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父母对初三学生的心理作用探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21 共658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三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探析 
【第一章】父母对初三学生的心理作用探究绪论
【第二章】贵阳市某中学初三学生心理研究方法 
【第三章】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三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结论/参考文献】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的关系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教师,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父母的言语、行为等会影响子女的人格和成年之后的各种不适应症状。现代社会竞争不断加剧,青少年的心理应激因素也在不断增加,这必然会导致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遭遇各种心理问题,最终造成社会适应出现困难。初中阶段是儿童从幼儿期到成熟期的过渡,其发充满矛盾又极其复杂,因此又被称为心理危机期[1].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已经达到了不容乐观 的程度[2].根据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3],青少年中有 16.8%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初中生有心理问题的有 13.67%,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逐渐增加。而国内的许多调查也指出,大约有 10%~3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我国 17 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有 3.4 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到 2020 年,可能发生神经心理问题的儿童或青少年将会增加 50%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导致青少年发生疾病、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会变成家庭、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负担[4].因此,全社会都应该迫切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1.2 研究意义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身心特点使他们特别容易遭受心理问题的困扰,特别是在社会竞争压力和升学压力不断增长的今天,焦虑症状已经变成青少年中非常常见的心理障碍[5].焦虑正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且会导致他们吸烟、饮酒等危害健康的行为[6][7].家庭教养方式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发展[8].目前,普遍认为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不良的养育方式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9][10].

  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会显着影响子女人格特征形成、自我概念的形成、神经症倾向等。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飞速发育的阶段,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子女发生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是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1].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特别是初三的学生,他们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和对于未来的迷茫。他们更需要获得父母的支持。但是由于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叛逆,与父母的冲突明显,与父母的沟通较少或者完全无法沟通,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应该随之做出调整[12].不能还将他们当作儿童对待。因此,本研究希望对比不同的养育方式与初三学生的心理状况的关联,希望能提出科学的,有效的、合适的父母教养方式。或者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能给初三学生的父母一些指导。以此促进父母与子女间的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的身心更健康的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和初中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P.M.Symonds(1939)的研究指出,被父母拒绝的子女大都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态度冷漠并带有逆反倾向,顺从且自主性弱的子女会受到父母的严厉管教。青少年的抑郁水平随着父母对子女的关怀程度的升高而降低。

  Leung(1998)的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的研究中提出,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子女有不同的动机定向。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促进子女形成学习的内部动机,专注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使子女形成外部的学习动机,子女缺乏学习动机多半是由放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造成的。

  Gonzalez(2002)在研究中指出,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促使子女在任务情境中形成目标定向,子女的成绩与专制型和放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呈负相关。

  库珀史密斯(Cooper smith)(1967)在研究父母教养方式时,对比过自我价值感高的儿童和自我价值感低的儿童,他指出,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直接影响。卡瓦什(Kawash)(1985)等人指出,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与父母对子女的接受呈非常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与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呈现明显的负相关。Bammrind、Sigel (1997)等发现,青少年敏感多疑、焦虑、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多半是由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造成的。Johnson(2001) 研究发现,父子( 女) 之间的关系更能预测青少年的违法行为。与其他亲属比较来看,父亲被拘捕更能预测男生的犯罪行为[13].具有反社会性格的父亲在家时间越长,男生形成反社会行的风险越高。[14]

  1.3.2 国内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和初中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存在密切的联系[15].母亲的理解和温暖,子女一般容易感受到,特别是当母亲表现出关爱甚至是偏爱时。所以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偏爱等因子上得分都明显低于母亲。父母拒绝和否认与子女的社交兴趣、宽容平和、非自我中心的相关性显着,都呈很强的负相关。父亲和母亲偏爱被试和子女的社交兴趣、非自我中心的相关性显着。父母偏爱被试和社交兴趣都呈弱的负相关[16].研究还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的形成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国内的很多研究都指出,少年儿童的自尊发展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明显响。儿童的自尊发展处于较高水平反映出父母在教养方式上的温暖与理解,且父母的温暖与理解能显着提高儿童的自尊水平。反之,若父母的养育方式主要表现为过分干涉、惩罚严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时,儿童的自尊发展受阻,自尊发展水平较低。

  刘根义(2000)[17]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研究初中生的个性并指出:父母教养方式在对待男生女生上存在差异,父母严厉的教养方式、惩罚等行为易造成子女情绪不稳定。父母的温暖、理解和关心可使子女的情绪稳定。

