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学院新增外国文学作品导读课的原因、意义及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14 共3886字
论文摘要

  外国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基础课,是学生知识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外国文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外国文学史的基本知识点,掌握外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时段、主要流派和重要作家作品,获得世界文学的整体发展框架和开阔的文学视野,提高阅读、分析、鉴赏作品的能力。教学任务里明确要求掌握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但由于诸多因素,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很好落实。

  这次我院(指我校下属的文学与传媒学院)决定在培养方案里新增外国文学作品导读课(以下简称导读课),在大学一年级的上或下学期开设,每周2课时,总计 36 课时。这是课程设置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优化课程设置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设置原因

  1.由外国文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和现状决定的
  外国文学这门课程具有时间长、地域广、容量大等特点,在空间上,它横跨东方与西方;在时间上,它跨越从公元前 5000 年一直到 21 世纪长达几千年的历史,涉及东西方众多国家民族的文学,文学样式翻新,文学流派纷呈,文学思潮迭起,作家作品层出不穷,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因此不可能把这门课完整地上下来。从我校来看,现在只上西方文学,东方文学基本上未涉及。而西方文学中的 20 世纪俄苏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也只能串讲知识点,未能展开作深入分析。早些年,在课程设置改革中,该门课由每周4 课时总计 144 课时调整为 3 课时总计 108 课时,课时不够的问题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本教研室(指外国文学教研室,下同)也曾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后来尝试着开设了选修课——西方现代派专题研究,为学生提供了深入学习的机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不太理想,因为这样设置,在课时上没有可靠的保障,而且从文学史的角度看,20 世纪之后的西方文学与之前的在某种程度上脱节,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因此,课时减少的后遗症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2.由学生的阅读现状决定的
  中学阶段已有外国文学作品(以下简称作品)的阅读要求,但基于高考指挥棒,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广泛和深入地阅读。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并未养成阅读作品的习惯,他们大多从电子产品中,浓缩本中或文本介绍中获取作品信息,即使有兴趣去阅读,对于刚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也不太清楚应阅读什么书目,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本教研室的教师曾对不同班级的学生做过调查,一个班级能阅读文本的大约占四分之一,而且仅指小说,能阅读诗歌、戏剧等作品的更是凤毛麟角;那些阅读小说的学生,也大多选择像《基督山伯爵》等的通俗读物,能阅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品的学生少之又少。因此,在大学三年级上外国文学课时,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讲解某部作品时,不少学生茫然不知,往往表现为麻木、默然、没有感觉,不能讨论与争鸣,不能形成观点的交锋、观念的碰撞,当然也就难以产生思想的火花。

  中学与大学在某种程度上脱节,学生阅读数量少,对作品未能深入分析,这是大学教师不得不面对和需要认真解决的课题。

  3.由教师在教学时的矛盾心态决定的
  教师在教学时常常有这样的感受:面对庞杂的教学内容,如何处理教材、处理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的关系,颇为踌躇,力不从心;想要重点讲解文学史,又顾不上文学作品的分析,想要快讲,担心学生消化不了,想要慢说,显然完不成教学任务,最后不得不草草收场。本教研室也曾为此进行过多次研讨,但由于教师看法不同,分歧较大,难于找到一条合理的解决之道而作罢。因此,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教学内容作不同程度的取舍,但由于个人的理解不尽相同,导致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重要内容遗漏或未能讲透的情况出现。

  二、设置意义

  1.解决课时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这是教师能真切感受到的。它能在最大程度上缓解因课时不够带来的压力,为教师灵活地处理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如教师在讲解作品时,可以不涉及或少涉及相关文学史的内容,而在讲授文学史时,对已讲过的作品只要点到为止即可,对未讲的,或未细致讲的,或重要的作品,可认真讲解。

  2.养成良好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既靠他们自身的努力,也靠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当前,不少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急功近利,很难静下心来。设置导读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阅读作品。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同样,博览群书能感悟生活,体味社会。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潜心阅读文本,有利于深入理解,有利于文学史的讲授,有利于论文的写作。

