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战略管理论文

浅析企业战略领导力(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0-20 共10691字
  5.要素研究的视角
  
  有学者进一步认为,在领导力的要素组合中,领导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三种要素:沟通力、激励力和影响力。此称之为领导力的三要素,提高领导力应着重提高这三方面的能力。(14)
  
  也有学者从动机探讨的角度出发研究领导力的要素组合,认为人们身上普遍存在三种动机,一是成就动机,二是亲和动机,三是权力动机(或称影响力动机)。(15)
  
  有学者基于领导学中“特质决定命运”这一基础从领导特质这一要素出发研究领导力,认为可以将领导特质看成一条各维度色彩不同的光谱,将各维度以各自维度的特性加以分析,从而在领导力的研究中探究一条新的分析框架。基于自然界中种类繁多的各类动物所展现出的不同的动物特性,可以将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引入领导特质维度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在领导特质的光谱中划分五种维度,并以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命名探讨。(16)
  
  6.内在动力的研究视角
  
  内在动力的研究路径聚焦于如何获取领导力的内在动力,具体而言又细化为如下几类方法:
  
  有学者从获得追随者能力的角度探讨领导力的内在动力,戴维新认为,这种获得追随者能力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跟我来”,即令人信服的远见卓识。二是“看我的”,即令人信服的表率作用。三是“一起干”,即令人信服的精神力量。领导者通过与追随者的沟通交流,将自己的人格魅力焕发出来,对他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吸引力和巨大的鼓舞力量。(17)也有学者提出在自然影响力的基础上探讨领导力的内在动力,其认为一是要善于运用自然影响力来体现。二是善于用合作共赢的意识推进和谐,即注重自然影响力的培养。三要适时展示强势执行的决心。在执行制度和落实关键措施方面,要展示强势执行的决心,此时不惜使用权力的影响力。(18)
  
  内在动力中的学习力建设是学习型社会建设中较为突出的关注对象,有学者从学习力的角度理解领导力,认为领导者的创新力、判断力和执行力等一切能力,主要来源于学习力建设。(19)
  
  由此可见,在当今领导力的研究视角中,关于领导力的研究视角有影响力视角、法理视角、情商视角、历史视角、执行视角、群体视角、内在动力视角、要素路径研究等多个视角和路径,对于企业领导力、教育领导力、女性领导力等领导力的研究领域也有所涉猎。在上述我们对于领导力研究取向之争的梳理基础之上,我们可以看出,各家之言都能自圆其说,但又呈现分割之势,而当今学界的时代发展又呈现出多学科交融共进、多领域交叉互动的时代特征与潮流,因此,要寻求领导力研究新的突破与创新,必须具有更宽广的视野,既要关注现实、联系实践,又要能继往开来,展望未来。
  
  要实现上述目标,本文认为,领导力研究的创新与突破,一是在研究方法论上要紧密联系“问题导向”和“环境依赖”.面对复杂多变的未来世界,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针对某种现象研究一种领导行为或者是研究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有效和创造性的领导力研究必须面对实际现象和问题,即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同时,领导力的研究不能脱离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就问题讨论问题,而必须紧紧地将问题与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和分析。否则,得到的理论、方法、技术也难以有效解决问题。二是在研究对象上要善于观察和预知新现象、新问题。对于领导者来说,照本宣科式的临摹在现实中往往很难,原因是很难找到一成不变的环境。领导力的研究要善于事先感知新现象、新问题、新事物,要事先考虑到具体的领导措施、方法会引起的反应。三是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多样性和相互印证。基于领导行为的复杂性和领导者所面临的问题与环境的紧密依存性,实事求是而言,领导力相关研究的正确性难以像自然科学那样准确论证。所以,领导力的研究要善于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印证。四是在研究过程中要有跨文化、跨制度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因跨地域、跨国度的领导活动日益增多,不同文化和制度下的合作和竞争是人类发展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以更宽广的视野研究领导力,从战略层面研究领导力是领导力创新研究的必由之路。
  
