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辽宁鼓乐的变化变迁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29 共449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社会进程下辽宁鼓乐发展探究 
【前言  1.1】鼓吹乐文化的历时性与共时性体现 
【1.2】辽宁鼓乐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章】辽宁鼓乐的社会维系 
【第三章】辽宁鼓乐的个人体验 
【结论/参考文献】辽宁鼓乐的变化变迁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论

  一个具有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辽宁鼓乐,经世代传承流传至今天,其音乐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辽宁鼓乐的时代变迁是传统音乐因素与“现代”音乐因素互缠、整合的文化重构。在人类进入现代化和世界体系的历史进程后,各种地域性、民族性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也因文化接触、涵化而发生了大规模的急剧变迁。

  一、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发生了转变。其主要原因和影响归纳如下:第一,中国社会由自然形态的农耕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文化社会转变,使传统音乐的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第二,西方音乐及理论的传入,使中国音乐的传统由过去的民族化向中西交流与融合开放化的改变;第三,新媒体的并生,使音乐传承方式由传统的口耳相传向以音像制品、广播、电视、网络为媒介的间接传承的变化。

  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处于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变迁,是不同时期本土与外来音乐文化因素相互调适、交融、及自身发展而引起的种种变迁。历时性与共时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共时性会随时变成历时性,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往往是辽宁鼓乐瞬间共时定格。当我们透过时空的隧道,谛视它的变迁时,它就不单是一种音乐文化的传承,而是与其文化空间的整体文化事象密切相关。

  三、对于很多人类学者来说,“变迁指的是一个族群在与其他族群的接触过程中,引进新的观念以及行为的新方式,造成传统较之观念与传统行为方式的改变。”①梅里亚姆的三重研究模式阐述:“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形成什么样的声音。没有关于音乐的观念,行为不可能产生;没有行为,音乐声音也不能产生。音乐的概念指导人们的行为,这些行为产生音乐产品,而音乐产品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观念。产品若成功,有关音乐的观念就被加强,行为被再现,音乐的产品再度产生;反之,人们若对产品持否定态度,观念与行为都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出不同的产品。”②纵观鼓乐发展脉络,鼓乐艺人的观念、行为和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辽宁鼓乐的变迁。

  梅里亚姆对“观念”这样解释“每种音乐体系都由一系列观念预示,他们是音乐融入全体社会活动,并将其阐释和定位为种种生命现象中的一种。这种观念决定着音乐的实践与表演,以及乐音的产生。”③所以,对于辽宁鼓乐而言,音乐“观念”的形成是极为复杂的,老艺人认为辽宁鼓乐依附民俗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表演的主要目的是配合民间信仰仪式活动奏乐。现在新艺人发生了转变,虽然仍依附于民俗之中,但随着丧葬的不断改革及信仰的减弱,它的程式性也有所削弱;功能逐渐转向娱乐;音乐形式多样化,不再是单一的鼓吹乐;“乐班”这个词也逐渐被“艺术团”所代替等等。面临时代的变迁,老艺人不敢舍旧、新艺人唯恐失新,也许这就是项阳先生所言的“当传统遭遇现代”④。

  世界正朝着高科技、信息化、全球化迅猛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知识性和学习型的社会时代以及“后喻文化时代”①。为何迎合市场的需要,老艺人不得不向年轻人学习流行歌曲的演奏,为了传播自己传统的技巧,老艺人不得不向年轻人学习如何在网络上上传视频等等。如果说“过去存在若干长者,凭着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日积月累的经验而比青年们知道得多。但今天却不再如此”.②“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代能象今天的年轻一代经历这林林总总的变化,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代能象他们这样了解、经历和吸收在他们眼前发生的如此迅猛的社会变革”.

  四、可以说,任何时代都存在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总体趋势来看,任何国家、民族、群体的文化无不处于产生、发展、改变、消褪的进程之中。从结构主义的视角来看,社会是一个不断结构与解构的过程。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④这种调整是确保辽宁鼓乐存活在时空之中的必要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愈发认识到“路”的重要性,修路脱贫渐成社会共识。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兴起一股修路热潮,城里修水泥路,乡里修碎石路,那个时候,老百姓都坚信“路通财通”.随着一条条交错纵横公路的通车,一张张无形的文化之网,也随之铺进了田野村庄。在我们兴奋于走进远山近野的便捷的同时,也应意识到公路的畅通把传统文化自我保护的地界攻破。

  五、在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中,局内人和局外人对其文化保护的认知是有所不同的。局外人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认为传统音乐文化遗产是国家的宝贵文化财富,是需要花精力与资金保护的精神财富与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伟大“中国梦”基础;局内人则从更为实际的立场出发,将音乐视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获得经济来源的重要途径。因此,局外人认为音乐文化事象应保持“原生态”,不能进行时代性的包装;局内人则唯恐被时代所淘汰,盼望换上时尚的新衣,走进大城市,登上炫丽的舞台。局内人认为“传承人”的评判及认定是为了确保项目的有效传承和“非遗”项目保护的有效资助,并不是救济;而局内人则将其视为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声望和改善生活的有效方式。我们应设身处地于传承主体的生存角度去思考音乐文化遗产存在的根源和能够持续发展的条件。如果局外人不了解传承主体对其项目的认知,不了解其项目对民间艺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就很难调动起艺人们的主观能动性,那么保护也仅仅是局部的,消亡也近在咫尺。

