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早期教育有利于完善人的道德品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08 共650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早期教育和人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引言  第一章】早期教育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章】人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3.1  3.2】早期教育有助于人的心理发展  
【3.3 - 3.5】早期教育有利于完善人的道德品质 
【第四章】早期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实现途径 
【第五章】正确对待早期教育,科学促进人的发展 
【结语/参考文献】早期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三)早期教育促进了人的智力因素发展

  1、智力因素发展

  (1)智力因素的含义

  智力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给智力下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定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正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里关于“智力”条目的释文中指出的“智力一词的含义看起来好像是人人皆知的,实际上却很难提出一种令人满意的定义”.

  当前对智力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把智力看成是理解和推理的一般能力;二是把智力看成是具有正相关的各种特殊能力的总称;三是把智力看成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我国学者较多的倾向于认为智力是一般认识能力的综合,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12]

  注意包括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具体来说,就是对一定对象的、有意识的指向性。记忆是人们把之前感知过或操作过或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保存在自己的大脑中,人们一切知识经验的积累、技能和技巧的掌握,习惯的形成都与记忆有密切关系,记忆在人类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极为重要。观察是指人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活动形式,是有目的、主动的、积极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过程,感知觉、表象、语言等是它的基础,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而我们经常说的抽象思维能力则属于智力的核心部分。想象是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其实也属于思维的一种,是比较特殊的思维形式,它把人头脑里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它不受时间或者空间的束缚,想象不仅能调节机体,还能预见未来。想象力顾名思义,就是人的想象能力--人在头脑中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创造力则是智力的高度表现。

  (2)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的因素

  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人的智力发展,智力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像如遗传、环境、教育、生理成熟,包括个体的实践活动等都会对人的智力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首先,遗传与生理成熟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基础。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影响着儿童思维和言语能力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通过对22.8万名儿童进行调查,发现50%以上的低能儿童和呆傻儿童都是由于先天因素造成的,可见遗传因素有时会造成智力缺陷。同样,智力的发展离不开脑的发育和身体成熟。

  其次,环境和教育在智力发展上起决定作用,其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生物基础只为智力发展提供可能,而环境和教育则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环境和教育决定儿童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内容、智力品质以及改造影响智力发展的遗传素质。

  再次,实践活动是个体智力发展的源泉。通过实践活动,人们能获得大量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实践活动不断的向人们提出新的课题,智力正是在不断的回答和解答这些课题中得到发展;智力是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因此,个体实践活动推动着智力发展。

  2、早期教育对智力发展的影响

  (1)早期教育与智力发展

  环境、教育影响人的发展毋庸置疑,它们对人多个方面的发展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智力发展也不例外。早期教育作为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儿童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都有一定的要求,在之前已经不止一次的提到过。至于影响智力发展的个体实践活动也是早期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早期教育希望提供给儿童适宜成长的环境,丰富的感性材料,以一个又一个问题的不断解决,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调动儿童的思维能力,激发儿童的潜能。早期教育赞同普罗塔克的观点:“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总之,研究表明,早期环境和教育、环境的丰富程度对人的智力的发展都会产生影响,所以科学的早期教育有一定助于人的智力发展。

  (2)案例分析

  研究表明,早期环境的丰富与贫乏,对个体的智力有明显的影响。古德法布曾对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儿童的智力发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早期生活在慈善幼儿园、三岁后进入寄养家庭的儿童与直接寄养家庭的生活的儿童相比,表现出相应智力落后的分别为37.5%和7%;在教育上显出困难的为42.5%和15%.施皮茨对134名1岁以下生活在收容院的幼儿与34名在家庭中生活的幼儿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开始时两组儿童发育状况良好,一年以后,实验组儿童的发育状况表现出惊人的恶化,发育商数从原来的124下降到75第二年又下降到45,而对照组发育状况良好。

