Review of Social E-conomy, London:Taylor&Francis, Ltd, 1996, 54 (4) :497.
  [9]Skidelsky R.and Wigstr9m C W.The Economic Crisis and The State of Economics[C].London:Palgrave and Macmillan, 2010:103.
  [10]M?ki U.Handbook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Volume 13:Philosophy of Economics[C].Amsterdam:Elsevier, 2012:49.
  [11]M?ki U.Fact and Fiction in Economics-Models, Realism, and Social Construc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11.
  [12]Hesse M B.Models and Analogies in Science[M].Notre Dam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66:158.
  [13]Mc Closkey D N.The Rhetoric of Economic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83, 21 (2) :481.
  [14][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刘丽, 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7:151.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殷杰,祁大为.经济学隐喻的实在性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35(04):109-11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