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法语论文

余华小说《兄弟》法译本的翻译风格

来源:现代交际 作者:张玉.
发布于:2021-05-14 共4798字

  摘    要: 余华小说《兄弟》自2005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备受争议。而当该小说进入外国读者市场后,好评如潮,这与该部小说的极端现实主义写作风格有关。以刘宓庆的翻译风格论为指导,从形式标记层面的语域标记、词语标记、章法标记和修辞标记,以及非形式标记层面的表现法和接受者因素出发,通过举例对比分析原文与译文,探讨译者如何再现小说的风格特色。

  关键词: 翻译风格; 兄弟; 法译; 翻译策略;

  余华是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当代作家,也是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海外。长篇小说《兄弟》首次出版于2005年8月,分上、下两部。作品一经问世,便在国内产生了巨大的争议,负面评价较多。但随着《兄弟》不断地被外译,却收到了西方世界近乎一致的认可和好评。2008年10月23日,法国着名的《国际信使》周刊宣布,《兄弟》获该周刊设立的“首届《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

  在法国,自2000年以后,余华的作品固定由南方书编出版社独家出版,该出版社“中国文学”丛书的主编何碧玉(Isabelle Rabut)积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翻译工作,她也为余华小说在法译介发挥了重要作用。《兄弟》问世后,她与丈夫汉学家安必诺(Angel Pino)合作,耗时一年翻译了这部小说。

  一、翻译风格论与风格的可译性

  中西文学理论史对“风格”一词的界定是:风格一个时代、一个流派或者一个作家的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独特面貌,作品思想和艺术独特性的总和。翻译家许渊冲认为,文学翻译不单是译词,还要译意;不但是译意,还要译味。译者在传递原文信息的同时,也要传达其文学风格。
 

余华小说《兄弟》法译本的翻译风格

 

  风格再现是文学翻译的重点问题。事实上,风格是可以把握的,它表现为一系列的符号体系。刘宓庆(1999)认为,译者可从风格标记的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着手。形式标记是判断风格最重要的手段,分为六类:音系标记、语域标记、句法标记、词语标记、章法标记和修辞标记。非形式标记体现在:表现法、作品的内在素质、作家的精神气质以及接受者因素。译者在进行风格翻译时,还应遵循对应原则、接受则原则、层次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并采用对应式换码、重建式换码和淡化式换码三种风格符号的转换形式。

  当然,风格的再现存在限度,这种限度受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影响。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但是,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符号系统,系统之间不存在约定性,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偶合性。因此,译者在进行风格翻译时,需准确把握原文风格,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将原文的独特风貌用目的语呈现出来。

  二、《兄弟》法译本的翻译风格分析

  (一)形式标记

  1. 语域标记

  语域指词语的使用范围,不同的领域有其特色的术语和表达。语言使用的领域种类很多,例如:新闻播报、公开演讲、广告用语等。场合、职业、受教育程度等,都会影响每个人对于词汇的使用。

  小说中,不同人物所使用的语言各具特色,这也使人物性格鲜明了然。如李光头、赵诗人等使用了大量粗俗的詈骂语,如“小王八蛋”“他妈的”“他奶奶的”等,译文也将之一一呈现了出来,使用了法语中对应的詈骂语,如“petit salopard”“putain de ta mère”“putain de ta grand-mère”等。

  2. 词语标记

  每位作者都有独特的个人用词倾向,我们可以从作品中常用的形容词、副词或分词得以知晓。小说在叙述幼年李光头偷窥女性屁股一事时,对不同人的屁股进行了描写,如:……进口屁股国产屁股,白的黄的黑的还有棕色的,大的小的胖的瘦的……

  译文:...des postérieurs d’importation ou des postérieurs de fabrication chinoise;des blancs,des jaunes,des noirs et des bruns;des larges,desétroits,des gros et des maigres...