  环境、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影响的例子比比皆是,好的环境与教育促进人的智力发展,相反则阻碍智力的发展,甚至很难挽回。1920年,人们在印度加尔各答西面的丛林中,发现了两个女孩,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被狼哺育长大的。一个8岁,一个一岁半。出生半年左右,她们被狼叼去,回到人类世界后,都待在孤儿院里,一个取名为卡玛拉,另一个取名阿玛拉。她们具有很明显的狼的特征,无论是言语、动作姿势,还是情绪反应等各方面都深深的刻上了“狼”的烙印。她们不会说话,甚至不会发人的声音,只能发出一种独特声音。她们不会站起来走路,只会用两手、两脚或两手、两膝爬着走,但真正要用手完成的事情,她们反倒不会用了。她们喜欢和猫狗呆在一起,但特别惧怕人。一到天黑,她们到处乱窜,非常活跃,像狼一样嚎叫,几乎没有任何人的行为习惯。阿玛拉到孤儿院的第2个月,可以发出“波、波”的音,然而第11个月,她就死去了。在孤儿院生活两年后,卡玛拉也只会发两个音“波、波”和叫牧师夫人“妈”;生活4年后,会6个音;7年后,会45个音。她行动起来很迟钝,动作姿势的变化也很缓慢。1年4个月,还是只会用两膝爬行;1年7个月,可以靠支撑双脚站起来;两年7个月,可以独立站立;5年,才学会两脚步行,但快跑时还是要用四肢。经过5年,她会为受到表扬而高兴,为自己解不了纽扣儿而哭泣,她能帮忙照顾孤儿院里的幼小儿童,这一系列的行为表明,狼孩的习性被慢慢的改变。初步具备了人的感情,渴望进步。卡玛拉活到17岁,但事实上,直到死的时候,她并没有真正学会说话,智力最多也只有三四岁孩子那么高。我们中国也有关于狼孩、猪孩的报道,这些孩子最终和印度狼孩基本没什么区别。其实经过研究表明,在大脑结构上,狼孩和同龄的正常孩子基本没有差别,10岁儿童的大脑在重量和容量上相当于成年人的95%,脑细胞间的神经纤维发育也已经基本完成。只是因为狼孩长时间的脱离了人类社会,没有正常的成长环境,大脑功能没有被开发,智力才相对低下。狼孩的故事表明,后天成长环境对人的智力高低的影响非常大。

  (四)早期教育有利于完善人的道德品质

  1、道德品质解读

  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品质又叫品德,是指个人按照一定的社会行为准则要求自己时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品德其实是社会道德在每一个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是指对个体进行道德评价时的最核心部分。例如,偶尔说一次谎,你就不能说“不诚实”就是他的品德。

  一个人的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道德舆论和风气熏陶下,在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品德的形成经历了外在道德准则不断内化和内在道德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社会发展规律和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共同制约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品德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包括道德概念、道德判断和道德信念,它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行为、社会道德准则及对两者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人们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初”、“行之坚”.道德情感简称道德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对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意图、行为举止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各种情感体验。如果认为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意图、行为举止符合自己所认同的社会道德标准,就会产生类似于满意、赞扬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反感、厌恶等消极的情感体验。研究表明,道德情感对人的道德行为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它可以促使人自觉的进行自我控制。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支配下,采取的、明确的、有目的的各种自觉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的、外在的标志和表现,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最主要,也是重要标志。稳定的道德品质必须通过道德行为的反复实践,并且要养成一定的习惯。

  2、影响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因素

  (1)家庭环境与教养方式在人的品德形成的早期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佩克(R.Peck)、哈维哥斯特(R.J.Havighurst)对青少年品德进行较大规模研究后发现,儿童的优良品德与家庭中家长是信任、民主、容忍呈正相关;反之,不良的品格则与家长对待子女态度过分严厉或过分放任呈正相关。可见,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缺陷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是不利的,英国心理学家通过对许多不同类型的家庭调查发现,来自缺陷家庭儿童的品德不良的比例较正常家庭的高;来自美国的相关统计也表明,犯罪少年中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孩子来自于有缺陷的家庭。

  (2)社会对人的品德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在人的早期,家庭教育对品德的影响比较大,但随着年龄增长,与社会的接触不断增多,社会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人的品德形成影响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交往、社会风气、大众传播媒介。个体品德发展是在社会中、在人技交往中实现的,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性增强,同伴交往成为影响影响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以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情感联系为基础自由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的小群体,对儿童成长影响极大。社会风气和大众传媒对人的品德影响非常的大,但对于 0-6、7 岁的儿童来说影响相对较小。

  (3)学校教育对人的品德形成起着关键教性作用

  学校教育(对于 0-6、7 岁的儿童来说,主要是幼儿园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控制性,为更好的规范儿童的思想行为,可以依据社会教育的目的,事先确定培养目标,然后在教授给儿童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文化价值和行为准则。

  首先,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都不断影响儿童品德的形成。其次,教师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论,会成为儿童自觉效仿的楷模,把老师身上的品德转化为自身的品德。再次,校园和班级对儿童优良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矫正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无声的行动命令、无形的感染力量。

  除了以上因素,认知水平也是影响人的品德形成的因素之一。总之,影响人的品德形成的因素具有广泛多样性,这些因素对人儿童期品德形成的影响有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偶然的或经常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甚至能影响到人整个一生的发展。