  刘建榕(2001)在《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优势父母教养方式探究》中指出,父母充分的温暖、理解和爱、以及母亲的不拒绝否认是最佳的养育青少年使之心理健康的方式。

  刘金同[18]在《父母养育方式对个性的影响》一文中指出,父母采用理解、给与情感温暖,有利于发展外向、情绪稳定、具有同情心等个性特征;情绪不稳定或胆小怕事等个性是由于过度保护、过分干涉等养育方式造成的。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子女的个性形成有影响,温暖、民主和理解的家庭气氛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发展。

  张建新(2005)在研究中指出,冷漠专制型的父母很少或基本不顾及子女的感受,总是强迫子女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问题。理解型的父母总能在子女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在子女做错事时也能耐心指出,顾及子女的感受。子女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人格是在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下形成的。

  张云奇(2010)在《初一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中指出,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掌握目标定向呈显着正相关;拒绝否认与子女的掌握目标定向呈显着负相关;母亲的拒绝否认、干涉、严厉惩罚与子女的成绩回避目标呈显着正相关。

  贾沁云(2014)在其论文《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中指出,青春期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在家庭教养方式方面,父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母亲惩罚严厉可以直接预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彭凤翔(2015)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学业成绩的关系》一文中指出父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对儿童的学业成绩有积极影响,而拒绝、惩罚、严厉、否认或过分干涉、保护对儿童的学业成绩有消极影响。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理解,能给孩子鼓励,提供给孩子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利于孩子对外界事物的探索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刘玄(2014)在其论文《谈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一文中指出,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学生有39.32%,存在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学生有43.5%,存在重度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学生有15.18%.

  赵志欣、徐凤兰(2015)的一项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中指出,改变父母教养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金凤仙、 程灶火(2015)在其研究中指出,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更容易导致青少年的犯罪,他们的父母明显表现出拒绝和给予很少的关爱。

  赵遇琦(2015)在其论文《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中指出,当前中学生普遍面临的心理问题有厌学、易怒、逆反、不良嗜好、抑郁。这个和青少年缺少心理健康教养是分不开的。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父母教养方式的含义

  父母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指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父母教养方式包括父母的教养行为、教养观念和其对子女的情感,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13]国内有些学者也把父母教养方式称为“抚养方式”、“养育方式”、“教育方式”等。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最终体现在青少年乃至成人子女的人格、自尊、自我效能感、学校适应、心理症状、行为问题、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等个体适应与发展的众多方面。

  家庭是青少年儿童形成健全人格最重要的地方。西方社会控制理论认为: 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主要的依恋对象。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孕育出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并能为成长提供必要帮助; 反之,人格缺少或者行为偏差都是由于糟糕的父母教养方式导致的。

  N. Darling 和 L. Steinberg 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一种家庭功能,父母教养方式主要分为:权威式、参与式、专制式、放纵式[19].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行为和表达的情感氛围构成的整体,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它是父母与子女间真实交流的一种反映。

  Baumrind 指出父母教养方式应该包含父母对子女的要求的种类和父母对子女要求的数量,以及父母对子女表现做出的及时的反应。

  我国学者张文新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抚养教育子女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行为模式。[20]

  1.4.2 父母教养方式的分类

  弗洛伊德将父母的角色分为:规则和纪律由父亲负责提供,爱与温暖由母亲负责提供。

  Parsons 进一步完善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他将性别特征与家庭角色联系在一起,指出女性更善于表达,情绪敏感,善于处理与孩子的关系;男性指导能力强,善于制定规划。Sears 把他们两人的思想加以结合,提出了温暖和控制两个重要的家庭教养方式概念。Baumrind 在他们的基础上提出三种教养方式:专制型、放纵型、权威型。国外从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大量地运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探索儿童发展是如何受到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的, 展示了家庭教养行为和方式的内在组成及特征。Shceaef 提出了三个维度,分别是“接纳和拒绝”、“心理自主和心理受控”和“严厉和放纵”; Becker 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两个维度:情感温暖(接受)-敌意(拒绝)、严厉(限制)-宽容(允许);Mccboy 和 Martin 认为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的行为形成对应。

  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表现在父母期待子女的智力水平和社会化程度与他们的年龄相符,父母会有耐心的培养子女的观念和情感,做决策时会给与相应的解释。在权威型父母的教育下,子女一般表现得独立、自信、对同伴友好、和父母合作、快乐、感受成就激励、向往成功等。

