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宏观经济学论文

不同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11 共874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人口结构变动与消费结构的关系探究 
【第一章】不同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绪论 
【第二章】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 
【3.1】我国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现状 
【3.2  3.3】人口自然与社会结构对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从人口结构角度促进我国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措施 
【参考文献】我国人口与消费结构合理化研究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加强与完善,我国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且稳步下降。1991 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为 19.7‰,2013 年为 12.08‰,较 1991年下降了 7.62个千分点。预期寿命由 1990年的 68.55增加到 2010 年的 74.83.

  出生率的下降、预期寿命的延长导致人口老龄化成为必然趋势。2013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9.7%,已经超过联合国老龄化社会 7%的标准,进入老龄化社会。年龄结构变化意味着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在变化。我国的少儿抚养比由 1995 年的 35.6%下降到 2013 年的 21.27%,而老年抚养比由 1995 年的 9.2%上升到 2013 年的 11.73%.在我国人口结构中,不仅仅年龄结构在发生变化,性别结构、城乡结构与收入结构等因素也都在发生变化。我国的男女比率由 1995 年的 1.042 上升到 2013 年的 1.051.城乡人口比率由 1995 年的 40.92%发展为 116.12%.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下降(1995 年为 78.94%,2013 年为 64.06%),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的比重在缓慢增加;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下降(1995 年为 71.35%,2013 年为 42.64%),其他三种收入占比则呈上升趋势1.

  在人口出生率与人口结构改变的同时,消费、投资和出口这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明显步调不协调,投资与出口势头强劲,而消费则呈现疲软之势,国内消费不足问题非常严峻,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 2013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由 1995 年的 60793.73 亿元增加到 568845.21 亿元,增加了接近 7 倍,居民消费支出由 1995 年的 1528.5 亿元增加为 212187.51 亿元,仅仅增加了 6.5 倍,居民消费率由 0.45 下降到 0.36,呈下降趋势。同时 2013 年最终消费支出与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分别为49.99%和 54.38%,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 3.9 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经济增长 4.19 个百分点2.由于对投资与出口的高度依赖,国内消费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最终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其实在进入 90 年代后,我国的宏观经济已经由原来的供给不足转为有效需求不足,供求状况由卖方市场逐步转向买方市场,市场需求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另外,市场需求将会过滤掉一些无效供给,刺激另外一些产业的扩张,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动力。因此,顺应国内消费结构的变化,努力增加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重,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口结构是决定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人常常具有不同的消费偏好与不同的收入,因而有不同的消费需求,人口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因此,研究人口结构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对于促进我国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提高国内消费率,保障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意义

  本文从人口结构变化的角度进入,将人口结构分为人口自然结构(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与性别结构)与人口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的城乡结构与收入结构),从人口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各项内容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深入研究(侧重于年龄结构与收入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从宏观层面探索人口结构转变对于消费结构的影响,以期发现人口结构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内在机制,积极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使消费结构合理化的人口政策建议以及社会生产结构化的具体建议,从而塑造未来合理的消费结构,以增加消费,提升我国的消费率,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转变。本文研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可以深化对人口结构影响消费结构的理解。本文在定义和划分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基础上,对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刻而又简洁的分析,揭示了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影响的机制。

  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有助于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目前我国主要依靠投资与出口带动经济增长,但这是不可持续的,应改为主要依靠国内消费增加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为了提高国内消费在我国总需求中的比重,顺利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必要研究消费结构的决定因素,以完善我国消费结构。决定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很多,人口结构的变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我国未来人口总量变化有多大,可以肯定的是,受经济增长与我国人口政策的影响,未来的人口结构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不同年龄阶段人口比重的变化,还有性别与收入等结构的变动。人口年龄与性别等自然结构的变动,以及人口城乡与收入等社会结构的变动,必然使消费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鉴于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的重大影响,完善我国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必然有利于我国消费结构的完善,提升我国的消费率,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理论界对人口结构影响消费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年龄结构对消费总量的影响(也可以说是人口年龄结构对一国储蓄量的影响)。例如 Modigliani 与 Brumberg(1954)3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Samuelson(1958)4、Nether(1971)建立的家庭储蓄需求模型(Household Saving Demand Model )5、Becke(r1981)的孩子数量与质量互相替代理论6.生命周期假说假定消费者理性,以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决定自己一生总收入的使用,安排消费和储蓄的比例,也就是说,消费者要将一生预期可得到的总收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最优配置。人在年轻时收入比较少,但预期收入会增加,于是会借债消费,导致消费大于收入;中年时期收入较多,在用于消费以后,还有储蓄。储蓄的一部分用来偿还年轻时的债务,另一部分用来防老;老年时期的退休金较少,为了保证已经达到的消费水平不下降,主要靠之前的储蓄进行消费,消费再次大于收入。所以,一个国家少儿人口与老年人口的增加将会提高一国的消费倾向。家庭储蓄需求模型认为孩子和储蓄都是养老的一种工具,其经济功能是相同的,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替代关系,孩子数量较多的家庭会减少养老保障储蓄,消费会增加;反之,孩子数量较少的家庭会增加养老保障的储蓄,消费会减少。孩子质量与数量替代理论是指一个家庭孩子数量较多时,家庭对每个孩子的人力资本投资会下降,消费减少;孩子数量较少时,家庭用于每个孩子的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消费增加。

