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爱弥儿》中的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5-20 共389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爱弥儿》家庭教育观念探析
  【绪论】 《爱弥儿》家庭教育理念内涵研究绪论
  【第一章】 《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 《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3.1  3.2】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3.3】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3.4】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
  【第四章】 《爱弥儿》家庭教育观评价
  【第五章】 《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爱弥儿》中的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参考文献
  
  注释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28.
  
  [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28.
  
  [3]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023.
  
  [4]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40.
  
  [5]顾明远。中国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1.
  
  [6]卢梭。忏悔录(第二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816.
  
  [7]卢梭。忏悔录(第一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7.
  
  [8]卢梭。忏悔录(第一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7.
  
  [9]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366.
  
  [10]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49.
  
  [11]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4.
  
  [12]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7.
  
  [13]卢梭。忏悔录第二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428.
  
  [14]卢梭。忏悔录第一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7.
  
  [15]卢梭。论政治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32.
  
  [16]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5.
  
  [17]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
  
  [18]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3.
  
  [19]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67.
  
  [20]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67.
  
  [21]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67.
  
  [22]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67.
  
  [23]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67.
  
  [24]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49.
  
  [25]卢梭。论人类不平等起源[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62.
  
  [26]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94.
  
  [27]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94.
  
  [28]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9.
  
  [29]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49.
  
  [30]卢梭。论人类不平等起源[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35.
  
  [31]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60.
  
  [32]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
  
  [33]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3.
  
  [34]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60.
  
  [35]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3.
  
  [36]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26.
  
  [37]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1.
  
  [38]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6.
  
  [39]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80.
  
  [40]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3.
  
  [41]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2.
  
  [42]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
  
  [43]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0.
  
  [44]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1.
  
  [45]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1.
  
  [46]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49.
  
  [47]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61.
  
  [48]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17.
  
  [49]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23.
  
  [50]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62.
  
  [51]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5.
  
  [52]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9.
  
  [53]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07.
  
  [54]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07.
  
  [55]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23.
  
  [56]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86.
  
  [57]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89.
  
  [58]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3.
  
  [59]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89.
  
  [60]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56.
  
  [61]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2.
  
  [62]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6.
  
  [63]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4.
  
  [64]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70.
  
  [65]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3.
  
  [66]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85.
  
  [67]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86.
  
  [68]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58.
  
  [69]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58.
  
  [70]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3.
  
  参考文献
  
  [1]陈艳。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江西广播大学学报,2004(5)。
  
  [2]陈文英。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D].扬州大学,2010.
  
  [3]曹永国。自然与自由-卢梭与现代性教育的困境[D].南京师范大学,2005.
  
  [4]戴小光。《爱弥儿》与卢梭的自然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
  
  [5]李惠君。从《爱弥儿》看卢梭的教育思想[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8)。
  
  [6]梁吉。对卢梭教育思想的几点反思[J].文献资料,2007(20)。
  
  [7]卢珊。卢梭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几点启示[D].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2011.
  
  [8]刘敏。卢梭的儿童教育观及其现代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07.
  
  [9]刘琼。卢梭《爱弥儿》中的教师角色观[D].中南大学,2009.
  
  [10]彭茜。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简介[J].山东教育,2007(Z6)。
  
  [11]石山,王金仙。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09(36)。
  
  [12]孙光琼。寓“积极”于“消极”,以“无为”成就“有为”--论卢梭的“消极”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中国德育,2006(9)。
  
  [13]魏彦红。卢梭自然教育观的发展及其影响[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
  
  [14]辛星。让·雅克·卢梭情感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9.
  
  [15]辛星。卢梭家庭情感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情感培养的启示[J].考试周刊,2008(50)。
  
  [16]杨孔炽。论卢梭的儿童观及其现代意义[J].教育研究,1998(1)。
  
  [17]朱媛媛。卢梭教育思想中的几个理论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4.
  
  [18]庄爱平。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幼儿教育,1994(Z1)。
  
  [19]郑鹏程。除旧布新,塑造新人的尝试-卢梭《爱弥儿》述评[J].广西民族研究,1995(4)。
  
  [20]张氏颖。论卢梭宗教哲学思想的实质[J].广西社会科学,2002(4)。
  
  [21]赵立坤。卢梭的浪漫主义宗教观[J].浙江学刊,2004(5)。
  
  [22]李惠君。从《爱弥儿》看卢梭的教育思想[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8)。
  
  著作类
  
  [1]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卢梭。忏悔录(第一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卢梭。忏悔录(第二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4]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5]卢梭。新爱洛伊丝[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4.
  
  [6]雷蒙特。鲁松。卢梭传[M].北京:商务印书管,1998.
  
  [7]夏良才。卢梭[M].香港:开明出版社,1997.
  
  [8]张斌贤。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9]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0]于凤梧。卢梭思想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1]顾明远。中国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12]李平沤。卢梭《爱弥儿》如是说[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3]马镛。中国家庭教育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14]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15]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7]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18]吴式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19]王兆先。家庭教育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0]滕大春,任钟印。外国教育通史(第三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21]让一皮埃尔·里乌,让一弗朗索瓦·西里内利。法国文化史(第三卷)[M].朱静,许光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2]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3]戴本博。外国教育史(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4]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5]渠敬东,王楠。自由与教育:洛克与卢梭的教育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致谢
  
  随着毕业论文的完成,三年的硕士生活也即将结束。在这三年里,感谢导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使我的三年时光没有虚度。三年时光,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学会了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做一个真诚饱满的人。这三年所给予我的,是我学生期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使我的生命更加的丰富,充满活力。
  
  在接下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会始终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毫无畏惧的继续前进。生命只有在不断学习和锻炼中,才会不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感恩身边的人。感恩导师,感恩同学,感恩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我会继续把你们的爱延续下去,把恩师严谨治学的精神发扬下去。
  
  感谢我的母校山师,感谢我的导师!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