  原文中,余华使用了不同颜色、大小等的形容词来区分不同的屁股。在法译本中,译者也使用了多个形容词做名词来还原。

  3. 章法标记

  “章法”是思维方式的体现,对章法标记进行分析是风格分析的关键环节。《兄弟》整部小说的语言风格以口语化为主,短句使用频繁。短句指结构简单的句子,它能够简练地叙述事实,生动地表现人物,体现故事情节的迅速变化,使文本富有节奏感和音律美。

  原文:这时候李兰就会把儿子托在右手上,伸出左手指着桥下的河水、河边的树木、天上的月亮,飞舞的萤火虫……告诉儿子:“这叫河,这叫树,这叫月亮,这叫萤火虫……”。

  译文:Alors Li Lan,soutenant son fils de son bras droit,lui montrait de la main gauche l’eau sous le pont...Elle lui disait:?a c’est une rivière,?a c’est un arbre,?a c’est la lune,?a c’est un ver luisant...

  选段描写了李兰独自抚养李光头时的日常,使用了多个意象:河水、树木、月亮、萤火虫。这些意象具体而生动,并且使用了四个以“这叫……”开头的短句。句子短促、生动明快、节奏性强。译文对这些意象也进行了一一呈现,同样使用了“?a c’est…”的句型结构,再现原文的句型结构。

  4. 修辞标记

  修辞手法的运用是为了加强语言效果,也可为作品建造一个独特的风格。在《兄弟》这部小说中,余华采用了比喻、反讽、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小说风格独具特色。

  小说中的兄弟二人性格迥异:宋钢温文尔雅,善良懦弱;李光头鲁莽粗暴,却重情重义。作者多次将兄弟二人进行对比,突出各自的性格特征,加强对比效果和感染力。在译文中,这一修辞手法也得到准确还原。身材方面,“tailleélancée”(身材挺拔)与“trapu”(身材粗短);长相方面,“un visage distingué”(长相出众)与“avait une allure de bandit de grands chemins”(土匪模样)。一个像“Tripitaka”(唐三藏),一个像“Porcet”(猪八戒)。

  又如,原文在描述当时的游行队伍时,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越来越多的人手臂上戴上了红袖套……越来越多的人走到大街上……越来越多的大字报让墙壁越来越厚……

  增强气势的同时,使小说节奏鲜明、层次清楚,将游行场景描写得十分细腻而生动。

  在译本中,译者连续使用了三个以“de plus en plus de...”开头的句型,使译文再现原文的“形”美,有助于译本给目的语读者带来同样的阅读体验,使他们更好地体会当时紧张而热烈的环境氛围。

  (二)非形式标记

  非形式标记风格符号系统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表现法、作品的内在素质、作家的精神气质以及接受者因素(刘宓庆,1990)。以下试从表现法和接受者两个因素入手分析《兄弟》法译本的风格再现。

  1. 表现法

  表现法,即作家对题材的选择、处理方式及技法(刘宓庆,1990)。《兄弟》的叙事方法也是十分值得探讨的。请看以下选段:

  原文:我们刘镇打铁的童铁匠高举铁锤,喊叫着要做一个见义勇为的革命铁匠……我们刘镇的余拔牙高举拔牙钳子,喊叫着要做一个爱憎分明的革命牙医……我们刘镇做衣服的张裁缝脖子上挂着皮尺,喊叫着要做一个心明眼亮的革命裁缝……

  译文:Tong,le forgeron denotre bourg des Liu,levait haut son marteau en criant qu’il voulait devenir un forgeron révolutionnaire prêtàdéfendre sa cause avec courage...Yu,l’arracheur de dents de notre bourg des Liu,levait haut son davier en criant qu’il voulait devenir un dentiste révolutionnaire...Zhang,le tailleur de notre bourg des Liu,son mètre ruban autour du cou,criait qu’il voulait devenir un tailleur révolutionnaire lucide et clairvoyant...

