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货币银行论文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很大的升值空间(3)

来源:国际融资 作者:蓝裕平;蓝皓贤
发布于:2017-07-04 共5213字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长期均衡。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长期均衡条件,主要取决于两国物价的相对 水平。经济学中的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理论被经常用于两国汇率的长期趋势分析。该理论的要点是,两国货币的汇率,从长期来说,取决于两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之比。当汇率与购买力比价有差异,购买力较高的货币(所在国物价较低)未来要升值,反之亦然。
  
  正确比较中美物价水平。
  
  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考察中美货币汇率未来的走势,需要比较中美物价水平。说起中美两国的物价水平,多数国人感觉美国的物价比中国还低。可是,实际上,这个感觉又是错的。
  
  从有形的商品来说,美国确实不比中国贵,尤其是奢侈品,更是普遍比中国便宜很多。奢侈品的价差主要涉及关税,以及跨国公司歧视性定价政策等。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以上因素会被逐步消除。首先,中国参与并推动的RCEP,以及与其他国家进行的双边贸易谈判,主要目的都是逐步解除双方的税收壁垒,实现自由贸易;其次,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对跨国公司垄断销售行为的处罚,如2015年4月奔驰公司因垄断性销售被江苏省物价局处罚了3.5亿元;2016年12月,美国高端医药厂商美敦力公司,同样因垄断销售行为被国家发改委处罚1.18亿美元。
  
  从无形的服务业收费来说,美国比中国贵得多。这些服务包括金融服务、医疗、教育和餐饮等等。第三产业在美国的比重高达78%(中国的该比例只有约50%)。综合来说,美国的物价水平要比中国高得多。
  
  人民币长期来说有很大升值空间。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统计数据,美国的物价水平约等于中国的1.8倍。换言之,美元兑人民币的现行汇率被高估了80%!特朗普为什么坚称人民币被低估?购买力平价所揭示的数据就是他的理由。
  
  购买力平价是一个很成熟的理论,从长期来说,其有效性是受到反复证明的。国家之间物价的相对水平,可以作为判断汇率长期均衡水平的依据。不过,被低估的货币最后是否真的会向购买力平价所示的均衡水平靠拢,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增长状况。发达国家经济市场化程度高,而且他们之间的物价水平总体差不多,所以它们之间的货币汇率总体上是围绕购买力平价均衡水平上下波动的,不容易形成明显的长期上升或者下跌趋势;欠发达国家的货币普遍都被低估,越穷的国家,其货币被低估的程度越高(其背后的原因是穷国的基本消费品以及劳务费用必须足够便宜,穷人才能活下来,而当地的劳动力必须足够便宜才能找到雇主);当一个穷国通过工业化成长为发达国家,其物价水平会逐步向发达国家的水平靠拢,这多数是通过本币升值而达成的。
  
  根据以上的说法,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是否最终会实现大幅度升值,取决于中国是否能成功地从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
  
  日本的经验--经济增长与货币汇率。
  
  日本是战后少数几个通过工业化成功晋级到发达经济体行列的国家。日元汇率沿革历史的前半部分跟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情况很类似:1945年日本战败时,美元兑日元汇率为每美元15日元;到1949年跌至270日元。到1950年,日元与美元挂钩,汇率被确定为每美元360日元;20世纪70年代初,美元与黄金脱钩,日元也与美元脱钩,日元汇率进入了快速上涨阶段;到80年代末,日元兑美元汇率升至120日元。(详见图4)。
  
    
  日本的经验演示了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货币汇率之间的关系。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中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见图5),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此后一直到现在,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从图形上看,过去30年,除了1986~1987两年,波动区间大约在130~80之间(见图6),请留意30年均线目前处于112水平。笔者认为,从均值回归的角度说,112应该可以代表美日购买力平价所决定的长期均衡汇率。
  
  综上所述,两国货币汇率长期均衡水平由两国的购买力平价决定,均值回归在发达国家之间的汇率走势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从日本的经验来看,中国经济如果继续目前的增长势头并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很有可能也会向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靠拢,那意味着从长期来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有约80%的升值空间。
原文出处:蓝裕平,蓝皓贤.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长期趋势分析[J]. 国际融资,2017,(04):63-6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