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理论导向、框架、挑战及应对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29 共8861字
论文摘要

  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中国人的心理世界,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似乎也非常空泛。中国人的心理世界究竟有什么特征,使得我们无法通过科学心理学这一较为普遍性的研究范式而窥得全貌?实际上,对心理本质属性的看法反映出对人的本质属性的认知,这种认知一定是带有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对心理本质的不同认识自然就会衍生出不同的方法论原则,进而塑造出不同的理论形态。本文反思西方心理学对“心理”之“本质”的界定,引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心理”概念,以此为基础说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理论导向、核心框架、主要挑战及可行的应对之道。

  一、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理论导向

  受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科学心理学在研究心理的过程中要求主体与对象、价值与事实、理性与情感的分离,这实际上是要求“心理”要剥离自身固有的非理性成分,成为一个可供理性研究的实体。或者说,科学心理学在研究心理的过程中,重新建构了“心理”的概念,通过对心理进行的“理性化”,使得人们通常看到的心理学是以神经元、感觉、知觉、记忆、动机等内容串联起来的、建立在生理学基础上的知识体系。通过对心理的生理基础的强调和以实验法获取可靠性知识的推崇,科学心理学旨在刻意突出自身的“科学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通过对“心理”这一复杂而多元现象的选择性忽视造成的。为了获取心理学的科学地位,科学心理学宁可放弃心理现象的全面性、多元性,只对一些能够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的方面予以关注,而对其他避之不谈,或者将其归入非心理学的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以保持心理学研究的纯洁性也即科学性。这就造成了心理研究中的空缺,而这种空缺应当通过其他研究范式来补充。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可以与西方学术传统中的人文哲学倾向的心理学研究一道,共同丰富对人类心理世界的认识。

  在传统中国人的思维世界中,“心理”一词着重的是中国人心理世界中的情感之心、价值之心与精神之心,而决不仅仅是西方主流心理学中的理性化的“心理实体”或生物化的“心理机能”。一定程度上,在中国人对“心理”的认识中,理性认知的作用甚至次要于感性体悟的作用,或者说,能够“感性体悟”的人才是能够进行“理性认知”的人。心理的情感体悟、价值认知和精神体验功能,是传统中国人最为看重的,是传统中国知识分子所着力打造的学术研究力,也是不断有文化心理学者提出中国文化为“情本体文化”①,认为“因为情感,且只有情感,才是人的最首要最基本的存在方式”②的基本理由。科学心理学当然也承认情感、价值、意义的存在,但要么不觉得这是自己的研究对象,要么用“科学”的方式把它假定为一种“客观对象”进行研究,使得扎根于中国传统语境的人很容易产生一种隔膜之感。如果转换一种研究范式,并使用更加具有本土亲和力的话语体系,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的研究重点,就在于这些认知和建构功能,而不是对心理的构成内容、生理基础、进化机制进行还原式的分析。

  鉴于此,我们将中国本土心理学明确定位为人文主义导向的理论建构与应用,这是对中国既有学术传统的承续和发扬。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种精神世界的自我提升和生活世界的身体力行,追求面向现实实践的生活智慧,也就是说,中国本土心理学的重点是价值论的,而非知识论的;是功能论的,而非本体论的;重点不在于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式认知,而在于落实到生活世界中的体验式感知与实践行动。这样,从事本土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并不是要像源自西方的科学心理学那样提供所谓的“客观性知识”,而是结合当下社会生活的实际,为人们疏导自身的心理困惑,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以及重建社会的价值共识提供一种可能的路径和实际的借鉴。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在本质上是追求实用的,它强调个体心理力量的唤醒、提升和重塑,由内而外地建构对外部世界的美好信念和社会认同,从而达到净化个体心灵、和谐外部关系的双重目的。通过推动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研究与探索,可以对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信任缺乏、价值混乱、精神迷失等方面问题提供具有指向意义的实践主张。

