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表演论文

侠义世界中的功夫人生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05 共601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民间文化视角下周星驰电影探析
  【引言】周星驰电影与民间文化的结合研究引言
  【第一章】周星驰电影中的民间文化溯源
  【2.1】谐谑幽默的世俗喜剧
  【2.2】侠义世界中的功夫人生
  【2.3】为民请命的清官能人
  【2.4】诡异交织的民间鬼魂
  【3.1】周星驰电影对导演的影响
  【3.2】星爷电影对电影美学的影响
  【3.3】周星驰电影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结语/参考文献】周星驰电影中的文化特点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节 侠义世界中的功夫人生

  以武侠为题材,武侠人物为主角的影片统称为"武侠片",但近十年来,又推出了以展示功夫为主的"功夫片" .两者虽在侧重点上有不同之处,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这里为了研究的方便,我把周星驰电影中包含"武术"、"功夫"的影片统称为功夫片。功夫片在香港影坛是一个非谈不可的片种,而谈起周星驰电影,功夫片更是一个重要因素,武侠题材也一直是周星驰电影中一个重要题材。《功夫》、《少林足球》、《食神》、《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是其功夫片的代表作,从他踏入影坛早期开始,至现在的成熟期,"功夫"贯穿他事业始终。2001 年,《少林足球》让他成为了少见的国际巨星,2004 年,《功夫》出世,同《少林足球》一样,《功夫》也是周星驰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这部影片在亚洲各国(地区)上映,打破了当时的票房纪录,包括韩国和日本这种非华语地区。

  "功夫"是中华文化一个鲜明的文化元素。如果要提及起源,功夫起源于中国武术。中国武术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先秦时就已出现,古代的军事武艺是其萌生的重要源头,角力手搏,剑术技艺,舞武活动等等都是当时重要的武术活动。民间也盛行武术之风,有"吴王好击剑,百姓多剑瘢"说法。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它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学会生存的方法,还在人们闲暇时给其带来娱乐。

  武术对中国戏曲和舞蹈影响同样深远,并借其作为载体发展,逐渐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秦汉时期,武术形式开始多样化,更重要的是,自汉代开始,武术活动慢慢艺术化,受舞蹈影响,且融入舞蹈,戏曲,这也是中国武术发展的重要滋养时期,为武术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至宋元,出现了正式的武术套路,元代是戏剧发展高速期,这也为武术套路演练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这决定了武术和戏剧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武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宋代的民间艺人为了吸引观众,常常在自己的表演中穿插一些惊险刺激的武打动作,有的甚至是武打色彩十分浓厚的武戏,后来我们熟悉的京剧中也有武戏,当然,那是经过高度精炼后,艺术化,程式化的武打方式。

  武侠小说是近代武侠发展的重要阶段。五四运动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现实使得阅读成风,报刊杂志流行,从而出现大量流行的小说作家,此时,专门的白话武侠小说开始滋长。当时军阀横行,乱世纷飞,武术和武术传说给民众提供一个美丽的梦,大家都想要强身健体,保家卫国。于是经过作家们的丰富想象和加工,武术和剑士侠客以各种崭新的面貌进入群众视眼。飞天遁地,千里眼,顺风耳,无影掌等等,新奇的武术招式纷纷出现。

  武侠片是香港电影唯一一种能够走向莱坞的类型电影,它在香港电影界有着悠久的历史,地位非常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中国电影、香港电影在世界上的代名词。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与中国武术、戏曲和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最先接受的是中国武术和戏曲的影响。武术从电影诞生就已经对其产生了深厚影响。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开始,中国武术就已经融入了武侠片,出现了"请缨"、"舞刀"和"交锋"等武打场面。这同时又使得中国武侠电影从出生起就具备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侠"义精神。虽然大部分的武侠片仅仅停留在模仿武术动作层面,最终产物只是想象加上动作设计,和真正的武术相差甚远,但是其劫富济贫,豪气冲天的武术精神与真正的中国武术一脉相承。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武侠小说的流行,引起上海新兴电影公司的关注,大量武侠电影诞生,势头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上海当时最受欢迎的类型电影之一,一度与好莱坞电影相抗衡。《火烧红莲寺》成为当时影响最大,最成功的影片,连拍 3 集都非常卖座,上座率非常高,掀起了近几十年武侠片的热潮。

