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高师院校学生专业认同优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12 共4498字
  结 语
  
  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优秀幼儿教师的培养成为教育关注的焦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幼儿教师力量的储备军,促进其良好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专业认同作为专业发展的核心,如何形成良好的专业认同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从社会学视角出发,以社会互动理论、社会角色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对 G 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尽管笔者努力将此次研究做得更好,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自身研究水平的欠缺,本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第一,在研究对象方面,本研究以 G 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普遍性还需要进行更广泛的调查和分析;第二,在研究方法方面,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编制还需要更多的完善和改进,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第三,笔者的社会学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对于本研究所选用的社会学理论的理解和论述不够透彻,即使在学前教育方面研究视角的选择比较新颖,但是研究不够深入。总而言之,本研究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笔者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车博文。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美)伊恩·罗伯逊着,黄育馥译。社会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 张春兴。 青年的认同与过失[M].台湾:东华书局世界图书出版社,1993
  
  [4]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 查尔斯·泰勒。 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7] 孟樊。 后现代的认同政治[M].台湾:扬智文化事业出版公司,2001
  
  [8] 车博文。当代西方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9] 亢世勇,刘海润。 新词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0]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 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1](美)巴兰坦着,朱志勇等译。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2] 冯契。 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13](美)波普诺着,李强等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4]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5] 程妍涛,徐鸿。幼儿教师专业生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16](美)哈罗德·R.克博着,蒋超等译。社会分层与不平等:历史、比较、全球视角下的阶级冲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7] Ellikson,Morgon.Balancing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ives: The unique concerns of graduate women[J].Woman&Therapy,1990(9)
  
  [18] Mary,Lee,Swickert.Perceptions regarding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counselor education doctoral graduates in private practice:a qualitative study[J].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1997,36(4)
  
  [19] Henning , Salling , Olesen.Professional identity as learning processes in life histories[J].Journal of Workplace Learning.2001(13)
  
  [20] Welmond M.Globalization viewed from the periphery:The dynamics of teacher identity in the Republic of Benin[J].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2002,46(1)
  
  [21] Valerie.The influence of family,social,and work socializ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 identity of young adults[J].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2003(29)
  
  [22] Nehami,Baum.Social students cope with terror[J].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 New York.2004(32)
  
  [23] 魏淑华。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5,(3)
  
  [24] Kristie.An emerg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fluences on the achievement of high ability first generation college females[J].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2006,29(3)
  
  [25] 安芹,贾晓明。高校心理咨询员专业认同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2)
  
  [26] 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 中国高教研究,2007,(8)
  
  [27] 陈妍,梁莹,强丽君。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情况的校别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2008,(3)
  
  [28] 杨晶。 高师学生教师专业认同状况调查与分析--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08,(8)
  
  [29] 张田,孙卉,贾林祥。 大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08,(11)
  
  [30] Slivia Gilardi,Edoardo Lozza.Inquiry-based learning and undergraduates' professional identity development:assessment of a field research-based course[J].Innovational higher education.2009,(9)
  
  [30] 杨宏,龙喆。 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内涵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09,(22)
  
  [31] 渠改萍。符号互动理论述评[J]. 太原大学学报,2010,(3)
  
  [32] 黄建生。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与行为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33] 傅蕾。 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2010,(5)
  
  [34] 陈萍,胡瑜。 论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与学习动力[J]. 理工高教研究,2010,(6)
  
  [35] 孔慧,吴敏榕,韦燕云。 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0,(29)
  
  [36] 李志,王琪琪,齐丙春。 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高教探索,2011,(2)
  
  [37] 官春兰,王雁,张丽敏。 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两所部属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为例[J]. 中国特殊教育,2011,(4)
  
  [38] 郭胜忠,侯斌刚,戴开文,何静。 大学生成就动机与专业认同关系研究[J]. 校园心理,2011,(4)
  
  [39] 杨继英。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状况的个案调查[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40] 彭艳红。 加强专业认同,促进学生发展--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中文方向)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5)
  
  [41] 马洁。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认同研究--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9)
  
  [42] 唐芳丽,李神英。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情况的年级、学历层次比较--基于对吉首大学师范学院的调查[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9)
  
  [43] 谢红玉,何泰峰。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安庆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44] 许世梅。 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和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45] 谭叶叶,田欣叶,王启成。 在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研究--以 H 大学为例[J]. 社会心理科学,2012,(8)
  
  [46] 彭胜华,康武。 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12,(8)
  
  [47] 母远珍,臧丽。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调查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2,(8)
  
  [48] 张丽。 学前教育大专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以柳州师专为例[J]. 柳州师专学报,2013,(6)
  
  [49] 傅小芳。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人类发展生态学为视角[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8)
  
  [50] 林良章,卢芳芳,李丹凤,林芳。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人格类型的关系[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
  
  [51] 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Z].
  
  [52] 乔菲。 我国社会分层对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53]杨晶。 高师学生教师专业认同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4] 彭艳红。 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5] 薄艳玲。 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6] 秦攀博。 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7] 毛兴永。 高师生的专业认同及其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8] 晋燕云。 免费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9] 李明。 H 大学研究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实证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0] 王艳。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生专业认同度调查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1] 梁万生。 学前教育专业男性本科生专业认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2] 周三。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3] 梁万生。 学前教育专业男性本科生专业认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4] 袁长林。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与社会支持、自我意识的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5]张明。 大学生角色冲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


  致 谢
  
  这篇论文的完成 ,意味着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在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三年的硕士研究生学习时间转瞬即逝,却让我终生受益。这三年里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在学习、实践以及为人各方面给予我启发和指导,让我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在论文完成过程中,他们同样给予我很多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我最真挚的谢意!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李香玲老师。李老师始终以其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学问,指导我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带我进行调研观摩和见习实践,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也开拓了我的专业视野。在论文选题、参考资料收集、论文框架设计、论文开题、问卷设计与发放、论文修改等各个阶段,李老师都给了我巨大的帮助。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获益匪浅,不仅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写作,还学到了踏实勤奋的处事态度,进一步激发了我对所学专业的热爱,为此万分感谢我的导师李香玲老师!
  
  其次,我要感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李强院长、雷湘竹老师、张爱华老师以及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们。李强院长和雷湘竹老师在百忙之中仍抽出时间,在论文的选题和框架构建上给我提出了很多建议,为我更深入的思考提供了新的思路。张爱华老师在我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中给予了帮助,使我的问卷能够顺利的发放与回收。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帮我填写问卷并接受访谈,让我收集到丰富的资料,在论文书写过程中才能够有理有据。鉴于对调查对象隐私的保护,在此不便透露同学们的姓名,仅表示深深的谢意。
  
  再次,我要感谢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为我讲授每一门课程的老师们。李强教授、李福灼教授、王屹教授、杨素萍教授、曾玲娟教授、任初明教授、杨明桂教授、熊孝梅教授、杨小青教授、李香玲副教授、杨彦副教授、卢辉炬副教授等老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广博的学识,勤恳的治学精神,认真的教学态度,各具特色的授课方式,助我开拓了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思维领域,让我收获了更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在此感谢各位老师们对我的培养之恩!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朋友。读研的这三年,父母和朋友始终是我坚强的后盾,他们无条件地支持我追寻自己的梦想,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亦是如此,父母和朋友一直以温暖的关心和鼓励为我加油,让我有坚持的动力和信心。
  
  我将带着所有人对我的关心,走向新的人生旅程!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