  二、战略领导与战略领导力:理论脉络与概念分析
  
  从学术史的角度进行梳理,自1950年以来,从战略学的研究来看,战略领导这个观念就开始受到重视,也有学者认为战略领导是个新被介绍的词,可用来解释和探究一些涉及到战略领导的现象,但研究者多半将焦点集中于领导者个人特质上,很少将战略领导的概念扩展到组织的整体营运上,也就是运用战略规划与执行的领导模式。有学者认为,领导者的战略性选择(strategic choices)较之组织环境更能影响组织运作的结果。因为领导者是组织绩效的最后负责者,他们对于组织的战略领导过程具有绝对的影响力。也有学者指出,组织的结果主要是受领导者本身的价值观和认知影响,而不是公司董事会或环境因素。虽然组织战略的形成可能是由下而上,但是领导者最能对组织战略发挥独一无二的影响效果。此时期,战略领导的中心思想放在如何解释领导者的战略选择,每一位领导者的心理构成概念,例如知识、经验、偏好与价值观等都有所差异,因而造成领导者战略选择的不同。这些心理构成概念不仅会影响领导者的战略制定,也会影响领导者对战略环境的评估。
  
  1980年以后,战略领导的研究重心开始从领导者的个人特质移转到战略在组织的整体营运上,开始强调战略的落实与执行,因为企业当时所面临的问题不在于战略的制定或选择,而在于战略落实执行的程度,也就是组织的执行力。有学者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组织绩效衡量系统,绩效衡量系统强调组织的战略制定、选择、执行与回馈机制,为组织战略的有效执行,进一步提出以战略为核心的组织,称之为战略核心组织,其指出组织的失败不在于战略的不良,而在于战略被执行的程度。(20)
  
  从众多学者关于战略领导的讨论来看,有关战略领导的研究大体上有如下观点:(21)战略领导学者Hitt等人将战略领导定义为:战略领导是一种能力,用来预测、想象、维持弹性以及授权他人,以产生战略性的变革(strategic change)。领导学者Dubrin对战略领导的定义为:战略领导是一种可以提供组织所需要的方向与启发的过程,也是一种领导形态,得以有效执行战略领导的程序,而战略领导则是确保组织与它的产业环境中竞争适合度的过程,所以战略领导是个人特质、思考模式与有效领导的组合。
  
  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对战略领导的概念所作的分析,本文认为,可以将战略学研究与领导学研究相结合,战略领导是领导层级中的最高层领导,也是一种与时代转型与变革联系最为紧密的领导形态,特别强调方向、愿景、战略、激励与整合的战略领导功能。换句话说,在战略领导中,领导者以战略作为领导的核心,经过愿景、参与、沟通、激励、授权、整合的互动历程,有效执行战略领导程序,用以启发与引领组织方向,确保组织竞争力的领导历程。
  
  从战略领导的内涵层面来看,有学者指出有效的战略领导包含下列六个要素:一是提出组织愿景并明确清楚地传达:要明确的组织愿景,并清楚地传达到每位员工,以凝聚组织向心力,在二十一世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能清晰地表达出组织的具体愿景是领导者的一项关键性能力。二是发掘组织核心能力,维持竞争优势:所谓核心能力是指一个组织优于其它竞争者的竞争优势,其可能是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其中,组织成员对知识的分享与学习是目前各方所认为维持竞争力的重要核心能力。而最有效的领导即是让组织从原来所拥有的知识中不断地创新、激发知识,累进无形资产,通过相互激发创造无限价值,藉以提升组织核心能力,维持长期竞争优势。三是发展人力资本,加强对员工的训练。人力资本是一个组织中所有工作人员知识和技术的整体组合,适当发展可增强组织的核心能力,战略领导者应加强组织员工的在职训练,提升工作技巧并进而成功地建立竞争优势。四是塑造有效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所有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符号和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在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下,战略领导者必须为组织塑造一个优质的组织文化,建立共同价值与信念,凝聚向心力,引导成员了解组织经营理想,愿意为共同愿景而全力以赴。五是强调道德的规范,以诚实、信赖和正直作为决策基础。在二十一世纪,战略领导者通过道德标准的建立,灌输员工行为规范的价值观并导引组织的行动和员工的行为符合道德的标准,伦理及道德是组织所有行动的准绳。六是建立平衡的组织控制,有效运用战略控制和财务控制。战略领导者通过财务控制可以鼓励短期绩效目标的达成,但战略领导者若能有效整合各类信息,从而激荡出敏锐的洞察力,则更能为组织赢得超额的竞争优势。
  
  也有学者将战略领导的内涵分成五个要素:(22)1.高程度认知行动;2.收集多样化资料并投入且得以形成战略;3.期望与创造未来;4.革命性的思考;5.创造愿景。还有学者针对战略领导的内涵要素所做的分析如下:(23)1.创造组织愿景;2.建立核心价值;3.发展战略及组织结构;4.促成组织学习;5.如同服务员般地关心组织等。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