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林业论文

六十年代我国林业政策发展探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12 共534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60年代我党对林业政策的调整研究
【第一章】六十年代我国林业政策发展探究绪论
【第二章】林业政策调整的背景
【3.1】确定林权,依法保护和发展林业生产
【3.2】调整林业生产政策
【3.3】大力加强林业工作战线
【第四章】林业政策调整的作用
【第五章】20世纪60年代林业政策调整的经验
【结语/参考文献】大跃进后我国林业政策优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组织全国的林政和林业经营,中央专门设置了林垦部,由著名林学家梁希先生担任部长,李范五、李相符等人任副部长,下设林政、造林、森林经理、森林利用等四司,总管全国林业工作。林垦部的设置,显示了中央对林业工作的重视。1950 年 2 月林垦部召开了全国林业业务会议,听取了苏联专家关于东北森林利用情形的报告,并制定了今后全国林业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的林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封山育林让森林得到了休养生息,森林覆盖率也有所上升。然而随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的开展,林业建设受到了很大的波及,林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

  林业生产和建设在"大跃进"期间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其后果非常严重,党和国家领导人向来对林业生产相当重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等领导人更是多次到林区视察,研究恢复林业生产问题,并对我国林业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党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对林业政策的调整,对恢复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破坏严重我国林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一时期内党对于林业工作的积极探索,对于今天我们发展生态型经济、建设生态型社会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系统梳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对于确定本课题的选题角度和研究内容有很大的帮助,发现现阶段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对于本研究课题的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

  1.2.1 研究综述。

  20 世纪 60 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研究成果非常丰富,除了有如李向前的《一九六二年的经济调整和意见分歧》(《中共党史研究》1988 年第 06 期),袁宝华的《对国民经济的艰难调整》(《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2 年第 01 期),罗平汉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职工精简》(《史学月刊》2007年第 07 期),鲁振祥的《试论毛泽东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共党史研究》2003 年 06 期)等一批学术论文外,还有如《大锅饭--人民公社食堂始末》、《大迁徙--1961-1963 年的城镇人口精简》、《农村人民公社史》这样的专题性的研究著作,以及《曲折发展的岁月》、《"大跃进"与调整时期的国民经济》、《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的回顾》这样的整体性研究专著;另外,中央党史研究室在 20 世纪 90 年代编撰出版了一套党的历史资料丛书,其中就有《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丛书,这套丛书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史研究室、档案馆联合整理出版的各省关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资料集,包含有许多极其珍贵的原始资料;《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当代中国经济》、《中国共产党通史》等专著中也有对这一时期的论述。在学者们针对国民经济调整作系统研究的同时,这一时期党的林业思想也备受关注。在前辈们数十年的努力下,学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林业政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第一,整理出版了《当代中国的林业》、《中国林业年鉴》、《毛泽东论林业》、《周恩来论林业》、《刘少奇论林业》、《中共中央文件选集》、《梁希文集》、《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关于林业经济政策若干问题》、《中国林业五十年》等文献资料;全国大部分省份整理出版了专门的《农林志》或者《林业志》,对这一时期各省的林业发展情况有一定的论述;出版了对我国林业政策调整有重要贡献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文集、选集、传记等。

  第二,有学者出版了一些关于中国林业发展历史的著作。主要有:周生贤的《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年),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的《当代中国的林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年),刘振清的《生态文明的建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发展道路演进的历史考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还有樊宝敏的《中国林业思想与政策史 1644-2008 年》(科学出版社,2009年)等。

  第三,发表了一批与当时林业思想和政策研究有关的学术论文。如吴洪珍的《毛泽东林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经济师》,2010 年第 12 期),徐岩、高中华的《周恩来林业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 02 期),胡运宏、贺俊杰的《1949 年以来我国林业政策演变初探》(《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 03 期),蓝瞻瞻、王立群的《建国以来我国林业法规演变过程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年第 04 期),蔡伟的《董必武中国现代林业发展说探论--以 20 世纪 60 年代为中心》(《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 年第 04 期),吴会蓉的《董必武的林业思想初探》(《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 年第 01 期)等。

  第四,同时,近年来学界还有不少研究有关领导人林业思想的优秀学位论文,比如:

  首都师范大学赵罗汉的硕士学位论文《邓小平生态思想研究》一文,该文主要分为四部份,第二、三、四部分详细阐述了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内容和理论发展。

  陕西师范大学周宁的硕士学位论文《刘少奇农林思想研究》一文,主要也是四部份,第一部份分析了刘少奇农林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以及个人因素,第二部份分别从农业、农村、农民和林业四个方面对刘少奇农林思想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三部份内容总结了刘少奇农林思想的思想方法论。文章的最后,作者总结了刘少奇农林思想的现实启示。

  华东师范大学肖文的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农村林业政策及其变迁》一文,在第一章分三个阶段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林业所有制政策的变化,其后几章,分别论述了林业税费制度的变迁和完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变迁发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制度的变迁和发展、以及新时期退耕还林政策的试行和完善。

  南京林业大学胡文亮的博士学位论文《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一文,以共和国第一任林垦部长梁希教授为切入点,以梁希教授林业思想的发展为脉络,在第五、第六两个章节中,详细地论述了梁希教授执掌共和国林垦部以后为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所制定的相关政策以及其林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梁希教授作为共和国第一任林垦部长,是我国林业政策与管理的奠基人,其林业思想的发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了六十年代党对林业政策的调整上,对今天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