  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并不是认识中国人心理世界的唯一范式。作为人类大家庭的一员,中华民族虽有自己的特征,但其作为生物学意义的种群,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生理特征和心理规律。在诸如心理的生理学基础、心理进化的基本机制、感知觉的基本特征等方面,具有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同的特征。在这些方面,我们认为并没有必要单独去创立一门“本土心理学理论”,完全可以也应当利用和借助于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范式。科学心理学并不是西方人的专利,它虽源自西方,当下代表性学术中心也在西方,但它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思维成果和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正如科学本身是全人类的思维成果和共同事业一样。我们不能忽视这一成熟的研究范式,尽管它未能提示人类心理的全貌。

  提倡本土心理学理论的建构,不是要融合科学心理学,或者要求改造科学心理学以形成一种大范畴的、统一的心理学体系,而是在不同的研究范式下拓展心理学研究的不同层面,充分利用本土文化心理资源,呼应西方传统中的人文主义心理学思想,梳理具有本土契合性和本土解释力的心理学概念与思想,为理解“中国人的心理世界”这一多元而深奥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努力,为世界心理学话语体系添加中国元素和中国力量,从而促进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并探讨不同心理学研究范式之间沟通与对话的可能性。为此,在进行本土心理学理论的建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与科学心理学以及其他东西方心理学理论之间的比较,从而凸显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的不同之处。

  可见,进行本土心理学理论的人文主义建构,绝不可将“本土”与“科学”相对立,将“中国本土心理学核心理论”与“科学”相隔绝,而只是强调在研究视角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以中国既有的深厚学术传统重新组织现代心理学内容的一种学术努力。它有助于纠正当下主流心理学以西方科学心理学为模板、以自然科学为旨归的研究所造成的“研究心理而不见人”、“研究心理的内容而不问心理的意义”等有失偏颇的倾向。这并非是否定科学心理学,而是要补充科学心理学,是互补式而非取代式的纠正。

  二、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核心框架

  建立本土心理学的最大理论资源是中国传统的心理学思想。目前关于本土心理学的研究中,虽然已经有不少关于传统心理学思想方面的论着,但基本上依据两条主线进行:一是以时间为序对传统思想家的心理学相关主题的论述内容进行梳理,形成类似《中国心理学思想史》之类的通史类着作;二是寻找某一种心理学专题,如人格观、情欲观、心理治疗观等,对传统思想进行综述和现代诠释,形成专题史着作。这些为我们系统把握本土心理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和前期成果。但是本土心理学的总体理论特质是什么?有没有一个比较适合的总体框架,可以容纳传统心理学思想对各个方面心理学主题的思考,从而引领未来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走向?它与西方现行的主流心理学体系与研究范式有什么异同?目前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是比较欠缺的。

  为此,有必要系统地概括传统心理学思想的基本气质,确立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的人文主义立场,提炼出一个具备高度容纳性的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框架,可以更好地汇集本土心理学的已有成果,并推动后续的本土心理学研究。这一框架并不一定是一个结构严密的,通过概念定义、假设建立、逻辑演绎等西方式的学术理路进行组织的模式化框架,而更像是一个由关键概念串联起来的思考框架和方法论指南,使得后续研究能够有一个大体一致的整体目标与基本导向。

  我们认为,本土心理学思想传统的核心在于如何在自然与社会、他人与自己的整体关系场域中,如何通过自身的心理建设成为一个理想的人,并与外界达成理想的关系,即如何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用心”去“做人”和“做事”的学问。这种概括是非常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甚至是非常通俗化的,但通俗并不意味着“不够专业”。事实上,追求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融合而非隔阂,以普通的日常语言表达丰富的人生情感体验与智慧内涵,本是中国学术传统的基本特色之一。中国本土心理学要做到有所突破,不仅应当体现在内容体系上,在语言形式上也应当有自己的风格,树立自己的特色,增强自身的信心。

