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宏观经济学论文

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11 共1461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人口结构变动与消费结构的关系探究 
【第一章】不同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绪论 
【第二章】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 
【3.1】我国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现状 
【3.2  3.3】人口自然与社会结构对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从人口结构角度促进我国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措施 
【参考文献】我国人口与消费结构合理化研究参考文献


  第二章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人口结构

  一、人口结构的涵义

  人口是对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统称,它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生产关系的体现者,而劳动人口更是社会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人口从来就不是一个静止的总体,它永远处于复杂的运动之中。

  尹豪认为人既具有生物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人口结构也就是人口构成,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按照不同特征划分的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可以分为人口的自然结构、地域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52.

  人口的自然结构是按照人口自然特征也就是自然标识来划分,反映自然属性的质的规定性,主要包括年龄结构与性别结构,它是其它人口结构的自然基础;人口的地域结构指人口的空间结构,根据人口居住地的地域特征来划分,既反映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也反映了居住地的经济环境特征,包括人口自然地理结构、行政区域结构及城乡结构;人口社会经济结构是根据人口社会经济特征即人口社会经济标识来划分的,它反映了人口社会属性各种质的规定性,可以分为人口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包括教育结构、家庭结构、民族结构等,经济结构包括行业结构、就业结构等。

  陶裕春认为人口过程即人口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与社会变动。自然变动指人口的出生与死亡,结果是人口数量发生变化,或者自然增长、或者减少、或者静止。这种变动是针对人口的总体而言的,是时时刻刻在发生的,而就个体而言,则意味着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机械变动指人口在空间上的位置移动,即人口迁移,既包括定居地点改变的永久性迁移,也包括临时寄居的暂时性移动,变动结果为地区间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发生改变,这种变动是经常性发生的。社会变动是人口社会结构的改变,即人口在社会机体中的组合情况,比如阶级结构、部门结构、文化结构、职业结构等,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口质量的变化53.

  本文研究的人口结构,又称为人的构成,指依据人口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社会的、自然的、经济的及生理的特征,把人口划分成的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及其相互关系。

  具体而言就是按照人口的不同标志研究一定地区、时点的人口内部结构及其比例关系,理论上可以分为人口的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与地域结构。其中自然结构是按照人口的自然指标,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而形成的,包括年龄结构与性别结构,现有的人口自然结构是过去人口自然变动的结果也是今后人口自然变动的基础。人口的社会结构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及经济标志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而形成的人口结构,是指由于人口的社会角色不同而形成的比例关系,包括人口的阶级结构、语言结构、部门结构、文化教育结构、职业结构等等,它是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在人口结构上的反映。人口的地域结构是指按照地域标志将人口划分的各个组成部分而形成的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地理结构、人口的行政区划结构、人口的城乡结构等,它与自然资源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由于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决定职业,而职业结构与收入结构密切相关(李军等,2015),故而将社会经济结构中的文化结构、受教育结构、职业结构用收入结构来替代。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全国数据,因而不存在自然地域结构与行政区域结构,同时我们认为人口的城乡结构是人口社会结构的一种(我国一种特殊的社会结构)。所以本文所研究的人口结构比较全面,包括四个部分: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与收入结构。

  由于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一个人的收入结构,即一个人的自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或决定其社会结构,为了避免一个方程中有相同或相似的影响因素,将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分开研究。

  二、人口结构的种类

  (一)性别结构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的合理性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还是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的研究侧重于出生性别比研究,大大弱化了对总人口性别结构的研究,而人口性别结构主要受到出生人口性别比、死亡率性别差异与年龄结构变动三方面的内在影响,所以对总人口的性别比进行研究才会更加全面。

  (二)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也即人口年龄构成,是指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由于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速度不同,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在发生变化。1956 年,联合国按照一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提出了不同类型国家的划分标准,以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大小作为区分依据,该比重小于 4%的为年轻型人口,在 4%到 7%的为成熟型人口,在 7%以上的为老年型人口。

