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河北省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改进对策及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23 共6839字
  3 河北省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改进对策及建议
  
  2014 年 1 月 8 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把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逐步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比例作为重点任务来完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加强职业教育,促进残疾人就业”.特殊教育学校要开设符合学生特点、适合当地需要的职业课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讨论稿中也提出要重视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因此,发展和加快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改革已是迫在眉睫。针对前述的问题和原因,结合其他省市和国外的发展经验,要加快河北省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确立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3.1.1 树立智障职业教育办学新理念
  
  要想彻底改变河北省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工作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从根本上提高全省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水平,满足智障学生的特殊需要,首先要求办学者必须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新观念,坚持以智障学生发展为本。“以智障学生为本”,是指既要促进全体智障学生的发展,也要促进智障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发展、终身持续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在价值观上一切以学生为本,在伦理观上以学生为本,在行为观上充分依靠学生。从事国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的专家指出,“职业教育”即包括以在校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职业准备教育(其中有普通学校的“职业基础教育”与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又包括以在职人员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岗位培训”;也包括以失业人员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再就业培训”[24].随着近年内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职业教育逐步成了贯穿于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育,形成了职业准备教育、就业培训、岗位培训、晋级转业、再就业培训等系列过程。要办好智障学生职业教育也必须树立这种大职业教育观。
  
  首先,教育管理部门要积极提倡各学校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和功能,从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学校当中选取几所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准备教育后,尝试开办初、中职(班)校或相关职业培训机构,适时创办智障学生初职教育学校。各级学校管理者也要改变目前满足于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扶持政策,求平稳不求发展的思想。智障学生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工作者应充分结合大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终身教育等先进教育理念,结合研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等先进学习理念,大胆引进,更新观念,进一步研究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共性及特殊性。
  
  不能只满足于对智障学生实施义务教育,或是在职业教育当中排斥中重度学生,应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当中的“零拒绝”.要充分考虑智障学生的身心特点,不能只看重就业的结果,而应该考虑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质量,给每一个智障学生创造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学校领导和教育管理者也应充分考虑智障学生的特殊性,在职业教育的模式、办学层次、学制等方面体现出多样性和开放性,规划、制定、实施以提高智障学生就业所必须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力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课程。所设课程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具有一定前瞻性,重点培养其在体力、耐力方面,灵巧性、理解力方面,反应速度、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劳动态度、与他人合作方面,服从指导、学习与适应等方面综合能力,而不再强调一技之长。使得智障学生的职业教育之花能够长开不谢。
  
  3.1.2 明确智障职业教育发展目标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课程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一至三年级开设生活指导课,四至六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七至九年级设职业技术课,其旨在通过生活实践、劳动实践和职业技术训练,帮助智障学生逐步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就业能力。这一方案的提出,对指导全省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和教育目标在着重要意义。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目标的构成要素包括:思想道德、现代职业劳动技术、普通文化知识、体质体能、审美等要素。这五方面要素的关系是:思想道德要素及其教育位于灵魂地位,现代职业劳动技术要素可以称为职业教育目标的核心,普通文化知识要素则是基础条件,体质体能要素和审美要素既是基础也是内容。各特殊教育学校应在认识这一点的基础上首先制订学校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的长远规划,根据国内外智障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及时进行规划并调整智障学生职业课程改革力度,同时结合本地与学校实际,制订发展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发展中短期规划,明确最重要的教育宗旨是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发现其智能特点和职业爱好,尽力帮助智障学生寻找到一个他们可以尽情展示才能的方向。这样即可避免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发展的盲目性。
  
  教育行政与管理部门也要将全体智障学生的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到教育整体规划当中。努力实现省内建设一到二所智障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各设区市至少建设一所智障学生初等职业学校,其他各基层特殊教育学校应以使所有学生在学习必要文化基础上,初步掌握符合智障生的身心特点知识的职业劳动技能为目标,给学生将来就业和升入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3.1.3 构建合理的智障职业教育体系
  
  河北省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建立三种体系模式来发展,第一种是职业教育的入门教育。由各特殊教育学校在小学阶段通过基础课程渗透和劳动技术课来实施完成。
  
  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劳动世界,初步具有职业素养、技能和知识的教育。为选择合适的职业而做准备。第二种就是由各特殊教育学校对智障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基础上实施初职教育,可以采取综合初中、职业初中、一年制职业班、三加一初等职业教育等形式,这一形式应该成为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的主体,同时重点建立几所可以招收智障学生的职高或职普高双轨制的学校,对智障学生实施基础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相结合系统化职业技术教育。第三,河北省还应依托邯郸学院、汇华学院、唐山师院有着丰富的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重点培养发展职业教育师资,以解决对智障学生实施职业教育的师资问题。
  
