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比较语言学论文

汉语的音义象似性现象比较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25 共3674字
论文摘要

  当代认知语言学坚持语言的体验观,认为我们的范畴,概念,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心理现象,是人类自身与客观外界互动的结果。语音也是基于人类的体验和认知的。原始先民在对自然界事物所发出声音感知的基础上,本能地模仿其声音,并用相应的语言表示出来,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行为。每种语言中都有一定数量的拟声词,是语言音义象似性最好的例证,即: 义由音生。此外,不同语言中对同一事物的拟声词往往相同或相近。而且,同一语言中,有些音同或音近的词语具有相同起源,表达的意义相近。这些都说明了语音象似性的另一个现象,即: 音近义通。这不仅符合象似性的认知原则,也符合认知上的经济性原则。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英汉语中这些音义象似性关系存在很多共同点。

  一、汉语的音义象似性现象

  汉语的发展历史悠久,远古时期人们创造汉字的原则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我国古代学者早已注意到汉语中字词是音义的结合体,创造了声训研究。所谓“声训”( 又叫“音训”) ,指通过语音分析来解释词义的一种训诂方法。从音同或音近的关系来推求事物名称的出处和由来,以及指明文字通假的具体途径,同时还可以达到明了词义和词源的方法,得出“音近之字,意义想通”的结论。

  这种以声训探索词源的研究在我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就有体现,例如: 鸟类的叫声: 关关,丁丁等; 虫,兽的叫声: 喓喓,呦呦等; 风吹树叶之声: 萧萧; 车声: 槛槛,央央,锵锵等。拟声词在我国古代语言中的广泛使用同样证明了人类语言起源的理据性,即,义由音生。先民造词是源自于自然之声,如: 蛙,鸡,鸭,鹅,猫,蝈蝈,布谷…等动物是以它们的鸣叫来为之命名; 淋,沥,流,涟,滴…等词的读音源于模拟水的滴沥声; 柔,软,茸,绒,蠕,肉…等词的读音,由声母 r 发音时舌面腻黏,能给人柔软的感觉而来,声训法被广泛用来解释中国古词的意义。例如《论语·颜渊》中解释: 政者,正也。《礼记·中庸》中说: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说文解字》中也常用这样的方法解释字义,如: 天,颠也,至高无上; 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 户,护也; 君,尊也; 仲,中也,等。宋代蔡卞《毛诗名物解·释百谷》中对“黍”的解释: 黍,丹谷也。仲夏乃登,故谓之黍,而声与“暑”同。这一解释说明了“黍”是在夏天成熟的,故而通“暑”。再如古人对“茶”的解释。茶的古音是荼 tu,吐义,因其苦而吐得名。茶荼分家后,读音部分的还保留在一些方言中,如闽南方言中仍读 tu。从闽南传到西方的,其读音译为英语是 tea。从北方传到西方的,如俄语是 cha。这些例子说明了汉语语言中同样存在着“音近义通”的音义象似性现象。

  清代语言学家程瑶田( 1725 - 1814) 的《果蠃转语记》研究了在语言的起源和发展中,如何通过古音寻求古义,解释了汉语的音义象似性。在这本书中,他专门探讨了“guo luo”这两个音表示的意义。我们的祖先居树上,吃果子。对果子认识颇为深刻。果是圆的,圆的会转,转的声音是“骨碌”。果子落地就会发出“骨碌”之声,所以凡听到“骨碌”之声,就知道是“果子熟了,果子落地了,果子可以吃了”等等的意思。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果”的来历。随着人类的进步,认知的增加,从“果”分出了“瓜”。在树曰果,在地曰瓜。然后,只要是圆形,下垂之物,或能发出此类声音的,都以近“guo luo”之音名之,如:

  一种草本植物的果名叫“栝楼( gua lou) ”;蜂之细腰者,其腹亦下垂,称为“蜾蠃( guo luo) ”;瓜果的总称叫“果蓏( guo luo) ”;一种草称为“莪萝( e luo) ”;一种车名为“枸篓( gou lou) ”;轮子名为“毂辘 ( gu lu) ”;山名为“岣嵝 ( gou lou) ”( 就是湖南的衡山) ;驼背称为“佝偻 ( gou lou) ”;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词语,都具有一个共同性质: 圆形,或拱起成圆形; 会转。它们都是由“果臝”一词之音通转而来。今天的“葫芦”,“罗锅”,“轱辘”,“咕噜”,“( 花) 骨朵”,“蝌蚪”,“窟窿”等,也都是从“果臝”之声得名。“guoluo”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为“gululu,kululu,dululu,tululu”等,还可以省去其中一个音节说成“lulu,kulu,dulu,tulu”等( 马秉义 2001) 。

  于是有了“秃噜”,“吐露”,“嘟噜”,“辘辘”,“辘轳”,“累累”等词汇。“因声求义”的声训研究揭开了音义相通的关系: 古人造字,以声寓义,凡音同音近之字,往往义同义近。一个“guo luo”能系连出 200 多个词来。人类就是在这种对自然声音的体验和模仿基础上,逐步增加发音数量,创造出自己的语言。