  独裁型又被称为专制型的父母教养方式表现为父母对子女过分的权力和控制,父母与子女直接缺少温情和双向交流;父母经常对子女设置绝对的标准;要求子女服从和尊重权威和遵从传统。独裁型的教养方式下教育出来的儿童往往表现出缺乏自信、性格孤僻。女孩表现出依赖性较强,缺少成就激励;男孩表现出于对伙伴釆取攻击行为。

  宽容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只会维持子女少量的需要,接受和反应都会以儿童为中心。在宽容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心态积极且能控制自己的冲动。

  忽视型教养方式的父母通常表现出不够关心自己的孩子,总是被自己从事的活动吸引,对孩子的活动缺少兴趣。与子女间的交流较少,对子女的观点和情感往往采取忽视的态度。

  忽视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往往表现为喜怒无常、无法专心、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情感,缺少学习兴趣,经常逃学,或者沾染抽烟、喝酒和吸毒的等恶习。

  1.4.3 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虚弱现象),而且在个体上要体现出身体、心理、社会上适应良好。由此可见,只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都健康才能称之为健康。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应该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指出,心理健康应该是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相互协调,且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具体来说就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能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体现为相互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中不仅要能体现自身的优点,还要能高效的完成任务。健康应该是能高效而愉悦的适应环境,积极丰富且持续的心理状态,能发展身心潜能。与人交往时能从容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达到人际交往的平衡状态。健康是指心理功能正常且无心理疾病。能将自我的心理状态与环境相协调,能适应不同的环境。能很好的处理自己的生活。

  1.4.4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价:

  (1)智力正常

  智力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智力正常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通常,超常智商是 130 以上,;智商在 90 以上,为正常;智商在 70-89 间为临界值;智商在 70 以下,为智力低下。智力低下的人在适应社会、完成学习和工作方面都比较困难。要发现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是否畸形,需要将他与同龄人做比较。例如,面对外界刺激呈现的反应是否过于敏感或迟缓。智力不正常通常表现为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2)情绪适中当一个人的情绪是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时就叫做情绪适中。情绪适中的人往往表现为情绪愉快、欢乐且稳定的。情绪适中的人应该是身心都处于积极的状态,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有自信。

  (3)意志健全

  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健全,意志品质是重要的指标,它可以直接衡量心理是否健康。意志健全的人往往表现为行动果断、意志顽强、行动自觉等。行动自觉是指对自己的行动认识正确,能支配自己的行为去达成预期的目标。行动果断是指能辨别是非,在执行决定时恰当且果断;意志顽强指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排除外界干扰完成既定目标。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反应适度的,反应适度是指人的意识和行为一致;能够合理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懂得变通。处于相同或相类似情境下时,行为与环境相符,既能合理表现又不显得突兀。

  (4)人格统一

  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就是一个人的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各种特征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行为正常的人表现在人格中各个成分协调;人格失调的人会具有双重人格或者多重人格。人格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因此,若一个人的人格是残缺的、失调的,就会对人的身心发展和精神造成负面的影响。

  (5)人际关系和谐

  心理健康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来维持。人际关系和谐具体表现为:在与人交往时,能相互容忍和接纳,尊重彼此的习惯和信仰,不相互贬低或诋毁。对人真诚善良,而不是冷漠无情,甚至施虐伤害他人;在团体中变现为有协作精神,能以集体的利益为重,无私奉献,关怀他人。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表现在能与同龄人建立平等、互助、和睦相处的伙伴关系。

  (6)与社会协调一致

  衡量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要看他是否能与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动,是否能积极了解社会,能否及时调整自己的信念、目标等紧跟社会的发展。如果发现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一致时,能及时修正或调整。正式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其相对应的特征,心理学家将它称为心理年龄特征。人的心理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变化的。健康的人应该是他的认识、情感、言行举止等都表现出符合其年龄特征;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与心理年龄严重滞后或者超前,都是行为异常、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5 本研究的目的

  之前的很多研究都是运用《症状自测量表》(SCL-90)或者问卷法等从变态心理角度出发诊断心理障碍的量表来研究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是从一开始就假设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但是,本研究希望将初中生视为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人群,对比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区分健康或者不健康。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某校的初三学生进行测量,考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对以往的研究进行验证的同时找出某校初三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借由次结果与家长分享,希望能提出可行的改善家庭教养方式的建议。

  本研究主要是验证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可以预测对初中生心理的健康的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