  对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划分,1994 年以前国际上对人口年龄划分为 3 个阶段,0 到14 岁为少儿人口,15 岁到 64 岁为劳动人口,64 岁以上为老年人口。发展心理学通常将年龄划分为七个阶段,从出生到 3 周岁为乳婴儿期,4 岁到 6 岁为幼儿期,7 岁到11 岁为童年期,12 岁到 15 岁为少年期,16 岁到 39 岁为青年期,从 40 岁到 59 岁为中年期,60 岁以上为老年期。国际上通常按照 0 到 14 岁、15 到 64 岁、65 岁以上的划分标准对人口进行不等距分组,分别称为少年人口、壮年人口、老年人口。我国统计年鉴也按照国际上的划分准则,将人口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划分为三类。本文按照国际上的划分标准来研究年龄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三)城乡结构

  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是社会的两大基本群体,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自然是社会构建的一项重大任务。城乡结构就是指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

  其中城镇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是指在城镇有固定的居住住所,有固定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及生活来源并且户口落在城镇的人员,但在城镇生活、居住、工作达到一定期限的人员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认定为城镇人员,城镇居民不仅仅以户籍为标志。实践中,城镇居民不仅仅包括户口登记为非农业人口并且居住在城镇的人员,还包括居住在城市和小城镇户口登记为自理口粮户、蓝印户口、地方城镇居民户口的人员和户口虽未落在城镇,但已经在城镇居住、工作、生活达到一定期限的人员。农村人口是除上述人口以外的全部人口。

  人口城乡结构的变化,将会给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带来质的变化,通常认为城镇人口占有率的高低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人口向城镇发展,会改善生产的组织结构,提高各产业部门的有机构成,生产效益提高;同时,收入形态也会发生转变,将引起消费方式的变迁,从而继续促进产业结构的发展,形成良性经济循环。

  (四)收入结构

  收入是指某一个体(个人或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收入结构有两层含义,按照收入的数量,可以划分为收入层次结构;按照收入的来源不同,可以将收入划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本文采用的收入结构为第二类收入结构。

  工资性收入指居民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出卖自身劳动获得的收入,常住人口外出务工收入与从其他单位劳动获得的收入。

  经营性收入指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按行业可以划分为农、林、牧、渔、工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务等。

  财产性收入指金融资产或有形的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或单位提供资金或者将有形的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报酬而获取的收入,包括利息、股息、租金、土地征用补偿收入等。

  转移性收入指居民无须付出任何物品而获得的货物、资金或服务、资产所有权等。

  包括离退休金、价格补贴、赡养收入、赠送收入、记账补贴等。一般指在二次分配中获得的收入。

  第二节消费结构

  一、消费结构的涵义

  对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是西方经济学与消费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消费结构将宏观的消费理论与微观的消费实际相结合,为宏观消费问题提供了实证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研究全社会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探索合理的消费结构,对提升我国消费率与政策的制定都具有一定作用。

  国外消费结构理论起源于恩格斯,他明确的划分了消费结构,将生活资料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与享受资料。他指出“在经过一段可能短暂的、艰苦的但很有意义的过渡时期以后,通过有计划的利用和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必须的资料都将同等地、愈益充分的交归社会全体成员支配”,这说明消费需求是上升的,相对于生产需求来说是更加重要的。真正使用消费结构这一概念始于 19 世纪末,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便是最重要且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恩格尔定律由德国统计学家恩特斯·恩格尔提出,他根据长期的统计资料发现,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而且食物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这一规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以后的经济学家发现,该定律也适用于动态角度的分析,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物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   100%消费支出总额食物支出恩格尔系数 .

