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探究解黎族祭祀"老古舞"的演唱特征及历史传承

来源:戏剧之家 作者:吴柳静
发布于:2021-02-24 共384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2篇】声乐毕业论文(导师推荐6篇)
【第3篇】民族声乐作品《贵妃醉酒》的演唱处理及借鉴价值探讨
【第4篇】 探究解黎族祭祀"老古舞"的演唱特征及历史传承
【第5篇】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路径探讨
【第6篇】声乐作品选择在声乐训练中的应用

声乐毕业论文精选范文第四篇:探究解黎族祭祀"老古舞"的演唱特征及历史传承 

  摘要:黎族祭祀"老古舞"是目前海南黎族地区保留最为完整的大型祭祀仪式活动之一,声乐演唱是其完整呈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海南黎族祭祀"老古舞"的演唱为切入点,在总体观照"老古舞"声乐概况、表演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老古舞"的演唱技法,力图通过探究了解黎族祭祀"老古舞"的演唱特征及历史传承,在促进民族声乐发展、提升演唱水平的同时,从地方文化、黎族传统的角度,为声乐学习者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以更好地把握地方风俗,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关键词:演唱; 老古舞; 祭祀仪式; 黎族; 技巧融合;

  一、"老古舞"的声乐特征

  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文字语言到曲调的出现,体现了人类信息交流方式的改变。音乐逐渐成为人类用来表达丰富情感的艺术形式。黎族祭祀"老古舞"作为黎族传统舞蹈中的一种,其歌乐舞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使它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存在,其声乐演唱具有浓郁且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

  海南最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当属黎族,黎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黎族人民语言丰富、能歌善舞,并将这种文化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古舞"源于海南黎族原始社会时期的祖先崇拜,虽然仪式名称为"老古舞",但实则是一种歌乐舞三位一体的祭祀表演形式,其中声乐演唱占据了重要地位,声乐和舞蹈、器乐在"老古舞"仪式中互相配合,其场面壮观盛大。

黎族祭祀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润腔"这个名词的专业解释是:在中国民族声乐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对唱腔加以修饰的技巧,极为注意以声润腔,它是使演唱具有独特风格韵味以及艺术感染力的最主要因素。"老古舞"中运用到的润腔技巧形象地体现了"老古舞"的特点,是表演过程中重要的演唱技巧,并且是体现演唱风格的重要手法。演唱是"老古舞"外化的表现形式,只有精准地使用润腔技巧,才能完美诠释"老古舞"的意义。平腔也是"老古舞"中普遍使用的演唱技巧,大多运用在叙事部分。运用丹田的力量,使强大的气息支撑平静悠长的唱腔,发声位置靠前,同时位置集中在口腔以及牙齿的前部,展现出清澈而绵长的音色,常用于表现平缓的情绪。滑音细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等,在"老古舞"的演唱中,大量使用下滑音。下滑音通常出现在"老古舞"演唱的乐句句尾,有时也会出现在乐句句中的旋律音之后,然而演唱重音却在旋律音上,所以"老古舞"中普遍使用的下滑音是没有固定音高的。哭,其实不是一种单一的情绪,有喜极而泣,有伤心欲绝等等。将哭的情绪运用到"老古舞"的演唱中,旋律就必定与哭的音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老古舞"中,哭腔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类似于哭的音调以及抽泣的感觉。在"老古舞"哭腔部分的演唱中,颤音的运用较为频繁。这些"哭"的丰富表现不能直接整理出来作为标准和依据,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实际情感有感而"哭".

  二、"老古舞"的演唱技法

  演唱技法的基础是人的发声器官产生运动,从发声方式来看,各地区各种演唱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老古舞"的演唱者们都是地道的黎族村民,对于技法而言,他们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声音训练,他们的演唱几乎都是张口即来,有感便唱。对于细致的发声位置以及气息控制,他们可能并没有非常深刻的体会,但作为研究者,通过一系列的田野调查以及采风,笔者却非常清晰地感受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演唱,这构成了他们最细腻的表达。这时,发声位置、咬字方式以及气息控制便在"老古舞"的演绎中变得非常合理。

  笔者在当地的音乐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了黎族聚居区,自此开始了"老古舞"演唱的田野调查工作。在实地探访中,笔者逐渐由一个"局外人"转变为了"局内人",只有这样才能以当地人演唱的视角来充分进行分析,而不是站在一个声乐专业演唱者的角度进行纯粹的音高、音准、声音位置等一系列技术层面的评价。笔者还与仪式中部分演唱者进行了单独的沟通。"道公"是仪式中最重要的人物,他的念白及演唱贯穿祭典的始终。所以借助他的演唱来剖析"老古舞"是非常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一场仪式持续时间非常长,道公传承人钟朝良在其中载歌载舞、又喊又叫,却丝毫没有感觉到疲惫,且嗓子并没有出不来声,声音一直洪亮如钟。除了他之外,"帕曼委嘎"、"批鲁"以及用哭腔演唱的女性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都没有出现疲惫的状况,也不会出现嗓子吊着的现象。