  但早期武侠片制作成本低,外加政府禁制,30 年代初武侠片在上海已经没有生存空间,大量武侠片制作人只得南下香港发展,于是产生于上海的武侠片在香港这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获得延续。这保持了香港武侠片和中国内地武侠最为深刻、最为本质的联系。香港电影发展历程中,武侠片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其走向好莱坞,打入周边市场的杀手锏。武侠片在香港发展近 80 年,根据不同的经济背景,观众不同的需求,它经历了神怪武侠片,粤语武侠片,新派武侠片,功夫武侠片,功夫喜剧片五个阶段演变,但是无论重点怎么变化,武侠片的意念和文本创作还是会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或者戏曲故事,或是经过文人想象创作的武侠小说。武打动作或借用戏曲动作,或转自武术动作,或学习日本剑式,意大利西部片的动作场面。"1949 年公映的《黄飞鸿传。上集:

  黄飞鸿鞭飞灭烛》在武打动作上以真实的武功为标榜,开创了以展现真功夫儿取胜的香港武侠片新路。此后,武侠片导演刘家良也致力于展现真功夫。先后执导《少林 36 房》、《中华丈夫》、《五郎八卦棍》、《南北少林》和《醉拳 2》。70 年代,李小龙将香港功夫片推向新的世纪。70 年代末,成龙异军突起,成龙设计的最大特点在于:几乎能将日常生活中的任何物品转化成打斗的武器。"武侠片和中国武术相辅相成。武侠片是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人们通过武侠片认识进一步认识武术,如《功夫》中出现的如来神掌,狮吼功,十八棍等等,它们向世界人民传达了中国武术柔和力,悠久的传统文化给赋予武术深厚的文化内涵。世界同样是通过武侠片认识中国,甚至在他们眼中,这是唯一能代表中国的电影。

  自 1986 年开始,周星驰加上跑龙套一共参演了 53 部电影,其中自导自演10 部,分别是《济公》1993 年、《国产凌凌漆》1994 年、《大内密探零零发》《食神》1996 年、《喜剧之王》1999 年、《少林足球》2001 年、《1:99 电影行动》、《功夫》2004 年、《长江七号》2008 年、《西游》2013 年。可以看出,不论是其早期参演的作品还是导演的作品,都受到功夫题材的影响。

  从 1991 年的《龙的传人》开始,接着有《新精武门 1991》,1992 年有《鹿鼎记》及《鹿鼎记 2 神龙教》,《武状元苏乞儿》,1996 年《大内密探零零发》、《食神》,2001 年《少林足球》,2004 年《功夫》,它们都或多或少加入功夫的元素。这些电影部分是纯粹的武侠功夫片,部分是融入功夫元素,即便是其他类型的影片,也会融入功夫元素。其实,周星驰每一部影片里都或多或少包含功夫,《一本漫画闯天涯》、《逃学威龙》,抑或是后来的《大话西游》、《长江 7号》,都注重对武打功夫资源的调动,趣味性的武打动作、招式一直贯穿在他的影片中。

  周星驰电影中的功夫元素历来不少见,不管是他最崇拜的偶像李小龙,还是民间少林寺,各种民间武术招式,"不轨于正义"的武术精神都以标志性的姿态出现在各个影片情节。

  首先我们来看看"李小龙"情结。李小龙一生匆忙,整个演员生涯仅仅拍摄四部半影片,但他却被《时代》评为"20 世纪的英雄和偶像",可谓是使中国功夫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对许许多多的功夫爱好者影响深远,周星驰也不例外。李小龙在周星驰电影中一直存在 ,影片模仿李小龙的桥段很多。前面已经提及,周星驰从小就迷上了李小龙,可以说,李小龙是他的启蒙老师。拿《功夫》来说,李小龙以功夫闻名海内外,2004 年的功夫就是向李小龙致敬。《新精武门》中,摆在霍家拳馆神桌上的排位也是用来纪念李小龙。《喜剧之王》里,尹天仇在街坊剧场上演的剧目是李小龙经典作品《精武门》。《赌侠》、《审死官》、《武状元苏乞儿》里会模仿李小龙经典动作--发出的怪叫声,手里舞着双节棍。《破坏之王》魔鬼精肉人的师兄--何金银的师傅,名字为李小龙。《少林足球》、《功夫》中,人物的穿着也模仿李小龙穿着由唐装演变而来的练功服,立领,一粒盘扣,六粒纽扣,穿在身上,英姿飒爽,带着中国古典韵味。甚至陈国坤扮演的斧头帮大佬琛的服装和李小龙一模一样。