  从承担智障学生职业教育主体任务的各特殊教育学校来讲,也应努力构建“文化、技术、就业”三位一体的职业技术体系,改变原来只抓文化知识和康复课程教学,或是只抓职业技术教育,而忽视文化康复课教学偏激行为。而因在认真做好文化课不断提高智障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同时要加强职业技能训练。
    
  通过开设第二课堂、课外兴趣小组等形式,从多渠道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知识,通过强化劳动技术、绘画与手工、唱游与律动等课堂的训练形式全面提高智障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以就业和成才为根本目标的教育模式。通过积极开办展览、竞赛表演等活动,帮助学生广泛地接触、理解丰富的职业教育文化内涵,积极促使智障学生在打好文化基础的同时,掌握某种专业技能的基本要领和操作过程,在反复训练中锤炼技能。同时注意加强智障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积极克服智障学生的性格孤僻、自我中心、易违纪违法等心理方面的问题,必须把思想素质提高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渗透到职业教育全过程。同时还要依据实际情况实施就业指导,让学生在充分认识社会的基础上,了解社会,进而适应社会,最终保证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近几年,河北省有几所特殊教育学校也已开始对智障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基础上实施初等职业教育和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大都是采取综合初中、职业初中、一年制职业班、三加一初等职业教育,职业高中,职业中专,职高和普高双轨制的办学模式,但由于受各地经济水平等因素制约,河北省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的开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目前,河北省还没有对智障学生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尝试。
  
  3.2 加大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投资力度
  
  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主动与残联、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紧抓当前国家重视和加大对残疾人职业教育投入力度的政策导向,加快制定长期支持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统筹安排一定比例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开展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各相关职能部门也应统筹安排考虑在特殊教育学校大力发展,重点扶持有关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的建设项目。各级特殊教育专项经费也要向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倾斜,同时鼓励各普通中职学校通过体制创新改革逐步探索建立智障学生与普通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加大公共资源对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开放的步伐。努力实现为发展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工作提供大力支持的社会氛围。要进一步加大整合教育、残联、民政等部门用于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资源,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智障学生职业教育与其他资源共建共享。
  
  总之,发展智障学生的职业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还要切实加强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相关实习场所和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建设。教育职能部门要尽可能协调与其他学校的各类相关实验室和功能教室的整体规划,建立可供智障学生共享使用的实习基地,使实习基地成为与普通职业教育教学的交流共享资源平台,建立联盟协作关系。使智障学生的职业教育融入大职业教育,相关部门还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各相关企业与学校共建互惠互利的实习实训基地场所,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积极接纳师生参加实习实训,同时还要积极鼓励支持各校充分结合本地就业市场的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办校企,最终将其办成可以接纳吸收智障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并逐步考虑扩大区域内职业教育综合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区域性综合实训基地,最后形成以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智障学生实训基地。
  
    3.3 加强智障学生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改革
  
  3.3.1 加强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改革
  
  毫无疑问,任何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改革,必然意味着组织制度的相应变革。因此,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教学课程的改革,也必然要改革以行为控制手段为前提的机构建设和管理制度上来,因为组织管理机构是保障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组织活动开展的动力源泉,是整个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管理当中必需的组织活动和形式。因此,努力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智障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和组织建设的改革,通过其行政管理能力来组织规范并约束组织内成员的行为活动,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才能得以实现。换言之,只有加强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建设才能较好的实现课程的开发和教学的改革。机构建设内容包括管理机制、教学机构、规章制度等整个智障职业教育过程中各系统制度的总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专业的设置和选定,这就要求河北省教育行政部门首先要明确要求各级特殊教育学校要积极行动起来把学校的工作重心放到学校向职业教育转型上来,而不应只是盯着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任务迟滞不前,学生一到毕业送走了之。随后研究制订、完善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的培养计划和方针政策,从教材选编、组织形式、教学考核等诸方面落实,从而保证智障学生职业教育能走向一个正确发展之路。
  