  要讨论"老古舞"声乐演唱的换气特点,就要先讨论呼吸。只有把呼吸弄清楚了,演唱才能真正意义上开始。笔者曾对道公主要演唱者进行探访,钟朝良说:"一场'老古舞'仪式下来,其实身体上是非常累的,边唱边跳,但是嗓子却一点也不难受。"这充分说明了"老古舞"演唱者们在演唱中的无意识呼吸和共鸣状态是非常科学且合理的。笔者探访"老古舞"一系列场面之后,发现所有"老古舞"演唱者的呼吸换气都非常夸张,有着似乎"排山倒海"的气势。这其实很好理解,夸张地呼吸以及换气时,肺部以及肋骨是呈现扩张态势的。当身体进行一系列积极的运作时,共鸣位置才会被很好地运用上。用声乐专业话术来说即"只有学会呼吸,才能学会歌唱".因为大量的呼吸会帮助声乐演唱者放松下巴以及腔体,从而运用身体为嗓子减负。

  同时笔者通过采风关注到,"老古舞"演唱咬字时要时刻保持声音的高位置。黎族"老古舞"演唱的咬字,是与民族语言的发声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需要有歌唱的技巧和风格。在演唱中最需要演唱者注意的是在咬字发音时,不能为了咬字而咬字,需要注意咬字是为了辅助演唱,以情来带动声音,并最终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演唱时的咬字不能忽视音高,不然演唱中"老古舞"的语言特点便无法恰当地表现出来,演出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老古舞"有着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也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其以口头方言进行演唱,因而与其他民族的祭祀演唱具有明显的差异,也就造就了其不同的旋律、腔调特点。这是黎族人民在劳动生活的过程中积累而成的,黎族人民创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声乐艺术。笔者通过探究发现,要想对"老古舞"的演唱风格进行把握,除了注重舌位靠前、缩短声道等发声方式外,对于咬字以及呼吸换气的把握也尤为重要,其深刻地影响着"老古舞"的演唱风格。

  三、"老古舞"的演唱启示

  在高校声乐学习的过程中,一般采取汉族民歌的唱法来处理演唱作品,对于少数民族演唱方法的学习是比较少的,这就使得学生有时候接触少数民族风格的作品时,在演唱技术层面达到了一定的要求,却失去了少数民族作品本身的"韵味".在学习中,学生较少考虑到将学习到的专业声乐技巧与少数民族演唱润腔、咬字、发音等方式进行恰当的融合,这就导致了顾此失彼。只有以声乐演唱技巧为基础,吸收"老古舞"演唱中值得学习借鉴的部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将其转变为适合声乐演唱的方式,才能加深对少数民族作品的理解,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以丰富自己的音乐内涵,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如何恰到好处地将"老古舞"演唱融入到专业声乐表演中去?笔者给出以下建议:1.敏锐的感觉。作为声乐专业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处于声乐学习过程中一个较为稳定的阶段了,同时具备诸多表演素养,这就需要我们对"老古舞"进行整体研究,并理解其艺术表现力,从而捕捉生动的"老古舞"表演形象。2.深切的感悟能力。通过对"老古舞"的采风、探究、学习,笔者了解了"老古舞"的创作背景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感情。事前准备工作做好后,通过对"老古舞"表演中的各个片段进行揣摩,设计提炼出一套与"老古舞"相适应的肢体动作,并慢慢地融合自己的风格,从而更好地帮助自己诠释作品,努力做到每一个举手投足的动作都能为自己的表演起到加分作用。3.情牵身动。作为声乐专业的学生,除了做好案头工作外,还要注意情感的表达,要灵活地将自己在研究中发现的成果搬上舞台,绝对不能生搬硬套,不能机械地套用到表演环节之中,应该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真正地融入到"老古舞"演唱当中,自觉地跟随自己的情感进行表演。这才是通过田野采风学习探究"老古舞"演唱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通过对黎族祭祀"老古舞"演唱进行研究学习,笔者充分认识到了作为专业声乐演唱者提高艺术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演唱才不是单一的声乐表演。我们学习不同的演唱风格和特点,一是为了使自己专业化的演唱更具个人风格和特色,二则是为了继承和发扬当地的传统音乐文化。无论是"老古舞"的演唱还是其他艺术形式的演唱,演唱风格都是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且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也随着时代日新月异地发展,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在不断变化,也随着歌唱者的不同而不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作为专业声乐演唱者,要走入社会,走向民间,学习和掌握各地区的演唱特点。这是一件非常具有难度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时刻与民间音乐保持一种密切的联系,并使其与专业声乐演唱紧密结合。只有掌握正确、科学的发声技法,并精心设计辅助表演动作,才能把语言、情感、风格、技巧和形体各个部分整合在一起,使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对"老古舞"演唱的分析,通过"老古舞"演唱与专业声乐演唱的融合,可知对我们声乐专业的学习者而言,深入民间、继承传统是丰富我们的演唱技法的有效途径。同时,对黎族祭祀"老古舞"的声乐演唱进行研究,对我们了解海南黎族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对我们了解少数民族声乐,把握少数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进行有滋有味的地方风格性表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荣华明。海南黎族传统民歌传承探索[J].大舞台,2013,(5)。

  [2]曹时娟。浅析黎族民歌的分类及艺术特征[J].音乐创作,2010,(1)。

  [3]符策超。论黎族民歌的歌词艺术特征[J].琼州艺术学报,2010,(1)。

  [4]贺敏,张竹岩。谈高校音乐教学与地方音乐元素的融合[J].华章,2012,(12)。

  [5]刘建,刘奎龙。宗教与舞蹈[M].民族出版社,1998.5.

原文出处:吴柳静.黎族祭祀老古舞声乐演唱研究[J].戏剧之家,2021(05):68-69.
相关标签:声乐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