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早期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实现途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08 共551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早期教育和人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引言  第一章】早期教育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章】人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3.1  3.2】早期教育有助于人的心理发展  
【3.3 - 3.5】早期教育有利于完善人的道德品质 
【第四章】早期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实现途径 
【第五章】正确对待早期教育,科学促进人的发展 
【结语/参考文献】早期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四、早期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家庭是早期教育的基础

  人们常说,家庭是永恒的社会现象,来到世界上的每个人,首先接触的是家庭,并且都得借助家庭生存与发展,延绵种族、维系社会。几千年来中国的家庭孕育了占四分之一世界人口的炎黄子孙,谱写壮丽的家庭发展史。

  1、家庭的教育功能

  家庭是小社会,社会是大家庭。社会发展中的一切现象,都会在家庭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反映。家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繁衍子孙,延绵种族;促使成员形成社会认知和个性;家庭成员生产、分配及消费的场所;是人们最初的,也是终身的学校。

  一般说来,在人们早期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向家庭成员学习经验、思想、行为模式,并获得各方面能力的非正规的培养教育。家庭的教育功能是家庭内在的、固有的功能之一。家庭要完成人口的自然再生产,家庭也要承担人口的社会再生产,也就是说作为家庭,不仅要为社会提供“生物人”,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培养“社会人”,个体由“生物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第一个场所就是家庭,它也是向新一代实施终身教育的地方。来到世间的柔弱的婴儿,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是家庭为之提供了维持生存、健康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为了适应生活,家庭必须为之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传授社会生活经验,道德规范以及社会生产的知识、技能;使之掌握独立生活和进行劳动的本领。

  总之,我们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个体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教育的摇篮,对于 0-6、7 岁的儿童尤其如此,与父母、与家庭接触最多也最密切,家庭可以说是其接受教育的基础。在家庭中,生育抚养儿女的父母长辈,为了自身的需要,也为了使儿女适应社会的要求,自然的担负起了教育儿女的职能,所以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长辈对子女、晚辈的教育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家庭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主要靠家长的示范和榜样作用。在家庭里,孩子不仅用耳朵接受家长的教育影响,更多的是用眼睛接受家长的教育影响。模仿,是孩子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孩子首先模仿的、经常模仿的、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的语言行为处世态度,就是模仿父母怎么做人。

  家庭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家庭不知不觉的产生一种熏陶感染的作用。这种作用一是来自于正派的家风,二是来自于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正派的家风是孩子思想品德成长的路标;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精神食粮。

  2、家庭早期教育的主要任务

  很多人认为家庭早期教育做的好与不好,这与父母的文化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事实上,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水平对家庭早期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是特别大。一般的讲,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对学习家庭早期教育相关的知识或许会比较容易,也能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指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就一定能做好家庭早期教育,孩子就一定优秀;当然,也不意味着文化水平低的父母就做不好家庭早期教育,孩子一定会不优秀。现实中,文化水平高的家长不懂得家庭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的例子并不是个别;反之,文化水平不高,但却很会教孩子,孩子全面发展也比较优秀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情况呢?这是因为很多人并不明确家庭早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不明确家庭早期教育的主要任务,即使父母再出力、在用心,没有牵住“牛鼻子”,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家庭早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

  就是“教子成人,助子成才”.家庭虽然也负有教育孩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责任,但最为侧重的却是对孩子良好思想品德、良好性格、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就是侧重于孩子的“成人”教育,侧重于教孩子从小会做人。当然大量的事实也证明,成人的孩子更有成才的动力、更有成才的目标,因此成人的孩子成才的希望更大。教子成人,就是助子成才。

  总之,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家庭早期教育主要任务:不是教孩子学文化,而是教孩子做人,是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和良好品德。完成好这个主要任务靠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靠的是父母的榜样示范,靠的是家庭良好风气的熏陶。所以,素质高的父母总能够紧紧把握住家庭早期教育的主要任务,努力抓好孩子的成人教育。

  3、家庭实施早期教育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既重言教,更重身教

  孔子提出:“正人先正己,起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荀子说: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反映的也是身教的道理,他告诉为人父母者,对孩子说到的话必须说到做到,不能食言。

  (2)爱严结合,反对体罚

  在家庭中,既要强调父母爱孩子,通过爱教育孩子,但也强调在爱孩子的同时,要严格要求孩子,要把爱和严结合起来。《左传》:“爱子,教之以义方,犯纳于邪。”

  孔子坚决反对体罚教育,在《孔子家语 六本》中说:“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颜之推也主张,父母对子女的爱和严,都必须有度,过度的爱和过度的严,都有害无益,他说:“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

  所以,溺爱要不得,“虎爸”“狼妈”一样要不得。

  (3)生动形象,情理交融

  对儿童的教育应根据儿童的心理活动因势利导,应用形象化的方法,使儿童更易于接受。比如:孟母通过剪断织机上的布教育学习漫不经心的儿子;岳飞的母亲通过在岳飞背上刺字,教育岳飞要精忠报国。再比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龟兔赛跑”、“狼来了”等等,都既形象,又生动,产生良好的效果。

  (4)环境感染,潜移默化

  人的发展,除遗传因素外,更多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环境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是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事实上,早在我国古代,人们就认识到这一点。古语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莲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等,说的就是环境影响的作用。所以,不论古代还是现代,我们发现,有条件的父母,都努力为孩子选择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总之,家庭环境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基础,父母是儿童最初的“教师”,对儿童的成长起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儿童形成健康人格,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二)学校是早期教育的主体

