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骨伤科论文

针灸配合加味益气聪明汤治疗气血亏虚证颈性眩晕31例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05 共3956字
论文摘要

  颈性眩晕又名椎-基底动脉缺血综合征, 属于颈椎病范畴,多因颈椎的高度和椎动脉的长度平衡关系被破坏,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从而引起眩晕等症状,中老年患者气血亏虚型为常见。颈性眩晕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有研究认为,通过阻滞交感神经传导,可以促进血管舒张,缓解椎-基底动脉痉挛,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血供,从而有效地缓解眩晕症状。祝安惠等通过研究发现,血清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清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值升高,可使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加,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生眩晕。 在本病的治疗中,多以非手术综合治疗为主,其中针灸、药物对本病的治疗均能起到良好效果。 常德市第一中医院自 2011年 2 月~2013 年 2 月采用针灸联合加味益气聪明汤治疗气血亏虚证颈性眩晕 31 例,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6 例患者均为常德市第一中医院骨科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 2 组,观察组 31 例,对照组 25 例。 38 例入院前经倍他司汀等扩血管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TCD 示患侧血流速度增快 16例,血流速度减慢 20 例、双侧不对称 10 例。 X 线片异常 53 例 (94.6%), 主要包括颈椎骨赘增生 26 例(49%)和颈椎失稳 19 例(33.9%)。 CT 示椎间盘突出35 例(62.5%),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8 例 (14.2% )。

  MRI 示颈脊髓受压 18 例(32.1%)。 所有患者均主诉眩晕,颈项部疼痛,与颈部活动有关,并伴有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 脉细弱等气血亏虚征象。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表1】
论文摘要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并结合《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制定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1)眩晕症;(2)枕颈神经痛;(3)颈扭转试验阳性;(4)交感神经激惹症状;(5)颈部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如颈框反屈、椎体不稳、椎间盘突出;(6)TCD 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及可出现动脉硬化的改变。

  1.2.2 气血亏虚证辨证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符合气血亏虚证型的诊断标准:(1)视物旋转;(2)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1.2.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2)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3) 年龄在 42 岁以上,70 岁以下;(4)近 2 周内无系统使用皮质类固醇及抗组胺药物史,1 周内无外用此类药物史;(5)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4 排除标准 (1)年龄<42 岁,>70 岁;(2)有全身或接触性药物过敏史;(3)有严重内分泌、心血管、血液、肝肾等系统疾病以及免疫功能低;(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5)颈椎管狭窄,颈椎肿瘤,颈椎结核,椎动脉解剖异常、畸形,梅尼埃病,内听动脉栓塞,中风先兆, 脑动脉硬化,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等。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1)予以加味益气聪明汤治疗,本方为刘志军教授的经验方。 方由黄芪 12 g,升麻 8 g,葛根 30 g,丹参 15 g,蔓荆子15 g,党参 15 g,熟地黄 10 g, 白芍 10 g, 川芎10 g, 当归 10 g, 茯苓10 g,白术 12 g,炙甘草 6 g 组成。 水煎服,每日 1剂。 第 1 煎晚间临睡前空腹温服, 第 2 煎晨起空腹温服。 (2)针刺取穴治疗:以 C3~C5颈夹脊、风池、大椎、腕骨为主,配三阴交、血海。 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保持平卧姿势,医者立于患者头前,穴位常规消毒, 持 1.0 寸毫针沿颈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 0.5~0.8 寸,取 1.5 寸毫针在大椎穴斜刺 0.5~0.8 寸,余穴均常规毫针刺法,要求气至病所,留针 30 min,每日1 次,疗程 4 周。

  1.3.2 对照组 以单纯针刺治疗, 参照 “1.3.1”中“(2)”针刺取穴治疗。 疗程同上。

  1.4 疗效观察
  1.4.1 观察指标与方法 (1)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眩晕程度评定0 级 (5 分 ):无不适感 ;1 级 (4 分 ):轻微不适,但不影响活动;2 级(3 分):头晕时需坐下;3 级(2 分):头晕时不能户外活动;4 级(1 分):头晕时不能户内活动;5 级 (0 分): 头晕时必须卧床。 (2)治疗前后对患者行 TCD 检查,检测椎动脉脉血流速度、 脉冲指数 (PI), 测定血清 Fib 与 TC值。