  内特尔将音乐变迁视为是一种过程:“传统的放弃、枯竭、保存、多样性、再引入、夸张、讽刺意味、融合、西方化、现代化。”⑤辽宁鼓乐的现状正如不断的演化出各种变奏的主题逐渐延伸开去,亦是过去社会变迁等因素的结果,亦是未来变迁的开端;无论它内部如何变异,仍保留着它吐故纳新的过程。此外,21世纪是一个繁花似锦的时代,各种音乐形式层出不穷,在音乐产业快速变迁,多种数码音乐与互联网音乐产品更迭换代环境下,我们不禁担忧:丰富多样的传统音乐有可能在全球信息化巨流的冲击下被稀释。因此,我们应不断提升文化自觉,正确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持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①态度,不被单一文化所吞噬。
 

  参考文献

  1.【后晋】刘呴:《旧唐书》,中华书局,2000 年。

  2.【唐】魏征:《隋书》,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 年。

  3.【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1955 年。

  4.【远】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0 年。

  5.张正治:《唢呐曲集》,音乐出版社,1956 年。

  6.李来璋:《东北鼓吹乐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年。

  7.《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器乐曲集成·辽宁卷》,中国 ISBN 中心,1996 年。

  8.李润中:《盘锦民间鼓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年。

  9.乔建中 薛艺兵主编:《民间鼓吹乐研究--首届中国民间鼓吹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 版。

  10.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年。

  1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1997 年。

  12.张振涛:《吹破平静--晋北鼓乐的传统与变迁》,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年。

  13.辽宁省群众文艺馆:《辽宁鼓吹乐论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 年。

  14.转引杨荫浏着《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年版,第 113 页。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词典编辑室:《中国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 年。

  16.博特乐图《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年。

  17.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编:《辽宁省志文化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年。

  18.丁世良 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年。

  19.钟敬文:《民俗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

  20.赵沨 赵宋光:《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年。

  2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年。

  22.王铭铭:《想像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页。

  23.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年。

  24.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25.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年。

  26.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北京,三联出版社,1985 年。

  27.【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着,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28.【美】梅里亚姆着:穆谦译 陈铭道校,《音乐人类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年。

  29.【美】玛格丽特·米德着:周晓虹 周怡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年。

  30.【美】布鲁诺·内特尔着:《民族音乐学研究 31 个理论和概念》,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年。

  31.贾瑞祥:《辽宁鼓吹乐》,(中国音乐),1989 年,第 1 期。

  32.李来璋:《东北的鼓吹乐》,(中国音乐),1995 年第 3 期。

  33.乔建中:《后集成时代的中国民间音乐--关于 55 分民间音乐现状调查报告的报告》,中国音乐学 2000 年第 3 期。

  34.刘再生:《传统的音乐和音乐的传统--论传统音乐的时空观》,(音乐艺术),2000 年,第 1 期。

  35.郑襄祖:《“开皇乐议”中的是是非非及其他》,(中国音乐学)2001 年第 4 期。

  36.【加】蒂莫西·赖斯,汤亚汀编译:《关于重建民族音乐学》,(中国音乐学),1991 年,第 4 期。

  37.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1997 年第 3 期。

  38.孙豪:《<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编撰始末及意义》博士论文。
 

  致 谢

  韶华易逝,光阴荏苒。研究生三年的学习生活匆匆而逝,如白驹过隙。在硕士学位论文定稿之际,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也即将画上句话。遥想入学之时,还历历在目,不禁感叹光阴似箭。然而,艰辛而快乐的求学之路,也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温暖和幸福。在此,谨向三年来陪我一起走过,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良师益友及亲人们,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林林教授。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豁达潇洒的言行举止,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做学位论文一年的时光中,从论文的选题、框架的调整、内容的增删、行文的润色,乃至具体格式的规范等方面,都投入了导师大量的精力,提出了很多极具价值的建议意见,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帮助,让我领会到了一个真正学者所应具有的风采以及治学为人的道理。同时,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杨久盛教授在田野调查、研究方法、资料搜集整理等方面也给予我悉心的指导和帮助,杨教授一心教书育人,以学术研究为乐趣,是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快活人,无不让人心生敬仰,在此一并衷心感谢!

  感谢我的家人,你们永远是我最大的财富。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最无私、最伟大的爱,你们的理解和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原动力,是我力量的源泉。

  感谢我的同窗好友--丁艺媛、陆雯,谢谢你们平日里对我关心和帮助,与你们一起的日子我终生难忘。为了理想,我们每个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祝福我们在以后的人生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