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可行建议

来源:高教学刊 作者:侯睿 余俊乐 张文俊
发布于:2021-08-03 共690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2篇】大学生诚信建设论文(经典范文)
【第3篇】 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可行建议
【第4篇】探究诚信文化建设视域下大学生新零售消费路径
【第5篇】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归因研究
【第6篇】高校学风建设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及建设途径分析

  大学生诚信建设论文第三篇: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可行建议

  摘要: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就业市场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就业形势的更加严峻及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因素多元化,这些都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部分民族院校大学生和院校在整体层面上诚信意识培养重视度有待增强,可能导致学生求职信息失真,从而扰乱就业市场秩序。因此,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诚信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就业诚信的背景、内容、作用及建议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建立更完善的诚信体系。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诚信;对策;

  Abstract:The employment integrity of students in ethnic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integrity system,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ability of the employment market. The integrity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in ethnic colleges depend 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continuous changing of social requirements, the incentive of employment competition and their diversified needs. However, some ethnic college students and colleges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tegrity awareness, which may lead to the distortion of students' job-hunting information, thus disturbing the order of the employment market.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ity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ethnic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content, function and suggestion of employment credit, and seeks to establish a better credit system in practice.

  社会诚信是社会文明和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任务,对社会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类行业企业是社会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对于任何企业或公司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而言,人才是主要因素。在国内,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为企业注入新鲜的活力和动力,而对毕业生而言,要求就业信息必须真实、完整和可靠。民族院校作为国内大学体系的重要组成,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其中对大学生的诚信建设是学校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大学生是就业信息的生产者和加工者之一,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诚信直接关乎就业信息质量的高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推行高质量就业政策[1],诚信是就业质量高低的因素之一。但是目前在实际求职过程中,还存在诚信缺失问题,容易造成信息失真,例如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诚信表现并不理想,同时就业市场中诚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等因素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失信问题[2]。求职信息失真包括无意失真和故意失真,其中故意失真的后果更为严重,因其往往与求职者主观刻意思想和行为有密切联系。故意失真往往跟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诚信关系更加密切,其最典型的就是故意伪造求职信息,扰乱就业市场秩序等。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诚信体系建设背景及意义

  (一)加强诚信建设,稳定就业市场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行为方面基本理念的凝练。诚信体系的建设,需要把个人自律和外部制度结合起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3]。各种失信行为不仅对个人职业发展起到负面影响,还会对社会诚信建设和道德文明建设产生不良影响,其中,就业失信作为社会失信行为的一种,会严重影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毕业生的声誉,因此现在各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都加大了对毕业生就业诚信工作的重视。多年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这也为就业诚信体系和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诚信建设,尤其是就业诚信工作,也是政府推行诚信建设的有力举措。

  诚信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成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环节。随着就业市场内人才的大范围流动,跨地区、跨行业招聘等也对求职信息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同时也敦促我国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诚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而诚信建设的制度化将有利于规范化社会诚信机制,并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牢固和优化的中国诚信建设体系[4]。失信所造成的就业信息失真容易导致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决策失误,使其利益受损。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一直破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整体的信用环境。因此,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诚信建设,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从而促进就业市场和谐稳定发展。

  (二)提升学生素质,营造良好氛围

  民族院校大学生不仅要面对复杂的各类经济现状和社会发展进行决策,还要针对具体情形和各种复杂状况作出正确判断,并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真实、可靠、正确的反映自身就业信息。相比较国内一流高等院校而言,多数民族院校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办学条件、软硬件设施等因素,使得大学生存在基础知识相对滞后、专业水平相对薄弱、社会实践能力和经验不足、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受限等问题,尤其对于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高手如云的毕业生群体、理想单位招聘人数的限制,以及对目标工作的强烈渴望等状况,一旦心理底线被突破,就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就业信息失真等破坏就业诚信的行为。因此,民族院校对于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有着积极的影响。如可能存在出于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等方面因素,往往更加注重就业率等指标,而忽视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如前所述,民族院校大学生有时迫于就业压力或利益驱使,加之自身缺乏相关职业道德、专业素质或判断能力而实施就业信息不实行为。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评价体系的改革创新,使得诚信建设成为评价学生职业道德和从业能力的重要指标。这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背景相适应,也是诚信体系建设及学生能力评价的转型升级,有利于建立以诚信建设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优化就业环境。