  同样研究梁希教授林业思想的论文还有北京林业大学王维的硕士学位论文《梁希的林业思想初探》,这篇论文在用了一个章节分析梁希教授林业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后,全篇用了五个章节的内容详细阐述了梁希教授的林业思想的内容,梁希教授的相关对我国林业建设发展的相关看法,很多后来都体现在了党制定的相关林业政策中。

  此外还有北京林业大学戴凡的硕士学位论文《新中国林业政策发展历程分析》,厦门大学林瑞馨的硕士学位论文《我国林权制度改革史分析》,北京林业大学樊宝敏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河北农业大学王立磊的硕士学位论文《近代以来我国林业税费制度变迁研究》等。

  上述学位论文与本课题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联系。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本论文的写作提供了较丰富的资料,而且其内容设计和研究方法等也可以为本论文的写作提供借鉴。

  另外关于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的研究,除了笔者所研究的林业战线外,其他各个行业都有了专门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进行详细的研究,比如 2009 年复旦大学韩慈的博士学位论文《1960 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研究》,从党的政策决策视角出发,系统地探索和分析了党中央如何研究和制定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政策及措施的复杂决策过程,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分析了 20 世纪 60 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的得与失;安徽大学李靳的硕士学位论《20 世纪 60 年代初安徽省工业的调整》

  以及石建国的《略论 20 世纪 60 年代东北地区的工业调整》是着眼于六十年代的工业调整历程;贵州财经大学李炳生 2013 年的硕士论文《1949-1965 年中国国营商业发展研究》、复旦大学严宇鸣的博士论文《手工业经济的基层管理变革》和李建中《论 1958-1961 年的中国农村商业》着重于商业和手工业的的调整,分析了在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之后党为恢复发展商业和手工业所做的努力;关于高校和文化系统的调整,主要有曲阜师范大学张全红的硕士论文《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院系调整及其经验研究》、夏杏珍的《试论 20 世纪六十年代两次文化政策的调整》;关于农业战线调整研究成果,当属我的导师高其荣教授的博士论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业战线调整研究》研究最为透彻与全面。

  关于林业战线调整的研究和上述其它各战线调整的研究比较起来应该是薄弱环节,但它也是国民经济调整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些领域的调整,对林业战线的调整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影响,比如高校和文化系统的调整政策就影响到了林业教育与科技领域的调整。在研究本课题时,笔者力求将林业战线的调整放到整个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的大背景下,因此上述这些论文对于笔者研究林业调整政策及其作用也有一定的帮助。

  1.2.2 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见解。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林业思想研究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研究问题,学界的研究成果也确实不少,但是在对当时国民经济各条战线调整的研究中,关于林业战线调整的研究是薄弱环节。纵观学界目前对我国建国以来林业思想的研究,大多都是以党的领导人的林业思想为切入点,缺少对当时林业战线调整的专门研究。笔者以《二十世纪六十年党对林业政策的调整》为题,着重于 20 世纪 60 年代这一个特殊时期,从党的高度出发,全面地梳理出国民经济调整时党在林业战线上政策的变迁过程以及政策的变迁对于林业战线的影响作用,希望对于帮助大家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林业政策的发展能有一定的帮助。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0世纪60年代党对林业政策的调整不仅仅要梳理这一时期党的林业政策的变化,还应该要分析政策调整的背景和作用。背景是因,作用是果,对于政策的调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林业政策调整的背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各行各业大跃进,基本建设面铺得过宽,对木材的需求量大增;大炼钢运动导致大片森林被砍伐;大办公共食堂使大量树木被充作了烧柴。大办公社,林木充公,导致产权模糊不清;国家和集体用木材无计划,使林木失去了应有的保护等。这些导致森林资源大幅减少。木材生产中的高指标、瞎指挥等问题,也造成了林木生产战线的混乱,乱砍滥伐现象十分严重,林产品质量和产量严重下降,对工农业生产影响极大。

  二、20 世纪 60 年代党对林业政策的调整。这一部分是文章最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1.确定林权,包括山林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以及收益分配权。2.调整林业生产政策,具体措施包括鼓励在国有林区发展营林村;大力发展国营和社队林场、开发新林区;建设经济林和发展木材加工工业;加强对木材流通和经营的管理等。

  3.大力充实林业战线,调整林业工作领导机构和培训机构,培养林业专业人才;发展林业机械化;抽调大量人员,充实各木材生产单位的劳动力、加大对林业的经济扶持等。

  三、林业政策调整的作用。林业政策的调整对于恢复在"大跃进"运动中被破坏的林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林业工作重新走上正轨,促进了林业生产建设的恢复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支援了其它行业的调整,对于那一时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20 世纪 60 年党对林业调整政策的经验。主要有:确定林权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遵循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避免过度采伐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关键;加强森林立法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制度保障;保护森林是社会主义生态社会建设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关于林业战线调整的时间设定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在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六十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是一个约定成俗的概念,在时间上特指 1960 到 1965 年这一段时期。林业战线的调整开始于 1960年 9 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出台,到 1965 年年底林业生产基本恢复,林业战线调整的任务最后完成,因此本文的时间界定为1960 年9 月到 1965年年底。但是由于在研究中涉及到调整的背景和影响,故在论文写作时时间上必然会突破六十年代前半期的界限,在时间线往前后延伸一点,这样才能更好的阐述六十年代林业政策调整的发展。

  1.4 本文研究方法。

  1.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当代中国的林业》、《中国林业年鉴》、《毛泽东论林业》、《周恩来论林业》、以及各省市编写的《林业志》等文献资料作为参考依据,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力求客观公正地分析党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业政策的相关调整。

  2.本文采用历史分析法,即把林业战线调整放在当时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大背景下去研究,还原历史真相;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做到既有全国概貌,又有地方情形。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