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牡丹江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5 共3639字

  第 3 章 牡丹江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玉米是牡丹江市三大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牡丹江市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把玉米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促使玉米产业成了“黄金产业”.

  3.1 玉米产量持续增加

  牡丹江市有 56 个乡镇,55 个乡镇种植玉米,主栽的玉米品种主要有牡丹江9 号、龙单 13 号、绥玉 7 号、东农 248.近年来,随着国一系列利农惠民政策的相继出台,农业技术推广力度的不断加深,玉米新技术、新品种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玉米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玉米生产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凸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牡丹江市玉米生产也有了长足进步,玉米产量不断增加,玉米种植面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玉米产业迅速成为牡丹江市主导产业之一。牡丹江市 2006-2012 年玉米种植面积如图 3.1 所示:【1】

  
  如图 3.1 所示,牡丹江市 2006 年玉米种植面积在 192 万亩,比上年增加 29万亩;2007 年牡丹江市玉米种植面积 236.13 万亩,比上年增加 44.16 万亩;2008年种植玉米面积 203.28 万亩;2009 年玉米种植面积达到 283 万亩,同比增加 82万亩,增幅 40.8%;2010 年玉米种植面积达到 300 万亩,同比增加 11 万亩;2011年玉米种植面积在 390 万亩;2012 年玉米种植面积 437 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增幅较大。

  2004-2012 年牡丹江市玉米粮食作物产量,如图 3.2 所示:【2】

  
  如图 3.2 所示,2004 年玉米产量比上年增长 40.7%,产量为 62.5 万吨;2005年玉米产量比上年增长 19.5%,产量为 74.7 万吨;2006 年玉米产量比上年增长20.7%,产量为 90.1 万吨;2007 年玉米产量比上年增长 12.3%,产量为 101.1 万吨;2008 年玉米产量比上年增长 3.6%,产量为 104.7 万吨;2009 年玉米产量比上年增长 28.7%,产量为 134.7 万吨;2010 年玉米产量比上年增长 15.8%,产量为 156 万吨;2011 年玉米产量比上年增长 8.4%,产量为 169.2 万吨;2012 年玉米产量比上年增长 29.9%,产量为 219.5 万吨。

  3.2 生产基地集中连片规模扩张

  牡丹江市玉米种植区主要集中在绥芬河市、海林市、宁安市、穆棱市、林口县、东宁县等地。在 2011 年,这些市县玉米种植面积高达 700 多万亩。牡丹江市坚持优质农产品向“一品村”集中,“一品村”向“示范带”集中,“示范带”向专业乡、专业县集中发展,现在已经拥有高淀粉、鲜食和青贮玉米优势生产区,建成了优质高效的玉米产业基地。近几年,由于受价格影响,种植玉米效益比较好,种植面积呈现增加趋势,而且比较集中,形成了玉米产业带,高淀粉玉米生产区主要集中在宁安市的海浪、沙兰、渤海、三棱、石岩;林口县的刁翎、莲花、三道通;海林市的山市、海林;穆棱的下城子、兴源等 14 个乡镇。

  3.3 龙头企业牵动能力不断增强

  牡丹江市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新建、上项目,着力解决深加工少、规模小的问题,其玉米产业加工企业历经了由量的积累向规模扩张的发展态势,发展壮大了一批具有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玉米产业龙头企业,保证了与原料基地有效对接,共同组建成了牡丹江绿津生物实业有限公司、黑龙江镜泊湖农业开发股份公司、宁安和平酿酒有限公司、牡丹江白酒厂等 10 户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积极研发新产品、上新项目,大力开发玉米淀粉、葡萄糖、白酒、酒精、精制玉米油、双歧因子、赖氨酸等,不断提高玉米加工能力,产业规模不断增大。到 2015 年玉米年加工能力将达到 100 万吨,销售收入达 40 亿元以上。如地处宁安市渤海镇的黑龙江省镜泊湖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技术开发、生产经营、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主要生产玉米淀粉、淀粉乳和口服葡萄糖、葡萄糖酸钙、焦糖色素等十多种优质畅销产品,产品实现零库存,远销全国各地。通过上马年产 5 万吨冰醋酸玉米深加工项目,年玉米加工由 12 万吨提升到 15 万吨,项目达产后年产值达到 3.7 亿元,带动农户 1.42 万户,大大增强了龙产企业的牵动能力。作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宁安市昕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在年可加工玉米 5 万吨,产值 9000 万元,解决了所在地四方村 1000 多万斤玉米的销路问题,连整个江南乡的玉米也不愁销路了。2011 年,公司瞄准玉米芯深加工这一广阔市场,投资 5000 多万元的建糠醛车间 2390 平方米,购置相关设备 64 台(套),该项目已获得省级通过,进入试生产阶段。生产的糠醛为优级品,远销国内各大城市,深受大企业的青睐,预建成后可利用农业废弃物玉米芯近 8 万吨,年节约标煤 18755 吨,生产有机钾肥1500 吨(锅炉灰渣)。