  恩格尔系数越大,食物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越高,居民越偏重于食物支出也就是生存性消费,消费结构高度越低。它作为表示消费结构高度的重要指标,联合国将其作为评价贫富国家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该系数在 59%以上为绝对贫困状态消费,50%-59%为温饱型的消费,40%-50%为小康型的消费,30%-40%为富裕型的消费,30%以下为极富裕型的消费。

  国内对消费结构的系统研究始于 1922 年的五四运动前夕,据记载,1971-1930年,我国在上海、北京等地进行过 82 次家庭与个人生活消费调查,明确提出消费结构则是在 1963 年,而近年消费结构才真正成为研究的热点。尹世杰(1983)认为消费结构就是指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54.郭冬乐(1983)将消费结构定义为在消费行为过程中,各类消费品和劳务在数量上各自所占的百分比及其相互间的配合、替代等比例关系55.刘方棫(1984)认为消费结构是在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消费资料(包括劳务)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比例及其相互关系56.杨圣明(1984)将消费结构定义为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各种社会、自然因素之间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数量规律的总和57.林白鹏与臧旭恒(2001)认为广义消费结构是指人们生活消费过程中各消费主体、客体之间按照一定方式、一定顺序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的总和,它既包括人们所消费的各种资料和劳务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包括各种消费群体之间消费的比例关系,个人消费同社会集团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等等58.王云川(2003)定义其为从宏观上考察所能观察到的,在一定时期内对各种消费对象有货币支付能力的现实需求之间的比例59.

  之后学者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更侧重于对消费内容的具体划分。我国统计年鉴将消费支出划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居住和其他商品与服务八大类;世界银行将消费支出划分为食品、服装鞋袜、住房及燃料和电力支出、医疗卫生教育、交通和通信、其他支出六类;美国将消费支出分为食品、住房、衣服和服务、交通、医疗、个人保险、其他一共七大类,其中其他内容包括娱乐、个人保健、读书、教育、烟草、酒、现金捐助。

  从以上对消费结构的定义来看,虽然消费结构被广泛应用,但学术界对其确切含义依然有不同的认识。消费结构的内涵没有被准确反映,而且定义比较宽泛,导致具体分类较为混乱。现代经济学将消费行为划分为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两大类。生产消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和其他要素的使用、消耗和磨损;生活消费是指在生活过程中,人们为满足某种需要而在消耗物质产品与非物质产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活动。各种消费对象是价值量与实物量的统一,实物量是指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耗费的实物在种类与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价值量是人们用于各项消费对象的货币支出及其比例关系。本文所研究的消费指生活消费,其结构是指生活资料(包括劳务)的结构,具体表现为价值量变动。

  因为在研究消费结构时,我们必须首先解决的是消费支出的分类问题。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支出越来越广泛,消费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划分。

  追根溯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源于人们需要的多样化和消费的多样化,消费是一17个整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消费结构表现为居民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的各种各样的消费资料(包括服务)的组合,这各种商品及服务的消费使得消费者得到一定水平的满足,即得到一定的效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必须通过市场购买来实现,首先就表现为各项消费支出,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使用货币支出比例来分析消费结构。但消费支出结构只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结构的一个方面,消费结构还包括各项具体的消费内容结构和消费方式结构等。消费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按照人们实际支出方面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吃、穿、住、用、行不同形式的消费结构,这种划分具体直观,便于统计。其变化趋势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穿两方面的消费比重下降,其他方面的支出比重上升。

  按照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层次不同,可以划分为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与享受资料。

  生存资料是人们最基本的消费资料,是指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保持劳动者体力与脑力和抚育子女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享受资料是指满足居民享受需求的资料,使居民感到舒适、快乐、安逸,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发展资料是为了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增长知识和才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资料,其中享受资料与发展资料是更高层次的消费资料。随着经济的发展,三者相互交错,界限逐渐模糊化,但对于研究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按照消费品的消费形态,可以划分为实物与服务消费的消费结构。实物消费是有形产品的消费;服务消费是对服务活动的特殊使用价值的占有和消耗,以满足某种特殊需要的消费,是通过活动提供的消费服务。服务消费与实物消费相比,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消费。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离不开服务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消费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可以方便人们社会生活,而且可以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提高文化素质,陶冶情操。尤其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的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转变非常重要,体现在可以根据两者之间的发展变化趋势,调整实物与劳务生产部门的比例结构,促进第三产业与知识信息经济的发展。

