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台湾经验对海南风景园林教育的“本土化”重构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6-05 共6006字

  6 台湾经验对海南风景园林教育的“本土化”重构
  
  风景园林学科教育近年迅速发展,通过对台湾地区景观专业的分析中得到的宝贵经验和启示,立足于海南大发展的现状,海口经济学院作为即将在海南开办首个艺术类风景园林专业的院校,在专业建设中结合多学科交叉渗透特点,对人才培养方案和师资队伍配置进行探索,对将来开办人才紧缺的,热点的,“深基础、适配置、高起点”的艺术类风景园林专业展开探索与实践,进行创造性的“本土化”重构。

  6.1 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6.1.1 专业特色如何体现
  
  一级学科风景园林可授予工学和艺术学两类学士学位,而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规范 2013 年才首次出版,办学者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考虑专业特色如何体现成为难点,比如哪些是骨干体系课程?哪些是特色侧重课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成玉宁教授在 2013 年 10 月“明日的风景园林学”国际学术会议上谈到风景园林学理论兼及科学与艺术双重属性,需要突破“强调科学”与“凸显艺术”的壁垒,在科学与艺术之间建构起有机的纽带;[21]国际知名的景观设计大师,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景观设计系主任彼得。沃克教授在与台湾造园景观学会理事长王小璘教授和清华大学景观系副主任朱育帆教授等在大师论坛交流对话时,曾说到:“风景园林学的知识体系三分之一是艺术,三分之一是建筑,还有三分之一就是风景园林。” 工科、艺术和农学等课程如何搭配,如何权衡实难把握。[22]

  6.1.2 多学科资源如何整合
  
  风景园林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园艺学、设计学、行为心理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学科,涉及面广。各开设高校都必然经历资源整合的阶段,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综合了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和旅游管理资源,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整合了艺术设计和风景园林,海南大学综合了园艺、设施农业、园林和风景园林,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整合了植物学、生态学和园林学科资源。

  海口经济学院在该领域有海南知名的学者和省级教学名师;在环境设计和旅游资源开发及景区规划管理师资充足,有教授和学科骨干;在城乡规划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有博士、海归硕士,实力不俗。可这些师资分散在四个二级学院,三四个研究所,经过调研和回报,希望能够将其几个专业合适的师资进行整合,从而更好的促进该专业的发展。

  6.1.3 专业师资如何引进
  
  师资缺口大,每年需要大量的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但目前情况不容乐观。从同济大学李瑞东老师 1996-2006 年中国主要高校风景园林学科硕士统计来看,十年全国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才 541 人,即使近年硕士研究生培养扩招,规模扩大,但风景园林研究生近几年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加之,设计研究院、地产开发机构和地方城镇园林部门都加入名校风景园林专业高学历人才的抢夺,薪酬相对较低的高校本来就处于紧缺人才引进的劣势,没有事业编制的民办高校更是难以引进到满意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引进学科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同样是困难重重。

  6.1.4 学生的就业需求考虑
  
  从就业需求看,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主要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管理单位工作。培养如何在市场紧缺和庞大就业大军中找到立足点,如何办出专业特色,体系艺术类学科的专业优势,形成对比优势成为难点。

  6.2 风景园林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
  
  6.2.1 考察国内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办学情况
  
  本校教师受院领导安排在 2012 年 6 月初和 2012 年 10 月 28 日-11 月 5 日底赴重庆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专业调研,在 2012 年 11 月初到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调研。并且在同年 11 月 4 日与重庆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学科带头人、全国风景园林专业指导小组常务委员杜春兰教授座谈,了解全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情况、一级学科建设发展思路和趋势。2013 年 9 月-2014 年 2月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专业访问学习,系统学习、了解专业课程体系,参与专业课程教材编写和项目实践工作。

  6.2.2 邀请专家进行风景园林专业研讨
  
  在 2012 年 12 月和 2013 年 4 月学院分别邀请了四川农大高素萍博导、教授(四川农大园林研究所副所长,原艺术设计系主任)和夏义民教授(原重庆建工学院建筑与规划系系主任,重庆大学景观建筑专业的创办人)赴我校讲学,并与领导和专业教师召开了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专题研讨会,解决了学科建设框架构建的基本问题。

  6.3 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
  
  6.3.1 培养方案基本设计思路
  
  在低年级专业通识教育阶段,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与基本修养是教学的主线,培养重点在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掌握设计的基本规律与过程。