  3.4 打造品牌拓宽市场营销渠道

  牡丹江市积极培育玉米品牌,不断创新玉米产品,打造出像如“玄武湖”牌玉米淀粉、淀粉乳、葡萄糖粉;“亨邦”牌生化降解餐饮系列产品;“绿津”牌饲料级赖氨酸产品;“牡丹江”牌大曲酒等优质品牌产品,这些品牌大大带动了玉米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玉米加工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镜泊湖农业开发股份公司,生产的“玄武湖”牌玉米淀粉、淀粉乳、葡萄糖粉等主要产品除覆盖东北三省外,还远销北京、湖南、四川、上海、福建等地,产销率 100%.企业总产值提高 20%,达到 1.5 亿元。该企业研发的 5 万吨冰醋酸项目明年达产,总产量可达到 3.7 亿元,增长 208%.穆棱富邦集团农副产品公司生产的“亨邦”牌生化降解餐饮系列产品市场供不应求,产值已达到 2400多万元。牡丹江绿津生物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绿津”牌饲料级赖氨酸产品除由北京进取新技术公司包销外,还远销日本、美国,总产值 3.7 亿元,年利润 6000万元,税金 3400 万元,带动了 22 万亩玉米基地生产,农民年创收 1.02 亿元。

  牡丹江白酒厂生产的“牡丹江”牌大曲酒酿造工艺不断创新,发酵了 10-50 年陈酿,火爆全省东部地区市场,备受消费者青睐。

  3.5 企农互利互惠联结关系得以增强

  为了解决玉米销售难的问题,牡丹江市采取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等模式,积极组织玉米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购销单位与玉米农户签订购销合同,明确规定了玉米的最低保护价。大力开展的玉米订单活动,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使得牡丹江市玉米产业朝着权责明确、产销清晰、盈亏共担的方向发展,实现了企农双赢。“攥着铁订单,卖粮不发愁”,订单收购进一步密切了企业与产区农户的利益互惠联结关系。如黑龙江镜泊湖农业开发股份公司,以玉米新技术协会作为纽带,和周边农民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户的优惠政策,这个公司同 1.28 万农户签订了 30 万亩玉米收购合同,在玉米产前、产中、产后积极推行惠农举措,如在产前向农户赊销种子;产中向农户赊销农药及化肥等农用重要生产资料,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与服务;产后向无偿帮助玉米大户运送玉米,拿出专项资金重奖玉米高产大户。反过来,玉米农户以通过特有的方式报恩反馈于公司,尤其是当公司资金运转出现困难时,玉米农户就主动将玉米内销给公司,降低公司市场运营风险。

  3.6 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牡丹江市目前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一是农民增收问题,二是农民再就业问题。当前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种植业结构调整难度大的问题,迫切需要改良过去单一的高产品种,培育或引进具有个性化的创新品种,增强玉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玉米产业结构调整,这无疑是破解以上两大难题,实现牡丹江市质量效益型农业的一条捷径。

  牡丹江百万农民在全省人均土地面积最少的情况下,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2012 年玉米纯收入每亩达到 648 元,远高于大豆260 元的水平,比较优势明显。2013 年农民年均纯收入达到 14900 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全省“十一连冠”的佳绩。如图 3.4 所示:【3】

  
  如图 3.4 所示,2000 年牡丹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2874 元;200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662 元,比上年增长 21.7%;2005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085元,比上年增长 11.6%;2006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686 元,比上年增长 14.7%;2007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569 元,比上年增长 18.8%;2008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6555 元,比上年增长 17.7%;201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9363 元,比上年增长 20.7%;2011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1198 元,比上年增长 19.6%;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2990 元,同比增长 16%;2013 年牡丹江市百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4900 元,增长 15%,连续十一年领跑全省。例如,宁安市昕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 2008 年公司成立合作社,167 户农民入社,公司以高于市场价格优先收购合作社成员的玉米,带动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也致富这一方百姓。2011 年投资 5000 多万元的建糠醛车间,为农民增收近 2500 万元,安置当地农民和下岗职工 150 余人就业。玉米深加工所产生的副产品酒糟也被农民利用来发展养殖业,当年又增加农民收入 100 多万元。再如,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最早作物之一,牡丹江市大力发展玉米制种,因制种而创收成为一些制种主产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黑龙江日报》报道,2012 年,牡丹江市玉米制种主产区农民人均玉米制种收入直线攀升,制种收入占玉米农户纯收入的 70%以上,成为主产区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农民收入比重最大、农业效益最为显着的支柱产业。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