  按消费的性质来划分,消费可以分为红色、绿色、银色、灰色和黑色消费。红色消费是指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消费,比如公益性的消费活动。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的先进消费方式,是指人们通过消费绿色产品与服务,以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与维持生态平衡的理性消费。银色消费即老年人口的消费。灰色消费是一种挥霍的、浪费的、愚昧的消费,比如损公肥私、迷信消费、超理性、超现实的消费等。

  黑色消费是指一种有害于个人甚至社会的消费,比如赌博、吸毒等。

  按照消费资料的经济属性分类,可以分为自给性消费与商品性消费。自给性消费即自给自足式消费,商品性消费即商品交换式消费。

  对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则大体类似。尹世杰(2001)从一般意义上全面概括了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五大类因素:经济因素(收入、价格、产业结构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社会因素(社会阶层、关系集团和家庭);文化因素;消费心理;环境因素60.王云川(2003)认为收入是影响消费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价格、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体制、文化背景和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61.姜彩芬(2009)认为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有产业结构、收入结构、价格变化、人口以及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社会风气、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民族差异等62.

  二、消费结构的种类

  (一)吃穿住用行的消费结构

  按照居民具体消费的支出形式来划分,可以分为吃穿住用行的消费结构。

  “吃喝是消费形式之一,人吃喝就生产自己的身体,这是明显的事”(马克思)。

  除吃喝外,要生存、发展还必须要有穿、行、用等消费形式,所以消费形式结构便应用而生。具体表现为对食品、衣着、住房、用品、交通工具等消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我们可以对各项消费支出的价值量做具体研究。

  “吃”即居民的食物支出。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类生存的首要问题,是人类维持生命的根本,是一切生活消费的基础,是人们生存消费的主要内容。

  “穿”即居民的衣着支出。人们在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就会将消费的重点转移到衣着需求方面,衣着既可以满足人们防寒保暖的需要,也可以满足人们追求美丽的想法。一个人穿上漂亮的衣服既是自己的一种物质享受,也是一种精神享受,衣服的质量越好,物质消费档次越高,精神状态也应该越愉悦。

  “住”即居民的住房支出。房屋是人们从事家庭劳动,进行家庭消费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否拥有住房以及住房质量的高低,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它既是必需品,也是一种体现身份象征的物品,住房购买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行为,还是一种投资行为。居住消费是指与居民居住有关的所有支出。包括租赁房房租、住房保养维修及管理、水电燃料及其他支出和自有住房折算租金。其中自有住房折算租金是指自有住房(包括自建住房、商品房、继承或获赠房屋、保障性住房等)的住户为自身消费提供的住房服务的估算价值,相当于在市场上租用同样类型的房屋所需要支付的租金。

  “用”即生活设备及用品,包括家具及室内装饰品、家用器具、家用纺织品、家庭日用杂品、个人护理用品等。本文的用主要是指生活各方面的基本生活用品。包括室内装饰品、床上用品、家庭日用杂品、家具材料及耐用消费品中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电话、手机等。

  “行”即交通支出。交通支出包括交通工具(购买各种非经营用交通工具的支出)、交通工具用燃料(购买各种非经营用交通工具所使用的燃料支出)、交通工具使用和维修、交通费(乘坐交通工具的费用支出)等。城镇化的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使得交通支出成为消费支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为了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均衡配置,加大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居民的交通消费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

  马克思在论述有关消费结构问题时,将消费资料划分为实物形式与劳务形式的消费品,他认为“任何时候,在消费品中,除了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消费品外,还包括一定量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63.所以按照消费品的不同形态,消费结构可以划分为实物与服务消费,两者都在提供自己特殊的使用价值,不同的是实物消费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产物,是作为物来体现的。具体而言,实物消费是指对物质产品或有形产品的消费;服务消费则是指对他人所提供服务的消费。