  3.3.2 设置智障学生的职业教育课程
  
  专业课程的设置和选择关系到智障学生将来能否有能力立足于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劳动者,因此,智障学生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服从于社会的需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样性的、适应智障学生的个体差异的课程设置内容。其目的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毕业后能学有所用。为使全体学生能达到共同的职业技能目标,可为不同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学习方法,也可为不同学生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提供可选择的学习机会,这就是有着诸多具体表现形式的个别化教育计划。这一方案的实施过程当中,可因人而异,个别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使用,按需分配教学所需的时间和空间,也可以让智障学生同其他类或普通职校学生一起学习,同时培养其交流沟通和协调配合能力,缩小与其他学生在学习职业技能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为其将来适应岗位和社会生活打下扎实基础。另外,专业课程的设置还要注意吸取仅考虑学校师资和设备分配因素而不听取学生、家长的建议和意向的教训。而因在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时就要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等形式与家长积极磋商。避免出现学非所用,上岗不能胜任等现象的发生。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确立所设专业与课程:一是定向培训。即根据用人单位需求设置定向培训课程内容,依照学生个人条件确定学生定向学习的专业技能。二是根据学生兴趣和家长意愿来选择所学专业和技能。这样既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所选学专业技能,又可以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灵活、多向性,注重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综合素养,拓宽学生将来就业门路。
  
  3.3.3 积极开拓适应市场
  
  在大力推进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除了加强课程与教学改革外,还要积极扩大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一方面可积极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自身的加工、服务岗位等在职业教育中略占优势的实践产品走进市场,在增强学生实践与适应社会的同时,促进智障学生养成良好岗位习惯,在加深对市场理解的基础上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形成产教结合的优良模式。也可通过义卖、爱心拍等多种形式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机会来展示智障职业教育的实践成果,从而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以此来促进智障学生职业技术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可与社会福利企业联合办学并签订毕业生录用合同,打破以往只用学生的残疾证书并提供部分生活费用而不提供岗位的用工形式。学校则依据企业的具体需求规划开设职教课程,以模拟企业的生产操作流程的形式来上课,保证学生毕业后即可达到熟练岗位要求而顺利上岗的目的。
  
  同时,学校也要派专职教师跟进企业协助企业管理学生工作生产当中的系列事务。对于以服务为主的专业可由学校在考察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以开办“智障学生劳动服务中心”的形式来走向市场,并依据市场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优化所设职教课程,这样,既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找到出路,又能扩大学生生源保证学校发展后劲,形成智障学生有学上,特教学校有学生的良性循环。
  
  3.3.4 采取合适的教学形式
  
  “挖掘潜能、补偿缺陷,促进智障学生职业技能发展”是我们教改的根本目的,也是教改的依据和准则。智障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难,但他们同样也有着一定意义上操作技能强项,比如,他们在重复单一动作时不会产生枯燥情绪反而会觉得很有乐趣。这就要求在加强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路,依据智障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形式、制定合理的课程设计和评价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以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教学为核心的全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运用情境教学法、工作分析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要考虑新技术、新工艺的特殊要求和智障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之间的差距,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将新知识融于实际教学中,尽量拉近课堂与职业场景的距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4 加强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3.4.1 加强师德教育,保障教师权益
  
  为促进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健康发展,建设一支具有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保证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作为智障学生职业道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职能管理部门要注重对从事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教师的师德教育,下力培养一批具有职业理想,热爱职教事业,能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履行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关爱智障学生的优秀教师。同时,也要注意制定和落实对这些教师的政策待遇,实施各级职教名师、骨干等强教战略工程,以此来促进并保障教师的权益,从而能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
  
  3.4.2 打造多结构师资队伍
  
  根据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的需求,河北省应借鉴普通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经验,应积极开创各种途径打造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一是从现有从事智障学生教学的教师当中选派教学骨干到高等院校进修再学习,或是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鼓励现任教师拓宽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积极取得相关的专业技能资格证书后从事职业教育教师,二是要加强省内高等师范院校对智障学生职教教师的培养力度。三是制定引进与外聘职教师制度。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教师需要众多复合型人才来承担,各校可从相关企业和从事相关实际岗位的人员中选聘一批能手和骨干做指导学生实践或实习的指导教师,或是引进一些既有爱心,实践经验又有丰富的岗位操作技能的人员做专职教师。同时,还要注意协调校企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保证教师定期在实际岗位上实践的时间。
  
  3.5 建立对智障学生的职业保障体系
  
  智障学生的职业保障体系是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组成并密切配合旨在保证智障学生就业的稳定性与延续性的社会工程。首先要汇总国家对智障学生的救助、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政策构建一个政策保障系统;然后由教育部门协调民政、残联、财政等各部门构建一个资金保障系统;学校、学生、家长构建一个职业技能培训系统;最后由企业、社区、家庭等组织一个就业系统,比如依托“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中,要把河北建设成为较成熟的养老服务业的契机,设立一定数量社区保洁就业岗位,还可设立家庭养护、社区扶助,志愿者帮扶等救助体系来完善智障学生的就业体系以此来保证智障学生健康生存与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