  促使中国本土心理学工作者树立自身语言风格、使用中国话语解释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不仅是原创性学术理论建构的必经之路,也是心理学工作者回应社会现实的不二选择。社会生活中常有一些专业人士眼中的“伪专家”对普通民众给出“专业意见”,甚至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往往可能是专业学者都无法匹及的。这当然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但专业知识的影响力薄弱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专业书籍、专业理论,其影响力难以走出专业的小圈子,“不接地气”,成为“茶杯里的波澜”、“书斋里的学问”、“实验室里的知识”。如果作为个人,选择去做纯粹的“学问”,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一个专业和一个学科,却是有失偏颇的。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隔离于社会而长期存续,社会的需求本身就是专业发展的极大推动力。在中国当下的现实中,许多从事相命测字、八字风水等传统“行业”的人士也承担着本应由专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人士所承担的工作,而且还颇有影响力,在普通百姓甚至某些政府官员中都大有市场;而专业的心理诊疗机构又往往面临着来访量不多、社会信任不足的现状。同时,利用大众媒体等技术平台提倡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往往未必是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而是非专业或半专业的人士,尽管他们的解读未必能够得到专业领域人士的认同,但在社会上却很有影响力。

  这些现象实际上凸显了这样的一个事实:传统的东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专业知识若不进行社会化、不接地气,就很难真正产生社会影响力,发挥其专业效用。而专家学者所熟悉的技术语言与普通大众所依赖的日常语言之间的隔阂,正是阻碍专业知识发挥社会功效的一大根源。为此,必须在语言风格和知识内容上都贴近中国的传统和现实,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亲和力和解释力,使专业知识能够服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科学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实际上是以方法为中心、以不同研究主题为模块串联起来的知识体系。这遵循着心理实体化的思路,即把心理看成是个具有内在分类维度和构成成分的外在实体,用自然科学观察自然世界的方式进行还原式的分析。这样虽然能够取得一系列确定性的知识模块,但也容易把整体的心理活动拆分为孤立的部分,丧失了心理活动自身的整体性,使得心理学体系很难在内容上加以整合,而只能以方法的一致性来获得大体的学科归属感。而中国本土心理学内容建设的着眼点,却在于心理之“用”。从这一视角出发,可以大致组织起本土心理学思想的各个层面,为建立一个具有一定综合性的整体框架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如何用心”就对应成为中国本土的认知心理学理论;“用心做人”就成为中国本土的人生心理学理论;而“用心做事”就成为了中国本土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以“用”为线索组织心理学内容,符合传统中国学术研究中重视心之功用、而非心之本体的知识论传统,可以与传统中国心理学思想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

  从“用”而非“体”的角度提炼本土心理学理论的总体框架并建设心理学理论,是以往的本土心理学研究没有明确提出的。以心理之用为主线串联心理学知识,可有效地组织起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心性修养、人际互动等不同层面的心理学主题,具有逻辑的统一性和形式上的弹性,既能保持建构思路的一致,又能容纳新的不同主题。当下本土心理学的代表性研究中,既有针对整个心理学体系的宏观理论建构,也有针对某些具体主题(如中庸实践思维)的微观理论及其验证工具的建构,相对而言,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中层理论的建构还较为缺乏。现阶段进行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建构的重点,并不在于提供一个能够完整解释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终极理论和统一体系,而是在总体大框架的指引下,针对中国人的心理认知、道德发展、人格养成、压力应对、智力培育、审美教育等方面提供一些具有本土契合性的、介于宏观体系与微观主题之间的中层理论,这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本土的认知心理学、人生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这些内容当然不可能概括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全貌,但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探讨与建构,可以集中精力建立一些中层的本土心理学理论,为今后进一步的整合与创新奠定理论基础。

  其中,有关思维方式与认知模式的讨论,旨在建构中国人的认知心理学理论,重点探讨在相互关系中进行感知,以意义的体悟为主要目的的中国式的认知观,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基本模式;有关心性修养的讨论,则旨在建立中国人的人生心理学理论,重点在于探讨理想人格养成的工夫论、身心交互的养生观以及中国人追求精神悦乐的生活情趣论;有关关系建构部分的讨论,则对应于西方的社会心理学,旨在强调中国本土心理学注重在关系和谐的预设框架中展现个体行为、追求由内而外建立完美社会秩序的理论旨趣。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应贯穿中西方对应心理学内容体系的比照解读,以此彰显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精神。

