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牡丹江大豆产业发展分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5 共739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牡丹江市大豆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第2部分】 牡丹江大豆产业发展分析绪论
【第3部分】产业发展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4部分】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
【第5部分】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第6部分】国外大豆产业发展经验借鉴与启示
【第7部分】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第8部分】大豆产业推进战略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之前,我国曾经是大豆的最主要生产国,中国大豆的贸易地位在世界大豆中也是占据绝对垄断的地位的。当时的年平均产量占全球大豆总产量的 90%以上,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以后,我国逐渐成为大豆、豆粕、豆油等豆类产品的进口国,大豆的年产量已经不再是世界第一位,排名落在美国、阿根廷、巴西几个国家后面,成为世界的第四名。在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无法自给自足的农产品的品种中,大豆成为需要大量进口才能满足我国国内需求的几个品种之一。1998 年合计进口大豆 3196723.3 吨,出口 172245.07 吨,进口量是出口量的 18.56 倍。到 2004年合计进口大豆 20229915 吨,出口 334430 吨,到 2013 年进口大豆 45754122.6 吨,年总出口达到 170304 吨,年总进口量是出口量的 268.67 倍。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对大豆的需求量在大量增长,从而导致大豆的进口量一直在增加。我国发布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 (2006-2020)》的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大豆年需求量增长率是百分之三点四九。作为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之一的大豆,尤其是东北的大豆,在历史上名气颇大,曾远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大豆不仅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还是很重要的油料作物,同样也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之一,大豆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农业生产领域都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既然大豆如此重要,而需求量又一直在增加,可是为什么目前我国生产的大豆不但不能够自给自足,反而需要如此大量的进口呢?

  主要原因是跨国粮商操纵把持着粮食交易量的 80%,使得大豆原价跌落,从而增加大豆进口的不确定因素。使得我国大豆生产产业稳定性发展遭遇到巨大风险,更极大的削弱了我国农民种植大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导致我国大豆的产量不但没能提高,反而使大豆产量严重减少,供需缺口逐步的扩大,对大豆进口的依存度逐年的提高。严重依附于大豆进口以及跨国粮商直接控股的中国大豆企业压力巨大,结果导致中国的粮食安全危及,也使中国在大豆产业方面面临着即将崩溃的境地,处境万分危险。大豆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的缺少直接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如果大豆产业垮台,将关系到全国四千多万农民的就业、增收,甚至于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牡丹江市是我国大豆的主要种植生产地区之一,种植大豆具有比较优势,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等,其中大豆的产量为 38、2 万吨,比水稻产量的 29、2 万吨还多 9 万吨。以 2013 年牡丹江市农委统计的大豆数据来看,牡丹江市农委对全市 4 个县(市)36 个调查户今年的大豆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汇总。大豆亩产量普遍增加:每亩产量 162、38 公斤,比上年的 152、54 公斤增加了 9、84公斤,增幅 6.45 个百分点。大豆产值普遍增加:每亩产值 714、52 元,比上年的 664、13 元增加了 50.39 元,增幅 7.59 个百分点。大豆总成本也在上升,成本包括:亩物质与服务费用、种子购买费、油料柴油使用费、机械作业收费、再次保险费增加、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等。大豆的价格方面,报告期大豆收购价格在 4.30 元/公斤左右,与上年的 4.26 元/公斤相比增加了 4 角钱,相比略有增加。预计后期如果国家政策层面给予利好支持以及需求量如果增大,价格还会有上涨的空间。总体看来大豆净利润也在增加:亩净利润 57.10 元,比上年的 51.46 元增加了 5.64 元,增幅 10.96个百分点。

  从以上形式和数据分析来看,大豆的种植前景和利润还是不错的,既然国内存在那么大的市场空间,大豆的价格也在上涨,那么如何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如何优化和调整牡丹江市的大豆产业结构,如何利用各种政策手段促进牡丹江市的大豆产业发展,从而帮助大豆种植农户实现依靠种植大豆来获得更多的收益,是本课题打算研究的主要内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本文意在通过调查研究,继续巩固牡丹江大豆产业发展的同时,找出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依具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形式,在生产、贸易、政策方面提出对牡丹江市未来大豆产业发展有益的办法、政策、建议,为牡丹江市大豆产业的发展减少损失,发扬优势提供切实有用的帮助。起到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标准化作用,使现代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1.2.2 理论与实践意义