  1.4.2 临床疗效评定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眩晕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临床痊愈: 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感,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眩晕或头晕减轻, 仅伴有轻微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影响;无效:眩晕及伴随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
  观察数据使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 方差齐者用 t 检验,方差不齐者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等级资料用 Ridit 分析。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 4 周后,观察组痊愈 10 例,显效 15 例,有效 6 例,痊愈率 32%,总有效率 100%;对照组痊愈 3 例,显效 14 例,有效 7 例,无效 1 例,痊愈率12%,总有效率 96%。 两组痊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速度 、PI、Fib 与 TC值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血流速度变缓,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椎动脉 PI 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前后差值进行比较,椎动脉血流速度变缓、Fib、TC 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血管活性明显增强;在改善椎动脉血流速度、降低 Fib 及 TC 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果见表 2。【表2】
论文摘要
  
  2.3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眩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眩晕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见表 3。【表3】
论文摘要
  
  3 讨论

  本病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常见于中老年患者,“无虚不作眩”,“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说明气血亏虚是导致本病的常见原因之一,与肝、脾密切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头为诸阳之会,耳目者肝脾肾所主,乃“乙癸同源”;肝阳不升,中下焦虚冷,气血不足,清窍失聪而致虚生眩。 益气聪明汤为明代李东垣所创,功能补中益气,升清降火,条达气机,升降相宜,是治疗目障昏花或耳鸣耳聋的有效方。在本方基础上加用补气之四君子汤、补血之四物汤,对于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达到气血双补、气血通调之效。 方中黄芪、党参、炙甘草甘温,入脾胃补中益气;葛根、升麻味辛性凉,合用入肝走胃,升清阳、清风热、疏肝木;白芍清补肝肾,更加天麻平肝熄风、祛风通络;丹参活血化瘀。

  诸药合力,上散风热以定眩,下益肝肾以除晕,共奏益气升清、平肝益脑、补益气血,标本兼治之功。

  风池、大椎位于头气街及髓海气机转输处,针刺可清头目,止眩晕;血海隶属冲脉,是人体气血输注出入的重要穴位;三阴交为肝、脾、肾三者经脉交汇处,颈夹脊为经外奇穴,针刺可疏通气血,调督脉、太阳经气,升阳补髓海;腕骨远端取穴疏利太阳经气。

  通过针刺颈夹脊、风池、大椎等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粘连和痉挛。

  现代医学认为,颈性眩晕多因各种退变、压迫致颈椎各种平衡关系被破坏,向内可压迫椎动脉,使椎动脉管径变窄,向外可压迫椎旁交感神经,激发交感神经兴奋性,使血管痉挛,血流速度减弱,椎动脉压力降低而致椎动脉脉冲指数(PI)下降,从而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眩晕。研究表明,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中, 血管活性因子中血清 Fib、TC 占有重要的地位,使机体全身系统血管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及局部 血 流 动 力 学 改 变 , 当 椎 动 脉 PI 值>0.85、TC>5.72 mmol/L(220 mg/dL)时,会明显抑制血管活性,导致血流速度减慢、血液粘稠度增加,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出现眩晕。

  本课题选取椎动脉血流速度、椎动脉 PI、Fib 和TC 四项指标进行观察研究,发现针药组与针灸组均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但对降低血清 Fib、TC 值,针药组明显优于针灸组, 且未出现明显不适等副作用。 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交感神经、血清 Fib、TC均是引起颈性眩晕的重要影响因素;(2)针灸治疗能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缓解椎-基底动脉痉挛,促进血管舒张,改善大脑血运;(3)针药联合可以明显降低血清中 Fib、TC 含量, 从而使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流加快, 为大脑提供充足血运而改善眩晕症状;(4)益气聪明汤与针灸治疗降低 Fib、TC 值的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现代研究发现,中药和针灸结合主要有以下优势:(1)结合方式灵活,提高疗效;(2)缩短病程,患者依从性好;(3)针灸治疗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和利用,疗效显着。 有实验表明:针药并用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管的收缩状态、调节缩血管因子与舒血管因子的平衡、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恢复,改善眩晕的临床症状。加强现代中药、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可以更加明确传统中医在治疗疾病上的作用机制,提高广大群众及医务工作者对中医的认识以及对其疗效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王 峰,张佐伦,刘立成,等.颈性眩晕的病因及其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9(2):149-150.
  [2] 楚福明,刘 亮.中医疗法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 94 例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3,6(25):873-875.
  [3] 祝安惠,刘玉良,崔 斌,等.多排螺旋 CT 血管造影联合颈椎骨性结构评价对诊断颈性眩晕病因价值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7):506.
  [4] 孙竹娟,陈关富,赖志刚.中医药与针灸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概况[J].科学之友,2007(4):97-98.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 : 科学出版社,1994:16.
  [6] 孙 宇,李贵存.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