  (三)增强诚信意识,优化就业质量

  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距离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就业市场和就业环境存在特殊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的情况下,对就业诚信方面的相关制度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各类相关法律法规给出了就业诚信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但在具体实施和应用中,有时受某些既定因素的影响或不可预见的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就业信息的失真。此外,在诚信监管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制度和机制不足,处罚力度不够,执法过程不严等问题,如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监管缺位现象,使得没有遵守就业诚信的行为未受到相应的处理,产生了不良效果,同时对大学生的诚信约束力不够,导致违反就业诚信的现象发生。如果不重视诚信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坚决恪守就业行为准则,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与社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形势相脱节。因此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诚信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廉洁自律的意识,有利于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有利于为就业市场输送更加合适的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构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这也有利于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诚信建设的整体环境,而构建大学生就业诚信系统有利于完善就业市场,促进和稳定就业。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诚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引入信用信息概念

  目前,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都在探索信用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管理工作,如应用最为广泛政府部门和银行金融机构的征信系统等。这些行业和企业在人才引进和业务推广过程中都会通过查询、验证个人征信信息,从而进行筛选和甄别。对于存在负面信用信息人员,其就业、个人信贷等方面将被实施不同程度的制约。当前,各部门、各行业的征信信息工作正逐步实现统一化、系统化、信息化和规范化管理,信息交互和沟通的便利使得失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相应的约束,社会诚信环境能够得到很好的净化。因此,民族院校在大学生就业管理上,适时、准确、有计划地引入信用信息管理,同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高效的统计和分析,对就业诚信的约束和监控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通过引入信用信息,有效实现民族院校大学生信用信息共享,联动奖惩机制等,从而更加规范民族院校就业管理工作。

  (二)加强信用档案建设

  信用档案是反映大学生诚信状况的重要依据。首先,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和相关管理制度。将故意提供不实就业信息,刻意隐瞒事实真相,违反诚信原则的学生列入“不良信用名单”,通过教育和指导要求其进行整改,提供真实的信息和可靠的数据;如果仍然出现故意违反诚信行为,则将其列入“黑名单”,并纳入信用档案,为就业市场提供个人信用记录作为参考,但对于无意提供的失信信息要充分了解情况并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通过收集整理学生信用信息,不断更新信用档案,同时借鉴人事档案管理经验,能够有效对信用档案进行规范化、全过程的管理,同时学校在招录环节、过程考核和毕业流程等就业全过程进行详细记载,既便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作参考,也能对失信人员进行及时和严肃的处理。其次,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学生的信用信息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共享并提供网络在线服务,从而便于信用档案的查询和管理,同时要合理使用档案信息,严格做好档案保密工作,提升保护个人隐私意识。

  (三)健全信用奖惩机制

  学校应当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环境,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大学生信用奖惩机制,对学生实施全过程、多维度的信用评价措施。对于信用优良的学生在合理范围内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如在奖、助学金评选、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尤其对于典型的诚信案例要广泛宣传,让诚实守信的代表和典型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而对于失信学生要对其进行认真的批评和教育,在批评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在现有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其实施相应的约束和惩戒,如取消失信学生评优评先资格等。但对于严重失信并且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和个人,要将其失信行为载入个人档案,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处罚。此外要做好学生信用信息系统的优化、更新和管理工作,实现网上查询和统一管理,确保民族院校大学生信用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及时性和多元性。

  三、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诚信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营造诚实守信就业环境

  就业诚信体系的建立本质是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管理。确立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诚信规范和制度,可有效防范学生就业失信行为。规范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建立大学生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同时健全民族院校大学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多维度规范学生的就业行为,营造良好的诚实守信就业环境。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个体差异较大,个性化的教育有助于弥补差异,助力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5]。将职业道德转化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内在素质和个人行为。同时,加强外部诚信信息共享,并引入外部监管,将大学生就业诚信融入社会诚信管理体系,从而由内至外有效规范学生行为,提升学生诚信意识。

  (二)降低就业失信行为风险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失信行为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社会关注,失信信息容易被忽略,致使失信人员违法成本较低,就业几乎不受影响。将其失信行为纳入个人诚信档案,为用人单位招聘提供参考,起到监督和震慑作用。同时,保存参与失信行为的其他利益主体的失信记录,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强化对其他利益主体进行监督和震慑,同时激励其他利益主体对学生进行监督,降低失信风险。引导民族院校大学生诚信就业、规范从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人单位的风险,提高岗位匹配度,提升公司招聘效率。