  在三年级专业教育阶段,力求紧扣专业特色,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使学生充分掌握风景园林设计能力与工程技能。形成以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训练为主线的课程设置。主要表现在教学以实验基地平台为依托,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工程实验实践能力。

  进入四年级后,将更加侧重学生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的转化,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处理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课程设置更具有综合性与实际性,同时加入各种社会实习的环节,增加学生与设计行业接触的机会,参与实际项目实践。同时,加强与景观协会和企业的合作。定期到我院组织各种学术活动,增加企业与高校的紧密合作。企业发挥实践工程方面的优势,定期到我院进行各种相关的讲座、实际项目的竞赛与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学院则发挥学术优势,以高校、学科、行业学会为平台,聘请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推动行业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学术前沿信息的更新。定期举办景观作品联展,促进交流。[23]

  6.3.2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专业课程体系由理论课程模块、设计类课程模块、规划类课程模块、设计表现课程(含软件操作)模块和集中实践教学模块五部分构成,其中设计类课程 7门,占总课程比例 25.9%,区别于工科类的风景园林专业,与艺术类专业侧重点相吻合。(图 6.1)【1】

  
  ①理论课程模块(6 门必修+1 门选修):中外建筑史、中外园林史、风景资源与游憩学、环境行为心理学、景观生态学、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和人类聚居环境学(选修);②设计类课程模块(7 门必修+2 门选修):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Ⅰ-城市广场设计和庭园设计、风景园林规划Ⅱ-居住12)景观建筑设计基础、景观建筑设计Ⅰ、景观建筑设计Ⅱ、建筑装修与室内设计(选修)和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选修);③规划类课程模块(3 门必修+1 门选修):

  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旅游景区规划与设计和城市道路与交通(选修);④设计表现课程(含软件操作)模块(5 门必修+1 门选修)景观表现技法、园林制图、电脑图形设计(PS+AI)、计算机辅助设计(CAD+SketchUp)、遥感与 GIS 技术应用和 3DMAX 效果图制作(选修)。

  ⑤集中实践教学模块(6 门,不含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园林测量实习(暑期)、风景写生、园林植物学实习(暑期)、景观考察、课程实习与实训(植物造景设计、景观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和城市规划设计考察(暑期)。[24-26]

  6.3.3 确定教学进程计划
  
  ① 必修和选修课程(表 6.1)② 集中实践性教学(表 6.2)【2】

  
  6.4 探索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色专业建设
  
  6.4.1 整合教育资源,搭建学科体系
  
  本校目前已经初步构成以财物管理、审计学、会计、经济学、金融管理和国际贸易为主线的第一大学科体系,其他专业基本都以散点布局,第二大学科专业体系构建的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旅游景区规划和环境艺术设计系统学科体系。那么风景园林专业的多学科属性,或将成为连接纽带,壮大美术学院或旅游学院,同时与工程技术学院构成学校第二大学科体系。

  在全社会重视风景园林教育的基础上,本校整合城乡规划、旅游管理和环境设计等多学科资源,搭建大学科体系,申报艺术类风景园林专业具有较好的条件。

  6.4.2 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目前风景园林学科排名第一的北京林业大学 1951 年创办全国第一个造园,1952 年开始招收新生,只有 7 名学生。在 1953-1956 年间,除本校汪菊渊、陈有民、俞静淑三名教师之外,分别从华中农学院、沈阳农学院各调入一名教师,还借聘浙江农业大学孙筱祥讲师,聘任清华大学兼任教师五名,还分别聘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市建设局兼任教师各一名。[27]

  可以看出集全校之力、全国之力是北林风景园林快速发展的基础。借名校之力,办深基础、高配置、高起点专业是有效方法。①挖掘基础教学资源风景园林作为一级学科,将在今后建设中逐步建立二级学科体系,目前研究领域有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文化遗产保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景观生态及应用、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建筑、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等等。我校在一些领域,特别是艺术设计领域有较强的实力,例如:

  1)文化遗产保护,其中数字化和保存方面,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已有海经院 2013 年重点课题《海南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传播与保护研究》立项研究,并将持续进行深度研究。

  2)海南地方工艺、民俗文化开发和保护,海南省社科联课题《海南微缩岛服工艺品设计与制作》,2009 年结题;有教师主持的 2013 年海南省社会发展专项课1生态椰壳椰棕始胚漆器工艺品开发试验研究》立项研究。

