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德语论文

德汉熟语的翻译方法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03 共4970字
摘要

  德语中熟语称 Phraseologie,在《杜登》词典中是这样定义的:“Gesamtheit typischer Wort-verbindungen, fester Fügung, Wendungen, Reden-sarten einer Sprache”,[1](947)即一种语言的典型词组、固定搭配、固定短语和成语的总称。汉语熟语在《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的: 语言中固定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且要以整体来理解语义,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和歇后语。[2](4 477)从定义上看,德汉熟语在性质上有其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中形成稳固定型的词组或句子。熟语是语言的精华,从社会学角度看,熟语所负载的文化内容最丰富,所折射的人文世界最精彩,所表达的处世道理最深刻,所反映的世态人心最直接,因此熟语翻译也就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它应当同时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是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尤金·奈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3](315)对于最具有文化气息的熟语翻译来说,熟悉两种文化更为重要,对文化背景的了解直接影响着对熟语的了解。可见,文化对等是熟语翻译对等的重要内容。笔者把德汉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异同作为整体来分析熟语的翻译,以文化对等为原则来探讨熟语的翻译方法。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不同国度的人们对自然界的现象和真理有着普遍的认识,在相互交往中都有共同的生活感受。L.P.史密斯在《词汇和语法》一书中说过:“我们最好的熟语和最好的词一样,不是产生于图书馆、会客室或华丽的剧院,而是从工厂、厨房和农场里产生的。”[4]

  熟语是广大民众在从事生产劳动和各种专业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而这些文化背景在各国、各民族中都具有普遍的、相近的方面,所以会存在着一些表达这些相似内容的熟语,在语义和形象上就巧合地彼此相对应。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其文化特色,采用直译法,即一种语言的熟语可以用另一种语言相应的熟语来翻译。例如,德语中“die Schiffehinter sich brennen”和汉语的“破釜沉舟”就属于此。1519 年,墨西哥统治者 Hernando Cortez率领十一只船队从古巴向墨西哥渡河时,下令焚舟,表示其不获胜毋宁死的决心。[5(]235)汉语的“破釜沉舟”也指志在必胜。[6](442)因而,由此而来的德汉两个熟语都用来表示同一含义,即下定决心,不留退路,一拼到底。它们的形象和喻义如此相近,几乎完全可以直译。这样的熟语还有很多,如:“Die W?nde haben Ohren”直译为“隔墙有耳”;“?l ins Feuer gie?en”直译为“火上加油”;“Steter Tropfen h?hlt den Stein”直译为“水滴石穿”等。

  当然,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相互之间的文化渗透会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大量外来文化被介绍进来并被人们所熟悉、接受。一些在各自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熟语已在另一语言中广泛使用,久而久之成为这一语言的固定熟语,这些借用来的熟语仍然保留着原来的熟语的形象、构词和意义,所以都表现出同样的文化特征。对于这一类熟语我们也完全可以大胆直译,如“einWolf im Schafpelz”直译为“披着羊皮的狼”、“imTrüben fischen”直译为“浑水摸鱼”、“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直译为“Auge um Auge, Zahn umZahn”、“狗仗人势”直译为“wie ein Hund mit derMacht seines Herrn andere tyrannisieren”,等等。

  鲁迅先生也说过,直译可以保留原语文化的“情调”和“风姿”,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充分传播原语文化。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最理想的办法是采用译语中相对等的熟语,如果没有对等的译语熟语,采用字面直译。

  二、直译加注法

  语言不是亘古不变的,特别是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各国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从词汇到语法形成,再到词汇,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使各国语言不断有新鲜血液输入。德汉语言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熟语典故。德汉民族由于历史、传说、文学和宗教信仰不同,典故也就必然带有各自民族文化的印记,体现着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如 die“Achillesferse”(阿希里斯的脚后跟),Achilles 是希腊传说中的英雄阿希里斯,传说他的母亲曾把他浸在冥河里使其刀枪不入。

  但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因此埋下祸根。长大后,Achilles 作战英勇无比,但终于给人发现了弱点,一箭射中脚后跟而身亡。[7](2)了解背景知识之后不难发现 dieAchillesferse 用来指代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致命弱点。“das Schwert des Damokles/Damoklesschwert”(达摩克利斯之剑),根据古希腊的民间传说,西西里岛上叙拉古的暴君狄奥尼修斯请他的宠臣达摩克里斯赴宴,让他坐在黄金的宝座上,但在宝座上方却悬着一把锋利的宝剑,只系在一根马鬃上,以示位高多危。[7](38)该成语比喻幸福中隐伏着的危险或临头的危险;“den Fadenverlieren”(线断了),源自希腊神话,王子忒修斯为杀迷宫中的怪物,来到克里特岛,当地的公主给了他一个线球,线球的一端系在迷宫口。这样,忒修斯杀死怪物后能沿着线走出迷宫[7](53)。

  该成语指(讲话时)断思路、离题。汉语成语“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载,三国时曹操率军出征,路上士兵们非常口渴。曹操说,前面有一片梅林。士兵听后都流出了口水,暂时忘了干渴。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6](661)“杯弓蛇影”出自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杜宣一次饮宴时见杯中有蛇,便疑心中了蛇毒而生病,在得知真相后痊愈。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6](23)对这些带有鲜明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烙印的熟语一般都尽量直译,力求反映出原文风格,但是不知道典故情节的读者会不理解,这时不妨采用直译加注法:如“Abrahams Schlo?”直译为“亚伯拉罕宫殿”,比喻快活自在,无忧无虑,如在天堂;“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直译为“Die AchtUnsterblichen zeigen jeder für sich beim”?berqueren des Meeres ihr besonderes K?nnen“意指 bedeute”tJeder bringt seine F?higkeit zu vollerGeltung“,等等。

  许多德汉熟语具有大量的比喻和典故,而这些比喻和典故又都深深地扎根在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对这些民族文化性极强的熟语翻译,作为”文化使者“的译者应尽量采用直译,必要时在直译译文后再给予释义,这样既能保持原语的民族色彩,又都会被理解和接受。笔者认为,这种译法应视为熟语翻译的基本译法,以便再现原语风貌和充分传达原语文化。

相关标签:翻译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