  在前面提及的三个本土心理学中层理论中,本土认知心理学和本土社会心理学都有相对明确的西方对应学科和理论,但又应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可以进行多角度的中西对比。目前,这两方面都已有一些相对零散的本土化研究,但还欠缺较为系统性的综合,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应进一步推动这一理论整合的进程。而人生心理学理论则是西方心理学较少提及的,其中国式学术的气息更加浓厚。原因在于西方心理学更倾向于建设自然科学性质的心理学,因此有关人生意义之类的问题,并非其研究的范畴,而寄希望于其他传统学科如哲学、艺术等来解决这一问题。这种严格的专业分工思路,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现实,也不符合“心理学”这一研究人类心理的学科具有的天然使命。正是在这方面,中国传统的心性修养之学可以提供丰富的理论素材和实践案例,也可以呼应西方人文主义心理学的传统,矫正过分依赖实证方法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却不见“人”的倾向,重新彰显心理学直面人生意义的学科价值。

  三、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挑战与应对

  应当说,很多心理学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关键问题在于:我们能够实现本土化吗?它的有效途径是什么?用什么标准来评判是否达到了本土化的目的?这一系列的问题构成了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主要挑战,而分析这些挑战的来源并探索其可能的解决之道,就成为当下本土心理学研究者的关键议题。我们认为,中国本土心理学建设的主要挑战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理论建构模式与评价标准的模糊,本土心理与行为的有效研究工具的欠缺,以及现行教学科研体系的不完善。

  人文主义倾向的理论,其特色之一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但是这种体验能否为他人共享和认同,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正是由于个人体验的难以验证和复制性,才使科学心理学在建立之初,特别排斥以内省的方式观察人的心理生活。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虽然极端,但也确实说明了人文主义理论的一大困境,即如何获得能够为他人所观察和验证的外在证据。个体自身的体悟本身就是心理活动的核心内容,如果仅仅注重个人自身的体悟和构建,理论的外在效度就会大打折扣,成为一种个人性的主张,而难以获得他人的回应。如何在依据个体体验进行理论建构的同时,提供可以交流和验证的证据,从而扩大本土心理学理论的代表性和解释力,是心理学本土化理论建设中的一大难点所在。

  同时,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的许多观点带有很强的价值规范性和理想主义色彩,如其理想人格观、心性修养论等,倾向于只提供理想的榜样和针对个体的自我规范要求,而没有思考这些理想化主张的现实可行性和实际执行效果,也欠缺检验其效果的实际工具与指标。这就造成现实中由于理想过高或者标准过于模糊,导致无法操作和衡量。同时,现实生活中又存在着理想与现实、规则与潜规则的矛盾,经典文本中的理想观念并不一定能够付诸于生活实践。实际生活中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可能正与经典文本中的观念相左。而如果将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定位为人文主义传统的心理学理论,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价值干预与意义建构的问题,也不可能完全恪守价值中立的立场。但是到底在何种程度上进行干预、这种干预能否与现实行为合拍,则是难有定论的问题。人文主义倾向的理论必然不是纯粹描述性的,一定带有某种价值规范的色彩;它不仅仅是一种解释社会事实的描述性理论,还是在一定程度规范社会事实的规范性理论。如何做到这种平衡,是本土心理学理论建构的又一大难点。

  如何建构有效的本土研究工具,是中国本土心理学运动兴起30余年来一直在追寻、而又一直未能有满意答案的问题。虽然已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本土化主张,但这类主张还多停留于方法论层面,或者只是对源自西方的量表进行本土化的修订或制作,但在原理上仍属于西方的定量思维。对于问卷和量表的过分依赖,依然是当下本土化研究中的一大问题。使用问卷或量表的潜在假设是个人的做答能够准确地反映其内心态度和行为倾向,然而在中国实际情境中却并非如此①。这往往不是由于被试不能清晰地表述自己内心的想法,而在于即使他内心想的是A,依然会出于各种考虑而选择B;同时,用量化的方式来衡量个体的心理状态,总容易将复杂的、充满情感色彩的问题简化为单纯的数量指标,这一操作化过程本身会丧失许多能够体现个体心理活动的有效信息。另外,中国人对于定量数据、哪怕是官方数据的相信程度,也一直是备受争议的问题②。如何提取、记录和表达这些在本土言语与行为中展示的信息,如何让普通民众接受专业化测量手段提供的数据结果,目前仍欠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还需不断地摸索与思考。另外,在当下教学科研体系中,中国本土心理学相较于科学心理学,还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在心理学本科的专业课程设置上,目前尚未将本土心理学列为主要教学内容,像中国心理学史之类课程也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国内还缺少一本完整的、能够反映本土心理学基本思想和代表成果的教材,整个心理学教育的内容体系仍是以西方心理学为主导而设置的。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本土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兴趣与研究意识非常不利,使得中国学生从头到尾接触的都是引进后的西方心理学体系,而鲜有真正的、有份量的本土心理学内容。在当下的学术体系中,由于自然科学范式的实验研究是当下心理学的主流,使得不具备相关设备的科研单位与院校很难参与到重大课题的申请与竞争中,不使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主题亦难在顶尖心理学刊物上发表,这就给具有人文主义导向且目前尚不过分依赖实验的本土心理学拓展自身的影响力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虽然发展本土心理学存在着诸多的困难,但要想增强中国心理学和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本土化是一条必经之路。在这样的发展大势面前,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工作者应当主动和深入地探索应对与创新之道。下面是我们的一些思考。