  实物消费是消费的最基本内容,社会的消费活动就是从商品性消费行为开始的,在满足物质消费后,人们才能进行高层次的非物质性消费,但商品消费的实现必须伴随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两者是相伴相随、密切相关的。消费不仅是商品消费,也是服务消费的过程。服务产品消费已经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马克思在 1863 年指出“服务只是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的表现,因为服务不是作为物而有用,而是作为活动而有用”,他明确指出了服务的两个要素,首先服务必须要具有使用价值,即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然后服务是作为活动状态的劳务来提供服务,这是和普通商品的明显区别。无论是对物质产品的消费还是对精神和文化产品的消费,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服务活动。没有各种服务和劳务的提供,就不会有现实的正常消费。

  服务行为包括为生产服务的劳务,也包括为生活消费提供的劳务活动。服务消费不体现自然物质的属性,主要是活劳动的产物,主要是家庭花钱购买的各种服务(理发、旅游、教育等),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文教娱乐首先可以满足人们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根据需要满足的层次,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据该理论,人的消费层次建立在满足程度上升的基础之上,表现为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渐进过程,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追求精神等自我完善的高层次需要,也就是说,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后,就会转向对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甚至享受生活的追求,而该项支出恰好体现这种需求。其次可以体现消费主体的价值追求。虽然人是文化消费的主体,但文化消费的客体会对主体产生一定的效应,为主体服务,促进消费主体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体现文化产品的价值。文化产品不仅仅有内在价值,还具有潜在价值。比如说审美价值、学术价值、道德价值等向社会实践价值的转化,具体会表现为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风貌的转变、智力与文明的发展等等。再次,文化消费促进人力资本的提升与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消费具有滞后效应,比如说教育消费要经过较长的实践才能显现出其价值。人的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精神文化消费,尤其是接受教育与技术培训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力资本。同时,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的形成都有赖于较高的文化精神消费。最后,可以增加消费主体的幸福感与愉悦感。所以说,服务支出的主要特点是方便、可以美化家庭生活、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和质量。

  (三)网络消费与实体店消费

  20 实际 90 年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方式,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出现,让人们超越了时空界限,突破传统的购物理念,将市场搬到网上,用户在家就可以逛超市,随时订购商品,商家就会按照指定时间送货上门,方便、省时、省力。何明升(2002)将网络消费定义为人们借助于互联网络而实现其自身需要的满足过程,这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网络消费时借助于互联网实现的;是以满足自身需要为目的的64.对应的,实体店消费就是人们消费并不是在网上下单,而是在市场中直接与店主进行货币与实物的交换,消费者可以对商品进行试穿、试用等。

  我国的网络消费起步较晚,但在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作用下,具有强劲快速发展的特点。着名电子专家罗沛霖曾经指出,“产业革命时期技术革命直接作用于人的物质经济生活,从而间接作用于精神文化生活,而信息技术革命则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以更鲜明的姿态直接作用于物质经济生活”,并预期网络消费必然成为民众的一种基本需要。经济的高速发展、收入的提高、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观念的转变都为网络消费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近年来,伴随“宽带中国”工程的实施,4G网络的提速以及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网络消费潜力巨大。

  网络消费最大的优势首先是便捷高效,产品挑选、下单、支付都通过网络进行,消费者足不出户便可完成商品选购,节省了时间与人力;其次网络购物不存在时空地域的限制,打破了传统市场在空间、时间与流通方面的限制,拓展了交易机会;再次,网络卖家可以在网上商铺提供商品的详细信息,客户还可以追踪订单,进行评价,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最后网络购物在不侵犯个人隐私的基础上。通过数据的整理与统计,便于商家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的营销。