  二、英语的音义象似性现象

  西方学者很早以前就注意到了英语中音义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的现象。Leibniz( 莱布尼兹) 认为,人类的原始语言是根据拟声原则创造出来的。在某种情况下,以什么声音或符号表示什么观念,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中发出的声响的认知和模仿。于是,英语中就有了铃铛声“jingle 或tinkle”,点击声“click”,泉水声“bubble 或 ripple”,羊叫声“baa”,爆炸声“bang”等。这些词语的意义直接来源于他们模仿的声音。它们直观体现了语言的音义象似性,即:义由音生。再如,发英语字母 r 音时,舌头需要卷曲,颤动。

  因此很多表示运动,翻滚,或者流动的词都含有这个音,如: roll,run,rock,round,river 等。

  英语中还有很多将拟声表义的因素嵌入在单词中,人们称之为语音象征。例如,gr - ,fl - ,sl - ,- ish,- ump等。包含这些语音的词汇多数都具有相近的意思,象征着某一特定的声音或动作。如: 英语中字母组合 - ump 的发音象似于沉重物体的撞击声,于是这个语音象征在英语词汇中多表示“沉重碰击,块状物”: bump 碰撞,lump 笨重地走,丛,簇,土块,clump 沉重脚步声,thump 重击声,chump傻瓜,dump 垃圾堆,hump 巨大鼓包,驼峰,plump 丰满的,圆鼓鼓的,stump 树墩,等。类似的例子还有: gr - 的发音需要声带低沉的颤抖,象似于人或动物愤怒时嗓子里发出的声音。因此在英语词汇中多表示“沉闷而又令人不快的声音”: groan 呻吟,growl 咆哮,grumble 抱怨,grunt 咕哝,等。

  同样,- sh 的发音象似于某物急速而过的声音,含有这个语音象征的词语多表示“匆忙,快速碰撞声,鞭打声”,如:lash 鞭打,splash 液体飞溅,dash 猛撞,rush 冲,crash 猛撞,破碎,smash 粉碎,等。这些带有象似发音的词语具有相近的语义,是英语中音义象似性另一现象: 音近义通的具体体现。原始人在创造语言时,先是用最简单的发音来表示身边常见的事物。随着事物和自身体验的丰富,所要表达的语义逐渐增多。语义的增加导致语音的分化。当原有的发音不足以满足人们的交流需要时,就会出现与之表达意义相近的新的发音。发音形式上表现为元音或者辅音的转化。上面语音象征的例子就是辅音的转化。英语中也有一些通过元音转化分化语义的例子,如: bind 一词意为: 捆绑,约束。其中的元音 i 发生语音转化后形成的几个词都与之具有象似的意义。band: 乐队,绑扎,使联合;bandage: 绷带,用绷带绑扎; bend: 使弯曲( 把事物捆绑在一起会变得弯曲) ; bond: 证券,使结合,紧密联系; bondage: 束缚,奴役; bundle: 捆,束。

  Bonlinger( 1975; 方立等译,1993) 提出了语音非任意性的情况: 英语发音时舌头处在高和前的位置发出的元音,如: i 音和“细”,“小”的意义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例如: chip,little,twig 等词。而那些舌头位于低,后的位置上发出的元音通常表示“大”的意义,如: chop,large,branch等。同样,在很多表示动作的单词中,发音时值象似于动作时值。英语中多以短元音表示急促,短暂的动作,以长元音,双元音表示较缓慢的动作。例如: quick 快,slow 慢;sudden 突然地,gradual 逐渐的; run 跑,go,walk 走; rush 跑,roam 漫游; grip 快抓,hold 抓住; nap 小睡,sleep 睡觉,等。

  这些都说明了英语中语音和意义之间具有大量的象似性。

  这种音义象似性源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自身体验。因为急促的动作所需时间短,在语言中发音时值也就相对短; 较为缓慢的动作延续时间长,发音时值自然也就相对长一些。

  综上,虽然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语系,经历不同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形成了今天语音,语法及形式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但是,如果透过表面看本质,我们会发现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存在大量拟声词和发音相似,语义相近的词汇。它们体现了两种语言的语音和语义的理据性联系,证明了语音和语义之间存在许多象似性,即: “义由音生”,“音近义通”,从而揭示了英汉语早期的起源本质具有一致性。对比研究这种象似性,我们不仅能更好的理解汉语的意义和词源,还能将中西方语义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更深入的对比研究英语的意义及词源。当然,研究语言的音义象似性现象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走上极端,认为语言的全部都起源于音义象似性,从而否定音义之间具有一定的任意性。我们应该持象似性辩证观,既不能把一切音义关系都看作是有机的联系,也不能完全否定音义之间的象似性。

  参考文献:

  [1]王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寅. 中西语义理论对比研究初探—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 语 言 学 的 思 考[M]. 北 京: 高 等 教 育 出 版社,2007.
  [3]Bonliger,D. 1975. Aspects of Language. 方立等译. 语言要略[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
  [4]王宁. 训诂学原理[M].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5]马秉义. 果臝转语与 R 词族比较[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 6) : 33 -3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