  3.做好衔接工作,转变思想观念
  中学和大学是两种不太相同的教学模式。如果说中学生更多的听从教师而具有依从性、盲从性,大学则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倡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正如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所言:“人的自觉能力性,使人的发展具有创造性与超越性。”大学一年级是学生转变思想观念的重要阶段,既靠学生积极参与,也靠教师努力引导,导读课无疑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4.建立合理区间,有利监督管理
  导读课的设置比单纯在原来 3 课时的基础上增加 1 课时好得多。因为增加 1 课时仅仅回到过去的课时安排,并没有新意,而导读课的设置,能在与大学三年级上文学史之间建立有效的缓冲期,学生能根据教师阅读书目的要求,尽可能地多看;而且,一般上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的教师是同一个人,能在缓冲期内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管,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

  5.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素质
  导读课的设置,有利于最终实现外国文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即通过阅读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写作论文。这是基于以上几个环节的落实,是在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基础上达到教与学目标的实现。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将来写作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设置导读课的对策

  1.处理好教材的选择与使用的关系
  选择一本合适的教学用书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作为教学用书,它应具备合理性、前瞻性、实用性。教材应面向新兴本科院校,切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切合学校定位后教学发展的方向。它不应只是传统的作者、情节、人物、艺术特点等的简介,应该具备新颖的观点、精辟的解说、恰当的剪裁等特点,在同类书中设计新颖,思想前沿;它既适合教师教学,更适合学生学习,有利于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依靠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增减,对某些观点提出异议,对某些不合理的内容弃之不用,不宜被教材的某些说法所左右。

  2.处理好作品导读课和文学史的关系
  导读课设置的一个目的是为讲授文学史做铺垫,它与文学史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导读课重在讲作品,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思想、创作手法等,欣赏作品带给我们的美感;文学史课重在讲史,介绍文学的发展过程,主要思潮,重要作家作品。由于任何一部作品与作家的思想经历、所处的时代等密切相关,因此上导读课时,应有作家背景材料的介绍,只不过背景材料是为更好地理解作品服务。它不同于文学史课上的作家生平与创作介绍,而应是作品创作时,作家的社会立场、情感经历、社会现状、艺术取向等的介绍,还可以介绍文学史中未提及或未深入分析的内容,而这内容又与作品有关联。在文学史课上,作品仅是对文学史的补充,一般不宜过多展开,除非教师认为作品对学生理解文学史有更好的帮助。

  3.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学生均是主体,教师应是主导,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课内有限,课外无限。教学内容有限,教师应努力向课堂 45 分钟要效率,要质量;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方法,调动他们的独立思维活力,提高他们阅读和分析作品的能力;应采用灵活的手段与行为方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可以采用切入法、诵读法、串讲法、比较法、层层设疑法等形式灵活的方法来教学,举一例加以说明,其余不再一一赘述。

  课外时间无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课外阅读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的成果,又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因此教师要把对课堂的影响力延伸到课外,要不时地把控学生阅读的方向,要“使学习者自己能够承担起矫正任务”,即学生在不依赖教师的情况下能自主阅读,自行分析,有所收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堂教学促进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反哺课堂教学,最终达到整体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如何把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及有效地评价课外阅读呢?

  我们以为演讲、表演、征文、交流、观或读后感等都是不错的形式。以表演为例加以说明。表演即以某一部作品作为蓝本,在忠实于原着精神的基础上,根据表演的需要,截取该部作品的某一情节,进行适当增减,编成剧本,以适合舞台表演。

  步骤一:编剧本;步骤二:舞台表演;步骤三:综合评价。

  效果:学生的阅读力、理解力、表演力等综合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四、结语

  导读课的设置,是基于教与学的现状而做出的,是我院课程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该课程教师多年探索、教学经验积累的结果。可以说,此时设置导读课水到渠成,对于我院外国文学学科建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师范大学文学课教学的困惑、问题与出路[J].北京大学学报,2003,(3).
  [2]孔子.论语[M].郭竹平译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01.
  [3](德)米切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28.
  [4]刘合群.现代教学论新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58,167.
  [5]徐继存,赵昌木.现代教学论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7.
  [6](美)布鲁纳.教学论[M].姚梅林,郭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4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