  网络购物也有自身的缺陷。最主要的便是交易安全问题,用户的信用卡信息安全等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其次是信用问题,有的商家网络展示商品与实物不符,很容易打击消费者的消费热情;最后是我国的网络购物法律体系还不完善,一旦发生纠纷,处理渠道会遇到难题。

  (四)国内消费与国外消费

  随着现代社会产销方式的多层次化与复杂化,产品流通的逐渐国际化,不同国家的产品都流入国际市场,自然,对于消费者则有了更多选择机会,扩大了产品消费的范围。所以,我们按照消费品来源地区的不同,将消费划分为国内消费与国外消费。

  国内消费是指消费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国内;国外消费是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国外,它可以来自任何其他国家,目的是为了获取报酬,比如购买国外产品,到国外旅游、到国外就医等等。

  (五)自给性消费与商品性消费

  按照消费品来源不同,可以将消费划分为自给性消费与商品性消费。自给性消费是指消费者消费自给生产的产品,该产品不经过商品货币交换,也就是说,不经过市场。商品性消费是指经过市场交换,通过商品货币交换关系,从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进行消费行为。现代社会的自给性消费主要存在于农村,农副产品占很大比重,农民自己种植、养殖以满足自身一部分需求;在城市,居民生活已基本商品化,几乎不存在自给性消费。

  第三节我国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一、我国人口自然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一)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较早将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联系起来的理论是 Modigliani 和 Brumberg(1954)的生命周期假说65.该理论认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其消费决策是最优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收入与财富可以分为用于自身消费的部分、用于抚养下一代的部分与退休后支出的部分,故而劳动年龄人口是正储蓄,少儿与老年人口是负储蓄。由于储蓄与消费之间的互补关系,可以推论一个国家少儿人口与老年人口比重越大,消费也就越旺盛。但是该理论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比如老年人对子女的关怀所产生的遗赠动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都会削弱这种效应,会抵消老年人口增加造成的储蓄的下降,即消费的上升。Samuelson(1958)认为孩子与储蓄是养老工具,他们之间是一种替代关系,孩子数量较多的家庭就可以减少储蓄量,孩子数量较少的家庭就必须增加储蓄来防老,导致消费的减少66.Becker(1981)则认为孩子数量与质量存在替代关系,孩子数量较少,家庭用于每个孩子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消费上升,孩子数量较多,用于人力资本投资数量减少,消费下降67.Hock 和 Weil(200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短期出生率下降会引起更高的消费,但长期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会削弱这种影响。而相关研究也表明,少年与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相当于成年人口消费水平的 30%-70%,而老年人全年的人均医疗费用是年轻人的 3-5 倍68.所以说,年龄结构对消费支出总量的影响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再加上由于各个国家消费内容的差异,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更加复杂,所以还需要实证来检验。

  从消费结构来说,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不同。比如在幼年期,需要较多的婴儿食品与玩具,老年则需要更多的医疗保健产品。由于少儿时期的消费行为还未成熟,其主要的消费决策由父母决定,但通常来说少儿是家庭消费的重点,父母对孩子倾注了无限的关心与爱护,在物质甚至其他各方面都满足他们的要求,有研究表明,家庭日用品消费中,孩子消费占家庭消费的 1/3 以上,主要为教育消费和节假日消费。所以少儿人口的增加,将会增加婴儿食品、婴儿用品、文化用品、教育、旅游等服务性消费支出。而且少儿的心智还没有成熟,从众心理较强,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追求时尚、新潮与个性,对新事物好奇心较重,拉动了服装、装饰品、电脑、手机等新事物的消费需求。

  劳动年龄人口正处于中年时期,由于生活压力较大,承担着赡老抚幼的责任,往往量入为出,消费有较强的计划性,精打细算,不喜欢华而不实的商品,但中年时期往往是收入最高时期,因为他们有着更强的生产性,劳动人口数量的增多会形成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足够廉价劳动力,提高了人均产出,增加了现实购买力,既可以购买家庭日用品,又可以购买家庭的大件耐用消费品,而且中年消费者由于压力往往会选择一些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劳动效率的商品,比如说家庭劳务、家用汽车、微波炉等;同时,对效率的追求与对网络的熟悉也使得中年人群选择网络购物的概率大大增加,并逐渐青睐于服务性消费。