  除了模仿李小龙的动作,穿着,周星驰影片中还继承了李小龙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武侠精神,希望借影片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功夫绝对是适合男女老幼的,打打杀杀是大家对它的一种误解。功夫更是一种艺术,一种不屈的精神。所以,我一直以来都在找方法,想将功夫重新包装起来,使普通人对功夫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周星驰电影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小人物,他们处于社会最底层,身份卑微,无足轻重,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生存,但是他们从未放弃生存,放弃善良,放弃纯真,放弃梦想,放弃骨气,相反,在关键时刻还总是能爆发出力量和勇气,表现一种正义感,完成自己的生存的意义,这就和李小龙的武侠精神不谋而合。如《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是个跑龙套的小演员,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在片场遭到工作人员的嘲笑和侮辱,派送盒饭的大爷看不起他,副导演对他任意打骂,社区里的小孩子随意向他吐口水,但其从未放弃过成为一个演员的梦想,总是强调"我是一个演员".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一直存在于其影片中。《功夫》里的小混混,虽然一直想做恶人,但内心依然保持纯真。《少林足球》中的捡破烂者,身上背着一大包破烂,脚上穿着露大脚趾的鞋子,却依旧向往成功,向往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处于社会最底层,但是在紧急关头,他们挺身而出,凭借少林功夫在一场正邪对抗的足球比赛中获得了胜利,发扬了惩恶扬善的狭义精神。《功夫》结尾处,主人公阿星一脸正气,持一记众望所归的如来神掌处死坏人,拯救世界,脱去衣服的他矗立在猪笼寨上,宛若李小龙再世。自此,观众才恍然大悟,周星驰一直说的,"李小龙是我从小到大的第一偶像,在过往的影片里不自觉间也会模仿李小龙。"再来看看周星驰影片中蕴含的少林寺情结。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中国佛教禅宗祖庭,有"禅宗祖庭,天下第一名刹"之称。中国武侠片的历史上,少林寺一直是武侠片热衷的选择,我国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就是以少林寺为背景。

  周星驰电影中,少林寺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元素,许多部电影中都提及了少林寺。这其中,以《少林足球》为最突出的代表。影片中的少林功夫构成了主要人物的模型。少林寺六个师兄弟在世俗世界郁郁不得志,干着最为低下的活,吃着最大的苦,一度忘记了自己出身于少林寺。但是周星驰饰演的星对武术极度痴迷,为了推广少林武学,他游说各师兄弟参加足球比赛,组成一场名副其实的"少林足球".铁头功,铁布衫,旋风地堂腿,鬼影擒拿手,轻功水上飘,种种少林功夫展现在眼前。赵薇饰演的馒头皇后太极手阿梅,用太极功夫制造馒头。各种民间武打招式提示着观众功夫电影同民间文化的密切联系。

  《食神》史蒂芬。周在食神比赛前在少林寺闭关修炼,学得一身绝世厨艺,懂得人世间食物、爱情的真谛,以一晚"黯然销魂饭"重夺食神之位。朴素的饭菜,只要融入真情足以让世间所有人为之动容。这种朴素的价值观是中国武术精髓,练武之人需要达到的极致境界。《少林足球》和《食神》两部影片中,少林寺功夫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往往是扭转剧情的关键环节,周星驰作为编剧和导演,用心所在,必定是为了拉近同内地观众的距离。