  (三)强化诚信就业竞争意识

  民族院校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为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规范、制约和惩戒失信行为提供了参考,还能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失信行为。失信学生未来就业将受到一定限制,诚信学生则会获得用人单位更多青睐,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有利于规范学生就业行为。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有助于夯实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有利于规范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管理,增强学生竞争力,稳定就业市场,提升经济活力。

1.png

  四、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可行建议

  加快就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就业信用环境,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逐步建立和完善民族院校大学生诚信体系,制定配套规章制度,逐步夯实和完善我国诚信体系建设基础。

  (一)加快制度建设,优化组织协调

  制定民族院校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各类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准则,推进诚信管理机制建设,加快配套措施改革,完善就业法规体系,构建就业诚信规范,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诚信体系。学校应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细化就业诚信规章制度,提高就业诚信规范的可操作性,把就业诚信工作真正的落在实处。

  就业诚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两者相辅相成[6]。进一步完善就业法规,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公平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诚信评价体系,定期评估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诚信记录,并将结果记入个人诚信档案。一旦有不良信用的记录,会对其在银行贷款、信用服务、人才聘用等方面产生制约影响。诚信良好的大学生则匹配相应的信用激励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出台配套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做好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明确民族院校大学生诚信建设的各项措施和应急预案,学校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各部门的联动机制,强化就业失信行为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机制,更好的维护就业市场的持续、平稳、健康地发展。

  (二)重视诚信教育,提升宣传力度

  目前,民族院校对大学生就业诚信等相关方面的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大学生诚信意识单薄弱化的现象。民族院校应从自身办学要求和特点出发,加大力度开展诚信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诚信体系[7]。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中,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加大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宣传力度,培养学生就业诚信意识,提升整体就业质量。充分发挥社会媒体作用,大力宣传诚信就业典型人物和实例,深入剖析违反就业诚信案例。通过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诚信就业环境。

  定期组织民族院校大学生全面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就业意识,使其自觉遵守诚信原则,同时承担相应的失信责任。加大力度宣传诚信就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三)提高学生素质,强化诚信监督

  学校应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潜力,强化管理体制,广泛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学生就业管理。加强学生自身业务能力,客观公正处理就业信息,熟悉各项就业政策,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双管齐下。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诚信体系建设还需强化内部和外部的双向监督。构建科学的内控体系,增强就业信息透明度。规范就业行为,加大违规惩处力度,降低失信行为风险,遏制就业信息失真等现象。从而完善就业诚信体系,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同时还需要加强外部监督,通过社会对学校的毕业生就业行为进行监控和反馈,能够为学校就业诚信建设提供更多的信息依据,同时提高诚信就业宣传力度,为就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社会道德是就业诚信的基础,充分发挥舆论作用,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建立定期与不定期审核制度,利用舆论监督等手段加强监管。此外,设立专门机构、建立监管机制、强化社会监督等都是有益举措[8]。

  五、结束语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诚信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以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诚信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从其背景及意义、主要内容和积极作用等方面展开研究,并从政策、院校、学生三个维度提出可行性建议。民族院校应积极探索构建大学生就业诚信体系的重要因素,注重培养学生诚信就业意识,鼓励诚信就业,培养勇于担当的时代新人,同时要加强社会监督,优化就业环境,共同营造一个诚信的就业环境,有力推动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霆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影响机制研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视角[J]高教探索, 2020(02):108-114.

  [2]袁本新.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基本现状及特征分析--基于广 东高校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 2015(09): 114-120.

  [3]蒋承,李笑秋政策感知与大学生基层就业--基"三元交 互理论”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 13(02):47-56+ 188-189.

  [4]赵建波.诚信建设制度化:内涵、困境及出路[J].求实 , 2018(06):62-73+ 109.

  [5]史秋衡,王芳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问题及要素调适[J]教育研究, 2018,39(04):51-61.

  [6]吴弘诚信价值观融入信用立法研究[J]东方法学, 2018(01):81-90 .

  [7]闫利颖,颜吾佴当前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03):71-74.

  [8]周湘林.整合性全过程问责:高校科研诚信问题的治理之道-- -以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 2019(04):80-85.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原文出处:侯睿,余俊乐,张文俊,张嫣.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诚信体系建设探究[J].高教学刊,2021(02):39-4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