  老年人口主要消费年轻时的储蓄,在分项消费支出方面,由于老年人口在吃穿住行用各方面都有特殊要求,要求有适合自己的独特产品与服务,以提高老年生活质量,所以老年人口的增加会使得对许多针对老年人设计的产品需求增加。而且,一方面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商品的需求注重简单实用、可以减轻体力与脑力负担,还有益于健康,注重身体的保养,因而会减少对一般食品、衣着、奢侈品的购买,增加对医疗保健品和休闲享受等服务性消费品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稳定的消费习惯与成熟理智的消费行为,不赶时髦,追求实惠,也会减少对手机等比较新潮商品的购买。

  当然部分老年人会由于补偿性消费心理,试图补偿之前由于条件限制而未能实现的愿望,会在营养食品、健身娱乐和旅游观光以及一些享受型消费方面增加支出。另外,子女为使老年人安度晚年,自然会帮老人提供更好的条件,比如更好的居住条件、资助老人旅游、为老人购买礼物等,这也构成了老年人口购买力,为老年产业发展注入力量。同时,老年人口增加会引起公共支出的增加,比如说医疗保健、养老等服务性消费的增加。

  (二)人口性别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性别结构的变化归根到底是新生人口比例、死亡人口性别比例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男性作为传宗接代的保障,其婚嫁要消耗大量的物质钱财,所以新生男性的增加会导致所在家庭储蓄的增加,消费的减少。但同时女性的婚嫁需要嫁妆,也需要一定的资本积累,而且女性的生活物质消费并不比男性差,甚至还要优于男性,对消费既有抑制也有促进作用。所以总体而言,男女比例结构的变化对消费总量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现代社会正在由男性主导的消费主义转向女性主导的消费主义,女性决定着家庭购买力的 74%,其消费量达到国内市场 60%的营业额69.所以研究人口的性别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虽然男性收入比女性高,但在许多家庭中,女性对消费行为具有绝对控制力,女性的消费行为习惯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的消费结构,甚至社会的消费结构。2014 年 12 月 16 日中国特卖网站“唯品会”和经济学人智库(the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联合发布《崛起中的亚洲网购力量》显示,女性正在掌握着消费大权。与线下相比,69%的中国女性更喜欢网上购物,而日本仅有 18%比起实体店更爱网购。“她经济”崛起下亚洲女性网购力量的三大趋势关键词为女钱时代(女人地位更高、财务更加独立)、女权力量(女性对家庭开支使用有强大的话语权)、女神消费(爱家人、更宠爱自己,乐于为美丽买单)。专注于中国电子商务咨询与研究公司 Observer Solutions 发表文章表示,中国的男性网购者虽然比女性网购者多,但女性才是中国电商市场的主力军,她们的消费金额比男性要高。所以,女性人口的增加会增加网络消费。

  女性由于自身的特点,有自己独特的消费心理,通常感情丰富,富于联想和幻想,对商品的款式、色彩等都会产生冲动性购买行为;对商品的实用性与细节较为关注,与男性不同,女性在购买产品时,注意商品为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注重商品的便利性,现代女性一般会参加工作,但又要承担家庭的大部分家务劳动,故而对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家务劳动时间的消费品有较强的需求,比如说家政服务等服务消费,将会成为现代女性的新选择。不可否认的是女性存在的攀比炫耀心理,总想以购物来显示自己的某种超人状态,具体体现为爱美与时髦,追求高档次、高质量、高价格的可以使自己变美、与众不同的消费品,比如说对衣服、化妆品的偏爱,这意味着女性人口的增加会导致穿、用等方面的消费量增加。

