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法语论文

法语习语及翻译方法研究

来源:常州工学院学报 作者:刘千千
发布于:2020-03-31 共5096字

  法语翻译论文(精华版8篇范文)之第五篇

  摘要:法语习语源于日常生活, 形象生动, 折射法兰西文化和价值观。由于中文和法文习语的不完全对等及中法文化、语言的差异, 翻译法语习语时, 需要综合考虑语级、语体、文化、结构、褒贬、修辞等因素, 结合习语特点, 讲究翻译方法, 以达到传神达意的效果。

  关键词:法语习语,翻译方法

法语翻译论文

  习语是文化的载体, 又是语言的浓缩, 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法语习语, 有的是约定俗成的表达, 有的源于历史, 其含义不一定就是字面意思。法语习语跟汉语习语有着文化、价值观、历史、语言等方面的区别, 值得译者研究其真正含义, 并且采用合适的汉语表达。法语习语有语言整体性、结构凝固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翻译法语习语时, 不一定套用相关汉语习语, 必要时应灵活处理。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既是一个系统, 它的各项要素都有连带关系, 而且其中每项要素的价值都只是因为有其他各项要素同时存在的结果……”词的含义跟句子中其他的词密切相关。索绪尔还说:“词既是系统的一部分, 就不仅具有一个意义, 而且特别是具有一个价值……”[1]因而, 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境, 局部和整体地分析语素, 探寻习语的准确含义, 并用贴切的汉语表达出来。

  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 翻译流派不断衍生, 带给译者指导和启发。翻译习语时, 应深入了解习语隐藏的文化、语言、哲学、心理学、社会历史等信息, 全面考虑涉及的因素, 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对等的意思。语言翻译, 不是简单的符号转化, 而是带着文化、社会烙印的语言转换交流活动。

  翻译讲究方法, 为了处理“可译”与“不可译”、“异”与“同”、“形”与“神”的矛盾, 译者应根据情形采用直译或意译, 归化或异化, 加注或不加注等具体方法, 再现原文的“神”, 又不失其“形”, 从而达到形神的辩证统一。

  一、关于法语习语

  习语一般指具有固定形式的词组, 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和行话等。法语习语具有鲜活的个性特征, 其形象生动的表达反映了日常生活各个方面, 具有浓厚的法兰西文化内涵。法语习语经常运用引申、比喻、含蓄、委婉、夸张等修辞手法, 要根据情境读懂隐藏的含义, 避免不必要的歧义。

  (一) 语级和语体色彩

  法语有不同的语级, 即有雅俗之分。一般把法语分为几个语级:典雅语言 (langue soutenue) 、常用语言 (langue commune) 、通俗语言 (langue familière) 、民间语言 (langue populaire) 和隐语 (argot) 等[2]。

  在商务场合, 涉及的是常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 法国人跟朋友、家人说的最多的是通俗语言和民间语言;学习法语的教材里, 涉及的大部分是常用语言。刚到法国的外国人, 发现法国人说的法语跟书上有很大的差别。在一些电影里面, 出现了很多俚语、行话等。因此, 为了方便用法语交流沟通, 学习者不应仅限于教材, 有必要积累法语习语, 并根据情境调整自身的言语。

  例如, homme (男人) 属于常用语言, 通俗语言则有mec, type, gars (家伙) 等。parler (讲, 说) 是常用语言, 而causer (聊, 侃) 属于通俗语言。又如, 饮食, repas是常用语言, 而bouffe则是通俗语言。

  法语在表达同一意思时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 既可以用典雅的方式、通俗的方式, 也可以用民间的方式。比如, “他昨天什么都没做”, Il n’a pas travaillé hier是通俗的说法, 而Il n’a rien foutu hier是民间的说法。

  法语语体类型有: (1) 新闻报道语体, 语言介于雅俗之间, 总体往通俗化发展,(2) 公文语体, 用于官方和商务函件, 语言严谨、正式,(3) 科技语体, 大量运用专业术语,(4) 广告语体, 词义丰富, 运用修辞, 个性鲜明[3]。

  因此区分语言雅俗, 口语和书面语, 把握语级和语体色彩, 有利于更准确地翻译和运用法语习语。

  (二) 习语结构变化

  在日常生活的习语里, 疑问句中的特殊疑问词放在动词后面, 句子其他成分位置没变。

  例如, 以Tu vas où? (你去哪里?) 代替Où vas-tu? 这里的特殊疑问词“où” (哪里) 没有放在句首。

  有的习语的否定句里经常省略“ne”, 比如:Je sais pas (我不知道) ;C’est pas intéressant? (这不有趣) ;Je l’ai pas dit (我没跟他说) 。

