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在病免教学中渗透生殖健康教育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8-14 共2903字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性观念的日益开放,不安全流产比例不断上升,许多性传播疾病对生殖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医学院校是对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的有效“阵地”,利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以下简称病免)课程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将生殖健康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生殖健康教育的含义

  生殖健康是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生殖健康是指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与生殖有关的一切活动,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诸方面均处于完好的健康状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将生殖健康教育定义为:“培养青少年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文化和生育各个方面了解性特征,对性与生殖健康行为能够做出负责的决定。”生殖健康教育是帮助青少年获得知识、改变态度的教育项目,旨在保护他们自己避免性传播疾病、生殖道感染、HIV 感染、非意愿怀孕致不安全流产和可能带来的不能生育的风险,帮助他们安全成功地过渡到成年。

  2、 生殖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1 生殖健康教育是国际社会的要求

  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核心,生殖健康教育是衡量社会文明水准高低的标志。青少年生殖健康问题广受世界关注,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了“2015 年人人享有生殖健康”的全球性奋斗目标。中国政府及各国政府共同签署的《行动纲领》声明:“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各国应保护和提倡青少年获得生殖健康教育、宣传和保健的权利。敦促各国政府在非政府组织协作下,满足青少年的特别需求,并制订满足这些需求的方案。”

  但在我国传统的医疗卫生体制中,青春期的青少年被称为“医学孤儿”,处于儿科、妇科和内科“三不管”地带,社会缺乏为青少年提供生殖健康服务的专业机构和专门人员,学校教育无疑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生殖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2.2 生殖健康教育是青少年生理健康的要求

  中国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有 3 亿多人,每年有 2 000 万青少年进入性成熟期。国内大学生年龄在 16~22 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生殖器官的发育基本成熟,但青少年的心理成熟一般滞后于生理成熟。伴随当今社会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医学生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婚前性行为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导致大学生生殖健康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高校女生妇科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她们的身心健康。目前,被各国公认的解决或减少这些社会问题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青少年尽早地、深入地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2.3 生殖健康教育是全球预防艾滋病的要求

  艾滋病在全球蔓延,艾滋病和性病逐渐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全球每天有 6 000 名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病毒,全世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几乎有一半是 25 岁以下的年轻女性,青少年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潜在威胁。2000 年全球 189 个国家提出全球新千年发展目标,希望全球 2015 年 HIV/AIDS 蔓延停止并开始逆转。但国内情况不容乐观,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比例正在逐步上升,异性性接触将成为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国内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根据病例报告、哨点监测等资料的综合分析,青壮年是受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其中 20~29 岁年龄组 HIV 感染者占 53.6%。

  因此,指导教育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是学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3、 在病免教学中渗透生殖健康教育

  医学院校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病免课程内容中与生殖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很多,但教材内容并没有充分展开,没有突出生殖健康问题。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渗透生殖健康教育,重点关注性传播疾病的预防、生殖道感染的预防、艾滋病预防及不安全流产的危害,学生才能得到有效的生殖健康知识,从而抵御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

  3.1 性传播疾病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性传播疾病(STD)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我国重点防治的性传播疾病有 8 种:淋病、梅毒、艾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导致这些疾病发生的病原微生物在教材中都有涉及,但分散在不同章节,且对生殖健康的影响一笔带过,因而没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生殖健康的观念,将分散在不同章节的有关生殖健康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特别要将病原微生物对生殖健康的影响概括强化,见表 1,并通过幻灯片、图片展示其临床表现,使学生受到触动,纷纷表示从自身做起,洁身自爱,远离性传播疾病。教师还要进一步提醒学生,一旦感染性传播疾病,一定要规范治疗,切不可听信街头广告,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论文摘要

  3.2 生殖道感染疾病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生殖道感染是指生殖系统受到致病微生物的感染,常见的生殖道感染主要指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生殖道感染。生殖道感染的主要途径为性接触传播、内源性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目前全世界有 8 000 万对夫妇不能生育,大部分是由于生殖道感染所致。此外,女性生殖道感染还可伴随体内抗精子抗体的产生,精子进入生殖道就会丧失活性,引发免疫性不孕。病免教材中这些疾病的病原生物学内容分散在不同的章节,学生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教学中应有意做一些拓展概括,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具体见表 2。

  论文摘要

  3.3 HIV/AIDS 的预防

  近年来我国 HIV/AIDS 呈加速流行趋势,儿童感染艾滋病的唯一途径是母婴传播,80%的儿童感染艾滋病是由母亲传播所致,我国部分地区母婴传播艾滋病所占比例由 0.1%上升到0.6%,婴儿一旦感染,病情发展比成人快,大部分婴儿只能活两年。教材内容讲解过程中应特别强调艾滋病的垂直传播,说明艾滋病会贻害两代人,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保证后代健康。

  为此,我们应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展示一些艾滋孤儿的悲惨境遇,加深学生对预防艾滋的认识。

  3.4 不安全流产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规划署一份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每年有 1 500 万 20 岁以下的年轻女性怀孕,每年有 200 至 400万青少年进行不安全流产。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代表处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国内每 10 分钟有 10 位少女进行不安全流产,而对于 15 岁以下的少女,因为生育和怀孕引起并发症而致死的危险是 25 岁以上年轻妇女的 25 倍。病免教学过程中有多处可以渗透这些教育,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常会感染子宫创面,特别是在不洁医疗器械的清宫过程中会加速细菌血行扩散,甚至导致败血症。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也是人流过程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它们会引起急性子宫内膜炎,也可导致输卵管炎,输卵管管腔变窄甚至堵塞,导致继发性不孕。新生儿溶血症常常发生在母亲第二次怀孕生育时,而母亲第一次怀孕生育则无妨。所以,盲目流产是女性今后生育的大敌。

  人口素质的提高是 21 世纪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保障,对未来社会整个民族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及早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性观念,规范性行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夏毅.生殖健康促进[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3):229-232.
  [2]蒋辽远,刘志浩.我国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9):772-774.
  [3]过保录.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解读[J].中国性科学,2008,17(3):23-29.
  [4]王一飞.促进生殖健康,实现新千年发展目标[J].生殖医学杂志,2004,13(6):325-32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