  二、我国人口社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一)人口城乡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由于在工业化进程中,国家对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导致资源和收入分配长期向城市与市民倾斜,农业的基础地位就是为工业化服务,为城市化服务,农村的发展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国家之前的对农产品的低价收购与对工业投资的倾斜,开辟了资金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转移路径,使农业失去了发展机会,对农村人口流动的种种限制都导致了城乡人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在此过程中,农村人口会不断的转化为城镇人口,许多非物质生产部门以及工业等部门会不断发展,故而城乡人口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而城镇人口的比重更可以间接衡量国家的富裕程度。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条件下,城乡居民由于收入差距,地方发展环境不同,自然产生出不同的消费理念与消费行为,而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鼓励农民生产,农民收入逐渐提高,城乡逐步向一体化发展,城乡居民的消费也在发生而变,即消费结构在发生改变。但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毕竟是缓慢的,短期来看,城乡差距还有扩大趋势。城镇居民的收入要远远高于农村居民,使得城镇消费支出始终是消费的主力(2013 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 7408.7 元,城镇为22880.4 元,城乡消费水平比值为 3.09),尤其是在一些大件消费品、奢侈性消费品方面,农村居民更是望而却步。收入的差距的扩大,高收入者消费倾向偏低、低收入者消费能力不足,对消费的影响日益突出。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居民外出打工者的增加,伴随而来的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与一些新的生活消费习惯传播,使得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并且有机会接触到新的观念,这对许多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其中就包括消费观念(超前消费等),这使之前受到收入限制的许多不能满足的消费欲望可以转化为实际购买力,大大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所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加会增加城镇居民所偏好的服务性消费支出,比如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还会增加大件耐用消费品等支出。

  城乡居民对消费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网络覆盖度、收入水平和周围的消费便利程度、时间的充裕度等。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居民的收入要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城市的发展建设要快于农村,网络覆盖度高(2013 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截止 2013 年 12 月,中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27.5%,城镇普及率达到 62%),城镇居民接触网络的人口较多(2013 年底,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 28.6%,城镇人口占比 71.4%),上网时间长(城镇居民平均上网时长要比农村居民长 4 个小时/周)70,因而城镇居民选择网络消费的可能性更大。但一方面,由于农村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大型购物市场少,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农村居民选择网络购物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使得外出购物成为部分人难得的享受时光,而且城市有较为发达的超级市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往往会激起人们的幸福感,去实体店购物也是城市居民的不二选择。

  综合考虑,城市与农村居民在消费方式的选择上各有利弊,人口结构变动对消费方式选择的影响不是很明确。

  (二)人口收入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按照弗里德曼的消费理论,收入可以分为暂时性收入与持久性收入两部分,并且这两部分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影响不同,消费与持久性收入成一定比例,而与暂时性收入的相关度较低,其解释是暂时性收入的不确定性。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收入分配体制的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同来源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不同。工资性收入比较稳定,经营性收入会受到经济条件与自然环境的影响,转移性收入的不确定性较大,财产性收入比较稳定,但数额较小。所以可以将工资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归为稳定性收入,其余两项收入为不稳定性收入。一般来说稳定性收入用来满足一些稳定的消费支出,比如食品、衣着等,如果还有剩余就会增加对休闲享受消费的支出(稳定收入高的人有稳定的工作,相应的会有比较高的学历水平,注重对教育与健康的投资);不稳定收入在稳定收入之外,因为其不稳定性,居民往往会因为收入的突然增加而无所适从,盲目消费,更多的是对一些大件商品、奢侈性消费品的消费。

  所以一般认为稳定性收入较高的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弱,消费能力强,而且多平稳消费(对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支出比较稳定),不稳定性收入较高的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但这也并不排除一些居民因为偶尔的意外不稳定收入而突然增加自己的消费(炫耀性消费),主要体现在对大件耐用消费品、炫耀性消费品的购买支出(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