  主语代词词形有变化。以主语人称代词“je” (我) 为例, 经常按省音的读“j’”。如Je sais (我知道) 读成J’sais, Je crois qu’il est grand (我认为他很高) 读成 j’crois qu’il est grand。又如, “tu” (你) 在俗语中经常读成“t’”, Tu as vu cette photo? (你看到这照片了吗?) 读成T’as vu cette photo? 如Tu es content (你高兴) 读成T’es content.无人称短语如Il y a (有) 和Il para?t que (看来, 似乎) 常省略“il”。Il y a des journaux (有一些报纸) 说成Y a des journaux。Il para?t que tu as raison (看来你有道理) 说成Para?t que t’as raison。

  习语中的俗语词汇偏向口头词汇, 跟书面词汇有区别。如argent (钱) 在俗语中有fric, pognon;chose (事物、东西) 在俗语中可以用truc来表示;bar (酒吧) 可以用bistrot;chérie (亲爱的) 常以chou出现在口头称呼中等[4]。

  (三) 习语的转意

  首先, 习语有字面意义, 也有引申出来的其他含义。这样的例子特别多, 在学习、翻译习语时, 不能只掌握字面的意思, 也要知道它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实际含义。比如cerise (樱桃) 在俗语中有“运气”的意思, 所以J’ai la cerise aujourd’hui, 指的是“我今天有运气”。又如, avoir la main verte, 字面意思是“有绿色的手”, 而实际寓意是“灵巧能干, 是干……的一把能手”;mettre les pieds dans le plat, 字面意思是“把脚放进菜里”, 实际意义是“行为唐突”;rentrer dans sa coquille, 字面意思是“缩进自己的贝壳里”, 实际意义是指“变孤独, 变内向”;avoir les dents longues, 字面意思是“长着很长的牙”, 实际是指“人雄心勃勃”;avoir la frite, 字面意思是“有薯条”, 实际指“感到有成功的把握了”。

  其次, 有些习语运用一些修辞来表达含义, 如引申、比喻、含蓄、委婉、夸张等, 使得习语形象生动, 融入在日常生活中, 去除抽象, 有着暗示性和比喻性。例如, être maigre comme un clou, 运用明喻形容人骨瘦如柴。La parole est d’argent et le silence est d’or, 通过隐喻表达“开口是银, 沉默是金”。En mettre sa main au feu, 字面意思指“手放火中”, 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一种极其确定的观点, 相当于“我对天发誓”。

  值得注意的是, 习语的褒贬色彩, 根据情境和涵义辨别。例如, Qui se ressemble s’assemble, 是中性的, 不带贬义, 因而译作“臭味相投”不合适, 要译为“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又如, Tel père, tel fils, 不译作有贬义色彩的“上梁不正下梁歪”, 而译作中性色彩的“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法语习语的理解与翻译

  习语不仅是精炼的语言, 也是文化的折射。特别是谚语、成语来源于一些历史故事、神话、生活习俗, 有约定俗成的含义。中文和法文的语法结构和文化内涵既有相似之处, 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中法习语之间存在“词义对应”“词义并行”“词义空缺”“词义冲突”的现象。因此, 翻译法语习语时, 要充分考虑两种语言隐藏的语言、文化信息, 透过字面意思, 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再现习语的真正意义。一般来说, 中法习语词义对应时, 达到神形兼备, 若词义不对称, 缺失时, 求神弃形。

  (一) 对应法

  中文和法文习语中的形象, 两者有时相一致, 有时是相似的, 有时则完全不同。翻译法语习语时, 对应法指找到中文习语对应的形象, 完全保留、转换形象或者完全舍弃形象, 从而传达准确贴切的习语涵义[5]。

  1.完全保留形象

  如果法语和汉语习语在神 (意义) 、形 (形象) 上相一致, 采用与法语相对应的汉语习语, 完全保留其形象和意义, 也就是形神兼备。

  以谚语为例, 如L’homme propose, Dieu dispose (成事在人, 谋事在天) , Il faut battre le fer tandis qu’il est chaud (趁热打铁) , L’union fait la force (团结就是力量) , Aide-toi, le ciel t’aidera (自助者天助) 。

  再如, renard (狐狸) , 在法语中可以形容人狡猾, 灵活, 跟汉语形象完全符合。因而, C’est un vieux renard, 翻译成“这人是个老狐狸”。又如, 打黑工, 在汉语里指工作是不合法, 隐蔽黑暗的, 在法语里也用到了travailler au noir。écrire noir sur blanc (白底黑字地写着) , 这个习语中的黑、白对比, 跟汉语的形象相符。另外, entrer par une oreille et sortir par l’autre (左耳进右耳出) 形容人漫不经心, 充耳不闻, 跟汉语的表达基本一致。