  Weil(1999)认为,生育率下降会导致劳动人口减少,如果人均资本存量不发生变化,多余的资本存量就能转化为消费,使人均消费上升。这本质上与生命周期理论的结论是一致的7.之后的学者侧重于利用实证研究方法来验证已有的理论或进行理论拓展,研究越来越细致与深入。

  Pietro Senesi(2003)提出消费量取决于收入水平及人口年龄结构的模型,认为人口老龄化率是储蓄总量的决定因素,也即消费总量的决定因素8.Horioka and Wan(2006)9应用 GMM 估计方法对中国省际家庭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储蓄率影响在统计上不显着,与 Kraay(2000)10的研究结果一致。

  Hock 和 Weil(200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虽然短期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会导致消费倾向的上升,但长期来看,老年人口的增加会削弱这种影响11.Solveing Erlandsen(2008)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消费总量的影响,验证了消费理论中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动会影响个人消费与储蓄行为这个结论12.ShangJin Wei and Xiaobo Zhang(2009)通过对消费现实的观察与分析,认为随着男女比例的提高,有男孩子的家庭为了增加孩子在婚姻中的竞争力,会提高储蓄率,减少消费13.Jungho Kim(2010)研究了不同收入对家庭消费、教育等支出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收入的变化将会导致居民不同的经济行为14.Shantanu Bagchi(2011)在控制了经济增长与家庭规模变量后,发现人口年龄为 45-55 岁时,消费支出会进入驼峰,也即消费支出呈现最大值15.

  W.Jean Young(2012)预计中国的老年人口在 2050 年将翻两番,老年贫困率也将达到最高,这对社会保障政策提出了挑战16.Kate A Levin(2012)在研究 11-15 岁青少年的早餐消费时,发现早餐消费总量在 1994-2010 年是增加的,但不同家庭结构中的青少年的早餐消费量差异很大17.Birgit Aigner-Walder(2012)通过对奥地利数据的研究,证明了人口年龄结构会影响私人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并在预测人口结构后,认为奥地利的私人储蓄率将会增加,这会影响到交通运输领域的消费品及服务的消费18.CharlesYuji Horioka(2012)在应用日本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时发现未成年人口与老年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对储蓄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也即对消费有显着的正影响19.HeinrichHock(2012)研究了不同地区由于生育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所引起的人口老龄化对消费品代际转移的影响,发现在高度发达的国家,只有人口长寿才会导致消费最大化20.Torben M.Andersen(2014)认为老年人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具有遗赠动机,导致财产的代际转移;而住房条件则是影响老年人提前退休的重要因素,认为从社会福利角度来看,应该增加金融产品的投资而不是储蓄21.Adrian Furnham(2014)研究了男女不同性别人口对待金钱的态度,并发现男性更容易进行囤积性的采购消费,女性则更容易进行情感冲动性采购22.

  二、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人口结构影响消费结构问题的关注,开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1995 年,向常清研究了广东居民收入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并预测广东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向高质化发展、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加快、住房由舒适到豪华转变等23.1996 年,陈玉璞认为劳动适龄人口应该始终保持在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才能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结构的优化24.1999 年,王选选、杭斌研究了人口的文化差异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实证证明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各消费支出的影响不同,建议政府在制定消费政策时要考虑这种影响,企业在选择目标市场时也要准确定位自己的市场策略25.