  3)在黎族生态,傅治平教授在黎族生态与文化方面有研究成果,其申报的《黎族生态与文化》获 2011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资助,在战略规划层面有论文《试论三沙市发展的基本战略》获得海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4)在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理论方面有教师主持 2012 年海经院教改课题《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风景园林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立项研究;有教师主持 2013 年海南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琼台两地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比较研究》立项研究。

  5)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面,其中风景规划理论、风景资源开发、风景区规划设计和休闲农业规划方面旅游学院辛建荣教授、肖军副教授与旅游研究所刘荆洪和学报主编陈水雄教授都有研究基础和研究成果。其中,有刘荆洪教授的论文《建设国际旅游岛美丽乡村--以“天涯驿站”为例》与辛建荣教授的论文《中欧国家生态休闲及其对海南的启示》,分别获得海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辛建荣教师指导学生的作品《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景区规划及开发研究调查报告》还获得第六届“挑战杯”海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6)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方面,在 GIS 技术及应用方面有研究基础,主持了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海南区域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②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基于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的原则,综合考虑内外聘师资情况,设想将主干课程教学任务分配如下:(表 6.4)。③重视教学资源开发建立琼台学术交流机制。琼台两地在休闲农业领域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机制,定期举办海峡两岸休闲农业论坛,探讨以“区域对区域”合作为基础的“共建琼台观光休闲农业”新模式,为建设琼台农业自由合作奠定基础;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两岸“大交流、大发展、大合作”.面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生态建省的机遇与挑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规范的、长效的琼台学术交流机制,来促进琼台风景园林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两岸的风景园林教育品质,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营造有利于琼台风景园林教育发展的环境。

  增进两地教育合作关系。“海峡两岸(保亭)交流基地”和“琼台交流合作基地”先后在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澄迈县启动建设。两岛在农业、旅游、海洋和少数民族等四大领域合作广泛。而在两地教育合作方面目前没有突破,通过琼台高校之间的人员往来、文化交流、教育合作。增进两岸彼此之间的了解,立足琼台合作的风景园林高等教育,促进两地风景园林事业共同繁荣发展。

  促进两地风景园林人才交流。在琼台两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中,风景园林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必将有更高的需求。通过建立互派交换生、建立海南学生赴台就读研究生等机制,促进两地的风景园林人才交流,加强琼台高校合作,促进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发展,增进两地同胞情谊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海南风景园林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6.4.3 开办实验教学班,探索专业特色建设
  
  ①开办实验教学班现国内重点大学大多有多学科交叉渗透教学的探索,希望本专业问题能在不同的学科得到解决,并探索以此培养多维度思考的人才。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就善于综合各学科之长,也收益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学科构建以风景园林为主导,相关学科辅助,既推动了风景园林学的全面和深入的发展,又使它们优先发展与风景园林密切相关的学科方向。[28]

  同时,同济大学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也进行了类似的探索,在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其在建筑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建筑学(室内)、风景园林、城市规划五个专业中为选拔入学阶段基础较好、专业素质禀赋较高和自我驱动力较强的学生进行集中培养的试点;“实验班”将通过配备专门的师资、实行导师制和小班化教学、设置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对优秀拔尖人才和未来专业领域引领复合型创新人才进行专门培养。

  ②建立“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发展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订单式培养”根据行业前景对专业学习进行反复提升,就是根据企业生产岗位的需求,设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量体裁衣地培养人才。

  这种培养方式既解决了企业技能人才的短缺问题,又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培养了一大批既有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1)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学校自主招生,课程设置与“下单”企业共同协商。双方依据企业所属行业特点及岗位要求,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以协议的形式确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并有效的组织实施。以“下单”企业的需求为招生前提,有针对性的拟定招生计划。学校将这批学生的“进口”与“出口”在招生同时就单线联系,落实到位。校企双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师资队伍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或管理专家共同组成,教室、实验实训中心、办公场所构成教育教学的主要基地,而教材与企业内部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等共同作为教学用书。

  2)开展项目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计划设置上,前期进行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知识积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后期专门根据企业需求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企业项目实训,提高学生特定的实际技能,并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待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工作。

  ③体现艺术类专业办学特色作为海南省首个艺术类风景园林专业建设对象,准确的定位,办学特色的体现至关重要。合理利用美术学院这个专业开办母体,在专业课程和实践性环节强化风景园林设计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在设计和设计表现方面体现特色。同时,结合海南生态建设和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需要,强化旅游景区、居住社区景观设计和旅游城市景观视觉设计与实践。在为地方服务的同时,找到位置,突显艺术类风景园林专业办学特色。【其它图表略】

相关标签:园林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