  首先,必须强调,对于 0-6、7 岁的儿童来说,学校指的主要就是幼儿园,幼儿园教育属于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幼儿园除了富有教育儿童的责任,还有保育儿童的责任。它的设施、生活和活动安排都与一般意义上的学校并不相同,所以它又不完全等于学校。幼儿园教育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1、幼儿园是早期教育的主体

  首先,对于 2-6 岁的儿童来说,多数在园时间达到 8-10 小时,除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就是幼儿园,它是孩子受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孩子成长的主要阵地。

  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儿童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作为儿童出生以来接触的第一个陌生的集体环境对其成长至关重要,他们的身心要在这里获得健全的发展。其次,幼儿园在教育大纲的指导下,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都有国家的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它在这些方面是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再次,现在的幼儿园老师都受过专业培训,他们大都是科班出身,是教育培育儿童的专家,他们有丰富的育儿经验。因此,在早期教育中,幼儿园起着关键作用,是早期教育的主导。

  2、幼儿园早期教育的目标

  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希望儿童在体质、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审美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儿童。可以说,追求儿童发展的全面性、完整性是世界儿童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早期教育最终的目的。

  为使儿童健康成长,促进儿童发展,我国幼儿园早期教育的目标主要从这几个领域入手:

  (1)健康目标

  健康目标主要指: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玩球、跳绳、滚铁球等运动能力)和运动能力(走、跑、跳、钻、爬、攀登、平衡、投掷等);增强儿童身体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快乐的情绪。

  (2)智育目标

  发展儿童各个感官;发展儿童智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发展儿童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儿童动手操作能力;增进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培养儿童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德育目标

  培养儿童礼貌规则行为;培养爱的情感和同情心(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培养勇敢、诚实、勤劳、不怕困难的良好品德行为;培养活波、开朗的性格。

  (4)社会教育目标

  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性和自我概念;培养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行为技能;发展儿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培养儿童与他人相处合作的能力。

  (5)美育目标

  培养儿童初步的美感;萌发儿童表现美的情趣(在图画中、手工中、音乐中、舞蹈中、文艺作品中发现美、表现美,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让其自由表达,形成认识世界的独特方法。

  3、家园合作,共同推进早期教育

  除了保教任务,事实上,幼儿园还兼有其他的重要任务:密切联系家长,指导家长科学育儿,引导家长成为合格教育者,使儿童得到良好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越来越多的发现,仅仅依靠幼儿园自身教育来提高保教质量,很难实现,必须整合利用家庭资源,把家长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发展、协调发展,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推进早期教育。美国早在 1984 年,《高质量早期教育标准》中就提出:“幼儿与家庭关系密切,唯有认识到家庭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并与家长有效合作,共商教育对策,才能使教育适应孩子的需要。”日本在两千年时,在《幼儿园教育要领》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我们国家也提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此,在对儿童进行的培养和教育时,应当积极采取家园合作的方式,同步教育、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早期教育,为幼儿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在开展家园合作时,幼儿园应重视家长工作,提高幼儿园与家庭密切配合实施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把家长工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一方面应多与家长交流沟通,了解儿童的能力、优势以及需要,以便对儿童实施有效的培养教育,另一方面应积极参与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便对家长实施有效的指导策略;家长也应与幼儿园、教师密切联系,更全面的认识自己的孩子,学习正确的育儿理念和科学的早期教育方法,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总之,学校是早期教育的主体,是早期教育的主导,也是早期教育的关键,但绝不是孤立的,它与家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与后面要提到的社会也密切相关,共同作用,使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三)社会是早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会和社会教育在儿童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儿童除了接受正规的社会教育机构的教育外,更多的是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熏陶。

  近年来,随着年轻父母对早期教育日益重视,社会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蓬勃发展,社会教育机构已然成为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为例,根据 2011 年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城区约有五分之一的 0-6 岁儿童参加早教班,约有占 14%的比例的婴幼儿(三岁以下儿童)参加早教班。根据统计,北京现 6 岁以下的常住人口约有 65 万人,以此来算北京接受社会早教机构影响的儿童约有 13 万,其中,怀孕期间接受早教的占 59.8%,孩子在两岁以内接受早教的占 64.92%,2-4岁的孩子接受早教的占 63.4%,4 岁以上继续接受早教的孩子占 47.6%(与开始接受幼儿园教育有关),可以说人数众多,家长也很重视。因此,社会教育机构越来越多的介入到儿童教育,成为儿童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对儿童教育、儿童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社会环境包括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等对儿童的影响也非常的大。当然,任何一个社会,都有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也有光明面和阴暗面,儿童对社会哪方面的东西感兴趣,就容易接受哪方面的影响和熏陶,跟其所接受的引导关系极为密切。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对儿童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反之,则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人们总是希望可以净化社会环境,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然而,社会的“净化”是相对而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环境的绝对净化是不可能的。面对非净化的社会环境,要保证孩子多受社会积极因素的影响,多接受光明面的教育,不受或尽量少受社会消极面的影响。

  总之,对于儿童的影响与教育而言,社会因素确实是比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更为复杂、更难控制。它既可能对儿童产生积极的正面的教育作用,也可能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反作用。但人是社会的人,无论是谁都生活在社会中,都不可避免的要与社会中的人接触,在社会中成长、发展。因此,社会因素对人产生的影响是无论怎样都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重视它,利用好它。所以,社会绝对是早期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