  首先,建立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其最大的理论资源为儒、道、佛、医等本土思想传统。在这方面,中国心理学史的相关学者的整理已经为此项工作的进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理论总是要面向当下的生活实践的。现今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以及他们所接受的话语与教育,已不可能完全依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解读,而是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乃至变异。这是社会发展之必然。本土心理学理论的建立,既不是全盘地使用传统中国的心理学思想中的概念,也不是简单地仿照西方心理学的术语,而是要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联系,使得其概念既有本土契合性,又能与西方的学术话语进行沟通。一些经典的概念,如“气”、“阴阳”、“中庸”、“心性”等,在中国式的理论中占据着中心位置,许多理论的演绎都要与之发生关联。建立本土心理学理论必然要涉及这些概念,但对这些概念的利用和诠释又不能完全以“恢复”古典意涵为目的,而是要分析其流传与变异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民族心理的变迁,并对照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来进行比较性的解读。另外,不得不承认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虽然丰富,但很不系统,如何对之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仍需很大程度上采纳西方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些常见分析模式。因此,通过概念的互释和分析模式的比较进行中西方心理学思想的交汇,应是本土化研究基本方法论准则。

  其次,应坚持传统心理学思想与当今前沿心理学思潮相融合的对话沟通视角。对传统中国的心理学进行系统梳理,不仅仅只是为了承续传统,更是希望通过这种梳理和诠释,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挖掘传统思想中的现代因子。近年来,西方心理学兴起了一系列新的心理学运动和思潮,如重视个人积极人格培养和积极内心力量发挥的积极心理学①,注重身体姿态与思维、判断等认知活动的合一性的具身认知心理学②,以及提倡使用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探讨传统哲学主题的实验哲学③等等,与中国传统中的心理学思想有诸多异曲同工之处。像古代的心性修养论,注重的就是如何培养个体内心的积极力量;具身认知心理学提倡的身心合一、思维与躯体姿态的合一观,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大特征;实验哲学用实验方法讨论哲学问题,则可以为研究者使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方式探讨传统心理学主题提供方法上的参考。倘若能沿着这些线索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促进传统心理学思想的现代性转化,并且能携手西方心理学的最新进展,提升西方心理学界对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的关注度,扩大传统中国本土思想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具体方法上,鉴于短期内难以产生革命性的突破,应尝试采用多元的视角,综合使用个案访谈、问卷收集、量表施测和实验设计等质性和量化的手段,只要对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的建构与创新有利,就合理地加以使用。

  最后,在学科体系、制度建设和人员培养上,本土心理学工作者还应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员参与本土化的工作。研究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扬,既需要通过研究来综合与创新,也需要通过教学来传递和延续。应当尽快整理本土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整合国内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多方力量,深度挖掘传统思想中的理论资源,搭建本土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共同话语平台,建构一系列本土心理学研究的概念、命题与理论观点,推动本土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进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常规教学体系,培养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后备力量,培养当代学生对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的理论自觉和文化信心,建设起一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本土心理学研究队伍,推动本土化探索的深入进行。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