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战略管理论文

着眼社会发展的管理战略变革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4-06-12 共4450字

论文摘要
  社会战略管理的兴起是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运动诉求的结果。社会战略管理是现代社会管理区别于传统社会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它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管理具有决定性意义。运用科学的理念、思路、方法谋划社会战略管理,不仅是一个具有独特价值的理论研究课题,而且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实践行为艺术。

  一、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实施战略管理

    “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含义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关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的谋划。战略作为一个概念,原来是一个军事术语,与战术相对应。战略管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起源于20世纪中期,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在一定时期对其发展战略进行择定、实施与评价的动态管理过程。实施社会战略管理,其目的是为国家、地区或组织可持续发展创造和利用新的机会。

  1.有利于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政府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合乎逻辑地承载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双重价值,这也是社会战略管理的长期价值取向。

  从“为谁发展”方面来说,社会管理的一切工作,都要从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从“靠谁发展”方面来说,人是社会管理的主体,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和依靠力量。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奋斗,再简单的工作、再好的战略决策与工作思路也不可能变成现实。所以,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先做好人的工作。

  2.有利于增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管理的实践及环境发生了新变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因此,政府社会管理部门迫切需要加强对组织外部环境的管理,而战略管理的外部取向和未来导向的特征恰恰迎合了政府部门的需要。因此,只有不断提升政府部门的战略管理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实践证明,我们在推进社会战略管理的进程中,之所以能够不断增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战略管理功不可没。

  3.有利于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实施战略管理,既可以展现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科学精神,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能明确在新的起点上深化改革的方向,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既可以体现改革的前瞻性、创造性,又能注重改革的连续性、系统性;既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从而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展开。

  通过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管理,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社会管理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这既是战略管理所要求的,也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所要求的。

  4.有利于切实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实施社会战略管理,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

  二、着眼社会发展的管理战略变革

    1.主体变革:建设服务政府.政府在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定位,要从“管理”理念向“服务”理念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正确的战略定位是社会战略管理的前提,是确保社会战略管理实效性和持续性的重要基础。重塑政府,就是要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和公民诉求,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主到公共服务为主的转变,由管理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进而走向服务型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关键是深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将政府的主要职能定位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明确了政府经济职能的重心是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等手段培育公平有序的竞争市场,维护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政府职能转变明确了方向,即政府职能重心由经济转向社会,以社会为本位,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这就需要有效地动员社会的力量,提供政府无力单独负担的公共服务。只有实现社会积极、广泛、持续地参与协作,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自律、自治”的服务型社会。

  2.任务变革:着力改善民生.

  制定社会发展战略应以人为本,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和社会矛盾,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近几年,我国进入了“社会矛盾多发期”,各种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失地农民、进城民工、下岗职工、征地拆迁户等为代表的居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缺乏在市场中致富的机会与资源,就连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生存的基础资源也屡遭侵害。当前各类群体性事件的“主力军”就是弱势群体。所以,社会发展战略导向应以人为本,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矛盾。通过创新收入分配机制,合理平衡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域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基本收入;通过创新就业渠道,开放民间投资领域,形成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机制;通过创新社会保障机制,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真正“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3.动力变革:实行多元管理.

  在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社会发展和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被不切合实际地无限放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实现了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过渡,但总体来说,我国社会管理主体单一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的前提是社会管理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应该发动全社会来共同承担。社会是由各种社会组织、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等组成的。事实证明,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自律、自治,基层村民、居民组织的自治,是达成良好社会发展和管理的极为重要的方面。现代社会发展战略的实施,绝不可能单独依靠政府来完成。因此,社会发展与管理主体多元化的重要方面是培育社会组织,促进社会自治,从而改变管理主体单一的局面,实现管理主体多元化。

  4.方式变革:转变管理模式.

  面对社会发展与管理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很难有效实现社会管理的目标。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刚性的管理手段运用较多,柔性的管理手段运用较少;公民参与社会管理不够,缺乏有效的平台和途径;社会管理容易搞运动,缺乏制度常态化;社会管理的信息和资源不够公开透明等。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不同利益诉求的产生,必然要求社会管理方式的多样化。

  现代社会管理应当是参与型的社会管理,不同的利益群体或者代表参与到社会管理当中,充分发挥各种力量的优势,实现由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向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政策、道德、科技等多种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模式转变。同时,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要更多地运用服务性的手段,要尽最大可能保护各方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需要给予重点关注和保护,尽可能选择对公民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和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要把被管理对象当作平等主体对待,平等协商。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转变社会管理模式,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促进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

  5.保障变革:完善法律体系.

  制定社会发展战略应有法可依,否则将会影响社会发展战略的执行效果。现代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因此,完善社会发展战略的法律体系首先应当从“民生”入手,着力建立健全民生领域的立法。具体而言,就业、教育、分配、社保、医疗、稳定6个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特别是有关生存权和平等发展权等基本人权方面的立法需要加强。

  作为社会发展战略中新兴主体的社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立法也需要加强和完善,特别是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社区这些社会管理的基层组织的法律属性、职能和权限以及与相关党政机关的关系也急需在法律层面上予以明确。

  行政机关是执行社会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主体,承担着主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和任务,行政权力行使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管理的成败,因此,从规范行政权运作的角度来讲,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显得尤为重要,公正、公开、诚信的行政程序有利于保证社会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三、社会整体结构体现战略规划功能

  1.战略规划的指导思想:强调科学发展新理论.

  “必须要始终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体现了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丰富了社会发展的内涵,为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创新社会发展战略和制定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2.战略规划的目标追求:突出和谐社会新愿景.

  强调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使和谐社会建设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相统一,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任务。为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始终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要不断提高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没有社会和谐,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社会和谐,就没有真正的中华复兴与富强,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重要目标和重要保障。在制定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时,应突出和谐发展新愿景。

  3.战略规划的总体建构:体现多位一体新思维.

  和谐社会的构想中所指的“社会”,特指一个具体的发展领域,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的“社会”。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任务的提出,标志着国家总体战略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当前,必须紧抓机遇,应对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努力开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4.战略规划的空间布局:坚持幸福栖居新取向.

  当前,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水平。为此,“在谋划发展时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实现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幸福安康、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战略规划的价值实践:彰显以人为本新理念.

  将以人为本贯穿于社会发展价值实践的全过程,使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和阶段性工作方略相统一,进一步深化对社会基本价值目标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社会发展进步的机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价值导向,并使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和阶段性工作方略相统一,从而使社会战略规划的价值实践得以深入展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