  同一年,王选选发现年龄越高,对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对衣着、服务支出影响较大的是 30 岁以下人群,对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则各年龄阶段无明显差异26.2000 年,孙凤、易丹辉实证研究发现收入分配因素与预期因素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显着,并认为增加居民收入是保障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基础27.2003 年,谭耀武将人口结构分为人口的自然结构、机械变动结构与经济结构三类,分别探讨了南宁市对应结构对消费的影响,认为要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城市化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消费市场、建立良好的消费环境28.2003 年,杭斌将收入分为国有经济单位和集体经济单位收入、其他经济类型收入、其他收入(个体经营者、个体被雇者、离退休再就业人员、其他就业劳动者的收入)、转移收入、利息收入,回归发现国有经济单位和集体经济工资提高 1%,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0.0898%,也就是说国有经济单位和集体经济单位工资的消费率最低,其他经济类型收入的消费率最高29.2004 年,马晓君在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影响问题时,认为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影响最直接就是医疗保健支出,其次是社会养老服务支出,最后是教育文化娱乐支出30.之后学者从多个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

  王金营、付秀彬(2006)对各年龄人口的消费量进行实证研究,分别将消费系数(未成年人口、劳动人口、老年人口)设定为 0.6:1:0.8、0.7:1:0.7,然后换算得到各年龄阶段的消费水平,用消费函数进行检验,发现两组结果的系数非常接近,但后者的拟合系数优于前者31.李寿桥(2007)指出女性消费偏向于感性,注重感性满足,而感性消费更具有弹性,认为女性消费的核心是商品的象征意义32.黄静、穆月英等(2009)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重与收入及消费水平呈很强的正相关性,消费水平主要受到工资性收入水平的制约,各地区消费的差异,主要是由工资性收入差异引起的33.韩海燕(2010)按照收入的不同来源与性质,将收入分为稳定性与非稳定性收入,分析不同性质收入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对消费的影响,应用 1995-2007 年的数据,发现两者与消费都高度相关,但稳定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略高于非稳定性收入,两者都较低34.罗党、宋博(2010)认为农民的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密切相关,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十一五期间不同来源的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35.杜华章(2011)分别对基本收入、额外收入与消费各项支出建立回归方程,发现:额外收入对食品、居住、文教娱乐、交通通讯支出有规模递增效应,即转移性或财产性收入增加一元,农民就会从基本收入中追加更多支出用于食品,带动效应强;基本收入对各类消费支出呈规模递减效应,即农民基本收入增加的同时,不会将其全部用于消费,会储蓄一部分36.刘苓玲、李培(2011)运用东、中、西部三个地区 31 个省份 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改变,工资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日益显着,与家庭经营性收入一并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双动力,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虽然有限,但却具有乘数效应37.刘坚、廖学文(2011)应用逐步回归法,发现对消费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和人均工资性收入38.

  陈晋玲(2011)研究认为山西省城乡消费结构差异较大,城镇居民发展与享受型消费支出比重较高,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支出快速增加,而农村支出能力较弱39.孙武福(2011)实证检验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需求总效应为负,老年抚养率对消费影响为负,少儿抚养率对消费影响为正40.陈研研(2012)以山东省 17 个地级市的农村居民消费率及以人口结构为主的与农村居民有关的各类社会因素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发现男女性别比的提高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率,老年人口比例的提高抑制了消费41.王霞(2012)用中国 2000-2009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对全国层面、分区域层面的中国居民消费函数模型进行回归,发现人口结构因素对居民消费率有显着的影响,少儿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存在正相关关系,老年抚养比则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老年抚养比的冲击对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更大42.温涛、田纪华等(2013)用2004-2010 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农民收入结构对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分项消费支出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财产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支出最大,转移性收入则主要影响农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消费需求43.陈建宝、李坤明(2013)通过对 1997-2009 年 30 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研究发现,生存性消费仍然是我国居民的最主要的支出方向,城市居民对发展型消费品的偏好远大于农村居民44.张立芳(2013)通过数据统计发现 80 后已经逐步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女性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从 2005-2010 年,在 21-35 岁的购车人群中,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45.杨桓(2013)将 2004-2011 年的吉林省人口老龄化和消费结构的相关数据进行灰色关联计量分析,并通过模型统计检验分析得到人口老龄化与医疗保健、交通通信、衣着和食品等消费方面的关联度非常高46.唐婧婧(2013)将老年人口的消费方式具体定义为饮食消费方式、医疗保健消费方式和休闲消费方式三种,从老龄人口的饮食消费、医疗保健和休闲消费展开实证研究,发现老龄人口的医疗保健消费需求增加,休闲消费占总消费比重增加,性别差异和职业差异对休闲消费影响显着47.江雪莲(2013)研究发现老年抚养比对消费率的效应为正,少儿抚养比对消费率的效应为负,老年抚养比的影响远大于少儿抚养比48.邱俊杰、李承政(2014)利用 1991-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发现少儿与老年抚养系数与居民消费率正相关,人口性别比影响为正但稳健性较差。并且预测未来老年抚养系数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会进一步强化49.李聪、黎洁等(2014)通过对西部贫困山区农户家庭消费结构分析,发现丈夫受教育程度高与女性地位高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消费水平也较高,丈夫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贡献者是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丈夫的文化程度越高,家庭的消费倾向越大,两性地位越是平等,边际消费倾向越大50.刘鑫鑫、刘金金、杨剑、凌玲(2014)分别研究了河北、河南、江西和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对当地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51.