  2.转换形象

  当法语习语的意思跟汉语的意思相同或者相似, 但是形象不一致, 就需要从法语的形象转化为汉语中相似的形象, 表达同样的含义。

  Quand on parle du loup, on en voit la queue (说曹操到, 曹操到) , 这句法语谚语用狼当做形象, 字面意思是当人们讨论狼时, 就看到了它的尾巴, 显然汉语用历史人物曹操来表达, 因此, 翻译转换了形象, 从“狼”换到了“曹操”。这样的例子还有:La pelle se moque du fourgon (五十步笑百步) , Qui sème le vent récolte la tempête (种瓜得瓜) , Loin des yeux, loin du coeur (人走茶凉, 人远情疏) , Il n’y a si bonne compagnie qui ne se sépare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等。

  又如爽约, 汉语用“放鸽子”的形象, 而法语用“放兔子”的形象来表示, 因而, 在翻译中, 需要转换形象。如:Je l’ai attendu en vain, il m’avait posé un lapin (我白等他了, 他放我鸽子了) 。

  3.舍弃形象

  当法语习语和汉语习语的形象不一致, 在翻译时找不到相似的表达, 需要舍弃法语的形象, 变动原语结构, 灵活地采用合适的汉语习语。

  例如, Qui a bu boira (本性难移) , 字面意思是喝酒了的人会继续喝, 汉语中找不到相一致的形象, 所以根据意思, 译作汉语常用的成语。舍弃了形象的谚语还有:On ne fait pas d’omelettes sans casser des oeufs (有所得必有所失) , C’est en forgeant qu’on devient forgeron (熟能生巧) , A quelque chose malheur est bon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又如, avoir la tête dans les nuages, 字面意思是“头在云里”, 法语实指“心不在焉, 想乱七八糟的白日梦出神”。与汉语的习语“云里雾里”含义不一致。因此, 在翻译这个法语习语时, 不能译作“云里雾里”, 而要舍弃法语的形象, 直接把含义表达出来。

  (二) 直译法

  当法语习语找不到相对应的汉语习语, 则应采取直译法, 根据法语习语的表达, 尽量准确全面地表达原文的意义和内涵。

  1.直译不加注

  直译法语习语时, 语言结构要符合汉语的习惯, 简洁明了, 传达法语习语的精髓, 让人读懂。采取直译的方法时, 要避免因两种语言的差异, 习语语义缺失的现象。

  例如, Pierre qui roule n’amasse pas mousse译作“滚石不生苔”, Il ne faut jurer de rien译作“什么事都不可说得太绝”, Aux grands maux les grands remèdes译作“重病要用重药治”, Achetez à crédit et vendez comptant译作“赊款买进, 现款卖出”, A la longue, le chien passe un compromis avec le chat译作“日子一久, 猫狗交友”, La nuit porte conseil译作“静夜出妙思”。诸如此类谚语, 不是译成汉语已有的习语, 但是将句子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思想都概括出来。尽管有的不是朗朗上口,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会渐渐地被读者熟悉, 演化成习语或者走向归化。

  2.直译加注

  由于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历史、价值观存在差异, 法语习语有些内涵不被读者熟知, 因而翻译时有必要直译加注, 说明典故来源、出处和引申意义等。

  例如, le talon d’Achille译作“阿喀琉斯之踵”, 加注:出自希腊神话, 比喻人致命的弱点。加了注释, 一些读者即使不懂阿喀琉斯是谁以及他在神话里的故事, 也能明白其比喻意义。

  又如, trouver son chemin de Damas译作“找到去大马士革的路”, 加注:出自《圣经》, 圣保罗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遇到耶稣显圣而改信基督教的故事, 后来引申为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或职业。

  Mettre quelqu’un dans de beaux draps blancs译作“把某人装进漂亮的白色毯子里”, 加注:表示某人处于尴尬境地, 在法国古代和中世纪, 人们经常嘲笑穿白色服装的人。如果不加注, 中国读者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习语跟尴尬有关。

  结语

  译者除了需要掌握法语和汉语两门语言, 熟悉两种文化外, 也需要根据情境, 灵活运用语言, 翻译到达传神、达意的境界。译者的翻译能力、翻译技巧、翻译策略的提高, 对习语的翻译有着积极的意义。

  法语习语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带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翻译习语时不仅要考虑语级、语体、语境、技巧, 还要考虑褒贬程度、语言结构、文化内涵和社会因素等。法汉习语存在音律、字形、语言表达、社会文化等差异, 翻译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各种困难, 难以实现完全对等, 译者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由点及面, 由浅入深, 跳出窠臼, 选择能被读者理解的合适的汉语表达, 再现法语习语的内容、情感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罗顺江, 马彦华.法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研出版社, 2004.
  [3]王文融.法语文体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点击查看>>法语翻译论文(精华版8篇范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原文出处:刘千千.试论法语习语及翻译方法[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30(06):80-83.
相关标签:法语毕业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