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经济学论文

高等教育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作者:闫妍;赵红;宿恺
发布于:2020-02-19 共2906字
教育投资论文研究热点10篇之第九篇:高等教育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摘要:教育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针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对高等教育投资结构的演变进行了梳理, 根据高等教育投资来源将其分为政府独立投资阶段;政府投资与学费相结合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独资阶段;以财政经费为主, 经费来源多元化阶段。最后提出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 投资; 演变;
 
  Abstract: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the evolution of investment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s combed.According to the sour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vestment, it is divided into the stage of independent government investment, the stage of combination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tuition fee.Under th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the stage of sole-proprietorship of government is mainly financial funds, and the source of funds is diversified.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nvestment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Keyword:
 
  higher education; investment; evolution;
教育投资
 
  中国的”教育”一词, 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中国的教育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原始社会的口耳相传发展到教育机构的出现。古代教育大致分为两类:官学和私学[2]。官学是政府或朝廷设立的官方学堂, 兴起于汉朝。而私学是私人兴办的学堂, 产生于春秋时期, 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孔子的私学[3]。到了近代, 中国教育发展相对波折, 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比较缓慢, 根据投资结构不同, 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政府独立投资阶段
 
  1898年, 康有为、梁启超奏请光绪帝设立京师大学堂, 这是中国近代由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大学, 是戊戌变法的产物, 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开端。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辛亥革命之后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由清政府出资建立, 共花费白银30万两, 清政府户部使用政府存款利息支付。
 
  二、政府投资与学费相结合
 
  1912年民国伊始, 中国受战乱影响, 经济情况每况愈下。政府无力负担高等教育投资的沉重压力, 教育经费改由政府财政支出和学生交纳学费二者相结合的方式, 但主要的经费来源还是国家的财政支持。民国时期, 缴费上学的观念已经能被群众所接受, 在1912—1937年间, 教育部关于学费收缴的出台文件达30余件。民国初期, 大学基本分为三种: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公立大学是政府出资设立的学校, 学费标准全国基本统一;私立大学学费略高, 学费标准不由政府制定, 而由各学校自行决定。教会大学相当于现在的国际学校。各学校的收费标准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 公立大学学费最低, 私立学校次之, 教会大学的收费最高, 约为公立大学的3—4倍。在民国初期, 公立大学学费占学校收入的比重不高, 主要经费来源仍是政府, 从1931年统计学费所占高等教育费用比例来看, 学费只占教育总经费的10.42%。
 
 
  表1 民国初期各类型学校学费
 
  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独资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在教育界也是将教育权由国家独揽。原有的私立学校均裁撤或整顿变为公立学校, 社会力量的办学权也收归国家独有。当时高等教育全部由财政支出, 财政以高校上一年支出为基数, 结合下一年发展目标, 在基数的基础上予以适当提高, 作为本年度的财政支持。在1950—1985年期间, 学生的学费也实行的是国家包干, 贫困家庭的学生还有一定数量的助学金, 是不会给个人家庭造成任何负担的。
 
  四、以财政经费为主, 经费来源多元化
 
  1985年, 高等教育开始了恢复和整顿。当时的中国刚进行改革开放, 对教育、医疗、贸易等方面均需进行完善和提高。1985年, 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该文件指出, 学校招收的绝大部分学生为公费生, 学费由国家出资。在此基础上, 学校可招收一定数量的自费生, 自费生须缴纳一定数量的学杂费。不过, 直到1989年, 国家才正式收取学杂费, 具体数额为200元/人/年。
 
  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开始逐渐多元化, 以政府支出为主, 除此之外, 还有学杂费、社会捐赠、银行贷款等。
 
  1. 财政经费。
 
  1985年以后, 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恢复和发展阶段, 虽然经费来源开始多元化, 但财政经费一直占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部分。2016年, 我国教育经费总额为38866亿元, 其中财政支出31373亿元, 占教育经费总额的80.7%, 跟发达国家比较占比较高。2016年我国GDP为743585亿元, 高等教育经费为10110亿元, 占GDP比重为1.36%。
 
  2. 学杂费。
 
  1997年开始, 国家取消了教育收费双轨制, 不再区分公费生和自费生, 实行了全面收费制度, 向发达国家看齐。尤其是1999年以后, 中国大学开始扩招, 扩招第一年高等院校多接收在校生50万左右, 招生比例上升了47%, 到2016年, 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达3699万人, 教育经费压力巨大, 高校开始提高学杂费比例。2015年, 我国学杂费总收入9364亿元, 占教育总费用的32.2%。
 
  3. 社会捐赠。
 
  社会捐赠是指社会上个人、集体或单位对高等教育进行的资金或实物上的捐赠。从1980年开始, 全国高校接受捐赠总额是750亿元。具体的捐赠数量和院校数见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 接受高额捐赠的院校数较少, 主要集中于全国一流大学, 学校的知名度越高, 受到捐赠的可能性和数额也越大。2015年, 国内高校接受捐赠48亿人民币, 占高校教育经费的0.5%。
 
 
  表2 1980年至今全国高校接受捐赠额的数量和院校数
 
  4. 银行贷款。
 
  1999年以来, 大学生规模大幅增加, 为了缓解高校办学压力, 高校开始从银行贷款。截至2018年, 高校向银行的贷款总额没有明确数据, 唯一公开的数据是2006年国家发布了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指出高校在2006年向银行贷款总额约为1500亿—2000亿元。高校贷款的行为, 确实能缓解一部分办学压力, 但贷款额过多, 很多高校甚至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 给银行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 也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中国近代以来, 高等教育历经100多年的发展, 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17年,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经统计为2631所, 其中本科院校占比约为47.6%。全国本科生总人数374万, 占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23.19%。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42000亿元, 其中财政支出占比80.7%。2012—2016年五年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相当于1960—2010年投入总和。虽然高等教育发展成果可喜, 但是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比如:经费对财政的依赖性过高, 给政府也造成了一定压力, 教育投入比例失衡, 主要依靠财政和学杂费, 其他经费来源比例过低;学杂费的提高导致教育机会不均等, 教育有产业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玮, 房国忠, 徐铮.面向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的政府财政性投资效率评价:基于教育者视角[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4 (05) :175-179.
  [2]江登英, 张骁腾.高等教育投资需求预测模型构建与统计检验[J].统计与决策, 2016, (11) :38-41.
  [3]王玮.中国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6.
点击查看>>教育投资论文(优秀范文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
原文出处:闫妍,赵红,宿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投资结构演变历史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04):76-7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