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德语论文

德国和中国一些常用的体态语梳理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03 共4593字
标题

  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除使用语言符号外,还使用非语言的符号,简称非言语语。事实上,人类用非言语语交流的历史比用语言交流的历史更为古老,可以追溯到类人猿阶段。但是,非言语语交流学作为研究非言语语同人际交流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历史并不长。从 1952 年美国心理学家伯德惠斯特( R. L. Birdwhistell) 最早提出举止神态学( Kinesik) 这一概念起,至今不过六十年。

  近年来,社会心理学家越来越强调非言语语的作用。伯德惠斯特说,语言在人际交流中所表达的信息不超过 30-35%.①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弁( Albert Mehrabian) 提出了着名的“7-38-55 定律”: 情绪信息只有 7% 通过语言表达,38%由副言语符号②传达,55% 由视觉符号传递。③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情绪信息的表达完全是通过视觉观察到的非言语信息完成的。这个百分比在不同文化中略有差别,但共同点是当语言和副言语不一致时,人们主要依赖的都是副言语信息。

  一些学者认为非言语语行为可以分为身势语行为、时空语行为、辅助语行为和服饰语行为。其中,身势语( 也叫体态语,K?rpersprache / Bodylanguage) 是被广泛研究的领域之一。伯德惠斯特指出人的身体各部位的运动以及器官都可以表达和交流信息、感情和态度,“身体即信息”,包括面部表情语、目光语、手势语、姿态语、接触语等。本文将按照这一分类对德国和中国一些常用的体态语进行梳理。

  一、德国人的体态语

  1. 面部表情语( Mimik)

  吐舌比如有时尽管家长禁止做某件事情,这个小孩还是做了,就会吐吐舌头

  2. 目光语( Augenkontakt)

  讲话时直视对方眼睛西方人认为,这是一种礼貌的行为,表示在注意地倾听。

  3. 手势语( Gestik)

  1) 引号。西方人用这一手势表示引用。

  2) 模仿不断开合的鹅嘴

    暗示某个人话太多或太长,或者说的都是闲话,类似“Blabla”.

  3) 伸出的食指先靠近额头,然后反方向用力向前指,这是德国人在打招呼。

  4) 伸平的手掌平行于地面在额头前来回划动,表示“没兴趣! ”

  5) 食指指尖按住眼睑下方的皮肤,往下拉,使眼睛睁开超过正常程度

    通过突出眼睛,动作者传送两种信息:“我明白正在发生什么,不会受到愚弄。”即暗示对方在撒谎,自己并不相信他; 或者是让同伴警惕些,好比在说“当心”、“睁大眼睛”、“有麻烦”.

  6) 一手抬起,用拇指尖按住鼻尖,其余四指朝前张开成扇形

    这是取笑别人的手势。脸部可以没有表情,也可以做怪相,时常还会吐出舌头。更为地道的做法是用双手,即: 把另一只手的拇指接在第一只手的小指上。不论是单手还是双手,手指都是伸直的,也可以左右摆动。

  拇指按鼻尖手势的起源至今仍然是一个谜,我们所能找到的最早文献是收编 11 至 15 世纪法语词汇的《高德弗洛词典》。在这部词典里,该手势被称为“Un nez de cire( 蜡鼻子) ”,古人在给某人做这种丑陋、嘲弄性的蜡制塑像时往往会给他安上一个像真的一样的长鼻子。而“装长鼻子”正是对拇指按鼻尖手势的最普遍的称呼。换句话说,这一手势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嘲弄性塑像。

  7) 伸出拇指和小手指,蜷起其余三指,将拇指放在嘴唇上,向上抬手表示某人喝醉了。

  8) 拇指和食指分别将两个嘴角往上推挤希望对方高兴或振作起来。

  9) 手平伸,轻吻指尖,然后将手降低至手掌根位置,将吻“吹”向所爱者这个动作被称为“吹吻”,是飞吻一种变体。此时,对方距离一般较远,动作者无法与之亲吻,对象一般为小孩、情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之间使用其简略形式,即吻指尖,然后朝对方举起,省略“吹”.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