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制教育论文

浅析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实困境

来源:法制博览 作者:何纪翔
发布于:2020-03-17 共3397字

  大学生法制教育论文(优秀范文8篇)之第三篇

  摘要:我国法治社会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大会第一次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理念,使我国开始初步走上了法制国家的道路。到了1997年,依法治国的重要治国理念被提出,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走上了新的台阶。

  关键词:依法治国,高等教育,法制教育,困难及对策

大学生法制教育论文

  十八大提出了新的依法治国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司法公正、严格守法”,为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法制建设指明了道路。这一方针说明着我国依法治国依靠着科学严谨的法制思维,用严格公正的执法方式来推进法制国家建设的进程。在这一背景下,大学阶段学生的法制教育必须要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思想理念,提高法制意识,帮助大学生各方面素养全面发展。

  一、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是一个人步入社会和进入高水平科研领域的跳板,不论大学生毕业后如何选择,其必然需要承受社会责任,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做出贡献。因此,大学阶段学生的法制教育作为依法治国环境下建立法制国家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目前的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与其科学文化知识的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部分大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类违法事件时常常采用自己的惯性思维来处理,表现出对自身的合法权益一无所知,也不愿意去学习法律和使用法律[1]。大学生是我国各个行业领域精英的储备,这样优秀群体的法律意识却十分淡薄,由此可见在如今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另外,大学阶段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不仅让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难以维权,更有可能因为一些荒唐的动机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全国一流的大学中原本成绩优异的栋梁之材,在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下,面临与同学室友小的矛盾和摩擦时难以克制内心的愤怒,最终酿成惨剧,导致数个家庭的支离破碎和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大学是一个人成长中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成型,十分需要教师和学校的人文关怀。

  二、当今我国高等教育阶段法制教育的困境

  (一)大学法制教学内容单一而老旧,不适应时代

  据调查,由于我国颁布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之影响,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和法律相关课程已经合并为了一个科目[2]。虽然这样能够让学生用更短的时间完成思想品德和法律课程的学习,但合并后的课程课时过短,课本内容也太过浅薄单一。相比于过去的法律基础课程,今天的高校所讲授的思想政治和法律课程有些过于笼统,缺乏整体化的思维和结构性。参考目前我国大量高等院校都在采用的教材2010年修订版相关教材,其中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教育内容仅仅占据书中的两个章节。书中在第八章中讲述了我国宪法、民法等各项法律内容以及与其相关的诉讼法等,如果进行深入学习,这一章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臃肿而繁杂,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缺乏强有力的逻辑关系,学习起来令人感到吃力[3]。究其原因,目前高校法制教学使用的理念和教材在近十年的社会和环境变迁中越来越显得陈旧、单薄,根本不可能通过这本教材来支撑起整个国家高等院校的法制教学体系。

  (二)社会整体环境缺乏法制氛围

  大学生活是半步踏入社会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是学生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黄金时期。此时的学生在学校环境的保护下基本不会受到严重的不法侵害,十分适合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之后观察整个社会环境。

  令人遗憾的是,或许是由于我国过去一段时间对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不重视,目前社会整体环境的法制环境还不理想。大学生虽然生活在象牙塔之中,但他们在学校学习了法律法规知识后迫不及待地观察着整个社会,他们有时间思考、研究社会上的各种事件。因此一旦社会上发生一些亵渎法律的事件时,他们在大量的业余时间便会不断思考法制和社会的问题,希望挖掘出造成一些负面事件的原因。由于我国近年来逐渐重视法制环境的净化,一些媒体开始敢于深挖贪污腐败,徇私枉法事件的背景。这些媒体报道从社会角度看来有利于公民发挥合法权利,对政府和一些机关的行为进行监督。但从大学阶段的学生法治教育角度看来,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很容易通过这些报道片面看待社会上的问题,产生对法律公信力的严重怀疑,影响法制意识的建立。

  (三)形式化主义的威胁

  老生常谈,教育行业似乎从来不缺乏形式主义。高校法治教育很长时间以来深受形式化的危害,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认真备课,授课过程中将互联网上下载的课件播放出来直接读给学生。而教师的不重视和不认真在大学阶段学生看来反而是一件好事,他们不会去纠正老师的问题,而是在课堂上进行与课堂学习无关的活动。最后到了期末考试阶段,学生打好小抄,监考也对学生的作弊行为视而不见,谓之为“走个形式”。最终学生考试全体通过,皆大欢喜。

  (四)学生不重视法制教育,忽视自身法制意识建设

  学生自身尚未步入社会,对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还没有深刻体会,同时由于授课教师广泛的不重视而忽视了自身法制意识的建立。这种情况下学校不能一味强制学生去进行法制方面的学习,压缩学生的业余时间,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更有可能让学生对法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三、解决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制教育困境的策略探究

  (一)丰富课堂内容,创新教学理念

  大学是我国教育资源集中的地方,同时执教环境也十分自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可不必严格依据课本的内容进行讲解。大学阶段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知识必然是通过法制课程才能获得,因此做好大学阶段法治教育至关重要。上文已经阐述了目前我国采用的法制课程教材和执行标准的落后,加上合并后拥挤的课程安排,教师在如此短暂的课时之中根本无法让学生充分了解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更不可能帮助学生培养法制意识,走马观花的学习方式会造成学生学完之后迅速遗忘。值得研究的一种应对方式便是教师以课本为基础,通过丰富课堂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并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来尽可能让学生通过科学的课堂节奏,慢慢培养起对法律法规的重视,意识到步入社会后法律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作用,进而在课堂和课下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社会事件,学会辩证看待问题

  社会上经常发生一些人忽视法律法规,对他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侵害的事件,贪赃枉法的各类事件也在各种媒体的报道中频繁出现。对于法制意识初步形成的大学生来说,这些事件的发生可谓对其法制意识建设当头一棒。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根据地,自然也要肩负起为学生的思想问题排忧解难的责任,在学生出现一些自身无法破解的思想桎梏时,理应对其进行帮助。教师就要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来帮助学生排除对法律权威性的忧虑,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在社会上遭遇不法侵害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勇气。

  (三)提升教师自身思想觉悟,坚决避免形式主义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重任。首先高校要明确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让教师明白法制国家建设的伟大历史意义,使教师可以清楚认识到法制教育在依法治国背景下的重要性。相信当教师能够意识到法治教育对学生和社会的意义后,能够主动避免形式主义。但与此同时,学校也要给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同时不改变学期整体教学课时,避免学生教师由于长时间上课对法制教学产生排斥心理。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推进法制教育有效性

  学校在避免压缩学生课下时间,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举办各种法制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离开校园之前能够抢先一步感受到法律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提高一些简单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将课时压缩给法治教育使用,锻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扩大了法治教育的效果。

  法制教育事实上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改变的过程,学校要将学生原本自由散漫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向着有利于法制、道德和社会利益方面培养。我国正在积极促进整个中国社会法制意识的成型,大量的普法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进行,相信在社会和高校共同努力下,学生的法治教育能够行之有效,为依法治国的方针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段升财.依法治国背景下确立大学生法律信念的现实困境及对策探究[J].经济师,(08).
  [2]刘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大学生法治教育路径建设与方法改革研究[J].法制博览,2017(18).
  [3]马东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7(18).

点击查看>>大学生法制教育论文(优秀范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贵州商学院
原文出处:何纪翔.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法制博览,2019(33):217-21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