  原文利用循环的叙事手法,使用“主+动+宾”的句式结构,每个句子中并列使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动词,在介绍各个角色时采用同样的句式,虽单调却不机械,使文本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语言表达出强烈的情感,渲染出当时群众游行的紧张氛围。

  在法译本中,原文的这一特色得到了很好再现,译者使用了同样的句型结构。由于语法差异,法语中,一个句子内两个动词同时出现时需用连词,为了不破坏原文的句子结构,译者将第二个动词改为现在分词。

  2. 接受者因素

  风格翻译应考虑源语与目标语的时空差,考虑接受者因素(刘宓庆,1990)。作品本体外的非稳态结构内涵(包括对意境、神韵等的美的感应),取决于接受者的审美个性(刘宓庆,1990)。语言是了解和传播各国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翻译作为有着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桥梁,自然不能脱离文化的范畴。由于文化差异,译文很难做到与原文内容和意义绝对对等。

  小说中,兄弟俩穿着崭新的中山装走在大街上,路人纷纷侧目,感叹“真是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啊”。译文:L’habit,?a y fait beaucoup。考虑到文化差异,译者并未直译,而将服装的合身性表达了出来。译文简洁明了,充分考虑了译文的信息交流目的及接受者所处的文化背景。

  上述举例采用的是淡化式转码。一般而言,汉语在表达上重“实”,法语则相反。因此,我们可以在翻译时采用淡化式转码,以“虚”代“实”,在确保概念意义的前提下,舍弃部分的风格意义,强化译文的交际功能。此外,法译本在翻译汉语特有的文化词汇时也常常采用此类转码方式。

  比如,小说中,李光头小小年纪便深谙世事,懂得“皮笑肉不笑”。“皮笑肉不笑”指极其不自然的笑容,形容内心虚伪、做人表里不一。译文中对应的“astucieux”(精明、机灵),不会造成阅读障碍或歧义。

  又如刘作家结婚后,仍“身在曹营心在汉”,渴望与林红“做个露水夫妻”。“身在曹营心在汉”出自《三国演义》第25回,比喻身处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此处指刘作家三心二意。此处译为“garder la tête ailleurs”,同样以“虚”代“实”,原文意义传达到位。

  “露水夫妻”出自《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指暂时结合的非正式夫妻,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此表达关键在于“露水”二字,露水通常夜间出现,见不得阳光,因此用来形容夫妻关系的短暂。若按照字面意义译为“le couple de rosée”,反倒会让目的语读者一头雾水。此处,我们或可以用“le couple de relations passagères”来进行阐释,而法译本给出的“devenir son amant”,直译为汉语即“成为她的情人”,意思简明扼要。

  再如,赵诗人评价刘作家“成不了什么气候”。“不成气候”比喻没有成就或发展前途,法译为“ne jamais arriveràrien”,即“一事无成”,遵循接受者原则,适应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简单易懂。

  三、结语

  面对文化、语言、思维方式等的差异,译者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采用了灵活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好地适应于法语语境。在遵循接受者原则的同时,也兼顾对原文内容与形式的呈现。可以说,译者对小说风格的准确把握和再现,也是助力于《兄弟》法译本在法国读者市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风格是文学作品的关键所在,也是作家展现给读者的个人创作特色与艺术造诣。识别原文的风格,领悟原文的精髓,这是再现原文风格的关键一步,也是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需要反复斟酌的重要一步。文学作品因其风格而具有独特性;因此,对文学作品风格翻译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的风格论(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1).
  [2]刘宓庆.翻译风格论(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2).
  [3]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85.
  [5]余华.兄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6]ISABELLE RABUT,ANGEL PINO.Brothers[M].Arle:Actes Sud,2010.
  [7]王侃,蔡丽娟,朱志红.《兄弟》在法语世界:法语书评翻译小辑[J].文艺争鸣,2009(2):117-122.
  [8]杭零,许钧.《兄弟》的不同诠释与接受:余华在法兰西文化语境中的译介[J].文艺争鸣,2010(7):131-137.
  [9]蒋向艳.莫言、余华和苏童小说在法国的译介[J].东方翻译,2010(6):62-67.
  [10]许钧.文学翻译批评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174.
  [11]许方.余华的《兄弟》在法兰西语境中的接受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
  [12]张博.融流浪汉小说与癫狂的诙谐文学为一体:论余华《兄弟》在法国的接受[J].文学评论,2015(6):110-115.
  [13]陈禹.余华长篇小说的叙事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14]李西建.文学理论教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6.
  [15]乐黛云,李比雄.与中国现代文学结缘四十载:访安必诺、何碧玉&钱林森赵维纳.跨文化对话(第38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
原文出处:张玉. 翻译风格论视域的《兄弟》法译本研究[J]. 现代交际,2020,(21):86-8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