  1.2.2.1 理论意义本文以产业发展基本理论为基础,在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主要是针对牡丹江市这一个区域内来研究大豆产业的发展,系统分析牡丹江市大豆产业的基本概况,对牡丹江市这个区域内的大豆国内外贸易进行分析以及牡丹江市大豆贸易经销商、经销渠道的分析,然后从国家相关政策、历史、经验、地理、环境等等方面对大豆产业发展的优劣形势进行深入探索研究。

  经细致分析从而发现,不仅从各方面具体环境、规模的大小还是生产加工的投入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在理论上实现了产业相关理论在牡丹江市大豆产业的应用及分析,并在理论指导下,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这些内容的反复研究,对于充实和完善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1.2.2.2 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中找出实践意义,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不能光研究理论而要有具体的实际用途。最主要的是寻找出影响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的客观影响因素以及更方面问题所在。对影响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思考,想出对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有积极的基本思路,提出对该地区发展大豆产业有实际意义的对策、建议。一是有助于牡丹江市大豆经济振兴、促进大豆产业欣欣向荣的发展;二是有利于增加牡丹江市大豆生产者的利润、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和谐,调整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三是有利于提高牡丹江市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量、出口量和中国大豆在世界大豆舞台上的地位;四是在国际竞争力方面,把提升牡丹江市大豆加工业的竞争实力作为根本目标,形成规模性的产业链,加快产业的飞速发展,最终实现大豆产业的繁荣昌盛以达到农民收入增加的最终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产业结构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合理到合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是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中有名的是第一克拉克定理--科林·克拉克和库兹涅茨法则等。

  科林·克拉克(C.Clark)的第一拉克定理,是在威廉·配第(WilliamPetty) 一九四零年的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学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消费的结构和水平也在不断的变化,大家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劳动力也逐渐先从农业转向工业,又逐渐转向服务业。农业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产业,工业就是第二产业,服务业就是第三产业。随着劳动力向其他产业的转移,原来产业劳动力的分布逐渐减少,新的产业劳动力不断增加,因此在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第一产业的农业劳动力所占比例逐渐减少,相对而言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例则相对逐渐变大;相反,那些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及地区,第一产业的农业劳动力所占比例就比较大,相对而言而其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例则十分少。

  库兹涅茨法则是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科林·克拉克的“第一克拉克”定理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统计分析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得到新的理解与认识。库兹涅茨法则内容是:1、随着社会发展和时间推移,国家农业部门的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趋势。2、随着社会发展和时间推移,国民的工业部门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基本处于上升趋势,不过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3、随着社会发展和时间推移,国民的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和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的收入中比例中,不一定随着服务劳动力的比重增加而收入总和增加,不过整体而言,大体上维持不变或略有上升的趋势。产业的链延伸和技术的升级在没有形成新的产业形式出现的之下,通过利用本产业的技术不断升级对原来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从而不断提升原产业产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亦算是一种产业的升级。利用新出现的高新技术改造原来的传统产业,可以催生出一些新的但是又没有脱离原来产业的形态,例如因为太阳能、电池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广泛利用,从而对发电、汽车、建筑等行业带来的改变等等。以后产业结构的淘汰或者升级的是夕阳技术而不是夕阳产业,而、除了技术的更新、升级以外,在原产业的价值链基础上进行延伸,产业价值链的附加值增加亦算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种形式,例如发展和培育与目前主导产业有前置、后延、侧向联系的相关产业等。

  (2)区域分工区域分工是区域之间一种具有经济关系的形式。因为各国或者各个区域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不一样,因此在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条件存在差异,所以为了节省资源、达到资源优化的目的,同时亦是因为本地资源和生产力无法自由、完全的流动的情况下,为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生产的需求,各个国家和区域自然选择和发展自身具有优势的产业,于是就产生了区域分工。 区域分工的好处是能够充分发挥各区域要素、资源、区位等等各方面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可以合理利用该区域资源,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推动区域的生产技术提高和创新,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以及各区域的经济效益。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