  三、小结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发现整个研究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证验证过程,在此过程中,理论研究也在不断丰富与完善。对于国内研究,主要是以国外的研究理论为基础,这对研究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国外的不一定适用于国内,实证研究更要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情况。

  总结已有研究,发现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总量影响的文献较多,而对分项消费支出影响的研究较少,而且由于消费结构的多样化,选取的数据的差异化,现有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相同,对此,本文将利用更为详实的数据,研究年龄结构对各分项消费支出的影响。对性别与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消费品中的某种消费品,研究局限于一些理论说明或者简单的用户访谈整理,侧重于消费心理学角度的阐述,实证研究较少,更缺乏性别结构对消费影响的宏观总体研究,本文将男女性别结构考虑为影响我国消费结构变动的因素之一,从实证与理论两方面探讨该因素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对城乡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关系研究还仅仅局限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岳田浩、徐文松)、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任行伟、岑丽阳、肖婷婷、王传龙、卢方元)以及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对比研究(陈晋玲、江丽)方面,局限于微观角度,单纯研究城镇人口结构对城镇消费的影响或农村人口结构对农村消费的影响,但社会是一个整体,城镇与乡村是互相影响的,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各种新观念、新思想已经快速传播,城乡已经向一体化发展,所以本文将城乡人口比例纳入到模型中,试图弥补人口城乡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这一空缺。对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分析较多,但结论并不一致,可能是选取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不同、数据存在差异、或者是对收入结构划分不同导致的。

  通过以上对人口结构对消费影响的文献综述进行总结,发现目前对于人口结构变迁所产生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正在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纵观现有研究,对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影响的研究并不全面,许多学者只研究人口结构的单一方面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未免有失偏颇,而且多数研究并未对消费结构进行明确的定义与分类。

  所以本文将尽力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即人口结构的各组成结构是如何影响消费结构的。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的是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发现人口结构变动对消费结构的具体影响,结合消费发展合理化趋势,发现目前我国新的消费增长点与过时落后的消费点,据此提出相关的完善我国人口结构、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首先对国内外关于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研究进行总结,对有关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影响的文献进行梳理(包括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结构、收入结构对消费结构影响的文献)综述,得到所研究内容的理论与技术支持;其次分别总结研究人口结构的定义及其分类、消费结构的定义及其分类;接着是人口结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作用机制与理论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各个推论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最后根据得到的结论结合消费结构的合理变动趋势,提出完善我国人口结构以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提高我国消费率的政策建议。

  二、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通过对相关理论文献与实证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明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得到的结论与使用的主要方法,明确进一步研究方向。

  历史演化分析法:该方法可以分析我国人口结构的演化与发展趋势,分析相关政策产生的影响,进而指出人口结构变动是一种规律,是一种必然结果。

  计量分析法:通过对数据的查找,应用计量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寻人口结构变动与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

  本文应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层面把握人口结构变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第四节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内容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说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和研究框架,以及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阐述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内涵和分类,在理论上分析人口的自然结构(即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与社会结构(即人口的城乡结构与收入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第三章概述我国人口结构和消费结构的现状,对我国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第四章根据合理的消费结构的标准,指出我国现在消费结构的不合理之处。鉴于人口结构变化对消费结构有重要影响,提出通过完善我国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来促进我国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提升我国的消费率的政策建议。

  第五节创新之处及不足

  首先,本文属于跨学科分析,结合人口学与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从宏观角度研究人口结构变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突破了学科的局限。其次,本文对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内容把握较为全面,充分考虑到了人口结构中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结构与收入结构,并重新对消费结构按照不同原则进行了新的划分,新的划分方式与经济发展更为密切相关。最后,与合理的消费结构进行对比,指出我国现有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消费结构的政策建议。

  不足之处在实证部分由于数据的缺失,未对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做全面的实证分析,即实证研究不够全面。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