  3、早期教育与人的道德品质

  早期教育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品德教育是早期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早期教育也一直强调要在德育上下功夫。关于品德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也没有固定的方式,品德教育孕育在生活当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早期教育所强调的就是让这种影响成为有意识的影响,有目的的引导,从而有助于儿童品德的养成。

  比如有的孩子熟读圣书,但在他们身上却看不到所谓的优秀品质,甚至比读书不如他的孩子更喜欢撒谎、胡来或者更奸猾;但有的孩子却没有这些恶习,他们感情细腻丰富、待人诚恳和善、不轻易与人争吵、怜惜花草、爱护小动物、纯洁善良,这难道不是教育与引导的作用。

  早期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希望儿童在道德、智力、体质等各方面都能获得平衡发展。然而,很多人总是特别关注孩子的智力发育,羡慕有的孩子 6 岁就能说4 国语言,有的孩子 8 岁就进入大学学习,有的孩子 14 岁就成为博士等等,他们却常常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漠不关心的非常的少。但事实上,优秀的孩子,过人的才华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合乎要求的健康心智,应该是身心和谐的,这样才有利于一个人的发展。之前提到过的卡尔·威特的父亲,他就非常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儿子品德的培养。

  举个例子,威特 3 岁时的一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大家在一起聊天喝下午茶,非常高兴。这时威特养的一条狗跑了进来,他就拽住了狗的尾巴,使劲把小狗往自己面前拉,小狗痛得汪汪大叫。这一幕恰巧被威特父亲看到了,他用手揪住威特的头发,用力把他拉了过来,威特先是一惊,然后立刻放开了拽着狗尾巴的手,父亲也松了手,问他感觉怎么样,威特承认非常难受。父亲教育他不能这样对待小狗,不能这样没有爱心。为了表示惩罚,也为避免其他人袒护,威特父亲让他去外面罚站。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让威特知道了为什么要善待别人、体谅别人、凡事多替别人考虑的道理。威特父亲时时处处注意儿子品德培养与引导,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也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儿童正处于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对于人的品德发展有重要的奠基意义,未来的人才应具有更高的道德素质。教育对道德品质的影响显而易见,合理科学的早期教育必然对人的道德培养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必然会对人的早期发展,甚至一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五)早期教育提高了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各方面压力非常大,面对压力,很多人常常表现出心态失衡,被紧张、焦躁、不安等消极情绪所困扰。社会适应能力是为了让人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而进行的适应性的反应。社会适应能力实质上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儿童精神发育是否迟滞的重要辅助手段。社会适应能力一般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人际交往能力指能妥善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要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社会应变能力就要求能更快、更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根据环境调整自己,以最好的状态面对新的环境与挑战。组织协调能力要求相对较高,不仅要有自我掌控能力,还要可以协调管理其他人,从而带动整个集体或者团队。

  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非常多,就人的早期来说,包括社会活动、独立个性、亲子关系、心理教育、父母职业、甚至是与父母分床睡得时间等等,但归结起来,主要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比较大,具体来说,与父母文化水平、父母管教态度和婚姻关系有比较大的关系。

  早期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它对人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智力发展以及品德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那么如此看来,就必然会对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指儿童对新环境、对陌生人的适应能力,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所表现出的一定的心理特征,这种表现主要体现在包括情感、性格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方面。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社会认知、情感、行为、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社会认知指幼儿对社会中的人、环境、规范等方面的认知;社会情感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交往中表现的最基本情感(自尊感、是非感、羞愧感、同情心、爱憎感等)。我们对孩子进行教育,首先应该做的是让孩子们睁开自己的眼睛,看清楚周围这个现实社会。教他们如何面对现实,如何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判断意识和能力,这样孩子们长大后才能更加清楚的、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生活,哪怕是出现各种罪恶。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孩子天长日久的被灌输荒诞的故事,而从来没有表达过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只知道一味顺从。慢慢的,这个孩子可能会对其他任何事情都提不出批评和质疑,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孩子出现盲目崇拜的倾向和简单行事的行为。因为孩子只会乖乖的按照“爸爸或妈妈的智慧”去处理事情,而从来都没有去尝试过自己独立自主的思考和行为,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没个性、没见解。因为在生活中,会不断有人帮助他们思考,不断有人帮他们作出判断,他们会逐渐丧失分析事物能力,甚至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而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后果是我们不能接受的,这样做不但会扼杀他原本的天赋,也会让他以后无法独立面对这个多变的社会,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给他的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