  最后看看武侠小说人物。金庸是中国近代武侠史上的最著名的新武侠小说作家,他的作品脍炙人口,几乎所有的作品都被改编成影视剧,游戏,漫画等产品,被大众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武林泰斗",更有金迷们称他为"金大侠"或"查大侠",其代表作品《天龙八部》、《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鹿鼎记》等等。古龙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其武侠作品的创作理念是"求新,求变".其代表作品有《陆小凤传奇》、《萧十一郎》、《小李飞刀》、《楚留香传奇》、《绝代双娇》等等。周星驰电影中,有许多这些作家小说中的经典片段,人物。周对这些人物或解构,或重塑。《大内密探零零发》中,影片一开头,就出现古龙《陆小凤传奇》中人物叶孤城和西门吹雪在皇宫屋顶上决斗的场景。西门吹雪和叶孤城在观众心目是翩翩武侠人物,可是在周星驰电影中,却成了秃顶,缺牙,挖鼻屎的糟老头。

  《武状元苏乞儿》中的苏乞儿,是中国民间著名的"武术奇人".苏乞儿,本名苏灿,清末武功盖世的"醉拳"宗师,是著名的"广东十虎"之一,他的一生由富贵沦为乞丐,极具传奇色彩。传说中,他曾经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上京考取武状元,却被丐帮选中为丐帮帮主,正是种种民间的说法充实着这这个故事本身,客观为近代影视作品提供了无比丰富的想象空间。1993 年影片《武状元苏乞儿》,导演袁和平运用"国家主义"的叙述方式,启用周星驰成功的塑造了一个符合传统民间想象的苏乞儿形象。何谓"国家主义",20 世纪 20 年代,"国家主义"思潮在中国流行,这种思潮对外打着"民族至上"的旗号,主张民族独立,对内打着"国家至上"的旗号,主张对外抵抗侵略,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正是在这种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才有了明末清初各种爱国志士,爱国英雄的故事传说。电影在民间人物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发展,使得影片中的苏乞儿形象更加丰满,踏实。影片结尾,苏乞儿抱得美人归,如霜等丐帮一众大仇得报,皇帝皇位稳固,赵无忌等奸臣贼子遭到应有报应,这一切都符合民间故事中的大团圆结局。民间故事是叙事传统的重要源流,同个故事,在后代的反复叙述中具有不同的表意形态,承载不同的社会语义,于是无数的经典被翻拍、改编,苏乞儿的故事同样如此。

  以影片《功夫》为例。从片名就可以看出这部电影中的"功夫"意味浓重,功夫电影是以宣传功夫为目的,《功夫》中的功夫类型,功夫感观呈现,功夫演员,功夫信念均表现出色。周星驰在《功夫》中花费很多心血,影片中的功夫种类出现不下十种,都是货真价实的民间真功夫,"到了周星驰的《功夫》,表面看有狮吼功,蛤蟆功这样的段子来搞笑,而且大量使用了电脑特技这一题外'功夫',但其中确实包含了很多'真家伙',五郎八卦棍,十二郎弹腿,洪家拳的几大传人高手隐居在猪笼城寨里,这几种功夫确实是有史书记载和民间传承的".

  在《功夫》出现之前,香港的功夫片大多以特技效果呈现功夫的内在场景,虽然逼真但却少了一份实在,周星驰这次在影片中来了一场实打实的功夫秀,饰演早餐店老板的董志华地地道道的京剧武生出生,一招一式均内力十足,缥缈灵动。由杨家将枪法传习而来的五郎八卦棍更是真实传神,枪枪命中要害而下,柔中带刚,刚中有柔。元秋饰演包租婆所用的狮吼功、蛤蟆功在特效的帮助下真实而富有喜感,她从小学习武术,招式打起来得心应手。《功夫》

  取得极大的成功,在周星驰看来,这是"一种精神的理论,一种邪不压正的力量的胜利",这一自我的展现充分显示功夫内在的信念--战胜自我。

  二十一世纪伊始,周星驰电影的创作以功夫片为主,融入少林寺、武侠小说人物各种民间文化因素,迎合了当时观众的心理期待,也以一种新的视角向观众传达民间文化的光彩。这个作用是在电影史上较有价值的一个地方。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